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采用蜂窝状堇青石为栽体,考察了在不同γ-Al2O3和La(OH)3负载量下COS的水解活性,并研究了空速的变化以及氧气的存在对于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下,COS水解活性随γ-Al2O3和La(OH)3负载量增大而逐渐增加;空速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较大;La-Al/董青石蜂窝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氧性能。  相似文献   

2.
药剂学纳米载体已经被用于治疗性和诊断性物质的实验性或临床性递送。随着疾病的发展,对纳米载体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产生了多功能纳米载体。随着在药物递送系统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很多载体可以集合一种功能或两种(及以上)功能于一身。本文对多功能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主要介绍长循环纳米载体、靶向配体修饰的长循环纳米载体、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载体和穿透性的纳米载体。  相似文献   

3.
以酚醛树脂为黏结剂,在活性炭(ACH)表面担载MnOx制备蜂窝状MnOx/ACH催化剂,考察了制备工艺条件对MnOx/ACH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质量分数越高,所制ACH的机械强度越大,对孔道堵塞越严重;脱硝活性随着酚醛树脂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载锰量(Mn的质量分数)为3%~15%时,随载锰量的增加脱硝活性增加;继续增加载锰量,脱硝活性变化不大。在300~600 ℃内,脱硝活性随煅烧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此外,由于空气氧化使得低价态的锰氧化物转化为高价态的锰氧化物,从而导致脱硝活性大大提高。其中,在酚醛树脂质量分数为25%、载锰量为10%、400 ℃煅烧并经空气氧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该催化剂在200 ℃下NO转化率达95%左右。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硅胶载体扩孔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考察扩孔液组分、酸度、扩孔压为(或温度)、扩孔时间等因素对扩孔后载体微孔结构的影响,引用有关理论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为催化剂设计及改进提供了有关依据。不同扩孔条件下得到的载体,制备成合成1,4-丁炔二醇的铜铋催化剂(φ5mm),用转框反应器及涓流床外循环微分反应器考评,表明扩孔后制成的催化剂在相同炔化反应条件下,活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成为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随着生物纳米技术和分子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多功能纳米载体系统响应了目前临床医学和医学研究的需求。将放射性核素与多功能纳米载体系统相连接,利用纳米载体粒径小、缓释性等特点,将放射性核素本身的治疗效果发挥至最佳,不仅可以减少放射性核素的不良反应,还可提高放射性核素的治疗效率和靶向浓度。以多模态分子影像学为基础,与生物医学治疗相结合的诊断-治疗模式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纳米技术为制药领域、特别是药物输送领域提供了新的策略,其中,蛋白质作为药物分子的纳米载体备受关注。蛋白质纳米载药系统是以动物、植物或重组蛋白质为载体,与药物共同组成的纳米载药体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低抗原性、较高的稳定性及载药性等优点,在临床治疗尤其是肿瘤的靶向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动物来源的蛋白质、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以及重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功能特性介绍入手,总结了蛋白质类纳米载体在药物递送载体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蛋白质纳米载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米诺地尔纳米脂质载体并对其配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溶剂扩散-低温固化法制备米诺地尔纳米脂质载体并进行质量评价,以包封率作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试验从硬脂酸与卵磷脂的质量比、固液脂质比、药脂比、乳化剂浓度4个方面优化米诺地尔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结果:硬脂酸与卵磷脂比例为7∶5、固液脂质比为1∶3、药脂比为1∶10、乳化剂浓度为450 g/L可获得米诺地尔纳米脂质载体优化配方,即:每10 ml脂质载体需添加米诺地尔50 mg、硬脂酸70 mg、油酸50 mg、十八烷酰胺30 mg、卵磷脂50 mg、苄泽450 mg.用上述配方制备的纳米脂质载体,平均粒径(58.2±16.5)nm,包封率为(86.89±6.26)%.结论:上述方法及处方配比能获得粒径、包封率比较理想的米诺地尔纳米脂质载体.  相似文献   

