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高良姜是一种传统中药,其含有的高良姜素是其主要作用组分,本文旨在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高良姜素的优点以及应用进展.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高良姜素结构、作用以及一般提取方法,着重讲述了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萃取高良姜中的有效成分高良姜素的原理、工艺、意义以及与传统中药提取法相比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当今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高良姜素的发展状况.结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高良姜素具有环保、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结论:认为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高良姜素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高良姜与香附配伍的不同提取方法中高良姜素的含量,确定高良姜与香附配伍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5%磷酸(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6nm,流速:1.0ml·min-1;结果:高良姜与香附的提取方法为乙醇合并提取时,高良姜素的含量高于其他提取方法。结论:高良姜与香附的提取方法为乙醇合并提取时,有助于高良姜中有效成分高良姜素的溶出。  相似文献   

3.
高良姜活性部位的镇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良姜活性部位镇痛活性。方法 采用热板法、甩尾法、扭体法对以高良姜素、芹菜素组成的高良姜活性部位进行镇痛活性研究。结果 热板法试验中高良姜活性部位大、中剂量,甩尾法试验中、小剂量组,扭体法试验小剂量组以下与空白对照能明显提高小白鼠痛阈。结论 高良姜活性部位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良姜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其中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高良姜素能够干预周期蛋白及其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等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还可通过线粒体及内质网凋亡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抑制黏着斑激酶的表达和上皮间质转化进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另外,高良姜素还能下调抗凋亡蛋白表达从而增加耐药肿瘤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高良姜(RhizomaAlpiniaeOficinarum)为较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之功。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症。历版《中国药典》收载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o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6.
7.
不同基源蜂胶中白杨素和高良姜素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13个产地的蜂胶中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分别以甲醇-0.15%磷酸(60:40)和甲醇-0.15%磷酸(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均为268 nm,检测13个产地的蜂胶中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的含量.结果:在13个产地中均采集5个样本,白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蜂珍膏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Zorbox SB - C18(150 mm ×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0→30min,甲醇-0.1%甲酸比例由50∶ 50→75∶25(v/v);流速:1.0mL min1-1;检测波长:267 nm;柱温:25℃;进样量:10.0μl.结果:白杨素在0.61 -4.3μg.ml-1(r =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2%,RSD=1.46% (n =6).高良姜素在0.40 - 3.9μg.ml-1(r=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4%,RSD=1.03% (n =6).结论:该方法是一种灵敏、准确的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高良姜镇痛止呕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提取、分离、筛选高良姜镇痛和止呕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用聚酰胺柱、正相硅胶柱、中压液相柱等色谱方法对高良姜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筛选。根据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与结论]分得高良姜素和山标素两者混合晶体和单晶均有镇痛和止呕的药理作用,并确定高良姜素为药材质控标准的对照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高良姜素(Ga)对于人肺腺癌A549、PC9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肺腺癌A549、PC9细胞,并分为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0药对照组)和实验组(Ga浓度分别为12.5、25、50、100μmol/L).使用CCK-8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新疆甘草药渣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甘草苷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在紫外区335nm处对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以黄酮含量测定值为指标,考察溶剂浓度(A)、料液比(B)、提取温度(C)和提取时间(D)4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根据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优化的甘草药渣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为A3B2C3D2,即95%的乙醇、料液比1∶1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为2h。结论该提取工艺对甘草药渣总黄酮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建立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优选鬼针草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提取液中总黄酮的量为指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如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进行考察,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芦丁在0.004 7-0.023 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吸收度(A)和浓度(c,mg/ml)的线性方程为A=28.723c 0.043 4,r=0.999 6(n=5),加样回收率为98.58%,RSD=1.1%;理化鉴别表明乙醇溶液可将鬼针草中黄酮类成分有效地提取出来,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80%乙醇,连续提取3次,每次1.0 h。结论本实验为鬼针草中总黄酮的检测提供了定性、定量的检测方法。所优选出的鬼针草中总黄酮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具有效率高和重现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家兔血浆中高良姜素浓度的HPLC分析方法,并对良附微乳和良附丸中高良姜素药代动力学进行比较。方法家兔分别灌胃良附微乳和良附丸后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样品中高良姜素的浓度,用3P87程序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良附微乳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符合一级单室开放模型,达峰时间(tpeak)为0.75h,血药峰浓度(Cmax)为38.46μg/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29.42(μg·h)/L,消除半衰期(t1/2ke)为1.47h,良附丸中高良姜素的血药浓度未能检测出。结论HPLC法简单可靠,可用于良附微乳中高良姜素的血药浓度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微乳可促进高良姜素的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对肺癌肿瘤细胞DNA拓扑异构酶(Topo I)的活性的影响及对肺癌肿瘤细胞株A549和 H46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 法研究高良姜素对肺癌肿瘤细胞株A549和H46生长的抑制作用,利用琼脂糖凝 胶电泳法测定高良姜素对Topo I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研究高良姜素与Topo I的相互作用 机制,最后进一步探讨高良姜素对Topo I结构的影响。结果:高良姜素对肺癌肿瘤细胞株A549和H46的生长起抑制作 用 (半抑制率IC50分别为0.221 mmol/L和0.173 mmol/L);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高良姜素对Topo I的活性有较好的抑制作 用;荧光光谱分析显示高良姜素能显著猝灭Topo I的荧光,且疏水作用力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主要驱动力;圆二色谱分 析表明高良姜素诱导Topo I构象的解折叠,使α-螺旋含量增加,而不利于其形成活性中心,进而导致Topo I活性的降 低;分子模拟结果表明:高良姜素能够优先结合到Topo I的活性中心附近,并与催化基团Arg364和Asn352形成氢键。 结论:高良姜素能够抑制Topo I的活性,而使肿瘤细胞DNA单链解旋的速率降低,从而在诱导肺癌肿瘤细胞株A549和 H46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渗透促进剂对栀子流浸膏透皮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栀子甙为指标进行栀子流浸膏的体外透皮释放量的测定。结果以累积透皮药量对时间作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并对各项下所得K值作方差分析,不同促进剂对栀子甙的透过率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2%月桂醇硫酸钠渗透促进作用最强,2%氮酮作用较弱,而2%的吐温80无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复芪降糖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取正交试验法,以君药黄芪中的黄芪甲苷、总多糖的质量分数及提取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筛选复芪降糖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复芪降糖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9倍,提取3次,每次提取1.5 h。结论优选得到的复芪降糖颗粒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8.
关黄柏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关黄柏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及出膏率为综合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关黄柏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对综合指标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乙醇浓度对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和出膏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提取时间和乙醇倍数对其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A2B1C1,即8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单、稳定,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