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1993-2015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变化规律及腹型肥胖的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探索原因和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3-2015年8轮调查中的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法揭示腰围分布变化规律,并以《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WS/T 586-2017)为判断依据分析腹型肥胖流行趋势.结果 1993-2015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腰围分布曲线峰值下降、尾部右偏,期间男女生腰围均值分别增加3.84,1.55 cm.男生和女生的腰围百分位曲线P50、P85分位数均呈现增高趋势,且高百分点增幅更大.男女生腹型肥胖率分别从4.08%,6.29%增至20.64%,20.98%,且男生、城市学生的增幅高于女生、农村学生.无论体质量指数(BMI)是否超过超重阈值,儿童青少年腹型肥胖的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腹型肥胖在BMI低于超重阈值学生中的发生率从3.03%增加至9.21%.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水平和中心腹型肥胖率呈升高趋势,且腰围高百分点的增幅更大.中心型肥胖率在不同BMI水平的儿童青少年中均呈上升趋势,亟需采取有力措施抑制腰围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2.
薛建  王莹  李军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11):1142-1144
目的 了解山东省学龄儿童血压偏高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6 895名7~17岁儿童进行血压和相关指标的测量,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总体上男生血压水平高于女生(P<0.001)。采用中国儿童血压参照标准,其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3.0%。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13~17岁组高于7~12岁组,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组高于正常组(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血压与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皮褶厚度、腰身比、体重指数、心率、肺活量呈正相关(P<0.05),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呈负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血压的相关性最强。与血压正常者相比,血压偏高者身材较高,体形偏胖,肺通气功能偏低。结论 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是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及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地区5 658个 7~18岁儿童青少年,测量其身高、体重,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作为判断标准,并对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12%、8.48%;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P<0.01);各年龄组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回归系数的数据表明,对超重、肥胖性质影响最大的变量,从大到小依次是父母肥胖史、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户外运动时间、吃油腻食物及甜食、进食速度、出生时体重、婴儿4个月内喂养方式。 【结论】 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遗传、饮食行为和运动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变化趋势,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09-2018年上海市连续10年的学生常见病监测项目横断面调查数据,选取资料完整的523 112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超重和肥胖判定标准采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WHO标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变化趋势,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9.37%、10.78%,男生分别为22.33%、16.27%,女生分别为16.31%、5.13%,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男生均高于女生(超重:χ2=253.26,P<0.001;肥胖:χ2=1 404.73,P<0.001)。调整年龄、性别后,超重和肥胖率分别由2009年的16.94%、9.22%增加至2018年的19.37%、10.78%(P趋势<0.001)。结论 2009-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率均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放缓,但仍处于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郑州市城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流行现况,为城区学生的超重肥胖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选取郑州市城区小学和初中学校的6 859名7~15岁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腰围身高比(WHtR)3种指标标准分析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流行现况。用R 4.0.3软件进行t检验、完全随机设计χ2检验、配对χ2检验和加权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以BMI标准筛查郑州市城区中小学生的总体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4.4%和10.3%,以WC标准和WHtR标准筛查的中心型肥胖率分别为19.4%和14.3%。3种筛查标准对各年龄段男生的肥胖和中心型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15岁学生的中心型肥胖检出率均高于7~9岁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筛查中小学生中心型肥胖上,WC标准 vs. WHtR标准的Kappa值为0.73,其中7~9岁、10~12岁和13~15岁男生的Kappa值分别为0.84、0.85和0.76,一致性程度较高。结论 郑州市城区7~15岁学生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男生和小学生应重点关注,应及早开展综合干预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国7~18岁汉族学生2010-2014年的腹型肥胖变化情况,探索学生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和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库中7~18岁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筛出腰围、身高信息不完整以及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异常样本,纳入分析共计228 562名。采用国内制定的腰围界值点和国际常用腰围身高比≥0.5判定腹型肥胖;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影响因素的信息。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腹型肥胖年份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腰围和腰围身高比均值分别为(64.96±9.79)cm 和0.428±0.048,2014年分别为(65.90±10.07)cm 和0.434±0.051,2014年显著高于2010年(P<0.001)。