8.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可让不同水平的基因沉默,主要是通过双链RNA(dsRNA)在体内诱导靶基因mRNA产生特异性降解而实现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是RNAi的效应分子,需要借助递送载体进入细胞内发挥治疗作用。纳米载体具有很多优势:增加生物膜通透性、控制药物释放速度、改变体内分布、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本文综述了siRNA非病毒递送载体的相关研究,重点阐述了其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适当粒径大小的壳聚糖纳米颗粒(CS-NP)连接质粒DNA,观察CS-NP结合DNA的能力及介导基因转染的效率.方法:利用静电吸附作用连接CS-NP与报告基因pEGFP-N1,形成pEGFP-N1-CS-NP复合物.用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pEGFP-N1-CS-NP的形态、粒径大小、分布及Zeta电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CS-NP与DNA结合能力,以比色法检测其包封率;用DNase I消化实验观察pEGFP-N1-CS-NP抗核酸酶降解的能力.体外转染A549细胞观察pEGFP-N1-CS-NP的转染活性.结果: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透射电镜观察到pEGFP-N1-CS-NP呈较均匀的不规则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00~200nm,Ztea电位为16~22.8mV.WCS-NP/WDNA≥4时,能有效地结合DNA,包封率>90%.CS-NP能有效介导pEGFP-N1转染A549细胞,并在A549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结论:CS-NP能有效地与质粒连接,并有很高的包封率,能保护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CS-NP在体外能将报告基因转染入细胞内,并在细胞内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采用CS-NP作为基因载体应用于活细胞及活体成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3种不同微结构的纳米碳纤维,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比表面测试等表征手段对纳米碳纤维的微结构和织构进行了分析;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对不同微结构纳米碳纤维电极的氧还原反应起始电位、峰电位和峰电流等参数进行了考察,并与石墨电极的氧还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碳纤维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微结构对纳米碳纤维的氧还原反应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这可能与不同微结构的纳米碳纤维具有不同的比表面和孔结构以及表面化学性能有关;同时纳米碳纤维也具有较好的电容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瞬变应答法研究了CO_2在镍催化剂上甲烷化反应过程的机理。通过对响应曲线的分析指出H_2和CO_2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发生竞争吸附。CO_2的甲烷化存在着两条平行路径,一是解离吸附的H_2与气相CO_2反应生成CO,再进一步加氢生成CH_4;另一路径是吸附的H_2和吸附的CO_2发生反应,生成中间化合物,进一步加氢生成CH_4,它不经由生成CO。这两步平行的基元反应也是总反应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E-GB110风机机组出现强烈振动的问题,利用振动测试和有限元分析对风机机组和支撑系统进行分析,诊断出振动主要是机器和支撑结构发生了共振。通过支撑结构计算机模型优化,确定了支撑结构的改造方案,并实施改造。在改造的同时,对风机机组进行检修。改造后振动明显减小,符合国家标准。保证了机组的高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3.
