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延吉市儿童血清锌、镁、钙、铁、磷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提高儿童的保健水平。方法:随机采集384例0~7岁儿童血清,利用日本产AU64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铁、锌、钙、镁、磷等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学龄前儿童中铁元素缺乏现象居首位,其次为锌元素缺乏,钙、镁、磷缺乏现象不明显。不同性别儿童钙、锌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P0.05),铁、镁、磷元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吉市学龄前儿童血清微量元素水平与膳食结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台州市椒江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水平及分布状况。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1200例0~6岁儿童静脉血中铜、锌、铁、钙、镁、铅元素进行测定。结果:微量元素缺乏率依次为钙15.92%、锌16.67%、铁14.41%、铜1.58%、镁0.67%,铅中毒率为3.75%;婴幼儿组铜、锌、铁、钙、镁缺乏率均显著高于学龄前组(P<0.05),但铅中毒率显著低于学龄前组(P<0.05);ADHD患儿血铅的含量高于健康体检儿童(P<0.05),血锌的含量低于健康体检儿童(P<0.05)。结论:ADHD患儿存在血铅、血锌异常现象;婴幼儿期和学龄前儿童应重点防治钙缺乏和锌缺乏,同时学龄前儿童还应重点预防铅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学龄前儿童末梢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学龄前儿童末梢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厦门地区0~7岁儿童末梢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的含量,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缺锌和缺铁的比例较高;不同年龄组儿童锌和铁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低年龄组的含量低于高年龄组,且婴儿期的锌和铁的含量明显低于大龄儿童;不同性别组儿童除血钙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元素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年龄、性别、不同生活习惯都可能引起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建议根据不同情况对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进行微量元素缺乏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丽水市儿童体内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水平,为更好地指导本地区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5种微量元素,对本地3个年龄段1428名儿童全血铜、锌、钙、镁、铁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5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微量元素中,锌总缺乏率最高,达到19.05%,且3个年龄段锌元素缺乏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是铁缺乏,达到16.80%,钙总缺乏率较低,为3.64%。结论:丽水市儿童易出现锌、铁微量元素失衡,尤其0周~3周岁婴幼儿锌元素缺乏率高,应对儿童定期检测微量元素,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3个月~3岁婴幼儿血中微量元素钙、铁、锌、铜含量,探讨微量元素缺乏的相关因素。方法:取婴幼儿手指末梢血,采用微量元素分析仪对584例3个月~3岁婴幼儿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钙、铁、锌、铜4种微量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锌缺乏居首位,占22.09%,钙缺乏占14.72%,铁缺乏占14.21%,铜缺乏占3.42%,不同年(月)龄组婴幼儿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性别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微量元素缺乏与婴儿喂养方式及母亲文化程度等因素有关(P<0.01)。婴幼儿微量元素缺乏会影响其智商水平(P<0.001)。结论:微量元素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婴幼儿微量元素缺乏,指导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珠海市学龄前儿童的微量元素状况。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106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全血铜、锌、钙、镁、铁、铅的检测。结果:1066名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除铜、镁全部在参考范围内之外,锌、钙、铁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中缺钙21%,缺锌28%,缺铁19%,而铅中毒发生率为15%。结论:珠海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普遍存在,而铅中毒的情况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7.
