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医院管理、司法调解到公安治理,中山市探索出一条可复制路径。与全国其他一些“医闹”重灾区无异,中山市也曾一度“医闹”猖獗。中山市卫生计生局宣传处负责人向《中国医院院长》介绍,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社会秩序相对复杂,2012年之前,中山市一些主要医院附近都盘踞有职业医闹,“从医院获得赔偿后,他们抽成竞达六成。”  相似文献   

2.
在笔者看来,当“医闹”尚属个案的时候,需要反思的首先是医院,当“医闹”变成普遍现象的时候,需要反思的肯定是我们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序 2007年1月7日中国医师协会公布,2006年350所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医闹”发生率为97.92%,每家平均遭遇“医闹”15.31次,经济损失30.18万元,受伤害的医务人员6.92人。面对医疗纠纷危机,医疗机构往往采取聘请公安、鞠躬迎接患者等措施进行息事宁人的应对,试图减轻对本机构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广角     
《中国医院院长》2014,(20):19-19
中国首个职业医闹集团被覆灭 9月29日上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发生一起恶性医闹事件,家属纠集“上百人”在医院门诊大厅拉横幅、喊口号,又哭又闹,严重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最终出动特警方才平息,团伙成员在医院全部落网,公安特警依法打掉了该“医闹”团伙。  相似文献   

5.
“医闹”已不是普通的医患纠纷,而是在医患纠纷的基础上,催生出的一种新的“有组织、有纪律”的职业行为。“职业医闹”的存在不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医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医闹”是医患关系恶化的标志和必然结果,它不仅破坏了医院的声誉,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医闹”现象的蔓延,引起了学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对“医闹”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对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促进卫生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广大群众享受到和谐的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通常的医患纠纷、医患矛盾不同,“医闹”是胡闹,是无理取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医闹”可谓讹诈、捣乱和破坏,是一种违法行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8.
“医闹”俨然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患者家属跟职业“医闹”之间委托是否违法?依照现行法律法规是否可以治理聚众闹事?“医闹”滋生土壤是什么?医院如何应对?“医闹”出现是否会促进国家立法的完善?卫生部的坚决打击又该如何具体操作呢?代表院长、专家、律师等三方力量聚集一堂,各述己见,对解决“医闹”指出了多条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数字     
《中国医院院长》2014,(11):18-18
北京七成医院发生过“医闹”6月11日,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布消息称,该组织成立3年来已立案5294件,惆解成功率为82.46%。以此计算,每天都会有5起医疗纠纷在此立案。数据显示,北京市约有七战医院发生过殴打、辱骂医务人员等“医闹”事件,甚至有“职业医闹”守在医院寻找“客户”。如果将受理的医疗纠纷按科室划分,妇产科成为医疗纠纷“最重灾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医疗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频繁出现“医闹”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而且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安定,使本就不够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加恶化.“医闹”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文章剖析了“医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医闹”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剥去“医闹”表面上的荒诞,追溯其利益博弈的本质,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此类利益博弈过程中,确实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医闹”不该只是高调谴责。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医疗纠纷的增多,以千奇百怪的手段、触目惊心的后果、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为特征的“医闹”现象愈演愈烈,逐渐成为我国医疗界的“难以承受之重”。为了有效遏制日渐严重的“医闹”现象,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都对此作出了的规定。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公安机关在接到“医闹”纠纷的报警后,却往往按兵不动或以“没法管”草草应付,致使无数“医患”双方“两败俱伤”。为何法制的不断完善的却不能有效的避免公安机关面对“医闹”现象的不作为?“有法”固好,但须“可依”,否则再好的法律也形同虚设。当前,在医疗法制趋于完善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如何保证设计完好的制度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运行。“双管齐下”、“标本兼治”是促使公安机关真正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处理“医闹”现象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3.
内刊     
《中国医院院长》2012,(14):22-22
5月5日,25岁的吴光禹酒醉后被人砍伤,送至医院,殴打了医生。医院报警,媒体蜂拥而至。6日晚,作为“医闹者”的母亲,司永珍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在被打医生面前诚挚道歉。  相似文献   

14.
医闹是指发生医疗纠纷时,患方纠集家属等人,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殴打、跟随医务人员,打砸财物、阻挡患者就医,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等,通过激化矛盾、扰乱医疗秩序、负面宣传医院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胁迫医院承担责任、接受赔偿要求。“医闹”不仅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伤害,加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更容易引发现有住院病人与医方之间的潜在矛盾。  相似文献   

15.
张晓隆 《中国医院》2008,12(9):51-52
医疗纠纷一直困扰医院的发展,目前“医闹”现象严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是处理医疗纠纷途径的核心程序,是卫生行政部门和人民法院解决医疗纠纷的基本依据。当前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系存在诸多弊端,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完善、认同性高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系,立足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体系自身建设,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角度出发,从而减少“医闹”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医院常常遭遇“医闹”、“医托”的夹击,给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较大的困扰。广东省政协委员姜文奇、黄达德,以及民盟广东省委都提出,相关法律条文不明确、执法力弱、威慑力差是“医闹”、“医托”屡禁不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这个春节,对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王世立的家人来说,注定成为一个没有鞭炮和笑声的节日。他的儿子、妻子和老母亲,在年三十这一天,在举家为亲人上坟的传统气氛里,再次被痛苦所笼罩。 而不到两个月前,王世立,一位儿子眼中的好父亲、一位母亲眼中的好儿子、一位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选择了自缢。失眠、抑郁一度纠缠着他,在同事看来,这位优秀的外科医生,在“医闹”重压的导火索前面倒下了。 “医闹”事件发生时,大家将同情更多地投向患者一方,而事实上医生也是“弱势群体”,是受害者,很多医生生活在“医闹”的重压之下无力自拔。悲剧不会再重演,但是悲剧酝酿的气氛依然没有消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更正     
福建武夷山市医疗卫生系统所属的14家医院,聘请当地14名民警担任医院综治副院长,防止“职业医闹”,这一消息近日经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在昨天召开的卫生部定期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把创建平安医院等同于打击医闹是误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医闹”类群体性事件研究论文,探讨“医闹”类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对策。方法:选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CNKI中国知网,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6-2013年“医闹”类群体性事件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作者所属机构分布、研究主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3年共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76篇,作者所属机构以医学院校及医疗卫生机构居多,研究内容以医疗纠纷、医患关系、法律建设、“医闹”原因和防范对策居多,研究“第三方”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的论文较少。结论: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尚存在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出现“医闹”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目前还没有医事法,出现了本应由民事法律调整的医疗纠纷却由《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部行政法规来规范的现象,因此造成了医疗纠纷处理实践中在适用法律上一直争论不休。“医闹”的危害是深远的,打击了医务人员的从医积极性,影响了广大患者就医的心态,严重恶化了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