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2例采用中医标本同治法,在输卵管再通术(FTR)术后行中药内服、外敷、灌肠治疗1周;并在术后连续2月内行丹参注射液宫腔灌注,每月1~2次。对照组29例在FTR术后的连续2月内行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宫腔灌注,每月1~2次。术后随访1~2年,记录受孕情况或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试验组完成随访的共计89条输卵管,介入术后保持通畅或通畅度有改善的79条(88.76%),随访期73条(82.02%);对照组完成随访的共计42条输卵管,介入术后保持通畅或通畅度有改善的38条(90.48%),随访期27条(64.29%);随访期2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随访期试验组宫内妊娠15例,输卵管妊娠1例;对照组宫内妊娠4例,输卵管妊娠3例。结论: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近期疗效确切,输卵管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不同证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近期疗效。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2∶1比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瘀滞3个证型。试验组采用中医标本同治法,在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 tuberecanalization,FTR)术后行宫腔通液术和中医内外合治(内服、外敷、灌肠);对照组采用FTR和宫腔通液术治疗,灌注药物为常规西药组。术后随访1~2年,记录受孕情况或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组间均衡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通畅度的对比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失访病例疗效进行意图治疗分析。结果:两组介入术后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两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随访期气滞血瘀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瘀结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寒湿瘀滞证型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医标本同治法对气滞血瘀证型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有效。湿热瘀滞和寒湿瘀滞证型的疗效是否与治疗疗程或治疗方案有关还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宫腔给药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疗效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9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照2∶1比例完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 tuberecanalization,FTR)联合中医内外合治。对照组采用FTR和常规西药治疗。术后随访1~2年,记录受孕情况或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复查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对比分别如下,输卵管术后通畅率82.02%、64.29%;闭塞率17.98%、35.71%;再闭塞率12.66%、31.58%;宫内妊娠15(27.78%)例、4(16.67%)例;输卵管妊娠1(1.85%)例、3(12.5%)例;术后半年仍保持通畅或通畅度有改善的输卵管共计68(76.40%)条、18(42.86%)条。两组输卵管通畅度比较有显著差异(Z=-3.186,P=0.001)。结论:丹参注射液宫腔给药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外敷、灌肠可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介入术后的疗效,降低输卵管再粘连率,为受孕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介入再通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1997年10月-2004年12月间在妇科求治的873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TR),通过导丝和微导管对1449条阻塞输卵管进行机械再通,并经微导管直接造影和注入多种药物,试验组注入丹参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试验组术后采用中医内外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输卵管通畅度。结果:术后12个月试验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3.61%,对照组术后12个月输卵管通畅率为60.18%。试验组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输卵管再度阻塞率、通而不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介入再通联合丹参注射液灌注术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丹参注射液对感染性炎症及机械性损伤输卵管内皮的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灌注联合介入再通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中央数据库处理自动生成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TR),通过导丝和微导管对123条阻塞输卵管进行机械再通,并经微导管直接造影和注入多种药物。治疗组注入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治疗组术后采用中医内外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输卵管通畅度、妊娠率。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1.04%、宫腔内妊娠率为15.22%;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为70.45%、宫内妊娠率为6.67%。治疗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灌注联合介入再通术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宫腔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确诊后均行宫腔灌注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及生理盐水宫腔灌注治疗,研究组给予生理盐水和丹参注射液宫腔灌注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输卵管再通率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输卵管完全通畅率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宫腔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介入再通术后通畅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中央数据库处理自动生成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FTR),并经微导管直接造影和注入药物.治疗组注入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治疗组术后采用中医内外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输卵管通度、宫腔内妊娠率,评价年龄、病程、闭塞部位、输卵管形态、原发/继发性不孕及治疗方案与输卵管通畅度的相关性.结果 介入再通术后输卵管通畅度与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及原发/继发性不孕因素相关,但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是主要因素.结论 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是影响介入再通术后输卵管通畅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周凤会  ;白春梅 《河南中医》2014,(9):1798-1799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宫腔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施介入再通术治疗成功后,治疗组在输卵管腔内灌注丹参注射液10 mL+生理盐水10 mL;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a-糜蛋白酶4 000 U+生理盐水20 mL。结果:介入治疗术1 a后,治疗组输卵管完全通畅率为72.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输卵管通而不畅率为21.40%、再闭塞率为6.2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宫腔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在介入再通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以我院自2000~2004年间在妇科诊治的38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DSA下经导管输卵管造影、再通和灌注术,试验组注入丹参注射液、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对照组注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输卵管妊娠率。结果术后12个月,试验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3.72%,对照组为88.11%;术后24个月,试验组宫内妊娠率为46.04%,对照组宫内妊娠率为35.33%。试验组的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输卵管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对介入再通术后保持输卵管通畅,提高妊娠率有一定促进或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在介入再通灌注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量效关系。方法 2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治疗闭塞输卵管,再通成功后试验组分别在输卵管腔内灌注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A组:丹参注射液6 mL、生理盐水14 mL;B组:丹参注射液10 mL、生理盐水10mL;C组丹参注射液14 mL、生理盐水6 mL),对照组(D组)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及生理盐水。试验组术后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结果介入术后12个月,B组输卵管完全通畅率高于A、C、D组,通而不畅率及再闭塞率低于A、C、D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介入再通联合中医综合治疗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丹参注射液术中灌注药物浓度应适当,过高或过低的药物浓度均影响输卵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温肾通络法联合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用介入再通术及宫腔通液术治疗,观察组用介入再通术、输卵管内丹红注射液灌注术、中医温肾通络法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程度1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温肾通络法联合介入再通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许雪如 《河北中医》2016,(5):671-674