枣庄市2016例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枣庄市学龄前儿童体内锌、铁、钙、铜、镁、铅的含量,探讨缺乏或过高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儿童保健门诊做健康体检的2 016例学龄前儿童,用末梢全血对锌、铁、钙、铜、镁、铅6种元素进行检测。结果: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失衡在各年龄段中较常见,特别是锌、铁的缺乏在2岁以下年龄段中尤为明显,缺锌在46%以上,缺铁在32%以上,缺钙的发生率相对较低,铅元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的,不同年龄段微量元素的失衡也有差异,农村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高于城市儿童,但城市儿童体内铅的含量高于农村儿童。结论:在儿童生长发育较快的时期,极易发生微量元素的失衡,特别是锌、铁、钙的缺乏,铅的增高,提示医疗保健工作者要重视微量元素失衡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龄儿童全血锌铅钙铁值的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华  韦明  张俊红  尹燕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58-4160
目的:了解近几年北京市海淀区儿童全血锌、铅、钙、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提高儿童保健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海淀区健康儿童544名,按不同年龄段分为4个年龄组。采集静脉血1 ml,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锌、钙、铁含量,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铅含量。结果:①血铅水平≥0.1μg/ml者占43.2%,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0~1岁组血铅最低,3~6岁组血铅最高;②血锌、钙、铁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血锌6~12岁组明显高于1~3岁组,血钙、铁6~12岁组明显高于0~1岁组,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③血铅增高率与血钙缺乏率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血锌与血铁缺乏率各组之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①由于环境、生活习惯、空气污染等各方面的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较高;②婴幼儿期是锌、钙、铁营养不良的防治重点;③随年龄增长,饮食多样化,锌、钙、铁营养状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黄梅  韩煊  林志敏  贺喆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783-2785
目的:了解宝安区0~3岁婴幼儿有益微量元素缺乏发生情况和有害铅元素分布水平。方法:对2010年8~11月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868例0~3岁的婴幼儿全血锌、铜、钙、铁、镁、铅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锌缺乏27.19%、钙缺乏11.87%、铁缺乏10.37%、铅中毒5.29%,各年龄组之间微量元素铁、锌缺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铅水平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之间微量元素平均值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微量元素缺乏以锌、铁为主,血铅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提示婴幼儿要定期健康体检和检测微量元素,及时调整膳食,适时补充锌、铁,针对性排铅是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婴幼儿及学龄儿童体内铁、锌、钙等元素的含量,探寻微量元素失衡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在儿童保健门诊随机抽取523例儿童,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期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全血铁、锌、钙、镁、铜、铅含量。结果:523例儿童中,缺锌69%(361/523),缺铁43.4%(227/523),铜、镁、铅无明显失衡。少数民族儿童铅和锌的含量高于汉族儿童,钙和铁的含量低于汉族儿童。男童钙含量低于女童,铅含量高于女童。不同年龄组儿童全血铁、锌、钙、镁、铜、铅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各年龄组儿童铅含量有随年龄升高的趋势。结论:婴幼儿期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易缺乏锌、铁等元素,应均衡饮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以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周红梅 《中国校医》2012,26(6):420-421
目的了解徐州市云龙区学龄前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探讨其缺乏或过高的综合防治方法,为儿童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0年徐州市云龙区托幼机构儿童体检微量元素检测资料。结果儿童微量元素失衡在各年龄段中较常见,特别是锌、铁、钙的缺乏,缺锌在2 264名儿童中居第1位(17.31%),缺铁居第2位(11.48%),缺钙的发生率相对较低(3.89%)。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不同年龄微量元素的失衡有差异,郊区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高于城市儿童,但城市儿童体内铅的含量高于郊区儿童。结论在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极易发生微量元素的失衡,特别是锌、铁、钙的缺乏和铅的增高。应该重视儿童的膳食营养,注意均衡饮食,科学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的微量元素和血铅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13 929名儿童进行末梢血铜、锌、钙、镁、铁及铅的检测.按照儿童发育情况分为幼婴组、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青春发育期组;每个组又分成男、女两组.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之间的微量元素分布及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末梢血铜、钙、镁在不同年龄组及各年龄组的不同性别间分布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梢血锌含量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平均含量为(81.71±15.91)μmol/L,分布水平在各个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在婴儿组、幼儿组及学龄前组存在性别差异;儿童缺锌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总缺锌率为13.7%;在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的男、女缺锌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梢血铁含量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平均含量为(8.28±0.78)mmol/L,在婴儿组以后分布水平存在年龄差异,学龄组以后存在性别差异;儿童缺铁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总缺铁率为12.9%;在幼婴期、学龄期及青春发育期组男、女缺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铅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平均血铅水平为(59.97±26.52)μg/L;各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幼儿组以后存在性别差异;儿童铅中毒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总的铅中毒率为8.2%;各年龄组儿童铅中毒率呈男性高于女性,男童铅中毒率随年龄增长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除幼婴组和婴儿组外,其他年龄组男、女铅中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学龄前、学龄期和青春发育期组男、女差异更为显著.结论 北京地区儿童钙缺乏已基本纠正,但锌、铁缺乏较为明显,血铅水平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13.
