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母婴保健调查问卷,对361名产后14天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8.86%;产妇文化程度、职业、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及婴儿性别是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10项中,自责、焦虑、应付能力降低的分值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抑郁组得分≥2分值的频数高于非抑郁组(P﹤0.01)。结论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重视妇女产后精神健康状况,加强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宣教、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为了了解西宁地区产妇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维护产妇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制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西宁地区产妇抑郁率高达43.12%,远远高于内地产妇。低文化程度、内向性格、家庭支持系统不良、经济水平差是产妇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西宁地区产妇抑郁发生率较高,应加强产前至产后的心理保健和心理护理,积极预防产妇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产后抑郁症是发生在产褥期的以忧郁为主的一种异常心理行为,病因复杂,主要与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等因素有关。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针对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医护人员应加强孕期保健,增加产时支持力度,完善产后服务系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预防性用药,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使产妇重新组织生活、建立自信、减少压力及生活事件的负面影响,积极对待分娩,轻松度过产褥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23年3月至9月在我院分娩的324位产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产妇一般资料,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于产后2~6周评估产妇抑郁发生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将产妇分为患抑郁症组(n=42)和无抑郁症组(n=282),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324位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2.9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产次、文化程度、夫妻平均月收入、产前焦虑、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均是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产妇产后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早产、初产、初中及以下、夫妻平均月收入<5000元、产前焦虑、夫妻关系一般、婆媳关系一般均可增加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产妇产后抑郁(PPD)发生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和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分娩后3d内1998名产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PPD现状,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998名产妇中,PPD组362例(18.1%),非PPD1636例(81.9%)。PPD组与非PPD组工作状态、分娩镇痛、产次、新生儿喂养方式、新生儿性别是否符合家人预期、非计划妊娠、陪伴分娩、妊娠合并症、分娩后2d时雌二醇、分娩后2d时孕酮、母亲角色适应调查表(MRAQ)评分、社会支持、孕产期负性生活事件、有无参加孕期学习方面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未分娩镇痛、新生儿喂养方式为人工喂养与混合喂养、新生儿性别不符合家人预期、非计划妊娠、有妊娠合并症、低社会支持与中社会支持、有孕产期负性生活事件、未参加孕期学习均是孕妇发生PP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产妇有一定PPD发生率,其PPD发生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应引起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二胎产妇心理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384例二胎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评价量表(EP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分娩后1周的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状况的因素。结果263例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0.21%(116/38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有无工作、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公婆关系、陪伴分娩、婴儿低体重、新生儿性别满意度、喂养方式、睡眠障碍、产前焦虑、产前抑郁、社会支持总分与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χ2/t值分别为5.746、13.506、5.538、12.681、17.066、5.556、11.709、8.367、36.145、14.416、13.307、8.866、17.317,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OR=1.693,95%CI:1.031~3.259)、睡眠障碍(OR=2.311,95%CI:1.364~4.810)、与公婆关系差(OR=3.267,95%CI:1.528~7.509)、产前焦虑(OR=7.913,95%CI:2.149~19.331)、产前抑郁(OR=4.057,95%CI:1.716~8.024)、新生儿低体重(OR=5.350,95%CI:2.130~11.356)、喂养方式(混合喂养:OR=1.785,95%CI:1.452~2.330;人工喂养:OR=2.091,95%CI:1.367~3.945)、社会支持水平(OR=3.835,95%CI:1.501~5.628)是影响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二胎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应针对高危因素开展个性化的宣教,积极给予系统的心理疏导,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妇幼保健》2017,(23)
目的了解西宁市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分析产后抑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180例产妇临床资料,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对产妇产后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6.11%;单因素分析,高中文化程度、对居住环境不满意、无职业、初产、新生儿性别为女及采取人工喂养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职业、产次及喂养方式是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西宁市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围生期应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心理评估和护理干预,以降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早期心理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及自拟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表对302例初产妇产后6周的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8.61%。产妇的年龄、学历、职业、居住条件、产科并发症、产后睡眠状况、夫妻关系不同,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的家庭收入、分娩方式、婴儿性别、喂养方式不同,对产后抑郁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作用明显。