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①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及动脉血气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②方法AECOPD患者128倒作为对照组,AE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42例作为病例组,检测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比较以上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③结果AE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凝血时间较单纯AECOPD患者明显缩短,D-二聚体含量较单纯AECOPD患者明显升高,血气分析中PC02较单纯AECOPD患者低,肺动脉压力较单纯AECOPD患者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④结论进行凝血功能、动脉血气及肺动脉压力的检测是作为区分单纯AECOPD及AECOPD是否合并肺栓塞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凝血和纤溶功能检测对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和并发症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COPD患者135例,其中稳定期85例(其中24例合并肺栓塞),急性加重期50例,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的变化。结果急性发作期COPD组患者PT和aPTT明显延长,tPA、Fbg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COPD患者中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24例COPD合并合并肺栓塞患者,血清Fbg和D-D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OPD稳定期组患者,而PT和a PTT延长,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 COPD患者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急性发作期患者常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而合并肺栓塞患者高凝状态更为明显。因此,检测凝血和纤溶指标有助于判断COPD病情和合并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研究组)及同期于我院治疗的42例无合并症的COPD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2组血栓前状态[D-二聚体(D-D)、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动脉血氧指标[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pH值(pH)]、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时间(TT)]、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与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D-D、vWF、PaCO_2、、Fbg较对照组明显高,PaO_2、aPTT、TT明显下调(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与D-D、vWF、aPTT、TT、Fbg、PaCO_2呈正相关(r_1=0.435、r_2=0.421、r_3=0.512、r_4=0.536、r_5=0.508、r_6=0.528),与PaO_2呈负相关(r_7=-0.638)。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凝血功能、动脉血氧异常表达状态,临床应对此类患者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轩杰  薄莘莘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1014-1015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衰2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呼衰42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COPD合并呼衰2型的患者,在常规抗炎、平喘、化痰等基础上同时联用B 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并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心率,呼吸及临床症状;对照组21例常规药物治疗,加鼻导管吸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23±2)、心率(85±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34±8)、心率(106±28);观察组SPO2(85±6)高于对照组(43±36),观察组PaCO2(60±5)低于对照组(87±13)。pH、PCO2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COPD合并2型呼衰者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应用呼吸机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50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两组动脉血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结果:2组总有效率、动脉血气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抗凝与溶栓加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单纯抗凝治疗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观察无创机械通气的有效性,无创机械通气前、治疗后1 h、4 h、24 h动脉血气分析,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无创机械通气后有效患者39例,呼吸困难缓解,动脉血气分析PO2上升(P<0.05),PCO2下降(P<0.05),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肺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参麦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动脉血气及住院时间,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参麦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动脉血气提示参麦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参麦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通过降低血粘度,改善动脉血气指标,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182-184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CHD(观察1组)及单纯COPD急性加重期(观察2组)患者各60例,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ET-1及IL-8水平,对二者间的相关进行分析,并对3组动脉血气及凝血纤溶指标进行比较;设立同期来院健康者3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观察1、2组患者血浆ET-1、IL-8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患者血浆ET-1、IL-8含量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2组患者Pa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CO_2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2组间PaO_2、PaCO_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1、2组患者PT、APTT较对照组明显缩短,TT明显延长(P<0.05);观察1组PT明较观察2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1、2组患者Fbg、t-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Fbg、t-PA及D-D含量明显高于观察1组(P<0.05)。结论:COPD合并CHD患者体内呈高凝状态,且ET-1、IL-8含量增高,二者起协同作用,共同参与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30例,随机分为溶栓加抗凝组与单纯抗凝组,溶栓加抗凝组给予尿激酶溶栓及抗凝药物治疗;抗凝组仅给予肝素联合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PaO2及PaCO2)变化,进行疗效的对比。结果:单纯抗凝组治疗后的PaO2及PaCO2变化与溶栓加抗凝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单纯抗凝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较溶栓加抗凝组相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次大面积肺栓塞单纯抗凝治疗与溶拴加抗凝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且单纯抗凝治疗较溶拴加抗凝治疗出血风险率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对4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8例鼻导管吸氧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根据临床表现及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进行综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二氧化碳明显下降,治疗组各项指标在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能够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共42例COPD合并PE患者的临床资料,与42例单纯COPD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组胸痛、咯血、发热、胸腔积液和不对称下肢水肿的发生率高,肺动脉压明显升高,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PE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当COPD患者出现胸痛、咯血、发热、胸腔积液和不对称下肢水肿时要考虑肺栓塞的可能,并尽快选择CT肺动脉成像或核磁共振肺动脉造影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2.
