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壁窦道内缝线异物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6例腹壁慢性窦道的声像图,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6例中有5例腹壁窦道内可见缝线异物回声,典型回声呈"网球拍"样.结论 高频超声对腹壁窦道内缝线异物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并可在超声引导下将异物清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腹壁窦道形成的原因,介绍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8年收治的腹部术后切口慢性窭道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患者均一期愈合,4例出现表浅感染经换药均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24月无复发.结论 积极术前准备、完整切除窭道、肌肉填塞死腔、术中细致缝合、术后严密观察伤口、出现问题及早处理是腹部术后切口慢性窦道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腹部手术后少数患者的切口由于各种原因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对收治的6例腹壁难愈窦道患者采用窦道切除、清除线结及病变组织后,用薇乔抗菌缝合线及普迪思关腹线缝合切口,均一次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加强对腹壁窦道与瘘管的认识,提高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漏诊腹壁窦道与瘘管致伤口延期不愈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包括腹壁切口窦道3例、瘘管1例,引流伤口窦道3例。6例腹壁伤口大小1 cm×1 cm~3 cm×3 cm,伤口深2~5 cm,颜色陈旧,分泌物不多,伤口周围不红肿或稍红肿,压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加胆道镜取石术1例窦道周围肿块,大小如核桃,红肿、质硬,压痛明显,破溃伴有脓性分泌物流出。7例生命体征基本正常,早期均漏诊腹壁窦道与瘘管致伤口延期不愈。漏诊时间21 d~1年(134.29±113.81)d。7例均经B超、CT或窦道、瘘管造影检查确诊,后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相应治疗1~10 d出院,伤口7~14 d拆线且均愈合。随访3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临床对腹部手术后伤口持续不愈合或愈合后再次出现感染患者,要警惕腹壁窦道或瘘管形成,应及时耐心了解病史,并行相关医技检查,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5.
改良腹壁丝线胆囊牵引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改良腹壁丝线胆囊牵引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9年3月~2009年7月,1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和3例胆囊息肉患者采用2丝线经腹壁胆囊浆肌层缝合打结后不同部位腹壁穿出牵引辅助下实施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结果 18例患者中17例采用此术式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5~80min,平均55min,出血量均小于5mL;另1例因胆囊三角解剖过程中出血转三孔法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术后3、4 d痊愈出院.随访无1例出现近期并发症.结论 改良腹壁丝线胆囊牵引辅助下的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可行的,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诊状态下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37例患者均在入院2h内完成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改良的三孔法置入腹腔镜器械,行输卵管切除14例,宫角切除术3例,输卵管开窗术20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62 min,除4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余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急诊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可作为一种常规手术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壁竖切口美容缝合(以下简称改良组)与腹壁竖切口丝线间断缝合(以下简称传统组)对腹壁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2006-01-2009-01在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医院行剖腹手术包括剖宫产,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及多次剖腹手术史的患者共40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进行腹壁切口美容缝合及腹壁切口丝线间断缝合各200例.观察两组患者缝合皮肤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腹壁切口感染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腹壁竖切口美容缝合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壁切口脂肪液化、腹壁切口感染及平均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P均<0.01),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腹部手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腹壁竖切口美容缝合较腹壁竖切口丝线间断缝合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腹壁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低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且操作简便,术后患者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腹壁切口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将本院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发生的15例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开展腹腔镜手术886例,患者年龄17~60岁,其中附件手术289例、子宫肌瘤剜除术26例、筋膜内子宫切除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562例、其他(绝育术,卵巢电灼打洞术等)9例。1.2方法手术全身麻醉546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340例,患者采取仰卧位或膀胱截石位,腹部穿孔3或4个,气腹压力15 mmHg,组织切割用单极电刀,止血用双极电凝。并发症诊断标准:并发症指术中出现需要额外处理或术后出现需要进行保守治疗,手术处理或者延长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的情况。2结果2.1腹腔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886例腹腔镜手术中1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69%。其中附件手术289例,发生皮下气肿2例,腹壁淤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1.39%;子宫肌瘤剜除术26例,发生皮下气肿2例,腹壁淤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15.38%;子宫切除562例,发生肠管损伤2例,皮下气肿1例,出血2例,感染1例,腹壁淤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1.25%。2.2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①肠管损伤:2例肠管并发症,患者既往有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探讨腹腔镜胃肠手术后发生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胃肠手术、术后发生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10例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 6例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1例患者行开腹胆囊次全切除,另有3例患者再次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无胆管相关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胃肠道大手术后少数患者易发生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其原因复杂.临床需早期诊断,治疗方法一般选择胆囊切除术,具体术式应当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0.
