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常规治疗 ,几乎都是通过增加激素用量 ,然而有一部分病例排异反应不能逆转。血浆置换控制肾移植超急排异 ,加速期血管型排异反应效果较好[1,2 ] 。对急性排异反应效果如何 ,报道不一。本文就我们用血浆置换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的研究工作做一介绍。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对 8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经用常规激素冲击治疗无效的患者行血浆置换治疗 11例次。男 7例 ,女 1例 ;年龄为 2 6~ 5 2岁 ,平均为 45岁。原发病慢性肾炎 7例 ,肾小动脉硬化 1例。对 11例次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进行SIL -…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病人机体抵抗力差,术后应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我院1997年—2003年共行肾移植术50例,现对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病人,男34例,女16例;年龄24岁~68岁(平均43岁);原发病均为尿毒症,均为第一次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其中术后1周发生急性排异反应2例;发生轻度肺部感染1例;发生尿道口感染1例。2预防及护理2.1排异反应排异反应是肾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根据其发生的急慢性可分以下类型:①超急性;②加速性;③急性和慢性。现代移植中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免疫学检查的移植前受者筛选…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31例移植肾的B超诊断,31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病例。自1986年至1989年在我院泌尿外科行肾移植手术。其中男性24例,女性7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8.5岁。手术后发生急性排异反应者16例;慢性排异反应者8例,超急性排异反应者2例,无排异反应者5例。急性排异反应多数在术后半年内发生16/31,慢性排异反应在术后一年以后发生8/31,超急排异反应均在术后48小时内发  相似文献   

4.
移植肾是目前治疗肾衰竭的有效方法,移植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排异反应。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术后监测肾移植排异反应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段之一[1]。本组对56例移植肾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1998年5月至2003年6月经彩超动态观察56例肾移植患者,其中男45例,女11例,年龄22~5l岁,平均36.5岁。彩超动态观察时间为术后12h~2年。  相似文献   

5.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原因较多,其中以急性排异反应及肾小管坏死最为多见。本组通过对我院152例肾移植患者进行超声动态观察,诊断移植肾自发性破裂5例,发生率约0.038%,并分析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病因,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152例肾移植中发生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患者5例。  相似文献   

6.
随着肾移植术的广泛开展,行再次肾移植术的患者逐渐增多。由于再次肾移植患者的免疫系统较活跃,组织相溶性较差,尤其首次移植肾发生超急性排异反应(HAR)者,其再次肾移植时发生排异的危险性也大[1,2],此外,再次行肾移植术时,许多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3]。因此,护理工作应具有针对性,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从1987年~1997年,我院共收治再次肾移植患者33冽,年龄37~65岁。男28例,女5例。距第一次肾移植时间为半年至四年。术前合并尿毒症性心肌病者3例,乙型肝炎者3例,糖尿病者1例。术后并发急性排异…  相似文献   

7.
李容  刘玲  谷波 《华西医学》2006,21(4):831-83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观察、护理及其作用。方法:对我院82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的症状和体征较典型的有56例,不明显者26例。74例急排逆转。伴有并发症者46人次,其中8例移植肾破裂,修复成功5例,3例摘除移植肾;1例并发高血压脑病患者死亡;其余各例均好转。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密切观察和仔细护理有助于及时发现急排及其并发症。对不典型的急排患者更应加强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彩超动态观察,分析移植肾血管阻力指数增高的临床原因。方法对66例肾移植患者从术后12 h~2年行彩超动态观察,并将超声表现与临床资料相对比,分析超声对移植肾的监测价值。结果 66例肾移植患者中,48例肾功能正常,未发生排异反应。18例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升高(RI>0.75),其中超急性排异1例,急性排异8例,急性肾小管坏死4例,环孢素中毒2例,肾周积液1例,肾积水2例。结论移植肾阻力指数升高是一种异常表现,其变化早于血肌酐和临床症状的变化,但它是一种非特异性表现,对移植肾排异反应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
移植肾急性排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移植肾急性排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材料与方法:对36例移植肾进行82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结果与临床资料相对照。结果:17例35例次为正常移植肾,12例26例次为肾排异急性排异16例次。急性排异时,超声可见;移植肾体积增大,血流速度减慢,RI及PI升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急性排异有一定价值。可作为术后的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45例肾移植病人进行82例次检测,男33例,女12例,年龄21—62岁,其中29例正常移植肾,9例为急性排异,7例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多普勒超声在急性排异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中可提供敏感的血流阻力指数(RI)。方法简便迅速,无创且重复性好,尤其在动态观察中其特异性诊断指标较其它方法更准确。同时还可以对移植肾积水、肾周积液、积血、肾破裂及输尿管漏等及时做出诊断。根据Pourcelo  相似文献   

