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应用于诊断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宫颈门诊经阴道镜检查可疑诊断阴道上皮内瘤变患者206例的资料。结果:206例患者中其中阴道镜拟诊低级别阴道上皮内瘤变(LSIL)145例,拟诊高级别阴道上皮内瘤变(HSIL)61例。经活检病理确诊LSIL128例,HSIL56例,炎症22例。阴道镜检查下拟诊LSIL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2.8%,拟诊HSIL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3.6%。结论:阴道镜检查下定位活检是诊断阴道上皮内瘤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阴道镜可直接观察宫颈上皮的改变 ,能协助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因此阴道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和早期宫颈癌不可缺少的早期诊断技术之一。现将我院应用阴道镜诊断 CIN2 98例的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5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就诊于阴道镜门诊的患者共 2 7889例 ,诊断为 CIN的 2 98例 ,占阴道镜门诊就诊人数的 1.1% ,其中 CIN 12 0例 ,CIN - 72例 ,CIN 6 8例 ,CIN - 38例 ,合并 HPV与 SPI30例。平均年龄 33(2 3~ 5 2 )岁 ,均有病理报告。1.2 诊断方法 仪器为日本 OL Y…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0例门诊宫颈病变患者进行宫颈刮片、阴道镜检查,同时在阴道镜下行定点活检,前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学检查相对照。结果:病理回报CINⅠ、CINⅡ共45例,CINⅢ21例,宫颈癌13例,宫颈炎571例。阴道镜对CIN的诊断符合率86.84%。宫颈刮片对CIN的诊断符合率17.02%,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子阴道镜在CIN及宫颈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7年6月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共2 837例,481例行镜下定位取活组织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确诊为CIN59例,包括CINⅠ11例、CINⅡ25例、CINⅢ(包括CIS)23例;宫颈浸润癌29例;慢性宫颈炎206例;尖锐湿疣18例;息肉158例;其他11例(包括宫颈纳氏囊肿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乳头状瘤2例)。阴道镜诊断CIN的符合率为54.02%,准确性为79.66%。结论:阴道镜检查配合病理活检能及时发现CIN,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率,在国内适合作为CIN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以来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各级CIN的患者共计182例,比较其Reid评分、阴道镜下图像和病理结果。结果: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标准,①Reid评分诊断癌前病变的符合率为79.67%,高估诊断的误差率为9.34%,低估诊断的误差率为10.99%,诊断宫颈低度病变(即CINⅠ)的敏感性为79.52%,诊断宫颈高度病变(即CINⅡ+CINⅢ)的敏感性为90.91%。②阴道镜评价诊断癌前病变的符合率为46.15%,高估诊断的误差率为26.92%,低估诊断的误差率为26.92%,阴道镜诊断宫颈低度病变(即CINⅠ)的敏感性为50.60%,诊断宫颈高度病变(即CINⅡ+CINⅢ)的敏感性为75.76%。结论: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id评分系统有助于阴道镜下更准确的判断宫颈癌前病变的性质。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适时进行ECC和LEEP,遵循三阶梯技术,可以弥补阴道镜假阴性的疏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初筛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病人,2009年月1月~2011年12月共458例,因宫颈细胞学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定位活检,以组织学诊断为标准进行确诊对比。结果病理检查CINⅡ32例、CINⅢ14例、宫颈癌11例。TCT诊断LISL175例、HISL37例、宫颈癌7例,TCT检测HISL以上病变的敏感度54.38%,特异度96.76%;阴道镜检查结果 CINⅡ27例、CINⅢ9例、宫颈癌10例,阴道镜检查诊断CINⅡ以上病变敏感度为63.16%,特异性为97.50%。两者比较2=0.905,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高,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价廉的方法,作用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检出率,阴道镜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2009年阴道镜下定位活检224例,确诊46例,阴道镜图像特征。结果阴道镜下活检224例,发现(CIN)46例,占20.5%,异常图像主要是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异形血管(包括点状血管和发夹样血管)、镶嵌。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CIN的重要方法,对阴道镜可疑图像应常规活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14例阴道镜检查的患者中行宫颈病理活检的65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56例患者中有慢性宫颈炎5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04例、宫颈癌17例.结论:阴道镜检查适合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方法,与病理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林峥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8):57-58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相关的癌前病变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原位癌等,这反映了宫颈癌进展的整个过程。在2005年3月—2011年1月期间,我科共收治宫颈病变患者342例,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行阴道镜检查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照组行阴道镜检查,现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阴道镜对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丁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2):56-56,58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3月-2005年6月236例阴道镜检查的患者,196例阴道镜下活检。