岳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15-2715
目的 探讨骶尾部藏毛窦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窦道切除直接缝合术与窦道切除皮瓣转移相结合的手术方式,对23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23例患者中20例Ⅰ期愈合且恢复良好,2例术后复发,1例失败.结论 藏毛窦的手术方式因根据窦道切除后皮肤张力大小而定,若较小并且尚无感染,宜采用窦道直接切除,若张力大时采用皮瓣转移多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藏毛窦囊肿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病理科2015—2020年归档的藏毛窦囊肿1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18例藏毛窦囊肿患者年龄16~53岁,平均25岁,男14例,女4例,17例位于骶尾部,1例位于颈部。骶尾部藏毛窦临床表现为肿块隆起,有硬结,触痛,破溃流脓伴窦道形成。颈部藏毛窦临床表现为黄豆大小隆起,偶有红肿破溃,质稍硬。病理形态学显示部分表皮增生、上皮脚延长,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伴大量急、慢性炎细胞浸润,泡沫状组织细胞及异物巨细胞反应,炎性肉芽组织增生伴窦道形成,窦道周围可见角化物、毛根或鳞状上皮残留。免疫组化结果:CD38、CD138、Lambda、Kappa(+),CKpan(上皮细胞+)、Ki-67增殖指数、Ig G、Ig G4均约10%(+),p53、CD56(-)。随访6个月至5年,患者手术切除后均创口愈合,预后良好,无复发。结论藏毛窦囊肿通常为良性病变,但也有癌变的报道,并且容易误诊,所以手术切除的藏毛窦组织都应该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总结该院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导致窦道形成患者的治疗经历,提出窦道防治的策略。方法根据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窦道的实际情况采取两种手术方式:方法一为窦道切口并进行炎性肉芽刮除,方法二为直接行窦道全切,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愈效果和手术意外的可能性。结果方法一的治愈率为66.7%,方法二的治愈率为100.0%,该组病例的总治愈率为90.5%。在窦道全切过程中,有1例窦道壁破裂。结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窦道治疗方式,并做好窦道形成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1980年1月至1984年9月底,我县行输卵管结扎术17242例。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27例。现对这些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如下,并提出防治意见。一、切口感染、经久不愈,形成腹壁窦道16例大多数是手术后切口感染,在当地换药1~2月创口不愈来院,有1例创口反复发作,感染长达1年余。估计主要原因,可能是基层医院大批行结扎手术时,与消毒不严密,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关。处理:对10例窦道一次搔刮,同时检出缝合腹膜和腹直肌前鞘的7号粗线头,经数次换药即痊愈。6例于窦道内注入美蓝作标志,行窦道切除术。预防:术前准备和手术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严密消毒、无菌操作。腹膜和腹  相似文献   

14.
缝合腹部手术切口总是要在切口内遗留无数的线头。1989年笔者根据组织愈合及腹壁受力原理,设计了一种腹部手术切口不遗留缝线异物的缝合方法,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于后。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0例,男156例,女124例,年龄12~47岁。右下腹麦氏切口242例,经腹直肌切口8例,上腹正中切口6例,腹直肌外缘切口2例,剖宫取胎切口22例。274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6例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切口感染,经引流、换药术后15天切口愈合。随访2年治愈率100%,无1例形成窦道。1.2缝合方法:以阑尾切除术为例:(1)关腹时用三角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上较罕见的草本植物性眶内异物的成因、表现、诊断难点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980~2001年收治的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一次性治愈;2例化脓后异物随脓液排出,病程8~15 d;2例因异物较深发现较晚,经两次手术方得以痊愈,病程20 d以上;1例大量异物且达眶深部,经多次手术治疗,病程47 d.病情迁延者继发程度不同眶蜂窝织炎、个别形成窦道.伤愈后对视力无明显影响.结论草本植物性异物常多量发生且不易被发现,诊断时应充分考虑异物存在及残留的可能,尽可能彻底清除以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感染伴窦道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探讨规范的治疗方法。方法 1998年9月至2009年7月收治肿瘤型关节假体术后感染并窦道形成的患者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6~35岁,平均25岁。一期翻修3例、二期翻修2例。结果 3例一期翻修患者,2例术后感染复发,行截肢手术;1例感染治愈。2例二期翻修患者,1例感染治愈,另1例仍有窦道形成,最后行局部清创、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感染治愈。结论二期假体翻修手术是治疗肿瘤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感染伴窦道形成的较好办法,清创手术、一期假体翻修手术要慎重。  相似文献   

17.
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保守性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是指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淡黄色油性渗液 ,排除切口感染和其它渗液原因者。传统的处理方法是拆除缝线 ,敞开引流 [1]。我们采用保守性方法以观察其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95年3月至1999年6月 ,对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患者27例 ,均采用保守性方法。年龄24~52岁 ,中位年龄35岁。其中剖宫产手术14例 ,附件手术4例 ,子宫切除手术9例。25例为下腹正中直切口 ,2例为Pfannenstiel切口。均为下腹部第一次手术 ,均用4号丝线缝合皮肤。无一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病、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我们讨论阑尾炎手术切除术后形成腹部炎性肿块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004年间诊治的20例阑尾炎手术切除后出现腹部肿块病例。结果:20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4例。保守治疗14例,随访4个月至1年无再发;手术切除6例(其中2例术前误诊癌或结核),病理检查均提示炎症性肿块。结论:本病多发生于男性青壮年,是一种感染和异物反应引起的局部慢性炎症增殖性改变。一旦确诊,应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又难以排除癌症或结核时,应及时手术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19.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随着手术患者中肥胖、内科合并症、妊娠并发症的增多,以及高频手术电刀的普遍使用等原因,使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明显增加.本文通过对妇产科28 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分析,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产生原因、诊治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围术期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子宫切除围术期并发症64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其中尿潴留14例,切口感染12例,肠麻痹15例,心功能异常9例,血压不稳定8例,其他并发症6例。并发症治愈46例,好转17例,1例患者脂肪液化,出院时切口仍没有完全愈合。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严格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手术质量,规范化治疗并发症,可以预防和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