2010-2014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腰围界值:13.84%<17.13%;腰围身高比界值:8.91%<11.23%,P均<0.001)。2014年腹型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东中部高于西部,低年龄段高于高年龄段(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生(OR=2.37,95%CI: 2.26~2.48)、城市(OR=1.25,95%CI: 1.20~1.31),东部和中部(东部:OR=1.29,95%CI: 1.22~1.37;中部:OR=1.08,95%CI: 1.02~1.15),7~9岁和10~12岁(7~9岁:OR=1.89,95%CI: 1.77~2.03;10~12岁:OR=2.07,95%CI: 1.89~2.26)、早餐<3~5次/周(OR=1.17,95%CI: 1.07~1.28)、不愿意长跑锻炼(OR=1.72,95%CI: 1.64~1.80)、每天电视时间≥1 h(OR=1.06,95%CI: 1.01~1.13)可能是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睡眠时间、每天锻炼时间、每天做作业时间可能与腹型肥胖无关(P>0.05)。结论 2010-2014年7~18岁中国汉族学生的腹型肥胖检出率显著上升,学生腹型肥胖可能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四川省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0 116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以李辉制定的中国7~18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BMI界值点(kg/m2)标准作为划分超重、肥胖的标准。结果 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4.24%,肥胖率为6.31%。男生、女生超重率分别为14.79%、13.68%,肥胖率分别为7.60%、4.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岁儿童超重、肥胖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P<0.001)。涪城区、江油市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15.77%、12.44%,肥胖率分别为7.63%、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绵阳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有较高的检出率,政府、学校及家庭应采取相关措施来应对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天津市3~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改善ASD儿童生长发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2019年整群抽取天津市221名3~7岁ASD儿童进行体格测量,各项指标依据201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和2008年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转化为Z评分,以评价ASD儿童的体格和营养状况,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儿童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天津市ASD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9.0%,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BAZ)分布曲线向右偏移,胸围及腰围的Z评分分布曲线向+3s外延伸,坐高的Z评分分布曲线向左偏移,呈现生长偏离趋势。男童WAZ(Z=2.053,P<0.05)及超重/肥胖率(χ2=6.572,P<0.05)高于女童,6~7岁组超重/肥胖率高于3~岁和4~岁组(P<0.05),不同ASD症状严重程度间营养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21,P>0.05)。结论 天津市ASD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存在体格生长偏离,应加强ASD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肥胖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现状,为进一步筛查学龄儿童超重、预防学龄儿童肥胖提供方向。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0月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1 738名学龄儿童进行体格测量与问卷调查,分别采用国内外不同BMI、腰围和腰高比标准对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状况进行评价。 结果 仅使用BMI标准进行超重肥胖评价会遗漏有中心性肥胖风险的儿童,漏查率为7.6%~16.2%;而仅使用中心性肥胖判定标准,也会漏查2.8%~10.9%的全身性肥胖学龄儿童。上海市浦东新区郊区中心镇的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最高(28.6%~39.4%)。男童全身性超重肥胖率为26.2%~35.5%,明显高于女童的18.1%~26.4%,但女童腰围高于正常值的人数(254/766)与男童(316/946)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05),应引起关注。此外,一、二年级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明显低于三年级(P<0.05)。 结论 应同时使用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标准对学龄儿童进行筛查,尽早预防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并制定相应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2013—2019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分析流行趋势,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宝山区2013—2019年中小学生普查体检数据,共纳入533 41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的体质量指数(BMI)参考值作为判定标准,计算不同性别、不同学段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变化趋势。结果 2013年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6.37%和14.26%,随后两年略有下降,2016—2019年有所增长,至2019年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6.97%和16.50%。2013—2019年超重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62.65、504.82,P<0.001),2017年定基比增长速度最快(超重:6.18%,肥胖:15.60%)。7年超重、肥胖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66%、2.29%。小学阶段肥胖率较高,初中阶段超重率突出,高中阶段超重率和肥胖率增速最快。结论 2013—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991—2015年中国9个省份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1991—2015年9次“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取资料完整的14888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超重和肥胖分别采用2000年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制定的全球儿童超重和肥胖标准(IOTF标准)、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学龄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WHO标准)、2009年李辉等制定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界值(专家标准)及2018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界值(行业标准)进行判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1991—2015年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1991—2015年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和地区后,体重指数由1991年(2363名)的17.26 kg/m2上升至2015年(1060名)的18.72 kg/m2(P趋势<0.001)。