目的观察黄桂灌肠剂联合输卵管疏通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妊娠率及输卵管通畅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输卵管疏通术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黄桂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后6个月内、1年内宫内妊娠成功率,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对照组77.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1年内宫内妊娠成功率67.5%,高于对照组(37.5%,P0.05)。治疗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82.5%)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5.0%,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输卵管疏通术后应用黄桂灌肠剂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能促进患者输卵管炎症吸收,防止术后输卵管粘连及感染,提高宫内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孕通汤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单纯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孕通汤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行输卵管通液试验,检查比较2组输卵管通畅情况;2组出院后均随访12个月,记录期间患者的妊娠情况,比较妊娠率,并对2组不同输卵管功能分级患者的妊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7 d后,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87%,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65%,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3~6个月时妊娠率36.0%,总妊娠率71.0%;对照组3~6个月时妊娠率17.0%,总妊娠率40.0%,治疗组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Ⅰ、Ⅱ、Ⅲ级不同输卵管功能分级患者的妊娠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通汤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输卵管通畅率,促使患者恢复生育能力,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针刺配合西药宫腔上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内服加针刺配合西药宫腔上药;对照组予单纯西药宫腔灌注。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针刺配合西药宫腔上药能缓解输卵管阻塞状况、改善身体功能、减轻自觉症状、提高受孕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宫腔灌注。  相似文献   

15.
朱琰  李强  张勤华  李晶  齐聪 《中医杂志》2012,53(21):1860-1861
目的 观察新通管方联合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输卵管再通术( SSG+ FTR)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16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给予SSG+ FTR术和口服新通管方,新通管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200ml;对照组单纯行SSG+ FTR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率、术后妊娠时间、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结果 治疗组宫内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1疗程及第3疗程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期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新通管方联合SSG+ FTR术后可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宫内妊娠率,缩短妊娠时间,未见有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输卵管再通术(FTR)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1995年以来接受过再通术治疗的,并有完整资料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2016例,分别按近端、远端阻塞分为A、B 2组。分析其近、远端再通率以及术后再孕率。结果2016例共阻塞输卵管3168条:近端阻塞1464条,术后再通1199条,再通率81.9%,随访3个月~1 a,宫内孕378例,宫外孕13例;远端阻塞1704条,术后再通749条,再通率44.0%,随访后,宫内孕95例,宫外孕58例。结论FTR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行之有效,但对输卵管远端阻塞效果并不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术联合中药口服、中药直肠滴入及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采取宫、腹腔镜联合术及术后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中药口服、中药直肠滴入及中医定向透药的三联疗法治疗,于术后3、6、12个月3个阶段随访妊娠情况。结果:术后6、12个月治疗组正常宫内妊娠率分别为52.38%、71.43%,对照组分别为26.19%、4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宫、腹腔镜术后配合中药三联疗法可显著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建凤 《新中医》2017,49(2):91-93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服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及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和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的64.1%(P0.01)。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及输卵管总复通率分别为61.4%和80.7%,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率和输卵管总复通率分别为37.5%和58.9%。2组输卵管通畅率及输卵管总复通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为61.5%,高于对照组的35.9%(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椒辛散脐部微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输卵管通液术联合通管汤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椒辛散脐部微波治疗。结果 3个疗程后试验组输卵管通畅21例(70.00%),通而欠畅4例(13.33%),闭塞5例(6.67%)。对照组输卵管通畅12例(40%),通而欠畅7例(23.33%),闭塞11例(36.67%)。1年内试验组受孕15例(50.00%),异位妊娠2例(6.67%),未孕13例(43.33%);对照组受孕7例(23.33%),异位妊娠4例(13.33%),未孕19例(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椒辛散脐部微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显著,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介入再通术后影响通畅率的相关性因素。方法:7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接受DSA引导下的介入再通治疗手术。治疗组应用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的西药疗法,疗程3月,随访6月。观察影响通畅率的相关因素。结果:阻塞输卵管共123条,治疗组阻塞输卵管75条,再通成功67条;对照组阻塞输卵管48条,再通成功44奈。随访6月,治疗组8例与对照组3例经超声诊断确诊妊娠患者均视为输卵管通畅;未妊娠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治疗组再闭塞6条,通畅率91.04%,对照组再闭塞13条,通畅率70.4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原发/继发不孕与通畅率有相关性,其中治疗方案、输卵管形态两种因素是影响通畅率的最主要因素(P〈0.05)。结论:DSA引导下的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联合中医综合治疗疗效优于传统的介入治疗方案,可降低术后输卵管的再闭塞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