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浓度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进行Fe NO测定,按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正规治疗3个月,依据哮喘控制测试(ACT)分为完全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3组,再进行Fe NO检测,对Fe NO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FeNO检测值明显高于治疗后,未控制组Fe NO检测值明显高于部分控制组与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Fe NO检测值高于完全控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e NO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水平间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水平的监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台州地区部分汉族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与抑郁情绪存在的相关性,分析哮喘患者抑郁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哮喘患者126例为实验组,同时选择100例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并诊断为健康的汉族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抑郁情绪,采用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估哮喘控制水平。采用ACT将126例哮喘患者分为未控制组(14例)、部分控制组(81例)、控制组(31例),分析抑郁情绪与哮喘控制水平关系。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将哮喘患者分为单纯哮喘组(76例)及哮喘合并抑郁组(50例),行肺功能检测,评估两组间肺功能差异。结果哮喘患者的抑郁发生率(39.68%)远高于对照健康人群(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的抑郁指数高于部分控制组及控制组(P0.05),ACT评分与抑郁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r=-0.438,P=0.000)。单纯哮喘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PEF及ACT评分均较哮喘合并抑郁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台州地区部分汉族哮喘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抑郁与哮喘控制水平密切相关,抑郁可降低哮喘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合并及未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哮喘临床控制率及相关因素,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治疗策略.方法 对88例哮喘患者经睡眠问卷调查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调查,行夜间血氧饱和度监测和肺功能测定,夜间血氧监测指标包括氧减饱和指数(ODI4)、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的百分比(SIT90%).按照ACT评分和ODI4值分组,ACT评分≤19分为哮喘临床未控制组,ACT评分>19分为哮喘临床控制组,ODI4值≥10次/h为哮喘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组,ODI4值<10次/h为单纯哮喘组.比较各组肺功能的差异.结果 哮喘控制组与哮喘未控制组体质量指数(BMI)、FVC、ODI4、LSaO2、MSaO2、SIT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哮喘组与哮喘合并SAHS组哮喘临床控制率(23.8%、6.3%)及汉族与维族哮喘组间哮喘临床控制率(28.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哮喘临床控制与否和肺功能、夜间低氧及是否合并SAHS有关,ACT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结合肺功能及夜间血氧监测能够全面评估哮喘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4.
谢庆玲  刘淑君  秦岭  秦海娇 《广西医学》2020,(14):1791-1794
目的探讨慢性持续期哮喘儿童睡眠紊乱状况及其与病情控制情况和肺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5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根据肺功能或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分为基本控制组22例和未控制组28例。对所有患儿进行肺功能评估,采用儿童睡眠紊乱量表(SDSC)评估所有患儿睡眠结构。结果 50例患儿中,64%(32/50)患儿的夜间睡眠总时间<9 h,睡眠紊乱发生率为92.0%(46/50)。未控制组的夜间睡眠总时间较基本控制组减少,SDSC总粗分及6种睡眠紊乱评分、睡眠紊乱发生率均高于基本控制组(均P<0.05)。哮喘慢性持续期儿童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睡眠觉醒转换障碍评分呈负相关,呼气峰值流量与SDSC总粗分、入睡或维持睡眠障碍及睡眠唤醒障碍评分呈负相关,最大呼气中期流量与SDSC总粗分、入睡或维持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转换障碍及睡眠出汗过多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ACT评分与SDSC总粗分及除睡眠唤醒障碍评分外的5种睡眠紊乱指标评分均呈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普遍存在睡眠紊乱,睡眠时间缩短;睡眠紊乱状况在哮喘未控制时尤为明显,且可能与肺功能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虹  杨淑玲  张少卿  毛锐  邹威凤  谭杰 《广东医学》2012,33(24):3728-3730
目的评估诱导痰细胞因子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及气道反应性的关系。方法观察61例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按ACT评分将患者分为未控制组、部分控制组、完全控制组,应用高渗盐水激发试验测定患者气道反应性并检测诱导痰上清液中ECP、ICAM-1、IL-13的浓度。结果诱导痰ECP浓度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部分控制组显著低于未控制组(P<0.05),完全控制组显著低于部分控制组(P<0.05);诱导痰ICAM-1、IL-13浓度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P浓度与ACT评分显著负相关(r=-0.569,P<0.001),诱导痰IL-13浓度与气道反应性显著负相关(r=-0.638,P<0.001)。结论诱导痰ECP、IL-13浓度能分别反映哮喘症状严重程度及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测定诱导痰细胞因子ECP、IL-13有助于指导哮喘的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5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非过敏性哮喘组)及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2组痰液中hs-CRP含量及肺功能情况。