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宫颈浸润癌患者、11例原位癌患者和20例正常妇女宫颈组织中AngⅡ、AQP1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AQP1蛋白在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9%、71.7%,与正常宫颈组织和原位癌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和AQP1的表达量与宫颈浸润癌的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患者年龄无关(P>0.05);癌组织中AngⅡ与AQP1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AngⅡ和AQP1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AngⅡ和AQP1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某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君红  郭玉琪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140-5141
目的:探讨AQP1、bF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宫颈癌组织中AQP1、bFGF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并选择41例CIN、30例正常宫颈作对照。结果:AQP1、bFGF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13.3%,在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2%、75.6%,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1%、93.3%。从正常组织到CIN再到宫颈癌,AQP1、bFGF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AQP1和bFGF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AQP1与宫颈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bFGF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AQP1和bFGF与宫颈癌瘤体直径显著相关(P<0.05)。AQP1和bFGF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无关(P>0.05)。癌组织中AQP1和bFGF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AQP1和bFGF的异常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宫颈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在不同宫颈上皮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3例宫颈鳞状上皮癌,4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1例正常宫颈组织中AQP1、AQP5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AQP1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和CIN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0%和77.55%,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QP1在宫颈鳞状上皮癌和CIN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1在宫颈上皮低度病变(LSIL)和高度病变(HSIL)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0%和75.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1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AQP5在宫颈鳞状上皮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40%、53.06%和14.29%,AQP5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CIN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QP5在CIN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5在LSIL、HSIL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0%、51.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5在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AQP1、AQP5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AQP1、AQP5在CIN和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二者可能分别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宫颈癌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水通道蛋白1(AQP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MMP-9和AQP1在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EGFR、MMP-9和AQP1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10.0%、10.0%;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25.0%、20.0%;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0%、84.0%、84.0%。EGFR、MMP-9和AQP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与正常卵巢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EGFR=15.0~16.5,X^2MMP,9=6.6~7.8,X^2AQP1=9.3—9.6,均P〈0.05)。EGFR、AQP1和MMP-9表达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中差畀具有统计学差畀(X^2EGFR组织学分级=13.5,X^2MMP母组织学分级=11.5,X^2AQPI组织学分级=9.6,X^2EGFR临床分期=13.5,X^2MMP-9临床分期=11.5,X^2AQP组织分级=9.7,均P〈0.05)。结论EGFR、MMP-9和AQP1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QP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癌变过程的不同阶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QP1 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化法研究AQP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早、晚期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AQP1mRNA均有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QP1蛋白在正常宫颈和早、晚期子宫颈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递增趋势,AQP1在正常宫颈、CINⅢ和宫颈癌中的微血管密度分别是37.51±14.62、56.05±27.51、92.84±34.9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宫颈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发现,AQP1与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相关。结论:AQP1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宫颈癌疾病高发以及侵袭力强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2在94例乳腺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16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MP-2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MMP-2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质,其表达与患者年龄、乳腺癌组织学分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组织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肿瘤异型性大,恶性程度高,并能促进浸润和转移。可作为研究判定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及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测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1)的表达,探讨TK1与胃癌分期、分级、淋巴转移、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TK1在39例胃癌和12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39例胃癌组织中TK1表达呈强阳性,与12例正常胃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K1在不同病理分级、是否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K1与胃癌的恶性潜力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三阴乳腺癌组织中PTEN、p53和BAG-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2月三阴乳腺癌女性病患手术石蜡包埋标本91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三阴乳腺癌组织中PTEN、p53和BAG-1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PTEN、p53和BAG-1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三者间的联系。结果 PTEN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降低,有淋巴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53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升高,有淋巴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AG-1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升高而升高,而随着p TNM分期的升高而降低,有淋巴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EN表达与p53、BAG-1表达均呈负相关(r=-0.718,-0.786,均P0.05),且p53表达与BAG-1表达呈负相关(r=-0.687,P0.05)。结论 PTEN、p53及BAG-1在三阴乳腺癌中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同时检测三者可为三阴乳腺癌的预后及治疗提供相应的病理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肺腺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的表达和分布,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间病理资料完整,其间未经化疗,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肺腺癌标本40例。