结果经病理确诊CIN66例,其中CINⅠ29例,CINⅡ20例,CANⅢ17例,宫颈炎症121例,宫颈癌9例,阴道镜检查对CINⅠ、CINⅡ、CINⅢ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6.21%、90.00%、94.44%,特异度分别为90.06%、95.03%、97.20%。结论阴道镜是诊断CIN的一项重要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临床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提供理论指导及统计分析依据。方法:对病理确诊的CIN患者的阴道镜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CIN级别与患者年龄、宫颈糜烂程度、阴道镜图像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判断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结果:201例不同年龄阶段CIN病理类型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90),随着年龄的增加,CIN病理类型呈现出线性趋势(P=0.016),并且年龄与病理类型相关,但相关程度较小(P<0.005)。不同级别CIN宫颈糜烂程度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994),随着CIN程度的增加,宫颈糜烂程度未呈现出线性趋势(P=0.660),并且CIN不同病理类型与宫颈糜烂程度不相关(P=0.675)。不同级别CIN图像特征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CIN程度的增加,阴道镜图像特征呈现出线性趋势(P<0.001),并且图像特征与病理类型相关程度较大(P<0.001)。结论:①CIN级别与患者年龄、阴道镜图像特征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与宫颈糜烂程度无关。②阴道镜在CIN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操作者需注意提高阴道镜图像鉴识能力。 相似文献
12.
5-FU局部注射逆转治疗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VAIN)的临床及病理表现。观察5-FU局部注射治疗VAIN的疗效。方法:应用5-FU局部注射治疗VAIN2例。通过临床表现,阴道脱落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观察VIAN在治疗前后的表现。结果:5-FU局部注射治疗2例VAIN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断端多次脱落细胞检查均为阴性,阴道镜下醋酸试验及碘试验表现典型。应用5-FU局部注射治疗逆转了组织学异常改变。结论:①VAIN的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阴道镜可以提高活检的准确性。②VAIN3级患者接受5-FU局部注射能逆转了组织学的异常改变。③发现生殖道一种上皮内瘤样病变或癌变时,应注意生殖道其它部位合并癌前病变或癌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28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局部阴道微生态研究,揭示其发病特点,为药物干预,恢复宫颈局部阴道微生态平衡、阻断CIN发展演化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阴道分泌物行PH值测定、革兰染色后进行微生态评价(观察假丝酵母菌孢子及菌丝、阴道毛滴虫、线索细胞、加德纳菌、脓细胞、乳酸杆菌及菌群的多样性、密集度),同时取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进而了解CIN患者宫颈局部阴道微生态特点。结果:CIN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的总检出率为68.68%,线索细胞在CIN患者阴道分泌物涂片中的检出率最高,滴虫次之。沙眼衣原体(CT)在宫颈管病原体中检出率最高,解脲脲原体(Uu)次之,说明线索细胞、滴虫、沙眼衣原体及解脲脲原体感染导致的阴道微生态失衡极有可能与CIN发病有关,假丝酵母菌及人型支原体感染与CIN关系不大。CIN患者阴道乳酸杆菌总检出率不高,PH值呈异常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进行CO2激光治疗的607例CIN和(或)VaIN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CIN为451例(74.3%),单纯VaIN为104例(17.1%),CIN合并VaIN为52例(8.6%)。采用成组t检验,对不同类型患者年龄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类型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史发生率及CO2激光治疗部位、CO2激光治疗次数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及病理级别降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本组607例患者中,CO2激光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79/607),疾病复发率为4.6%(28/607)。其中,单纯CIN、单纯VaIN、CIN合并VaIN患者的CO2激光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3%(430/451)、98.1%(102/104)与90.4%(47/52)。②本组607例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HPV转阴率为74.1%(450/607)。其中,单纯CIN、单纯VaIN、CIN合并VaIN患者的HPV转阴率分别为80.0%(361/451)、54.8%(57/104)与61.5%(32/52)。③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EEP史(OR=0.500,95%CI:0.273~0.915,P=0.025)为CIN和(或)VaIN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2年,HPV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④本组607例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病理级别降低率为93.7%(569/607)。其中,单纯CIN、单纯VaIN、CIN合并VaIN患者的病理级别降低率,分别为93.6%(422/451)、98.1%(102/104)与86.5%(45/5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2激光治疗部位为宫颈+阴道(OR=11.727,95%CI:1.337~102.859,P=0.026)是CIN和(或)VaIN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2年,病理级别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CO2激光治疗CIN和(或)VaIN有效。