再依据入院时ACT评分将非过敏性哮喘患者分为2组,A组58例(ACT评分≥20),B组77例(ACT评分<20),并检测其气道反应性。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ACT评分与hs-CRP及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非过敏性哮喘患者痰液中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肺功能各指标FEV1、FEV1%、PEF及PE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非过敏性哮喘B组患者痰液中hs-CRP水平较A组高(P<0.01),而反映气道反应性的FEV1改变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5)。ACT评分与hs-CRP含量呈负相关(r=-0.76,P<0.01),与FEV1增加程度(%)和绝对值增加量(mL)呈正相关(r=0.85,P<0.05;r=0.916,P<0.05)。结论 ACT评分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升高的hs-CRP水平及气道反应性密切相关,正确使用该评分有助于简便、快捷地进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轻度哮喘持续患儿血清镁水平与症状控制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20例轻度哮喘持续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肺功能检测,入院后完成血清镁水平检测。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进行症状控制评估。根据ACT评分将患儿分为控制良好组、部分控制组及未控制组。分析比较症状控制不同患儿肺功能、血清镁水平的差异。结果 全组患儿血清镁水平为1.5~2.5 mg/dL,低镁血症的患病率为5.31%(17/320)。不同哮喘控制组的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预测值、呼气流速峰值(PEFR)及AC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良好组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家族史■、病程■、治疗时间■、合并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是影响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T评分与FEV1、P...  相似文献   

8.
肖新怀  苏丽芳 《四川医学》2017,38(9):1075-1078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哮喘患者慢性持续期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120例哮喘患者为哮喘组,根据哮喘治疗所处阶段分为未控制组40例、部分控制组40例、完全控制40例,选取40例健康对象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清OPN、TGF-β1水平,分析OPN、TGF-β1与患者肺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哮喘患者中,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的血清OPN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的血清OPN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P<0.05);哮喘患者中,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的血清TGF-β1均显著的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未控制组的血清TGF-β1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pre、FEV1/FVC、PEF50%pre、PEF75%pre与血清OPN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趋势(P<0.05),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pre、FEV1/FVC、PEF50%pre、PEF75%pre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趋势(P<0.05)。结论血清OPN、TGF-β1与哮喘患者病情控制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的注意力和计划执行能力。方法将35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根据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分为基本控制组14例和未控制组21例。应用Das-Naglieri认知评估系统(D-N:CAS)检测患儿的注意力和计划执行能力,并应用Pearson检验分析D-N:CAS评分与A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根据D-N:CAS总得分判断,35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的注意力和计划执行能力较弱或处于中等水平。基本控制组的计划力量表、同时性加工量表、注意力量表、继时性加工量表得分及D-N:CAS总得分均高于未控制组(均P<0.05)。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的D-N:CAS总得分、计划力量表、同时性加工量表、注意力量表、继时性加工量表得分均与ACT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的注意力和计划执行能力受损,哮喘未得到控制的患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刘莉  胡成平  李瑛  冯俊涛  荀秋芬 《海南医学》2016,(17):2783-278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哮喘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病情控制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的轻、中度持续期哮喘患者160例,参照随机量表将其分为干预组(心理+药物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每组80例,疗程6个月。分别于入组及治疗结束时两次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测试、肺功能检测和哮喘控制测试(ACT),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值、肺功能及哮喘病情控制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肺功能、哮喘控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6.25%vs 22.5%)、抑郁发生率(7.5%vs 16.25%)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EV1%[(13.99±4.23)%vs (10.26±3.24)%]、△PEF%[(14.06±4.39)%vs (10.07±3.49)%]、△MMEF%[(13.76±5.90)%vs (9.97±3.78)%]比较,干预组肺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哮喘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轻、中度慢性持续期的哮喘患者采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较之于单纯药物治疗,可以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改善肺功能,提高哮喘患者的病情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