付志彬  肖敏  钟山 《西部医学》2013,25(5):759-762
目的探讨脱氢穿心莲内酯辅助治疗对重度AE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重度AECOPD患者(D级)随机平均分为脱氢穿心莲内酯(穿琥宁)+常规治疗组(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取3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空白组。分别测定0天和14天时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H、PO2和PCO2)、FEV1占预计值%和血浆ET-1和TXB2水平,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测定射血分数(EF%)、平均肺动脉压(mPAP)、吸气相上腔静脉最大前向血流速度(VINS)、呼气相肺活量最大前向血流速度(VEXP)和VINS/VEXP比值。结果经14天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H、PO2和PCO2)、FEV1占预计值%、血浆ET-1和TXB2水平、EF%、mPAP、VINS、VEXP和VINS/VEXP比值均明显改善(均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动脉血气指标(PH、PO2和PCO2)和FEV1占预计值%未见明显差异(均P>0.05),但血浆ET-1和TXB2水平、EF%、mPAP、VINS、VEXP和VINS/VEXP比值干预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同时该实验过程中干预组患者未出现与脱氢穿心莲内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脱氢穿心莲内酯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肺循环压力改善AECOP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该研究为脱氢穿心莲内酯应用于AECOPD相关的肺源性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丽娟  周红 《医学综述》2014,(23):4391-4393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急性加重期(32例)、稳定期(1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30例)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20例);住院好转(42例)与死亡(8例)患者的BNP、hs-CRP水平。另选同期在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50例COPD患者血清BNP水平为(278.4±36.7)ng/L,hs-CRP水平为(8.6±1.3)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32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18例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30例患者的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也显著高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COPD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的20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30例患者治疗后血清BNP、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好转出院患者的BNP、hs-CRP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结论检测血清BNP、hs-CRP水平可以为COPD合并(或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利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Rho关联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1(ROCK1)的表达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PHT)患者肺动脉压(PAP)的相关性。方法 78例COPD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并发PHT分为观察组(COPD并发PHT组)38例和对照组(单纯COPD组)40例,比较2组患者PAP、ROCK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ROCK1水平与COPD并发PHT患者PA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PAP、单核细胞ROCK1及血清ROCK1、TNF-α、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并发PHT患者的血清和单核细胞ROCK1水平与PAP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和单核细胞内ROCK1表达升高可能与COPD患者出现PHT有关,ROCK1可以作为干预COPD向PHT进展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与红细胞体积变异(RDW)的相关性。方法 以2008年1月~2014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3例COPD患者为观察对象,36例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为观察组,67例单纯COPD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RDW值、脑钠肽(BNP)、尿酸、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分析两组受试者的相关指标,分析受试者的RDW值与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BNP、尿酸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RDW、BNP、尿酸预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发生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RDW、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SP、BNP、尿酸水平明显升高,而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所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的RDW与PaCO2、PASP、BNP、尿酸呈正相关,与PaO2、FEV1、FEV1/FVC呈负相关(r=0.612、0.659、0.685、0.576、-0.433、-0.630、-0.705,P均<0.05)。RDW预测COPD肺动脉高压患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0.724、0.799、0.796,P均=0.000。结论 RDW能有效的反映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病情变化,且对COPD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反应蛋白、氧分压与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00例AECOPD患者(实验组)分为肺动脉高压组(50例)和肺动脉压正常组(50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动脉血氧分压(PO2)水平,并与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肺动脉高压组与肺动脉压正常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0.44±14.35)mg/L、(12.29±4.63)mg/L VS(2.52±0.88)mg/L,均P〈0.05],且肺动脉高压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肺动脉压正常组[(40.44±14.35)mg/L VS(12.29±4.63)mg/L,P〈0.05]。肺动脉高压组PO2水平显著低于肺动脉压正常组[(65.72±7.17)mmHg VS(82.6±6.08)mmHg,P〈0.05]。血清CRP水平与SPAP呈正相关(r=0.68,P〈0.05),PO2与SPAP呈负相关(r=-0.64,P〈0.05)。结论 COPD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增加与血清CRP水平增高及氧分压降低密切相关,系统性炎症和低氧可能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叶青  邝军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1):107-110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探讨其对患者肺动脉压、肺功能、血气分析、一氧化氮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为1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一氧化氮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动脉压、血气、肺功能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血清中一氧化氮、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郝春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1974-1975
目的:探讨灯盏花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共100例,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除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灯盏花注射液50mg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7d。结果:试验组肺动脉收缩压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也显著低干对照组(P<0.05);试验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较用药前显著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试验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显著低于用药前,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血气指标中的PO2和PCO2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疗效好,对患者预后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患者的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100例AECOPD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动脉血气指标、血常规指标、呼吸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动脉血PH值、动脉血PaO_2、PLT、FEV1、FEV1%、FEV1/FV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动脉血PaCO_2、RBC、WB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PT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及时的监测与有效的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人选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呼吸内科病房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院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所有患者人院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50mmHg,人院后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治疗。80例患者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中位数为70.2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B组给予尼可刹米治疗。A、B两组患者人院后测定动脉血气、血常规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10d复查上述指标,比较A、B两组间治疗前后PASP、动脉血pH值、Pa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白细胞总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差异,计算A、B两组治疗前后PASP与动脉血pH值、PaO2、PaCO2、PaO2/FiO2、血白细胞总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系数。结果治疗前A、B两组PASP、动脉血pH值、PaO2、PaCO2、PaO2/FiO2、血白细胞总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治疗后PASP平均为(36.4±6.1)mmHg,明显低于B组治疗后的(46.8±8.5)mmHg(P〈0.05),A组治疗后动脉血pH值(7.40±0.05)、PaO2(86.3±12.1)mmHg、PaO2/FiO2(408.3±58.2)均明显高于B组治疗后的pH值(7.37±0.09)、Pa02(64.3±7.4)mmHg、Pa02/FiO2(316.5±43.4)(P均〈0.05),A组治疗后动脉血PaC02(46.3±9.5)mmHg明显低于B组治疗后的PaC02(66.4±13.1)mmHg(P〈0.05),治疗后A、B两组血白细胞总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两组PASP与动脉血pH值、PaO2及PaO2/FiO2均呈负相关性,与动脉血PaCO2、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均呈正相关性。结论无创正压通气通过纠正老年AECOPD患者低氧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减轻二氧化碳潴留,从而有效降低PA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