张宏 《职业与健康》2012,28(3):359-360
目的为了解包钢所属托幼园所2~6岁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指导选择最佳时段给儿童合理补充微量元素。方法随机抽查入园健康检查的2~6岁集居儿童662例进行微量元素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抽查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其中铁、锌、钙缺乏情况最为严重,缺乏率分别为25.53%、22.51%、10.42%,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儿童微量元素缺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即学龄前期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易缺乏铁、锌、钙元素,各托幼园所应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按照营养比例合理制作食谱;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强管理,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铜仁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状况。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4 100例学龄前儿童体内钙、铁、锌的含量。结果:该市区学龄前儿童缺钙率为14.14%,缺铁率为13.66%,缺锌率为17.32%,高钙率为0.73%。结论:提示铜仁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失衡比较普遍,必须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管理,定期监测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路北区0~6岁儿童指血中钙、镁、铜、铁、锌的变化规律,提高0~6岁儿童不同年龄段幼儿保健水平。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钙、镁、铜、铁、锌的含量。结果:男女儿童指血中钙、镁、铜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铁缺乏率最高为婴儿期女童组,有随年龄增加铁缺乏率最高组向学龄前组转化的趋势;锌缺乏率最高为婴儿期男童组,也有随年龄增加向学龄前组发展的趋势。结论:路北区0~6岁儿童指血中钙、镁、铜含量不缺乏,趋于合理。铁、锌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缺乏状况,应加强保健指导,促进两种元素的吸收,改善铁、锌缺乏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血清微量营养素水平,为进一步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提出合理建议。方法对学龄前期儿童开展抽样调查,并检测其血清微量营养素水平,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的血清维生素A、铜、锌、钙、镁、铁的中位数分别为(1.90±1.05)μmol/L,(23.3±3.64)mmol/L,(84.3±39.4)μmol/L,(1.66±0.33)mmol/L,(1.59±0.46)mmol/L,(8.90±2.48)mmol/L。血清维生素A、铜、锌、钙、镁、铁在参考值范围内的儿童分别占65.92%、99.53%、89.94%、95.15%、96.92%和97.87%。血清维生素A在各年龄组的参考值范围内的分布差异、在城镇和农村的参考值范围内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段,适时开展微量营养素水平检测,以期早发现、早预防学龄前儿童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及时有效地补给各种营养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学龄前儿童末稍血中钙、铁、锌、镁、铜元素的水平,为预防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P-2型溶出分析法检测。结果:各种元素构成比正常;<2岁组、2~5岁组、>5岁组儿童钙、铁、锌、铜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镁元素在3个年龄组儿童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岁组与≤5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镁元素缺乏率高。结论:营养素钙、铁、锌、铜在学龄前儿童体内的分布合理;镁元素的缺乏在学龄前儿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机体可存在长期缺镁而无低镁血症现象,建议将营养素的检测纳入学龄前儿童保健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本地区学龄前儿童 Zn、Fe、Ca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本地区 497例学龄前儿童头发中 Zn、Fe、C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发中 Zn、Fe、Ca含量分别为 1 1 4± 7.7,44.9± 4.3 ,447.2± 5 0 .8μg/g。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发Zn、Fe、Ca含量无显著差别 ;Zn、Fe、Ca缺乏率分别为 3 1 .6%、1 0 .7%、2 5 .4% ;随年龄增长 ,Fe、Ca缺乏率逐渐增高 ,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本地区小儿 Zn、Fe、Ca营养状况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各年龄组这些元素的营养不良状况不尽相同 ,预防 Zn、Fe、Ca营养不足 ,仍是目前小儿时期最主要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