同时取癌旁正常组织(远离癌肿组织大于5 cm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40例,应用RT-PCR、SP法、Western blot检测肺腺癌标本中及对照组AQP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AQP1散在表达于正常肺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而在肺腺癌组织中AQP1表达于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肿瘤细胞膜上、胞浆内。肺腺癌组织中AQP1和mRNA表达水平分为(0.80±0.18)和(0.92±0.23),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AQP1和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27±0.11)和(0.30±0.15),P0.05。结论:AQP1的高水平表达对肺腺癌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物-1(PAI-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子宫内膜癌标本61例,同时取患者相应的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组织芯片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每例子宫内膜癌标本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uPA及其抑制物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PAI-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7.7%(23/6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0.7%(37/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8,P<0.05);PAI-1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组织类型、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但与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uP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6%(26/6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3%(13/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9,P<0.05);uP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组织类型、肿瘤组织学分级无关(均P>0.05),但与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和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此外,uPA和PAI-1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A和PAI-1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PAI-1的低表达和uPA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微血管密度(MV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子宫颈鳞癌生长、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组织病理学等方法,检测32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CD34和PCNA的表达,并计算出微血管密度(MVD)和增殖指数(PI)。结果PI、MVD与肿瘤的分化程度、FIGO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低分化程度组和高F1GO临床分期组PI、MVD值明显高于高分化程度组、及低FIGO临床分期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PI、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且MVD与PI密切相关。(r=0.861,P<0.01)。结论血管形成参与了子宫颈鳞癌的形成;MVD和PCNA与子宫颈鳞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Notch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otch1、MMP-9及COX-2蛋白在10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有淋巴结转移者65例,无林巴结转移者41例)中的表达,并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Notch1、MMP-9及COX-2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Notch1的表达随着乳腺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强;Notch1表达高者生存期短。结论:乳腺癌Notch1、MMP-9及COX-2蛋白表达与淋巴道转移有关,检测这几种蛋白将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miR-93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接受治疗的EC患者133例作为EC组,同期接受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87例作为良性对照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miR-9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E4(human epididymal secretory protein E4,HE 4)的水平,分析其血清水平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对EC的早期诊断及淋巴结转移预测的价值。结果EC组的血清miR-93、CA125、HE4水平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EC患者血清miR-93水平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C患者血清HE 4水平与年龄、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血清miR-93对EC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且在与CA125、HE4联合检测后,对EC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结论miR-93在EC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且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对EC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及淋巴结转移预测价值,联合CA125、HE4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COX-2表达,并检测其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和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标记)。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微血管密度及Ki-67指数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OX-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有关,与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微血管密度与组织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Ki-67指数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COX-2的表达阳性者其微血管密度值显著高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1),而COX-2的表达阳性组织中Ki-67指数较阴性组织显著增高(P<0.01)。结论COX-2过度表达、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及癌细胞过度增殖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COX-2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和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三者可作为反映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5(CCR5)、叉头框转录因子P3(FOXP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9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CCR5、FOXP3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CR5与HER2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而CCR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ER/PR、Ki-67、分子分型无相关性(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OXP3与脉管瘤栓、ER/PR、分子分型存在相关性(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OXP3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Ki-67、HER2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CR5、FOXP3均呈高表达,联合检测CCR5、FOXP3能为临床判定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33ING1b与Syk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33ING1b、Syk的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的p33ING1b和Syk的表达均低于宫颈癌旁组织;在有淋巴转移和低分化的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要低于无淋巴转移和高分化的宫颈鳞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IGO宫颈癌分期无关(p>0.05)。结论在宫颈鳞癌组织中p33ING1b和Syk的表达降低或缺失,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对判断宫颈鳞癌的预后和浸润转移潜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腹腔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分析其在组织及腹腔液细胞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腹腔液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0%,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腹腔液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G1级77.3%、G2级37.5%、G3级23.1%,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肌层浸润1/2病例的阳性率为23.9%,子宫肌层浸润≥1/2者阳性率为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2%,在不同组织病理分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G1级86.4%、G2级78.1%、G3级42.3%,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层浸润1/2病例的阳性率为58.7%,肌层浸润≥1/2者阳性率为88.2%,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中的阳性率为57.4%,淋巴结转移阳性者为88.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