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现状与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西医结合是在发展中医、发展西医基础上的结合,是两个医学前进中的结合、提高中的结合,这是人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医学科学发展的要求.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中西医结合将独具特色和优势.中西医结合的方向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认识和方法上的思维结合,因为两套医学针对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体,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病理表现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会由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而有所改变的,而这两套医学体系对人体的认识,由于其产生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不同,所以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也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2.
王华楠  毛兵  李宁 《河北中医》2012,34(4):639-640
中医学与西医学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下的不同的思维方法、哲学认识方法以及文化背景,是影响中医学教学的重要因素.大多数西医院校将中医学列为临床课程,中医学一般在第3学年,与西医的一些临床课程同时开课.对于系统学习了西医理论基础的学生来说,已经较全面地接受了西医理论,形成了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模式和思维方法.中医学基础的思维方法、哲学文化背景的缺失以及中西医思维方法的巨大反差与碰撞是学生接受中医理论的一大难关,学生对于中医抽象的阴阳五行和独特的脏腑学说等理论和专业术语难以理解和接受,并且学习中医时常有先人为主的思想,往往习惯性地应用现代医学的思维方法、医学模式去机械的论证中医理论的内涵,以人体形态学结构实体为原型去对照以人体功能态为模型的中医学.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采用的研究方法各异,因而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但是由于他们的研究对象相同,都是人体及其疾病规律,因此常常相提并论;又由于中医属于中国传统科技的范畴,西医属于现代科学的范畴,所以在强调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常常误认为中医的西医化就是现代化和科学化。对此从方法论的角度,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层次的人体     
中西医认识人体的两个不同角度——西医着眼于功能、中医着眼于层次,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人体结构认识——西医的人体是网络结构、中医的人体是层次结构。人体的层次结构即:人体由不同层次的功能组成。中医从不同层次功能间关系的角度理解人体生理、病理。以入静养生为例,中医认为: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是人体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入静养生的原理在于解除高层次功能对低层次功能的抑制和干扰,使低层次功能得以"舒展",从而消除人体这一与生俱来的、重要的内在致病源。  相似文献   

5.
医学科普在于普及和传播医药卫生科学知识,启迪和影响读者进一步增强卫生观念和健康意识,从而更科学、更健康地生活。笔者就中医科普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正于中医界和编辑同行。1 注意中医与西医在概念上的不同中医和西医是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因此它们的概念也不同。例如西医所说的“心、肝、脾、肺、肾”是指通过解剖人体所能见到的实质性的器官,而中医所说的“心、肝、脾、肺、肾”则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生理、病理单位。例如中医所说的“心”,既有解剖学上心脏维持血液循环的功能,还包含了西医大脑的某些主管精神、意识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具有自身特点的医学教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对继承弘扬传统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中西医是有着不同认知方法的不同医学体系,在西医院校讲授中医课程,授课对象为西医院校的学生,他们自入学以来就一直接受西方医学的教育,其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无不受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西医院校做好中医教学工作,针对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使之在较少理论授课时数的情况下,接受并理解中医理论,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就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1类比概念与具体概念是中西医的不同概念用系统性方法论研究形上的人,形成了中国的中医;用还原性方法论研究形下的人,形成了西方以生物医学为代表的西医。这两个医学科学体系在基础理论上的本质差异在于中医的名词术语多是类比概念,而西医的名词术语则多是具体概念。1·1类比概  相似文献   

8.
<正> 一戒以“病”统“证”中医、西医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医学体系。西医着眼于局部病理变化的“病”,则中医重视概括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的“证”,认为发病机制不同,人体内部联系图不同,“证”也就不同;病因病机一样,人体内部联系图一样,“证”也就一样。“证”包括了病因,病位,病性,临床表现及其发展规律,是有形、有色、有征可据,且包含了邪正关系,体质、情志、时令气候  相似文献   

9.
中医和西医虽是2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两者研究的都是同一个客观体——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探索中西医学相通的生理病理机制和规律,进而运用此相通的规律认识2种医学在病因、病机、病理上的相通、  相似文献   