CIN和(或)VaIN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HPV转阴、病理级别降低受不同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阴道微环境改变和HPV16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课题组前期在山西省建立的宫颈病变研究队列,包括623例正常宫颈(NC)妇女、303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和93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患者。在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因素资料的同时,采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16感染状况,应用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H2O2、β-葡萄糖醛酸苷酶、凝固酶、唾液酸酐酶和白细胞酯酶,以及阴道pH值和清洁度。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资料分析。结果 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PV16感染率(趋势性χ2=55.45,P<0.001)、H2O2 (趋势性χ2=26.19,P<0.001)、pH值(趋势性χ2=5.06,P=0.024)、阴道清洁度(趋势性χ2=19.55,P<0.001)、β-葡萄糖醛酸苷酶(趋势性χ2=17.52,P<0.001)、唾液酸酐酶(趋势性χ2=14.90,P<0.001)的异常率均逐渐升高,而凝固酶和白细胞酯酶异常率未见相应趋势。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在CINⅠ组,HPV16感染与H2O2、β-葡萄糖醛酸苷酶、凝固酶、唾液酸酐酶异常呈交互作用,在CINⅡ/Ⅲ组,HPV16感染与阴道清洁度、H2O2、β-葡萄糖醛酸苷酶、唾液酸酐酶异常呈交互作用。结论 阴道微环境改变和HPV16感染均可增加宫颈病变的发病风险,且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具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癌检查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对896例TCT重度炎症及以上结果者行阴道镜检查,对182例阳性病例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最终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和总结。结果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灵敏度为91.89%,特异度为93.79%,阴性预测值为97.84%,阳性预测值为79.07%。湿疣和SPI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6.67%,阴性预测值为97.32%,阳性预测值为84.85%。结论阴道镜在宫颈癌筛查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与TCT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该院妇科门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各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并在短期内行宫颈电刀环切术、宫颈锥切术或子宫全切术的1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7例患者中阴道镜下活检诊断结果与最后诊断符合者118例(75.2%),不符合者39例(24.8%),其中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为CINI、CINII级和CINIII级与最后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9%、77.8%、82.6%,术后病理诊断降级18例,占11.5%(18/157),术后病理诊断升级21例,占13.4%(21/157),术后发现早期浸润癌4例(2.5%)。结论:重视宫颈疾病的早期筛查,重视阴道镜下活检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应用;阴道镜可提供准确的活检部位,提高活检阳性率,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虽有一定比例宫颈浸润癌的漏诊,但其仍然是一项方便、经济、创伤较小而又可靠的诊断CIN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其发生前常会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癌前病变过程。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成为临床上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癌前病变过程中生物分子水平的异常,如人乳头状瘤病毒、细胞增殖相关因子等,将为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一种有效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危型HPV(HR-HPV)感染状态下阴道微环境因子联合检测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的诊断价值,并确定最优检测组合模式。方法 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社区队列中选取正常宫颈(NC)女性623人和CINⅠ患者303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方法检测阴道微环境因子,采用导流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采用SAS 9.2及SPSS 23.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在经主成分分析获得阴道清洁度、pH值、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为阴道微环境主要代表性因子的基础上,对以上4种因子基于logistic回归原理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项检测灵敏度以pH值最高(76.2%),特异度以唾液酸苷酶最高(90.9%),联合检测以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pH值+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和pH值+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4种组合的ROC曲线下的面积较高,分别为0.714、0.719、0.713和0.709。进一步结合HR-HPV感染状况,通过逼近理想排序法对4种组合模式的诊断效果进行优化分析后显示,HR-HPV阳性组以pH值+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的联合检测最佳(Ci=0.585),而HR-HPV阴性组则为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Ci=0.641)。结论 阴道微环境因子的联合检测可用于CIN Ⅰ的辅助诊断,pH值、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联合检测对HR-HPV阳性女性CIN Ⅰ的诊断价值较大,而阴道清洁度、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的联合检测对HR-HPV阴性的CIN Ⅰ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