应做好孕产妇在围产期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让产妇愉快地度过情感危险期,最终降低产褥期抑郁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产后哺育期母亲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社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社区208名产后哺育期妇女使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及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调查,比较不同喂养方式、年龄、职业及产后不同照顾情况的母亲焦虑抑郁水平差异。结果母乳喂养的母亲BDI得分和特质焦虑得分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混合喂养组;20~25岁组的母亲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其他3个年龄组;农民工群体的母亲焦虑抑郁情绪3项得分均高于其他职业;产后无人帮忙或仅有丈夫帮忙的产妇BDI计分及特质焦虑得分明显高于产后有人帮忙照顾产妇;家庭月收入3 000元的母亲BDI计分明显高于家庭月收入3 000元的母亲;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母乳喂养可缓解母亲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产妇的心理健康;社会要关注女性特别是农民工群体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努力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住院分娩的200名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评价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和分娩质量的影响。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产前、产时和产后心理知识的干预。在产妇入院时和出院前1d分别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入院当天对照组和干预组HAD量表总分以及A、D分量表的平均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出院前1dEPDS评分对照组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对照组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0.41%,干预组为4.12%(P=0.001);同时,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明显长于干预组[(17.50±3.51)h vs(11.27±3.20)h,P=0.000],而且剖宫产率大约是干预组的3倍(30.6%vs 10.3%,P=0.000)。因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产科推行心理干预模式不仅可以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而且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西安高新医院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法对西安市高新医院分娩的1994名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其产后出现抑郁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产妇产后有593例出现抑郁,其发生率为33.71%(593/175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在婴儿性别、新生儿性别接受度、产次、喂养方式、夫妇关系、家庭支持、月子主要照护者及母亲角色适应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χ2值分别为32.86、39.86、4.53、28.87、7.98、43.87、37.96、4.14、3.97,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次(OR=0.32,95% CI:0.01~0.96)、夫妇关系(OR=7.46,95% CI:3.76~14.82)、家庭支持(OR=5.21,95% CI:2.29~11.86)及母亲角色适应(OR=4.90,95%CI:1.74~13.86)均是其产后出现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 产妇产后出现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产次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对初产妇者进行孕产相关知识教育,院内尽可能提供舒适的疗养环境,可以降低其产后出现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诸暨市某医院导乐陪伴分娩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妇产科分娩的6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信息,统计导乐陪伴分娩应用情况及未应用导乐陪伴分娩的原因,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产妇选择导乐陪伴分娩的影响因素。结果 597例被调查对象中,导乐陪伴分娩应用率为3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低(22~35岁)、居住地为农村、经产妇是应用导乐陪伴分娩的风险因素(OR=1.852、1.848、1.734,均P<0.05),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家庭月收入为5 000元及以上以及职业为非农民、无业、待业的产妇是应用导乐陪伴分娩的促进因素(OR=0.525、0.600、0.343,均P<0.05)。产妇未选择导乐陪伴分娩的原因为质疑其应用效果(40.98%)、从未听说过(28.05%)、费用问题(16.83%)、入院时已临产来不及选择(10.49%)或其他(3.66%)。结论 诸暨市某医院导乐陪伴分娩应用率仍有待提高,建议加大医院、媒体及社区宣传力度,提高产妇导乐陪伴分娩应用率。 相似文献
18.
妇女一生中内分泌的变化与各生理阶段的心理变化密不可分,尤以妊娠期、分娩期,承受着躯体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足以造成精神障碍,产妇的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S)及抑郁量表(HDS)为精神评价指标,探讨精神因素与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产妇临产后心理焦虑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期间接收的118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询问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状况以及相关原因,并针对心理焦虑状况采取了有效地护理方法。结果 :该组118例产妇在临床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问题,医生和护理人员通过分析各产妇心理焦虑的相关因素后,制订了对应的护理措施,使产妇的心理压力得到显著地降低,还能改良产妇的心理状态。结论:对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焦虑进行全面地调查分析,并采取有关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妇的心理焦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幼保健》2019,(6)
目的调查常州市产后抑郁发生现况,分析产后抑郁相关影响因素,为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填写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产后抑郁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00名产妇参加调查和评估,回收有效问卷849份,回收率为94. 33%。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4. 26%(206名),轻中度及重度产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16. 73%和7. 54%。将单因素分析筛选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11个因素(文化程度、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与父母关系、有关心理健康的宣教、孕期焦虑抑郁、产科并发症、产时心理状态、喂养情况、产后照顾人数、产后天数)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婆媳关系、孕期抑郁焦虑情绪、产时心理状态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常州市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社会心理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比较明显。医院应重视孕产妇围生期心理保健工作,加强产前、产时和产后全程心理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