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心磷脂抗体及抗核抗体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核抗体(ANA)与反复自然流产(RSA)的关系。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8例RSA患者及40例正常妇女血清ACA和ANA。 结果:RSA组ACA阳性率为32.7%,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1);早期与晚期RSA两组间比较,AC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RSA 2次与RSA≥3次两组间比较,AC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CA IgM、IgG、IgA中以IgG、IgM检出率较高,ACA IgM、IgG、IgA同时阳性者仅4例;阳性和强阳性ACA占37.5%(11/32),其余均为ACA弱阳性;RSA患者ANA阳性率为17.3%,较对照组(2.5%)明显增高(P<0.05)。 结论:ACA及ANA与RSA有关,可作为RSA免疫因素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的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收集抗ACA阳性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及同期健康体检妇女各200例,釆取问卷调查法,运用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体质调查。【结果】ACA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血瘀质(占32.00%)和阴虚质(占25.00%)居多;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多,气虚质所占比例增多;健康育龄期妇女以平和质为多见(占52.00%)。【结论】ACA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以血瘀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多见,通过改善体质,可能可降低ACA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反复流产和不孕症与支原体和免疫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赵晓岚  楚雍烈  叶国玲  蔡晓宁  刘琪 《医学争鸣》2003,24(20):1884-1886
目的 :探讨反复自发性流产 (RSA)与支原体感染和抗心磷脂抗体 (ACA)之间的关系及不孕症与支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 (ASA)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培养法分别对 338例RSA患者 (观察组 )和 2 4 8例不孕症患者 (观察组 )进行解脲支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检测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ACA IgM和ACA IgG(RSA观察组 )以及ASA IgM和ASA IgG(不孕症观察组 ) .同时分别选择 1 0 5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 .结果 :RSA患者和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 5 ) ;RSA患者血清ACA I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不孕症观察组ASA IgM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RSA患者中 ,支原体感染阳性组ACA IgM ,ACA IgG以及ACA IgM +ACA Ig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阴性组 (P <0 .0 5 ) ;不孕症患者中 ,支原体感染阳性组ASA IgM和ASA IgG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阴性组 (P <0 .0 5 ) .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RSA和不孕症的原因之一 ;自身免疫性抗体与RSA和不孕症有一定关系 ;ACA和ASA均与支原体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马金栋 《中原医刊》2011,(22):16-17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61例健康者和112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AC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CA阳性百分率对照组为1.6%,冠心病组为36.2%,急性心肌梗死组为87.0%;21例ACA阳性的冠心病患者有6例分别于6~24个月发生AMI,ACA阴性的29例患者无AMI发生;54例AMI患者中,年龄在30~42岁的8例患者ACA全部为阳性。结论部分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可能与ACA阳性有关,尤以AMI相关性明显,对冠心病是否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A可能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 )、抗精子抗体 (As Ab)及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在习惯性流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EL ISA法对 4 7例习惯性流产少数民族妇女和 4 0例正常生育妇女血清中 ACA、As Ab及 EMAb进行检测。 结果:ACA阳性 2 0例 (42 .6 % ) ,As Ab阳性 2 4例 (5 1.1% ) ,EMAb阳性 17例 (36 .2 % ) ,ACA、As Ab、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检测血清中 ACA、As Ab和 EMAb对诊断习惯性流产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抗心磷脂抗体阳性(ACA)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药物治疗,探讨长期治疗和ACA评估治疗对于ACA阳性复发性流产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66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ACA)复发性流产患者分成两组(31例长期治疗组,35例评估治疗组),以不同疗程接受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两组的累积用药时间差异有显著性,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ACA转阴率、活产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ACA评估治疗组和长期治疗组疗效相同,ACA评估治疗组减少了用药时间及减少了产后出血的发生,ACA转阴可能成为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ACA阳性复发性流产的停药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反复流产、宫内死胎、孕中、晚期孕妇与抗磷脂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对44 2例患者进行ACA IgG、ACA IgM抗体测定。