根据IOTF标准、WHO标准、专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超重率分别由1991年的4.06%、5.37%、5.16%、4.27%增长至2015年的13.58%、16.23%、13.30%、11.70%(P趋势<0.001),肥胖率分别由1991年的1.02%、1.86%、2.24%、2.41%增长至2015年的7.45%、10.75%、12.08%、12.74%(P趋势<0.001)。结论1991—2015年,我国9个省份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水平、超重和肥胖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上海青春前期儿童睡眠时间与体脂指标的相关性,为改善儿童睡眠质量与肥胖的发展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1 588名进行社会经济状况、睡眠问卷调查以及体格测量,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以及皮下脂肪等,并进一步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BMI和腰围的Z值,腰围/身高比和体脂百分比。被选儿童中,男童的比例为52.08%(827名),年龄(10.82±0.39)(9.42~14.08)岁。 【结果】 肥胖的发生率为11.9% (男生15.0%,女生 8.5%,P<0.001)。在校正了肥胖的高危因素后,与睡眠时间≥10 h的儿童相比,睡眠时间不足9 h的儿童有显著较高的BMI、BMI Z值,腰围,腰围Z值,腰围/身高比及体脂百分比(P<0.05)。 【结论】 青春前期儿童睡眠时间不足与体脂指标显著相关。采取措施改善儿童的睡眠状况可能有助于遏止肥胖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993-2006年中国9省区20~65岁的成年居民腰围分布的变化及中心性肥胖的流行趋势.方法 以1993、1997、2000、2004和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中20~65岁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Stata软件分析成年人腰围分布的变化,并使用LMS方法分别拟合男性和女性各调查年份P15、P50和P85百分位数曲线;以2002年由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颁布实施的<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作为判断成年人中心性肥胖的标准,应用SAS软件分析成年人腰围分布和中心性肥胖率的城乡差别及腰围与BMI的相关性.结果 1993-2006年中国20~65岁成年男性腰围均值从77.1 cm增加至82.9 cm,中心性肥胖率从17.9%增加至42.5%,平均增长速度为1.9%;女性腰围均值从75.8 cm增加至78.9 cm,中心性肥胖率从28.8%增加至46.9%,平均增长速度为1.4%.男性和40岁以上农村女性是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增长最快的人群.由于农村女性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的增长均高于城市女性,到2006年女性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的城乡差异消失.BMI处于正常范围的成年人中心性肥胖率呈现增加的趋势,2006年BMI正常的男性中有21.6%、女性中有27.4%处于中心性肥胖状态. 结论 1993-2006年中国20~65岁成年居民腰围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随着腰围的增大,中心性肥胖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男性腰围及中心性肥胖率的增长幅度高于女性;只有控制成年人腰围和中心性肥胖率过快增长,才能有效地控制与肥胖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abdominal obesity in schoolchildren according to anthropometric parameters and sexual maturat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performed in 1,405 children of both genders aged 10-14 years, living in Recife, Pernambuco State, Brazil, in 2007.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WC), and waist-to-height ratio (WHtR) were assessed. Sexual maturation was self-assessed. Early sexual maturation was defined as the chronological age below the median age for the referred stag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was 20.4% (95%CI: 18.3-22.6), and abdominal obesity was 14.9% (95%CI: 13.1-16.9) and 12.6% (95%CI: 10.9-14.4) according to WC and WHtR,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BMI, WC, and WHtR (rho ? 0.8; p < 0.001). In both genders,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abdominal obesity was higher in the final stages of sexual maturation (p < 0.05). The high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requires urgent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control. Therefore, the inclusion of sexual matur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城区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用统一调查方法和调查表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 【结果】 在被调查的1 844名儿童中,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1.12%、7.21%,男生超重肥胖合计检出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9,P<0.05)。超重肥胖组出生体重、父亲BMI、母亲BMI高于对照组,每餐进食时间低于对照组(P均<0.001)。性别、父母亲超重肥胖、每餐进食时间、晚上睡觉前半小时吃东西、是否认同“每天喝牛奶是个好习惯”和“活动少,容易发生肥胖”观点这7个因素是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 【结论】 广州市城区儿童超重肥胖较为常见,儿童超重肥胖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来控制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s  

To look at the trends in prevalence of generalised (body mass index (BMI) ≥25 kg/m2) and abdominal obesity (waist circumference (WC) >102cm, men; >88cm, women) among older people from 1993 to 2008, prevalence of chronic disease by overweight/obesity and WC categories in England 2005 and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these measures with chronic diseases.  相似文献   

17.
