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肿瘤患者中,胃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胃癌前病变(PLGC)是胃癌发展的关键阶段,及时诊断、干预PLGC,可降低胃癌发生发展风险。PLGC的治疗,西医目前以抗幽门螺杆菌(Hp)、补充维生素、叶酸、非甾体类药物为主,同时密切随访,其疗效尚有争议。中医药治疗PLGC独具特色,且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其疗效可靠,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综述PLGC的常见信号通路及中医药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消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肿瘤,胃癌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其防治意义重大。胃癌前病变(PLGC)作为胃癌的一个过渡期,如何有效的控制或逆转这个过渡期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临床及前期研究,认为"脾虚血瘀"是贯穿PLGC发病过程中的关键病机,并用健脾活血方胃安散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故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论证"脾虚血瘀"是PLGC的关键病机。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及早识别和控制胃癌前病变(PLGC)向胃癌发展是防治胃癌的重要途径。课题组在此前的研究中,认为毒瘀交阻是发生PLGC的主要病机,采用具有解毒化瘀作用的金果胃康胶囊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故本文从"毒瘀交阻"理论探讨辨治胃癌前病变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香连复胃汤治疗胃癌前病变8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是指胃黏膜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及不完全性肠化生.临床和实验观察表明,PLGC有明显恶变倾向,某些类型的异型增生可能演变成胃癌.PLGC是胃黏膜从正常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对PLGC的研究和治疗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2006-2008年,我们自拟香连复胃汤治疗PLGC 85例,并与胃复春治疗6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胃安散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38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胃安散组、胃复春组,分别给予胃安散5g/次,3次/d,胃复春4片/次,3次/d,并于服药前、后分别进行胃镜检查,观察黏膜炎症情况,病理检查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程度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胃镜所见胃安散组患者治疗后与胃复春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与临床公认的治疗胃癌前病变的胃复春疗效相当;而清除Hp的作用胃安散组优于胃复春组(P>0.05)。【结论】胃安散具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及一定的抑制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作用,同时Hp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胃癌前病变(PLGC)是指胃黏膜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及不完全性肠化生。临床和实验观察表明,PLGC有明显恶变倾向,某些类型的异型增生可能演变成胃癌。阻断和逆转PLGC的发展,是降低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西医尚无公认的特效药物和方法,而中医药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前景。我们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研制成解毒和胃汤治疗PLGC,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安泰胶囊对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壁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胃安泰胶囊对PLGC大鼠胃壁微循环的影响,探讨胃安泰胶囊对PLGC的防治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综合造模方法建立PLGC的大鼠模型。造模以前,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预防组、造模组。预防组大鼠在造模的同时灌服胃安泰胶囊,最后和其他各组进行比较。确认造模成功后,将参与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胃安泰给药组、中剂量胃安泰给药组、低剂量胃安泰给药组、维酶素给药组和病理对照组,分别进行灌胃。实验结束后摘取胃,测定胃壁血液的流速、浓度、流量,探讨胃安泰胶囊对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壁微循环的影响。结果:胃安泰胶囊能够改善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壁微循环。结论:胃安秦胶囊对胃癌前期病变有很好的预防和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8.
贾艳敏  李慧臻 《河南中医》2009,29(4):363-364
目的:观察胃安散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胃癌前病变的患者且符合脾虚血瘀型中医证型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予胃安散;对照组17例,予市售胃复春,两组均用药12周。结果:胃镜所见胃安散组患者治疗后与胃复春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与临床公认的治疗胃癌前病变的胃复春疗效相当。结论:胃安散对胃癌前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及一定的抑制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胃癌前病变(PLGC)是正常胃黏膜组织发生病理学癌变的异常过程,是胃癌发生前的必经阶段,亦是降低胃癌发病率的重要切入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PLGC的发生发展过程,当Wnt信号通路激活时,β-catenin向核内聚集,诱导原癌基因异常表达。中医药治疗PLGC疗效肯定,且查阅大量文献表明中医药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因此,从中药及针灸两方面着手,将中医药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PLGC的理论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提出中医药疗法调控该信号通路治疗PLGC的问题及思考,为治疗PLGC及预防胃癌发生的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启发,并为PLGC的中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化浊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患者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和不典型增生(ATP)是胃癌的癌前病变。胃癌前病变(PLGC)是胃黏膜从正常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阻断和逆转PLGC的发展,是降低胃癌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医药在该领域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前景。我们从"浊毒"入手,治疗胃癌前病变患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07-210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PLGC)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方药治疗及作用机制等方面文献进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PLGC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性,辨证分型的杂乱性,临床诊断标准的不统一性,同时对PLGC癌变趋势的预测研究相对较少,以及PLGC模型构建方法存在瑕疵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胃安散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免疫原物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s 70,HSP70)表达、幽门螺选杆菌(HP)的影响,探讨中药胃安散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胃安散高剂量组、胃安散低剂量组、胃复春组.采用HE染色检测病理变化、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HSP70的表达、快速尿素酶法检测HP.结果 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HSP70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胃安散高、低剂量组治疗胃癌前病变后,胃粘膜细胞HSP70表达明显增加,胃安散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且胃安散高、低剂量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安散高剂量组对HP清除率优于胃复春组(P<0.05).结论 HSP70表达削弱、HP感染可能与胃癌前病变的形成有关,胃安散可诱导大鼠提高HSP70的表达,清除HP,促进大鼠胃癌前病变胃粘膜细胞的修复,对粘膜具有保护作用,是防治胃癌的有效中药.  相似文献   

13.