结果 表明反复流产患者血中ACA阳性检出率最高达 44 % ,宫内死胎阳性率 30 % ,正常妊娠妇女阳性率为 3.6 % ,检出阳性者多为宫内发育迟缓及轻度妊高症。结论 ACA阳性与反复流产及宫内死胎、宫内发育迟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和D-二聚体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120例ACI患者为ACI组;ACI组根据ACA阳性与否分为ACA阳性组和ACA阴性组;ACI组再根据脑梗死是否复发分为初发组和复发组.测定各组血清中ACA、D-二聚体含量.结果:ACI组ACA阳性率为46.7%,高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组D-二聚体水平(0.92±0.38) mg/L,高于对照组(0.38±0.2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组中ACA阳性组D-二聚体水平(1.35±0.31) mg/L,高于ACA阴性组(0.56±0.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复发组ACA阳性率为45.7%,高于初发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CA可能是脑梗死发生及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ACA和AsAb.1756例不孕不育患者检测了血清ACA,其中1326例不孕不育患者与20对正常生育夫妇同时检测了ACA和AsAb,1127例反复自发性流产患者(流产≥2次)(高危组)检测了ACA.结果 不孕不育组AsAb的总阳性率为21.4%,IgM阳性率为13.5%;正常生育组AsAb总阳性率为7.5%,IgM为0(均P<0.05).不孕不育组ACA检测总阳性率为36.6%,其中IgA阳性率为5.1%,IgG阳性率为30.5%,IgM为12.3%;高危组ACA阳性者471例,阳性率为41.8%,其中IgA阳性73例,占6.5%,IgG阳性398例,占35.3%,IgM阳性154例,占13.7%;正常生育组阳性率为5.0%,其中IgG阳性率为5.0%,IgM为2.5%(均P<0.05).结论 AsAb、ACA与不孕不育关系密切,其检测有助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凝变化与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血凝改变与抗心磷脂抗体(ACA)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测定40例RSA患者和同期40名已育健康妇女(正常对照组)的ACA,并用ELISA法分别检测了她们血浆中的6-酮-PGF-1。蛋白C(PC)、蛋白S(PS)、Annexin V抗体的含量。结果 40例RSA组中ACA阳性率为47.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SA组中ACA阳性患者血浆6-酮-PGF1α、PC、PS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抗Annexin V抗体的含量升高。结论 ACA阳性患者自然流产的机制可能是ACA致抗凝物质抗凝效应降低,舒血管作用减弱,血液高凝,孕期胎盘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抗心磷脂抗体(ACA)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对56例健康人和106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AC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CA阳性百分率对照组为1.8%,冠心病组为42.0%,急性心梗组为83.9%;21例ACA阳性的冠心病患者有6例分别于6~24个月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CA阴性的29例患者无急性心梗病例发生;在56例急性心梗患者中,年龄在30-42岁的8例患者ACA全部为阳性。结论:部分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可能与ACA阳性有关,尤以急性心梗相关性明显,对冠心病是否发生急性心梗,ACA可能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49例原发性不孕、466例继发性不孕、320例习惯性流产及45例正常生育妇女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结果:原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6.17%,EmAb阳性率为17.45%,ACA阳性率为12.75%;继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8.97%,EmAb阳性率为20.17%,ACA阳性率为19.10%;习惯性流产组中,AsAb阳性率为19.06%,EmAb阳性率为9.06%,ACA阳性率为28.12%;对照组中,AsAb和ACA阳性率为2.22%,EmAb为0%。不孕不育各组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2,P<0.05)。结论:血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着丝点抗体(ACA)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7例抗线粒体抗体(AMA)和AMA-M2阳性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抗核抗体(ANA)和ACA、生化、凝血酶原活动度(PT)及免疫指标等.结果 ACA阳性组27例,ACA和ANA均阴性组40例.ACA阳性组脾肿大的发生率高于ACA和ANA阴性组(77.8% vs.40.0%,P=0.002).ACA阳性组黄疸的发生率、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IgG水平和IgG异常升高率明显低于ACA和ANA阴性组[25.9% vs.55.0%,P=0.018; (41.62±45.96)μmol/L vs.(88.49±99.13)μmol/L,P= 0.012;(13.90±2.75)g/L vs.(18.32±6.34)g/L,P= 0.002;29.4% vs.60.0%,P=0.044].两组在其他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其他免疫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一ACA阳性PBC患者疾病的进展比ACA和ANA阴性患者更加隐匿.ACA阳性PBC患者是PBC的一个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ACA阳性的RSA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治疗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抗心磷脂抗体阳性(ACA)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治疗,直到ACA转阴,确定妊娠后继续治疗至孕34周,并定期进行围产期检查.结果 ACA阳性的RSA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治疗后,提高RSA的治愈率,降低流产率.