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3种特有少数民族6岁以下儿童"小儿四病"疾病谱现况,对版纳州三县(市)三民族0~6岁儿童进行贫血、佝偻病、呼吸道感染和腹泻调查,为儿童高发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版纳州3个特有少数民族6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体格发育测量方法按全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结果版纳州贫血患病率19.1%,佝楼病患病率7.6%,呼吸道感染患病率6.8%;贫血率最高的勐腊县达35.6%,民族最高的傣族为23.4%,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结论贫血高发原因可能与该地区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症高发有密切关系,防治贫血必须从控制地中海贫血开始。建议政府防治策略提升,才能确保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15种特有少数民族地区0-6岁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为促进该地区儿童健康提供决策及干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典型调查相结合,按全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进行体格发育测量,新生儿体重按出生证明书进行过录,超重或肥胖采用Kaup指数判定,采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SPSS.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年龄分布看,低体重率随增龄而降低,发育迟缓率随增龄而增加,消瘦率各年龄组无差异.3种营养不良率均为男童高于女童.从民族分布看,低体重率以拉祜族、哈尼族、布朗族居高,分别占27.3%、23.3%、22.1%;发育迟缓以拉祜族、布朗族、独龙族、哈尼族居高,分别占44.1%、38.2%、34.6%、32.0%.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为13.6%和4.6%;两者均随增龄而降低;以经济交通相对滞后的贫困地区检出率相对较高,如怒江州分别为19.5%、6.6%;以傈僳族检出率为最高,分别为23.8%和9.2%.结论:不同地区及民族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有较大差异.针对不同地区及民族特点,采取增加孕期食物摄入和孕妇体重及改善儿童膳食结构比例,增加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是提高云南省特有少数民族儿童健康素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南省5岁以下儿童体格生长状况,为制定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0~36个月儿童免费体检项目"和"海南省儿童‘六.一’体检项目",通过建立全省儿童营养评价网络平台,收集32 943例儿童体检信息,利用WHO制定的Anthro version 3营养评价调查软件,参考WHO制定的《2006年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使用Z评分法对32 943名5岁以下儿童的体格生长、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海南省农村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落后于WHO新标准,Z值均数的总体水平均为中等偏下,低体重发生率为11.8%,发育迟缓发生率为18.8%,营养不良的高发年龄为1~2岁和4~5岁。结论:海南农村5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与WHO新标准比较呈现落后的态势,低体重和发育迟缓的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今后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点干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按(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对2009至2013年5年来儿保门诊就诊的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将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分别与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和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组织的2010年云南15种特有少数民族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儿童体重、身长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符合儿童体格生长规律,第1年生长速度最快,女童1月龄一〈6月龄,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62kg,身高平均增长2.6cm,6月龄~〈12月龄,体重平均每月增长0.27kg,身高平均增长1.46cm;2岁以后男女童体重平均每年增长约2kg,身高平均增长约7cm,男重大于女童。2009至2013年体格发育水平没显著变化。2010年7岁以下儿童年龄别体重及身高,低于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7岁以下儿童,除个别年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高于2010年云南15种特有少数民族农村7岁以下儿童,除个别年龄组外,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受卫生保健服务、营养供给、家庭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丽娟  赵钟鸣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605-3608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按《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对2011年云南省大理白族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将结果与1988年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云南省大理白族儿童的体重、身高、头围、胸围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越小增长速度越快,符合儿童的体格生长规律;与1988年相比有大幅度增长,结论:云南省大理白族儿童体格发育的长期变化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25日~4月5日对沧源佤族自治县佤族0~10岁儿童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反复呼吸道感染(RRI)、腹泻(CDD)、贫血、佝偻病(以下简称"小儿四病")及营养不良的调查,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沧源佤族自治县父母双方均为佤族出生的7岁以下儿童常住人口。样本量按公式:n=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解云南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感染性腹泻(以下简称“两病”)的现状,我所在全省不同地区进行了调查。一、儿童“两病”现状调查对象为在1991年调查时,前两周内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感染性腹泻一种疾病或患过以上两种疾病的5岁以下儿童,共25 881人。采用体格检查及询问家长,1人1卡的方法。(一)急性呼吸道感染在调查时,前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南三边境州10个特有少数民族的7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病和G6PD缺乏症的现状。方法:血红蛋白病检测:对调查者应用日本SysmexKX-21N和迈瑞-20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检测血红蛋白,DNA序列分析及ARMS基因检测;G6PD缺乏症检测采用改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比值法。结果:地贫检出率以德宏州最高(46.2%),怒江州最低(30.6%),版纳州居中。β-地贫以阿昌族居首位40.6%(39/96),独龙族最低为2.5%(5/204)。α-地贫以版纳傣族最高为22.1%(266/1 204),其次为独龙族19.1%(39/204)。G6PD缺乏症检出率德宏州为6.7%(146/2 190),版纳州为2.2%(60/2 780),怒江州为1.0%(14/1 407)。G6PD缺乏症以德昂族最高为8.6%(30/349),其次为阿昌族7.3%(19/261)。异常血红蛋白检出率为2.4%。