10.
刘国忠  张军 《河南中医》2016,(11):1871-1873
中医诊断与西医诊断比较,两者理论基础不同,中医诊断是一门经验医学的诊断,而西医诊断是在解剖、生理、生化等现代医学基础上的实验诊断,客观性、科学性、专指性强。西医诊断重视疾病对人体局部的器质性改变及生理、生化指标、影像的异常,却忽视社会、环境、自然、气候对人体疾病的影响,治疗不注意改变人体整体的病理功能状态。中医诊断要借鉴西医的系统的病史询问,详细的体格检查,把现代检验技术、影像学检查等纳入到中医诊断中来,提高中医诊断的准确性、客观性。中医诊断要与西医诊断结合,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适当地统一中西医诊断的病名,增加中西医工作者之间的理解,避免误解,有利于辨证论治和治疗。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和谐地促进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物理学角度出发,提出生命物质具有连续性的思想及生命物质的“实体——场”的二象性假定。并以中医精、气、神为例说明精相当于物理学中的“实体”,气相当于“场”,神相当于功能,三者密切相关,具有连续性。并认为中、西医的区别在于西医着眼于构成人体各器官等的“实体”,中医却着眼于与“实体”相联系的“气”或“场”,即“实体——场”的二象性,人们之所以难以理解中医的理论而易于接受西医的理论,其原因也在于此。即西医重视的“实体”看得见、摸得着,目前研究的比较深入,而中医重视的“场”的研究就困难的多。指出人体生命体系的“实体——场”二象性的确存在,只要加以重视,深入研究,一定能促进中西医在更高的层次上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虽属不同医学体系 ,但其研究方向和服务对象完全一致。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一直坚持中国医学存在中医和西医两个体系 ,实现中西医结合 ,创造我国统一的特有的新医学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正确道路。中西医结合在医疗上取得了成功。同样 ,中医名词术语翻译也可以提倡中西医结合。众所周知 ,西医英语语林中存在着一个丰富的完整的科学的西医术语系统。其术语具有语义学上单一、固定 ,结构上多半采用词干词缀的派生构词形式 ,专业性强 ,使用悠久 ,世界公认等特点。因此 ,中医名词术语翻译采用中西医结合是最现实、最有效的翻译法。所谓中医名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阐明传统中医的本质特点。方法:分析比较东西方两种医学模式各自不同的特点。结论:西方现代医学具有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纵向全程式”特点,传统中医则是对人体自组织作用“横向全景式”认识为本质特征的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西两门医学的结合,不仅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使我国医学具有了新的特色,同时中西医结合也是发展中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中医、西医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哲学思想等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学术思想和方法论的学科,它们各有其自己的理论结构体系和独特的思维方法,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过程中,要避免用西医药的理论和知识去套中医理论。本文仅就中医临床思维干扰因素着墨于下:  相似文献   

15.
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去看待循证医学和辨证论治,深入理解中医网络理论及中医感应理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应用,克服循证医学的局限性,丰富辨证论治的内涵。用进化论、相对论,辨证论去丰富现代中医学,从而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必须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疾病的关系,在中医理论框架下,用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推动临床医疗保健事业。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是典型的经验医学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自然 ,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自然科学 ,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她确实有存在的价值 ,但历经数千年的中医 ,却至今仍停留在远古的经验总结上 ,以致被称为“传统医学”或“汉方医学”,也揭示人们 ,中医的发展有缺陷 ,本文将从方法论、对未来医学的认识、医学术语三方面中西医对照简要剖析阻碍中医发展的因素。1 方法论医学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最初仅是经验的总结 ,无论东方或欧洲都经历了这了阶段。但经验总结总是零散的 ,不系统的。西医和中医自此均进入了彷徨、摸索阶段 ,迫切寻求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去看待循证医学和辨证论治,深入理解中医网络理论及中医感应理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应用,克服循证医学的局限性,丰富辨证论治的内涵。用进化论、相对论,辨证论去丰富现代中医学,从而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必须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疾病的关系,在中医理论框架下,用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推动临床医疗保健事业。  相似文献   

18.
用整体的动态的观点去看待循证医学和辨证论治,深入理解中医网络理论及中医感应理论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应用,克服循证医学的局限性,丰富辨证论治的内涵。用进化论、相对论,辨证论去丰富现代中医学,从而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必须重视入与自然,人与疾病的关系,在中医理论框架下,用辨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推动临床医疗保健事业。  相似文献   

19.
中医现代化同中医“西医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有些同志却认为中医西医化,就是中医现代化。如果这样来理解,那么,中医就会变成不伦不类的西医(社会上已出现这种现象)。这样不但对中医现代化造成阻力,而且还会导致中医自身的消亡。这,确是令人担忧的。祖国医学是伟大宝库,已为人们所公认。其特点和优点,对后学的启示其功非少。我们在学习古人的临床经验时,如能运用巧思,则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使人为之叹服。兹举两个病例:  相似文献   

20.
中医动物模型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模型是认识与控制人类疾病的重要工具,建立动物模型的标准与方法体现着某种生命观、疾病观和方法论,它是实验医学的重要基础,是基本理论赖以发展的前提条件.近代以来,随着西医占据主流地位,以及伦理学的要求,直接通过人体进行研究已不可能,中医开始借鉴西医的动物模型方法用于自身的理论研究,但遇到两个大的困难:一是中医传统辨证方法无法在动物身上充分发挥,取证不全,辨证不准;二是没有自身客观指标,不得不借用西医标准与方法与中医之证生硬套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