在开发甲醇氧化羰化CuCl2/C催化剂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采用XRD,AES有孔结构测试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变化情况进行表征,发现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活性组分中氯流失所致。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分析正电子湮没谱(PA SCA),氨吸附-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电子能谱(XPS),X光衍射(XRD)和低温氮物理吸附(BET)等技术,研究了A l2O3载体及N i/A l2O3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和条件。研究表明:在制备A l2O3过程中加入淀粉及H3PO4,可以在相对低的焙烧温度下制备出大孔径的A l2O3,该A l2O3表面只含有弱酸中心和少量中等强度酸中心。再以含镍化合物溶液浸渍该A l2O3载体,制备出N i/A l2O3催化剂。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对镍在催化剂表面上分散的影响,发现在450°C的焙烧条件下,N i/A l2O3催化剂表面上形成了非晶态或无定型态金属镍。小型反应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石蜡加氢精制性能,还兼有脱除石蜡原料中含金属化合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应用微型催化反应-色谱装置,在总压1~2MPa、温度473~573K、氢油体积比500、质量空速1~30h ̄(-1)的范围内,研究了噻吩在Mo-Ni-Co/Al_2O_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动力学。根据加氢脱硫反应具有极限转化率的特点;用类二级反应的数学模型描述噻吩脱硫的动力学行为,求得活化能为76.21kJ/mol,频率因子为3.67×10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与压力控制下的辅助/控制通气(PCMV)模式的对比研究,评价ASV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存在自主呼吸.按PCMV1-ASV-PCMV2顺序行机械通气;前后两次PCMV的设置不变.ASV模式行机械通气时,调整分钟通气量百分比(MV%)和患者理想体重(IBW),使之达到和PCMV机械通气时相同的分钟通气量,并记录各项指标.比较每次机械通气后45min的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患者所做的功(WOB)、气道闭合压(P0.1)、吸气时间压力乘积(PTP)以及血流动力学等各项指标. 结果 前后两次PCMV模式机械通气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ASV与第1次的PCMV相比,各项血气分析及呼吸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患者所做的呼吸功(WOB)、气道闭合压(P<0.1)、吸气时间压力乘积(PTP)则明显降低(P<0.05);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ASV能获得与常规通气模式相似的通气目标,在减少患者的做功,降低中枢呼吸驱动方面较PCMV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铁磷铝(FeAPO-5)、铁硅磷铝(FeSAPO-5)和铌铁硅磷铝(NbFeSAPO-5)分子筛催化剂,并采用XRD、红外光谱和固体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分子筛具有AlPO4-5的骨架结构,并且铁、硅和铌金属杂原子进入了分子筛骨架。以丙酮醛和甲醇作为合成丙酮酸甲酯的原料,考察了NbFeSAPO-5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氧化及催化酯化性能,结果表明铁元素进入分子筛骨架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性能,而硅和铌的引入提高了分子筛的酸性和催化酯化性能,使NbFeSAPO-5分子筛催化剂成为同时具有催化氧化和催化酯化性能的双功能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先用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 /甲基铝氧烷催化苯乙烯预聚 ,再与丁二烯进行嵌段共聚合。考察预聚时间、催化剂浓度、苯乙烯浓度等条件对嵌段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共聚产物经沸丁酮、沸甲苯、沸四氢呋喃、沸氯仿连续抽提后 ,嵌段共聚物主要存在于氯仿的可溶级分中。随着预聚时间的增加 ,共聚反应催化效率增加 ,共聚产物中丁二烯含量下降 ;随着催化剂浓度增加 ,共聚催化效率增加 ,[Ti]为 2 .0× 1 0 -4 mol/L时 ,共聚活性达到最大值 ( 1 7.78× 1 0 3 gP/gTi) ,随着催化剂浓度进一步增加 ,共聚催化效率下降 ,共聚产物中丁二烯含量变化亦存在峰值。  相似文献   

19.
先用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 /甲基铝氧烷催化苯乙烯预聚 ,再与丁二烯进行嵌段共聚合。考察预聚时间、催化剂浓度、苯乙烯浓度等条件对嵌段共聚合反应的影响。共聚产物经沸丁酮、沸甲苯、沸四氢呋喃、沸氯仿连续抽提后 ,嵌段共聚物主要存在于氯仿的可溶级分中。随着预聚时间的增加 ,共聚反应催化效率增加 ,共聚产物中丁二烯含量下降 ;随着催化剂浓度增加 ,共聚催化效率增加 ,[Ti]为 2 .0× 1 0 -4 mol/L时 ,共聚活性达到最大值 ( 1 7.78× 1 0 3 gP/gTi) ,随着催化剂浓度进一步增加 ,共聚催化效率下降 ,共聚产物中丁二烯含量变化亦存在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