The scop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a sample of non-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people from Vitória-ES, Brazil. This wa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ith a sample of 882 elderly people aged 60 and over. Obesity and overweight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C). All subjects answered a personal and socio-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in relation to age, gender, marital status, physical activity, number of children, chronic diseases and smok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categorical variables were tested using chi-square analysis with a 5% significance level.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as high (41.8% and 23.4%, respectively) and 50.7% of the elderly had a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waist circumference. About 4.3% of the individuals had diabetes, 50.4% had hypertension and 14.9% were found to have both diseases. It was observed that both the BMI and WC were significant associated (p<0.05) with sex, marital status, the presence of diseases and with cigarette smok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汉族青少年肥胖分布特征。方法①选取2008-2009年延边地区安图县4所高中毕业生体检资料,共调查1 658名汉族学生,且均对调查内容知情同意。②采用统一设计的肥胖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并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体格指标均依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进行测量。分别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比值(WHR)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作为评价肥胖的指标。超重及肥胖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WGOC",以BMI(kg/m2)≥24.0为超重和≥28.0为肥胖。结论①男生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BMI的平均值均高于女生,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生BMI的P85和P95百分位点分别为23.7及26.2,女生分别为22.7及25.0。②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1.2%和7.1%,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和1.4%,超重及肥胖合计检出率分别为13.5%和8.6%,超重及合计检出率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BMI与体重、腰围、臀围、WHR及WHtR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0.548、0.584、0.056及0.555(均P<0.05)。④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青少年超重及肥胖与性别、体重及WHtR密切相关,其OR值分别81.052、1.520及6.457。结果①本地区青少年BMI平均水平明显低于WGOC分类标准,其超重肥胖检出率接近大、中城市汉族。②BMI与体重、腰围、臀围、WHR、WHtR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本地区青少年超重及肥胖患病与性别(女生)、体重(高体重)、WHtR(腹型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超重和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太原市5所小学三年级学生共1 582名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5%和9.4%,男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女童,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独生、父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母亲学历、银屏活动次数和出生体重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儿童超重和肥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西安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病情况。 【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西安市城区7~18岁中小学生13 994人,采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诊断超重和肥胖。采用三次样条对西安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重、身高和BMI百分位数进行拟合,将身高,体重P50,及BMI的P85、P95百分位数值与2005年中国全国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 西安市城区7~18岁中小学生超重总发病率为10.42%,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1.85%和8.83%;肥胖总发病率为4.67%,男生和女生分别为4.92%和4.40%。男生身高P50值在10~15岁(除12岁)比全国标准稍低,男女体重和女生身高P50中位数与全国数值基本接近;男生BMI的P85、P95数值与2005年全国水平基本接近;女生P85和P95值在14岁以前与全国水平基本接近,15岁后有所减低。 【结论】 西安市中小学肥胖发病率在17年间增加了一倍,制定预防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有效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