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注意到高血压和免疫功能的关系。目前国内亦有报道。免疫功能尤其是体液免疫方面,可能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病因学意义,并可能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病例的血管性损害。本文报道原发性高血压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测定,并探索原发性高血压伴发心脏损害者,其免疫球蛋白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86例高血压患者和96例正常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做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高血压患者在临床肾病出现之前做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能及早对肾脏功能进行保护与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晨尿微量蛋白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82例高血压患者与53例健康体验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α1微球蛋白。结果: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也,微球蛋白排泄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α1微球蛋白排泄量显著高于健康体验者,对高血压患者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与仪,微球蛋白,是发现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瑞士山道士药厂出版的《Sandorama》1981年第Ⅱ期报道:最近研究恶性高血压病因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吸烟和遗传素质,也提示了免疫因素可能起的作用。作者等考虑到这个因素,对20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测定了他们的免疫状况,这些病人都是经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恶性期而存活者。在用药后全部病例的恶性期逆转,并用眼底镜检发现有Ⅰ或Ⅱ级改变。以年龄及性别相当的正常血压健康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对排除了引起血清免疫球旦白水平改变的常见疾病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4例作 IgG、IgA 和 IgM 测定,并与血压正常组51例对照。表明:患者 IgG 明显增高(P<0.01),伴有心脏损害者 IgG 和 IgA 均显著增高(P<0.01)。结合文献讨论了高血压者免疫功能改变的机理及其与并发症和治疗用药的关系。提示:对患者测定 Ig 水平有一定临床意义,IgA 过高应考虑并发心脏损害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强  宗学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31-163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80例正常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做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发生率高,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对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挑选68-84岁临床B超确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入选的315例患者中,高血压病超过10年合并前列腺增生者168例,高血压病史低于10年者46例,无高血压者101例.高血压病史超过10年的前列腺体积均数大于高血压病史少于10年及无高血压病史患者的前列腺体积.结论 高血压病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高血压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与病程的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62例高血压患者,78例正常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做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发病率高,定期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对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在金标定量仪上测定62例高血压患者78例正常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做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发生率高,定期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对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同期接待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皆采取免疫透射比浊法对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单纯高血压与糖尿病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与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同时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敏感指标,在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很高的价值,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冯绍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3):330-331,33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考。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2例(高血压组)、肾损害患者51例(肾损害组)和健康体检者7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3组之间是否有差异,分析血清半胱氨酸水平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肾损害组的血清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能够早期判断高血压的肾脏损害,其可作为一种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陈乐创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1029-1030
综述了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多种治疗方法的研究和比较。由肾动脉狭窄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和肾缺血而导致的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用PTRA及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肾性高血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由于本病的发病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而许多中医药研究工作者认为,肾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稳定与调节起重要作用,脾肾虚衰,则免疫功能失调。联合使用降压药、重视降压药物的血压依赖和非血压依赖效应[2]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如ACEI、ATRA及CCB)并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的低限水平,是治疗肾性高血压和保护肾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李德祥  何昆 《安徽医学》1995,16(6):39-40
<正>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在寻找既能控制血压,又能减少心血管危害因素的抗高血压治疗方法。由于在临床上发现原发性高血压(EHT)严重程度与免疫球蛋白(Ig)增高成正相关,且在恶性高血压及有心脏损害者升高更为明显。这给治疗高血压时同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对其应用心痛定配伍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并进行了详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县人民医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予以甲组肠内营养支持,予以乙组肠外营养支持,予以对比组传统鼻饲。观察三组的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甲组的IgA、IgG、CD8+、CD4+和CD4+/CD8+等免疫指标情况均高于入院后1天;治疗后2周,甲组的免疫指标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肠外营养支持、传统鼻饲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能使患者抗感染能力有效增强。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冠状动脉疾患与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其病理基础基本相同,可谓一元多向性疾病。故冠脉循环功能不全与脑卒中可同时或先后发生,而且互相影响,对疾病的治疗与予后关系密切。据 Kuller 的统计资料用内科方法治疗的脑卒中病人5年存活率:无心脏病和高血压者为60%,有心脏病无高血压者为55%,无心脏病但有高血压者为40%,有心脏病又有高血压者为47%。Hαss氏的资料,脑缺血性疾病外科治疗及抗凝治疗发生合并症的机会,有心脏病者较无心脏病者增加20%。故临床上深入了解脑卒中与心卒中的关系,对病人的治疗和予后的估  相似文献   

16.
陈艺丹  吕程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486-148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PH)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gen,Fib)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探讨二者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者160例,其中高血压Ⅰ级48例,高血压Ⅱ级62例,高血压Ⅲ级50例,另选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磁珠法,透射免疫比浊法对Fib,Hs-CRP进行测定。结果血浆Fib水平在Ⅰ级PH患者升高不明显(P〉0.05),Ⅱ级和Ⅲ级患者显著升高(分别为P〈0.05或P〈0.01),血浆Hs-CRP水平在各级高血压患者中升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各级PH患者血浆中Fib、Hs-CRP水平均有一定的变化,联合Fib、Hs-CRP的检测,对PH临床评估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国外不少学者注意到高血压和免疫功能的关系。1970年 Ebringer 首次报道严重高血压患者有血清免疫球蛋白(Ig)改变,Ig 明显升高。免疫功能,尤其是体液免疫方面,可能对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病因学意义,可引起或加重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管损害。对这种现象和它的临床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水平和TNF-βG252A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酶联免疫法测定5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水平,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NF-β第一内含子含有1069位核苷酸A→G多态位点的基因片段,NcoⅠ内切酶进行限制性酶切反应。结果5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中TNF-β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TNF水平妊娠高血压疾病组为(1.28±0.42)$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32±0.21)$g/L,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病程中有重要作用,TNF-βG252A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无关联。  相似文献   

19.
为了征服一种疾病,首先要知道它对健康的危害之深。严重高血压固然威胁生命,即使轻度高血压也可增加早死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健康,下面举例说明。 1.美国长期观察40~59岁的人群,其10年死亡率(各种原因的死亡)为:无心血管危险因素者35‰,有高血压者为其1 1/3,有高血压及高血脂(或吸烟)者增高2倍。其冠心病病死为:无心血管危险因素者11%,有高血压者增高1倍,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者增高3倍。 2.美国某保险公司观察45岁男姓保险对象,其5年死亡率为: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高龄高血压患者营养风险和免疫功能情况,探讨增龄对营养风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比较不同营养风险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差异。方法 入组高龄高血压患者135 例, 非高龄高血压患者146 例。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散射比浊法进 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检测。抽取静脉血行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的测定。结果 高龄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营养风险者的比例高 于非高龄高血压患者(51.85% VS 30.14%,P <0.05)。细胞免疫分析显示高龄高血压老人CD3+、CD3+CD4+、 CD3+CD8+ 细胞比例降低(P <0.05),CD3-CD(16+56)+ 细胞比例高于非高龄高血压患者(P <0.05)。高龄 高血压患者较非高龄高血压患者IgM、B 因子水平下降(P <0.05)。与无营养风险的高龄高血压患者相比较, 具有营养风险的高龄高血压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营养风险的高龄高血压患 者Hb、ALB、PA、TG 较无营养风险者降低(P <0.05),而hs-CRP 高于无营养风险者(P <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营养风险和Hb、ALB、PA、TG 呈负相关,与hs-CRP 呈正相关(P <0.05)。结论 高龄高 血压患者营养风险增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较非高龄高血压患者均出现变化,以细胞免疫功能减退为主。 不同营养风险的高龄高血压患者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风险与Hb、ALB、PA、TG、hs-CRP 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