11.
背景:同种异体肾移植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是移植肾功能减退和最终移植肾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与治疗急性排异反应是关系到肾脏移植患者能否长期存活的重要问题。目的:总结肾移植后1个月内急性排异反应患者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首次肾移植患者12例,移植后采用霉酚酸酯+环孢素A+甲泼尼龙三联预防排异反应。当肾移植后3~30d内出现尿量减少、移植肾区胀痛不适、血肌酐升高、尿蛋白增加等不同临床表现,确诊为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时,先选用甲强龙500mg/d静脉滴注,连续3d。然后改甲泼尼龙24mg口服1次/d,每5~7d递减4mg,至8mg/d维持。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成功逆转,其中6例甲强龙冲击疗法成功;不能逆转者选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CD3治疗。4例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患者中1例8h内尿量迅速增加,2例24h内尿量迅速增加,1例72h后尿量迅速增加;1例选用CD3治疗48h内尿量迅速增加;1例将环孢素转换为他克莫司治疗,同时服用霉酚酸酯胶囊和甲泼尼龙片。经以上治疗12例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提示肾移植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急性排异反应成功逆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背景:同种异体肾移植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是移植肾功能减退和最终移植肾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与治疗急性排异反应是关系到肾脏移植患者能否长期存活的重要问题.目的:总结肾移植后1 个月内急性排异反应患者治疗过程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首次肾移植患者12 例,移植后采用霉酚酸酯+环孢素A+甲泼尼龙三联预防排异反应.当肾移植后3~30 d 内出现尿量减少、移植肾区胀痛不适、血肌酐升高、尿蛋白增加等不同临床表现,确诊为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时,先选用甲强龙500 mg/d 静脉滴注,连续3 d.然后改甲泼尼龙24 mg 口服1 次/d,每5~7 d 递减4 mg,至8 mg/d 维持.结果与结论:12 例患者成功逆转,其中6 例甲强龙冲击疗法成功;不能逆转者选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CD3 治疗.4 例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患者中1 例8h 内尿量迅速增加,2 例24 h 内尿量迅速增加,1 例72 h 后尿量迅速增加;1 例选用CD3 治疗48 h 内尿量迅速增加;1 例将环孢素转换为他克莫司治疗,同时服用霉酚酸酯胶囊和甲泼尼龙片.经以上治疗12例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提示肾移植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急性排异反应成功逆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临床使用的单克隆抗体OKT3是通过鼠的分泌抗体的B淋巴细胞杂交而产生的一种非分泌型的骨髓瘤细胞,直接用于成熟的T淋巴细胞CD3抗原复合物,可针对单一特殊抗原,其特异性高,灵敏性强眼1演。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Cosimi1981年首先报道采用OKT3治疗肾移植性排异反应,临床上大量资料表明,OKT3可逆转大多数的早期排异反应,对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价值更大,Haag报告采用OKT3治疗40例耐激素的肾移植排斥病例,其中38例逆转。Kagana报告,肾移植术后即刻预防性使用OKT3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早期急性排异反应眼2演。我院2001年4月至2003年12月对13例应用OKT3于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均发生逆转。1.2OKT3的剂量和给药途径:OKT35mg 生理盐水100ml,静脉给药,每天1次,连用10~14天,0.5~1h滴完。静滴OKT3前30min,后30min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或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1.0/Kg静脉推注。本制剂勿与其他药物混和注射。若同时应用环孢A,应将环孢剂量适当降低。2结果13例中除1例出院时双脚仍浮肿,肌酐、尿素氮正常,让其低盐或无盐饮食后,浮肿消失,移植肾均成活至...  相似文献   

