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液端粒酶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因其标本来源方便、创伤性小已成为当令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靶点。本文对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及各种体液标本包括腹水/胸腔积液、支气管冲洗/灌洗液、尿液/膀胱冲洗液、血浆/血清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研究结果表明 ,脑脊液、唾液、支气管灌洗液、肠道灌洗液、尿液、膀胱冲洗液、浆膜腔积液等体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测定对相应部位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膀胱癌组织及尿脱落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端粒重复片段扩增(TRAP)法一端粒酶PCRELISA法对膀胱癌组织、正常膀胱壁、膀胱癌患者及非肿瘤患者的尿脱落细胞、膀胱冲洗液的端粒酶活性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37例膀胱癌组织中有31例(83.8%)端粒酶阳性。非肿瘤膀胱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均未检出。膀胱癌患者的尿脱落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为:膀胱冲洗液82.8%(24/29),新鲜自排尿55.2%(16/29)。27例非肿瘤患者中仅1例(前列腺增生)膀胱冲洗液检出端粒酶活性弱阳性,余均为阴性。结论尿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测定能高度灵敏、特异性地检测出的少数癌细胞,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端粒酶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端粒重复扩增 (TRAP) 微孔板杂交法测定 58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尿液、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并与细胞学检查作比较。结果 肿瘤组织标本中 ,端粒酶阳性率为81 0 3 % ;尿液标本中 ,阳性率为 57 14 % ;膀胱冲洗液标本中 ,阳性率为 70 3 7%。同期尿细胞学检查 ,阳性率仅 3 6 2 1%。在低级别肿瘤中 ,尿或膀胱冲洗液端粒酶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胞学检查。结论 膀胱癌组织有端粒酶活性的高表达 ,而尿液、膀胱冲洗液脱落细胞中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是膀胱肿瘤的一种新的无创伤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腹水微量癌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以PCB技术为基础的TRAP方法检测卵巢癌腹水细胞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并将检测结果与细胞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3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卵巢癌腹水细胞标本,采用细胞学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发现,20例细胞学阳性腹水标本中,端粒酶阳性19例;7例细胞学阴性腹水标本中,端粒酶阳性3例;3例细胞学可疑腹水标本,其端粒酶活性检测均为阳性.细胞学诊断和端粒酶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6.67%(20/30)和83.33%(25/30).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可能在卵巢癌腹腔转移、腹水性质的鉴别诊断和疗后微小残存检测方面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患者端粒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白血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半定量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银染和RT-PCR方法检测了47例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hEST2、TP1、hTR mRNA表达水平。结果 42例白血病进展阶段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慢性期、正常和贫血标本(P<0.01);14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和(或)慢粒慢性期标本端粒酶活性和TP1、hTR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和贫血标本(P<0.05);在部分正常和贫血标本中检测到相对低水平的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3例贫血标本经短期常规培养后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增高。结论 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异常升高是造血细胞恶性转化的特异性标记之五,检测端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有助于白血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正常骨髓的端粒酶活性与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造血干细胞有关。hEST2可能是端粒酶的正调控结构基因,hTR基因表达与端粒酶的反馈调控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支气管灌洗液中端粒酶的活性,探讨灌洗液端粒酶活性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裂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脱落细胞,TRAP法检测38例(25例肺癌,13例良性结节)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结果25例肺癌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2.0%(18/25),13例良性结节端粒酶阳性率7.7%(1/13),肺癌检出的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92.3%.结论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测定对肺癌检测有较好的敏感性,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支气管灌洗液中端粒酶的活性,探讨灌洗液端粒酶活性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裂解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脱落细胞,TRAP法检测38例(25例肺癌,13例良性结节)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25例肺癌中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72.0%(18/25),13例良性结节端粒酶阳性率7.7%(1/13),肺癌检出的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92.3%.结论 肺泡灌洗液端粒酶活性测定对肺癌检测有较好的敏感性,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脑脊液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评价其作为肿瘤标记物及临床意义.方法取19例颅内肿瘤和5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标本,应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19例颅内肿瘤脑脊液标本中3例表现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15.8%(3/19),3例阳性者分别为室管膜瘤、肺癌脑转移和复发胶质瘤.5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标本无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评估颅内肿瘤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奇 《华西医学》2007,22(1):12-13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大肠癌活检标本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改良的TRAP银染法,检测39例大肠癌,21例溃疡性结肠炎,22例正常大肠黏膜活性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结果:39例大肠癌阳性率为89,7%,21例溃疡性结肠炎阳性率为9.5%,22例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0%,大肠癌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及部位无显著相关。