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强的松治疗ACA阳性的RSA患者明显改善了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以及抗心磷脂抗体(ACA)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不孕、流产的原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37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按三者的检验结果,分别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并对三种抗体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AsAb与EMAb相关性分析(r=0.277,P<0.01),ACA与EMAb和AsAb的相关性分别为(r=0.073,P>0.05;r=0.155,P>0.05).结论 不孕、流产妇女体内,AsAb阳性与EMAb阳性具有中度的相关关系.AsAb与AcAb相伴发生的几率也高于单一抗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翻:维蛋白原(Fg)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预防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0例ACI患者清晨空腹血清中ACA、Fg的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正常组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ACI组的ACA阳性率远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ACA阳性组Fg含量显著高于ACA阴性组;脑梗死患者病情越重,Fg含量越高,血清IgG-ACA阳性率也越高.ACI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呈正相关.随时间变化,ACA阳性率逐渐减少,第1周与第2,3,4周ACA相比较,差异显著(P<0.01).ACA阳性与≤50岁脑梗死患者关系密切.ACA的存在与Fg含量升高显著相关(r=0.714,P<0.01)结论血清中ACA、Fg动态变化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预后有一定的帮助,ACA可能参与了年龄较轻脑梗死患者的发病过程;ACA、Fg含量的升高都会加重或加快微血管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病中与血小板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ICVD患者ACA阳性组和ACA阴性组的血小板聚集性(PAgT),通过比较两组之间PAgT的差异,推测血小板功能改变在ACA阳性者ICVD发病中的作用。结果:ACA阳性组PAgT明显高于ACA阴性组(P<0.01)。结论:ACA阳性的ICVD,在其发病过程中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提示ACA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磷脂结合,并改变其功能,是导致ACA阳性者进入血栓状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β_2糖蛋白I抗体(Anti-β2-GP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血栓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血栓并发症分为血栓组22例,非血栓组58例,所有患者给予ACA及Anti-β2-GPI检测。观察两组患者ACA、Anti-β2-GPI水平和阳性率。观察ACA、Anti-β2-GPI阳性患者出现血栓并发症患者的比例。结果血栓组患者ACA、Anti-β2-GPI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血栓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栓组患者ACA阳性率为63.64%,明显高于非血栓组6.9%;Anti-β2-GPI阳性率为59.09%,明显高于非血栓组5.17%,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CA阳性患者血栓形成率为77.78%,明显高于ACA阴性患者9.68%(P0.05),Anti-β2-GPI阳性患者血栓形成率为81.25%,明显高于ACA阴性患者14.06%(P0.05)。结论 ACA及Anti-β2-GPI对SLE患者发生血栓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两种指标升高的患者更容易并发血栓。  相似文献   

19.
张弛  徐劲  张鹏飞 《安徽医学》2011,32(2):146-14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心磷脂抗体(ACA)对脑血栓形成(CT)的发生及Hcy与叶酸(FA)、VitB12缺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Hcy,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FA、VitB1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CA(IgG、IgM型)水平。结果①初发组和复发组CT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A、Vit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CT患者Hcy水平与FA、VitB12浓度均呈负相关。②初发组和复发组CT患者AC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CT患者中ACA阳性组Hcy水平显著高于ACA阴性组(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M)和ACA阳性均系CT发生的危险因素;ACA阳性可能是CT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Hcy和ACA与CT发生有密切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中,抗着丝点抗体(antieentromere antibody,ACA)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BC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各荧光模式,比较ACA阳性和阴性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别和免疫学指标的差别。结果:156例PBC患者中ACA阳性46例(25%),ACA阳性组乏力、黄疸症状少于ACA阴性组,两组问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功能异常症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A阳性组多于ACA阴性组。免疫学指标中,CD4+和IgM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AC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ACA阳性的PBC患者临床表现隐匿,以单纯肝功能异常多见,易造成临床上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