结论:血红蛋白病和G6PD缺乏症在云南省三边境州10个特有少数民族7岁以下儿童属高发,血红蛋白病和G6PD缺乏症的人群地理分布与历史上疟疾流行的地理分布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云南德宏州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0~6岁儿童营养不良现状,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调查对云南德宏州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0~6岁儿童进行体格发育测量;调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反复呼吸道感染(RRI)、腹泻(CDD)、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血红蛋白Hb测定运用血细胞分析仪(迈瑞BC-2008),6月~6岁Hb<110 g/L为贫血;体格发育形态指标按全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统计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结果:消瘦率、ARI、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及贫血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低体重率和发育迟缓率与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I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呼吸道感染(ARI、RRI)、慢性腹泻、贫血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景颇族贫血发病居4个民族之首,阿昌族以RRI、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居4个民族之首;结论:营养不良有明显下降趋势;贫血发生率还很高,主要原因是地中海贫血占的比例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酒泉市肃州区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肃州区农村7岁以下儿童共计2 402例进行体格发育现状调查。结果:肃州区儿童生长发育5项指标在近20年内持续增长,且随年龄的增长增幅逐渐增大。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身高、体重男性均大于女性,大部分年龄组儿童生长发育水平高于2006年甘肃省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结论:肃州区农村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较20年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云南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项目的效果。方法:通过调查获得的定量和定性资料,从活动、产出和结果3个层面客观评价项目效果。结果:项目干预活动在怒江顺利实施,相关评价指标均达到项目目标;怒江妇幼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覆盖率有所提高,需方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行为显著改善;7岁以下儿童佝偻病、生长迟缓、低体重和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显著降低。结论与建议:云南怒江儿童健康综合干预项目在合作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健康教育和儿童营养素补充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建议西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采用综合策略实施儿童健康干预项目,建立公共部门、社会组织、私人机构和公民协作机制,开展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要方法的能力建设活动,结合当地文化特点和居民受教育水平开发适宜的健康传播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与形态发育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和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析云南省7个民族学生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对身高、体重、胸围和维尔维克指数的影响。结果 男生性成熟年龄晚于女生,2014年云南省7个民族女生月经初潮半数年龄最小为汉族(12.28岁)、傣族(12.40岁),最大为哈尼族(13.06岁)、傈僳族(13.04岁),男生首次遗精半数年龄最小为佤族(13.43岁)、纳西族(14.01)岁,最大为傈僳族(15.29岁)、哈尼族(14.60岁);女生来潮组的形态发育状况好于未来潮组(P值均<0.05),男生已遗精组与未遗精组的差异,只有部分项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针对不同性别、种族、地域特点,适时适量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膳食营养,改变不合理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强化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云南省4个独有少数民族高血压相关知识及自我管理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5 532名≥35岁的纳西族、傈僳族、傣族和景颇族4个独有少数民族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结果 云南省4个独有少数民族的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33.95%,纳西族、傈僳族、傣族和景颇族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5.43%、18.23%、52.63%和37.95%,以傈僳族最低,傣族最高(P <0.01);知道高血压治疗方法、高血压可预防及预防方法的比例均以傣族最高(P <0.01),知晓高血压不可治愈和需终身服药的比例以纳西族最高(P <0.01),景颇族对以上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均为最差。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方面,自我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低盐饮食、增加锻炼、减少喝酒的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以景颇族最差。结论 云南4个独有少数民族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高血压相关知识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行为薄弱,急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4年云南省6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高峰期及其前后时期发育量的现状及特点,并分析各个民族中小学生的发育差异,为制定少数民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相关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在云南省7个州(市)随机抽取的23 728名7~18岁中小学生,对6个少数民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中小学生与同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三项指标的均值进行比较分析,指标的测定方法 按《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要求。结果 2014年调查人群男生的身高突增高峰年龄为13岁,峰值为6.51 cm。女生的身高突增高峰年龄为11岁,峰值为6.17 cm。男生的身高突增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纳西族,傈僳族>佤族>傣族>汉族>白族>哈尼族;女生的身高突增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纳西族>佤族>汉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白族。男生的生长突增幅度全距从高到低依次为:纳西族>傈僳族>傣族>哈尼族>佤族>汉族>白族;女生依次为:傈僳族>白族>傣族>纳西族>汉族>哈尼族>佤族。18岁男生的平均身高为(168.15±6.73)cm;七个民族18岁男生的身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白族>纳西族>汉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18岁女生的平均身高为(155.82±5.82)cm,18岁女生的身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白族>汉族>纳西族>傣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男生整个青春发育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增长值均大于女生,女生比男生提前两年进入突增高峰年龄符合生长发育规律。