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血液报废原因。方法对2005年秦皇岛市报废血液的外观情况作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全年医院报废血液78袋,本中心血站内报废血液270袋,共计348袋。外观检查中发现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为重度乳糜血、血液凝块、絮状物及本中心血站在血液采集、制备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所致的血液容量不足、血袋破损等问题。结论供血单位应加强血站管理、严格操作规程,临床单位输血科应多开展疑难配血检测项目、严格血液储存及运输,减少血液浪费,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本站2006—2017年的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针对报废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的效果。并对报废原因制定相应的策略使血液报废率持续降低。方法统计过去12年的年均报废率及各报废原因的年均报废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突出报废项目制定相应策略的效果。结果针对不同报废原因进行相应的预防策略,使本站的血液报废率随着采血量的增高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血液的总报废率由2006年的6.97%下降到2017年的1.84%(P0.01),其中ALT和过期血与年份Pearson相关性分别为-0.752和-0.912(P0.01);血量异常和破袋血和离心破损与年份Pearson相关性分别为-0.682和-0.642和-0.651(P0.05)即随着年份增长以上原因的报废率均在降低;凝块血和意外抗体与年份Pearson相关性分别为0.922和0.934(P0.01)即随着年份增长两者的报废率均在升高。其余各项原因的报废比例较低,各年份差异在统计学上也无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的血液报废原因采取由针对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会显著降低血液报废率,提升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针对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保证用血安全.方法 对2008~2010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最主要的原因是梅毒抗体(抗-TP)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其后依次是脂肪血>过期血>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破损>不足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凝块>溶血>特殊抗体>绿浆.结论 为减少血液的浪费,必须做好献血前宣教及献血征询工作,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确保血液的质量和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梁洁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3):1873-1875
目的分析梧州市中心血站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情况,对报废的主要原因制订相应的策略,评价采取应对措施后的效果。方法对2015-2018年梧州市中心血站的所有血液标本按规定进行采集、制备、储存、运输,对发现的报废血液进行标识、隔离和记录,同时按照相关标准对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情况和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报废原因制订相应策略。结果对2015-2018年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分析,以血浆的报废率最高,其次是全血、红细胞。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为脂肪血,其次为非标量血液、破袋漏血、血浆颜色异常、血浆偏红、凝块等。针对不同的报废原因采取应对策略,2015-2018年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该血站2015-2018年采集的血液存在一定的报废率。针对不同的报废原因制订预防和纠正措施,可明显降低非检测因素血液报废率,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6.
王海红 《疾病监测》2001,16(9):342-344
据统计 ,1 998年 1 0月 1日至 2 0 0 0年 9月 30日我血站共报废血液 1 0 89例 ,占献血人次的 5 8% ,其中经实验室检测不合格血液 1 0 1 5例 ,其它原因报废 74例。因此 ,如何对各个环节做到有效监控 ,尽量减少血液浪费 ,进一步保证血液质量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做些探讨。1 998年 1 0月 1日至 2 0 0 0年 9月 30日在舟山市血站参加无偿献血者 1 865 4人次。献血人群中有学生、干部、军人、职工、农民等。初次献血者占99 %。无偿献血者均经内科咨询、体检 ,初步合格后 ,以末梢血用金标法快速检测HBsAg ,结果阴性者即采血 ,最后对血液标本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人数在不断增长,由于无偿献血具有流动性,随意性的特点,采血前不能全面检测,致使采集后的血液报废比例较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医疗和急救中,血液是抢救他人生命的一种特殊而又宝贵的资源,应加倍地珍惜和爱护。为减少临床血液浪费,笔者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由龙岩市中心血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人数在不断增长,由于无偿献血具有流动性,随意性的特点,采血前不能全面检测,致使采集后的血液报废比例较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血液是宝贵的资源,血液的过期报废既是对资源的浪费,又会加大血站的支出成本.因此既要保证临床医疗机构的血液供应,又要防止血液因过期而报废,是血站人永远追求的目标.为此,笔者对本中心库2004-2008年以来的过期血液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方法 选择18 400例无偿献血血液,献血者经体格检查和血红蛋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初筛,合格者抽取静脉血复检.HBsAg、抗HCV抗体、抗HIV抗体、抗TP抗体检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检测采用速率法.检测由2个工作人员用不同厂家试剂对血液标本进行2次检测,2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或一阴一阳均判为血液报废.结果 2010年度血液总不合格率与2011、2012年度总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3,P〈0.01).