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是正常胃黏膜发展成胃癌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临床运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外治等手段治疗PLGC效果显著。但PLGC发病机制复杂,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传导与PLGC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信号通路可将受到刺激后的细胞外信号分子传递至细胞内,进而发挥各种生物学效应。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或抑制,导致胃黏膜受损,影响炎症和肿瘤微环境,是胃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之一。大量实验表明,中医药治疗可通过干预信号通路的传导发挥重要作用。现按其作用机制分类,对中医药调控PLGC的8条信号通路进行综述,包括:Hedgehog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TGF-β/Smad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m TOR通路、JAK/STAT3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为中医药在治疗PLGC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胃癌前病变(PLGC)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向胃癌发展的关键阶段,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目前对胃癌的防治机制尚不清楚,所以对PLGC的治疗是逆转其向胃癌发展的关键环节.邵祖燕教授运用中医药方法进行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认为其病因主要为外邪侵袭、饮食不洁(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主要病机为寒热错杂、气滞血瘀、...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299-2301
文章就活血化瘀对胃癌前病变(PLGC)的疗效作用从中医发病学及病机理论、临床症状及内镜下征象、与血瘀证相关的微观指标及活血化瘀方药的药理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认为瘀血为PLGC主要发病机制,其临床症状和内镜下征象常见有血瘀表现,与血瘀证相关微观指标的异常变化影响着PLGC的发生和发展,活血化瘀法作为PLGC的治疗大法有其理论基础和临床依据,其发挥的疗效作用是建立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并与所含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占恶性肿瘤之首.一般认为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累积的结果,在从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变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中间过程,即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正常胃粘膜→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ATP)→胃癌(GC)的发病模式己得到一致认可.目前胃癌生存率的提高仍有赖于二级预防,即有效的防治胃癌前病变,阻断其向癌变发展.现代医学治疗PLGC尚缺乏疗效明确的药物,而中医药治疗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且毒副作用小,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优势,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中医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作用一直是中医及药理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点,国内已开展诸多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研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癌前病变(PLGC)中医标本兼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采集PLGC患者,将经本虚标实证候的100例作为治疗组,经西药维霉素治疗的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6个月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疗效率为83.7%,对照组为6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本虚标实证候的标本兼治之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改善痞胀、胃痛、灼热、纳差等症状疗效显著(P<0.01,P<0.05);胃镜、病理疗效的总有效率为治疗组78.3%、对照组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标本兼治对改善PLGC中医证候、临床症状、病理状态、减轻Dys和IM程度等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标本兼治能有效阻止PLGC向胃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芪龙安胃汤结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江苏省中医院(210029)王瑞平,王居祥关键词晚期胃癌,芪龙安胃汤,疗效观察近几年来,我们采用芪龙安胃汤结合化疗(治疗组)治疗晚期胃癌47例,与单纯化疗组30例作对照,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在稳定病灶、改善临床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拟胃癌消加减治疗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PLG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予自拟胃癌消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叶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评分、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TEN)和红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主要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PTEN表达情况增加,ERK2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胃癌消加减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胃癌前病变(PLGC)与胃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热毒和血瘀是本病的发病及病机演变的关键。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运用解毒活血法治疗PLGC6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