结论 云南省七个民族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高峰期发育量及发育过程各有特点,应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分人群、分类指导和地区分层干预的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模式,提高云南省少数民族学生的体格发育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985-2014年云南省傈僳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长期变化,为促进其体质与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85、1995、2005年和2014年四次云南省7~18岁傈僳族学生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身高最大增长年龄(MIA)、月经初潮(MMA)和首次遗精中位数年龄(MSA)等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近30年来,7~18岁傈僳族男、女生身高平均增加4.5 cm和6.0 cm,体重平均增加3.1 kg和4.3 kg,MIA提前1.13岁和3.17岁,MMA提前了1.52岁,18岁男、女生成年身高平均增加3.6 cm和-0.4 cm。2005-2014年,傈僳族男、女生BMI平均增加0.3 kg/m2和0.3 kg/m2,MSA提前了0.40岁。结论 云南省傈僳族儿童青少年处于不完全性长期趋势,应加强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云南省已婚傈僳族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傈僳族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防治措施提供建议。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在云南省傈僳族较集中的怒江州兰坪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的15~49岁已婚傈僳族妇女600名,进行常见生殖道感染临床与实验室检查,并利用自制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傈僳族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总患病率为51.33%,患病率最高的为滴虫阴道炎(12.00%),其次为盆腔炎(11.83%)和宫颈炎(11.00%)。单因素分析显示:近1年每周外阴清洗次数、内裤换洗次数不同的妇女,其常见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χ2=6.21,P=0.04;χ2=10.45,P=0.03);内裤在隐蔽地方阴干及用沟渠水清洗外阴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患病率均高于其他组(χ2=4.17,P=0.04;χ2=3.75,P=0.0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常见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有内裤在隐蔽地方阴干(OR=4.71,P=0.04,95%CI:1.00~22.10)、用沟渠水清洗外阴(OR=1.42,P=0.04,95%CI:1.02~1.99);滴虫阴道炎的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OR=1.62)、丈夫文化程度(OR=2.08)、近1年内裤换洗次数(OR=1.43)及近3年参加妇科检查情况(OR=1.45)。结论傈僳族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总体患病率高,以性传播感染为主的滴虫阴道炎最为严重。影响常见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妇女外阴及其内裤的清洁卫生状况;滴虫阴道炎还与妇女婚姻状况、丈夫文化程度和主动就医行为有关。傈僳族已婚育龄妇女普遍缺乏生殖道感染相关知识,相关部门应开展预防工作,促进傈僳族妇女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就医行为,降低傈僳族妇女常见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云南省罗平县农村心血管疾病患病与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法,选取罗平县12个乡镇≥18岁常住农村居民4 801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分析比较高血压、脑卒中和心脏病患病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程度的关系.结果罗平县农村居民吸烟、饮酒、超重、肥胖、糖尿病、中心性肥胖、高血脂、高盐饮食和心血管病家族史检出率分别为31.1%、20.9%、25.1%、7.0%、6.8%、43.8%、0.6%、15.9%和6.1%;女性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和糖尿病检出率均高于男性(P<0.05);男性具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的聚集程度明显高于女性;高血压、脑卒中和心脏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7.1%、0.7%和0.5%;随着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程度增加,高血压和脑卒中患病率也随之升高(P<0.01).结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农村居民中分布广泛,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度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和脑卒中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云南省4个独有少数民族糖尿病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的社会经济差异。方法 抽取云南省5 532名35岁及以上的纳西族、傈僳族、傣族和景颇族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社会经济地位综合得分。 结果 云南省4个独有少数民族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7%、63.7%、48.1%和24.8%。糖尿病的患病率、知晓率和治疗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1)。患病率随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而治疗率和控制率则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增加(P<0.05)。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家庭财产越好的少数民族,其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治疗率也越高(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与糖尿病的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云南省4个独有少数民族糖尿病的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呈正相关。应针对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少数民族采取相应的糖尿病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海南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状况及特征,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07~2008年对中国海南省10个项目县的3 041名6岁以下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及其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6月龄~6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110 g/L作为儿童贫血诊断标准。结果:海南项目地区6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总体为11.4%,其中五指山市患病率最高达20.7%,琼海市最低5.5%。1~2岁是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加,贫血患病率也随之下降,不同民族间贫血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年龄、性别、民族与儿童贫血有统计学联系,而父母的教育背景、家庭类型、儿童进餐方式、出生体重、开始添加辅食月龄、断奶月龄与儿童贫血无统计学联系。结论:海南农村地区部分儿童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尤以1~2岁儿童最为多见,年龄、性别、民族是造成海南农村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