14.
李贵琴 《护理研究》2006,20(25):2348-2348
肾移植术后(PRT)的急性排异反应(AR),尤其是难治性排异反应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肾移植的成功率及人/肾长期生存率[1]。正确的诊断治疗及有效的预防护理,对于减少AR的发生,促使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极为重要。我科用鼠源性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逆转肾移植术后难治性急性排异反应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李某某,男,46岁。2003年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在当地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1年前血压升高,血压(21.3~24.0)/(12.0~16.0)kPa。于2005年3月在我院行尸体肾移植术。术前12h开始口服霉酚酸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改变及其与急性排异反应的关系.方法:首次接受肾移植手术受者60例,流式细胞术测定受者肾移植术前及术后第7、14、21天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CD80表达的百分率;根据肾移植术后两周内发生排斥与否将患者分为排斥组(13例)和非排异组(47例).2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标本为正常对照组.急性排异反应诊断标准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超声及移植肾穿刺活检等综合判断.结果:术前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CD80即有表达,TLR4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者表达到达顶峰,其后逐渐下降,排斥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CD80表达峰值较肾功能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且持续时间较长.结论:TLR4、CD80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表达升高,并可增加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林志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04-270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移植肾及移植肾排异反应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3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移植肾检测.结果 在30例移植肾中有3例二维结构、彩色血流显示异常,血管阻力指数明显增高,2例诊断为急性排异反应,1例为慢性排异反应.结论 CDFI是了解移植肾排异反应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核素肾动态显像半定量分析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危及移植肾的存活 ,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很大。排异反应是同种肾移植术后导致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而且早期排异的发生与一年后移植肾的存活率有密切联系。我们就 2 2例移植肾99m Tc DTPA肾动态显像半定量参数分析 ,评价在监测移植肾排异反应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肾移植术后病人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分布为 2 4~ 47岁 (平均 31.5岁 ) ,均为同种尸体肾移植患者。受检者无需特殊准备 ,取仰卧位 ,探头视野包括腹主动脉、移植肾和膀胱。“弹丸”静脉注射 99m Tc DT…  相似文献   

18.
李贵琴 《护理研究》2006,20(9):2348
肾移植术后(PRT)的急性排异反应(AR),尤其是难治性排异反应是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肾移植的成功率及人侑长期生存率。正确的诊断治疗及有效的预防护理,对于减少AR的发生,促使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极为重要。我科用鼠源性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逆转肾移植术后难治性急性排异反应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晓玲  王颖  张琦 《上海护理》2006,6(5):46-46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是淋巴细胞选择性免疫抑制剂,可于扰由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大剂量应用时可延长一些种系的异种移植物的存活。及早使用ATG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患可获得早期完全逆转率为88%。但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尤其是可导致急性肺水肿及变态反应等,严重可危及生命,应引起重视。我科自2004年10月~2006年1月,共有8例肾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患应用了ATG治疗,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自1978年6月至1994年12月行同种异体肾移植1098例,1141次,其中发生急性排异(AR)355例次,发生率32.8%.AR是造成肾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现急性排异症状和体征对临床护理极为重要,为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在355例次AR患中随机抽取60例,对早期发现AR并采取适当治疗与延误治疗各30例进行10d治愈率比较,早期观察组与延误观察组比较差异显。作认为早期诊断、恰当护理、重点观察对AR的逆转,维持移植肾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