结论:大肠癌活性标本端粒酶活性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及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内肿瘤脑脊液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评价其作为肿瘤标记物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19例颅内肿瘤和5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标本,应用改良的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 19例颅内肿瘤脑脊液标本中3例表现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15.8%(3/19),3例阳性者分别为室管膜瘤,肺癌脑转移的复发胶质瘤。5例脑外伤患者脑脊液标本无端粒酶标本活性表达。结论 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检测对评估颅内肿瘤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检测在原发性胃癌诊断中应用的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法 )检测胃镜活检标本端粒酶活性。结果 :我们对 118例胃镜活检标本进行了端粒酶活性检测并作了病理确诊 ,62例非胃癌标本未见端粒酶阳性结果 ;5 6例胃癌标本 ,阳性率为 73 2 1% ;胃腺癌标本 5 2例 ,阳性率为 73 0 8% ;低分化腺癌 3 4例 ,阳性率 76 47% ,低中分化腺癌 16例 ,阳性率 68 75 % ,中分化腺癌 2例 ,阳性率 5 0 %。结论 :胃癌组织端粒酶检测阳性率高 ,检测胃镜活检组织端粒酶活性对胃癌的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逆转录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实体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体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的研究尚较少。我们应用PCRELISA方法检测体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旨在探讨该方法在肿瘤的早期诊  相似文献   

14.
1994年Kim等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方法检测了101种肿瘤标本和100个独立的永生化细胞系、发现90种肿瘤标本和98个永生化细胞系中含有端粒酶活性,而同时检测的良性肿瘤及正常体细胞中未发现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乳腺肿瘤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意义。方法运用端粒重复扩增法(TelomericRepeatAmplifieationProtocol,TRAP)检测了30树新鲜冰冻乳腺癌标本,以及20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结果在新鲜乳腺癌标本30例中27例阳性,阳性率90%,其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的19例,阳性率100%;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有1例阳性,阳性率为3%;20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均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结论乳腺癌发生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提示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着端粒酶活性的再激活,使乳腺癌细胞获得永生,端粒酶活性检测对于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剂可能对乳腺癌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作为肺癌早期无创伤性辅助诊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必嗽平注射液液化痰液收集脱落细胞 ,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RT -PCR -PAGE)进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 ,同时采用巴氏染色法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  6 0例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有 35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阳性率为 5 8.3% ,而 2 0例良性支气管 -肺病变患者痰液脱落细胞内无一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6 0例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明确为癌细胞者 2 9例 ,阳性率 4 8.3% ,与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与病变部位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肺癌早期无创伤性检查辅助诊断指标 ,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率与肿瘤部位、组织病理学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癌的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程序──酶标法(定量)和银染法(定性)对28例膀胱瘤、11例癌旁膀胱、6例正常膀胱的组织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膀胱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为89.3%(25/28),癌旁膀胱组织为27.3%(3/11),正常膀胱组织为0%(0/6)。膀胱癌组与癌旁组、正常组端粒酶阳性检出率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端粒酶激活发生在肿瘤形成的早期阶段,有望成为检测早期初发或复发膀胱癌有用的肿瘤标志物,癌旁组织端粒酶的激活提示肿瘤微浸润可能。  相似文献   

18.
端粒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相关的一种逆转录酶,目前国内外对实体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体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较少。我们应用PCR-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旨在探讨该方法在膀胱癌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研究端粒酶活性是否与其恶性程度相关。方法: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对48例胶质瘤标本和8例正常脑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8例正常脑组织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表达,48例胶质瘤标本中23例为表达阳性(47.92%),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胶质瘤之间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端粒酶活性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明显相关,端粒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谢勇 《临床医学》2003,23(8):57-58
目的 :了解常见甲状腺结节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区别。方法 :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测定 2 2例甲状腺癌、15例甲状腺腺瘤及 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前细针抽吸细胞 (FNPC)及术后甲状腺组织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无论FNPC标本还是组织标本甲状腺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均较高 ,并且FNPC标本与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基本一致。结论 :端粒酶是甲状腺癌定性的良好标志物 ,在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FNPC标本端粒酶活性测定可作为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