在检测不合格血液的报废率中,ALT占第1位,平均1.29%;抗TP抗体报废率占第2位,平均0.51%;HBsAg报废率占第3位,平均0.46%;再次是抗HIV抗体、抗HCV抗体.脂血占血液非检测原因报废的首位,平均8.25%.结论 血站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献血前的咨询和初筛工作,建立固定的自愿献血队伍,加强质量管理和规范操作,减少血液的报废率.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区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随着《献血法》实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公民无偿献血的意识加强,西安地区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并且献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同时血液报废率仍然较高。为了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有效提高血液利用率,笔者对本中心2001~2003年血液报废原因做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血液报废原因的统计分析,探讨血液采集、制备、储存、运输过程中的适合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对我站2005年6月~2007年6月报废血液情况进行统计,并对造成报废原因加以分析。结果白银市2005年6月-2007年6月血液总报废率为5.58%(918.25/16447)。在总报废血量中,因检测不合格而报废的占86.99%(798.75/918.25),为报废血液的主要原因。结论只有科学地采血、储血、用血,才能减少血站血液报废、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吉林省血液中心报废全血 1 1 42袋 ,质控科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 ,同时用两种试剂对复检阳性血再进行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仪器  BIO-RAD Coda Automated EIA Anal-yzer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美国 )。2 试剂 科华 HBs Ag、抗 -HCV、抗 -HIV,批号分别为 2 0 0 1 0 42 5、2 0 0 1 0 40 9、2 0 0 1 0 42 1 ,效期均为 6个月 ;新创 HBs Ag、抗 -HCV、抗 -HIV,批号分别为2 0 0 1 0 3 2 90 1、2 0 0 1 0 3 0 80 1、2 0 0 1 0 42 61 1 ,效期均为 6个月。3 血样 检验科复检阳性血 2 5 2袋。结  果  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保证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按卫生部统计报表规定的计算方法,对2010年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总报废率为8.54%,其中正常报废率占5.08%,非正常报废率占3.46%。正常报废中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的报废率最高,占3.99%。脂肪血报废是造成血液非正常报废的主要原因,占3.32%。结论加强血液质量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不合格血液的采集,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的有效途径,进而采取措施,减少血液浪费。方法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站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血液报废最常见的原因是血液过期报废,其后依次是脂肪血、破损、HBsAg、梅毒、抗-HCV、抗-HIV等。结论为降低血液报废率,血站内部应加强质量管理,规范采供血行为,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血站2010~2011年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于2012~2013年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对策,比较2010~2013年4年间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率。结果在成分制备过程中常见的导致血液报废的原因包括脂肪血(92.18%)、颜色异常(4.31%)、离心破袋(1.34%)、渗漏(0.90%)、热合不严(1.27%);2012~2013年相对于2010~2011年各项原因导致的血液报废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相对于2012年又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导致的血液报废和人为因素以及仪器设备等有关,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提升操作技巧,定期维护或维修设备,对减少血液成分制备过程引起的血液报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血站降低不合格血液报废率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005~2007年度因血液不合格导致报废的影响因素,寻找降低血站不合格血液报废率的办法。方法根据不合格报废血中占比例最大的项目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献血者ALT升高是导致血站不合格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占总报废血量的72.13%。结论用采集静脉血代替手指血,半自动生化仪测定ALT,可有效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19.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至今已7年时间。十堰市中心血站2001年以前已完成了以计划无偿献血为主、自愿无偿献血为辅的过渡。从2002年开始本站所采集的血液百分之百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因受条件限制,工作模式制约,难以对流动的高危献血者进行控制,导致血液报废率较有偿献血时期明显增高。笔者将2002~2005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分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便降低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统计2008~2011年血液报废情况并分析报废原因。结果报废血液成分中,主要是冰冻血浆占80.16%,依次是全血,悬浮红细胞,冷沉淀。12 235袋血液报废原因以脂肪浆为主,其次为破袋渗血、容量不足、溶血、凝块、颜色异常等。结论脂肪血是血液成分报废的主要原因,员工应定期培训,加强献血前咨询和招募工作可以有效降低脂肪血的采集,较少血液报废。成分制备过程也是导致血液成分报废的因素之一,提示各环节应加强管理,可有效减少血液报废情况,节约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