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术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骨髓中存在的除造血干细胞外的另一类干细胞, 广泛存在于胎儿和成人的各种组织和脏器中, 其中骨髓中的含量最多, 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可迅速扩增, 易于获取, 能长期存活等特点.目的: 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机制, 归纳较理想的修复条件, 为组织修复与恢复功能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检索策略: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5-01/2007-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tissue repairing,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mmune, immigration,differenti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1-01/2007-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组织修复,免疫,迁移,分化",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组织修复等研究进展中的应用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收集到76篇相关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46篇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文献评价: 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14篇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归巢,6篇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及对受损组织修复可能机制,9篇汲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宿主间的免疫反应,1篇涉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资料综合: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可塑性、可移植性, 可用作心肌,神经元等细胞修复的治疗方法.当组织损伤发生后,骨髓会迅速动员多种干细胞迁移至病变处,产生自然的代偿性修复;通过各种途径引入体内的外源性骨髓干细胞,也会定向归巢至损伤处,发挥治疗作用, 有助于组织损伤的修复,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受损组织的修复过程是复杂的,其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归巢至受损部位,局部微环境下的正确定向分化和抑制宿主的免疫等方面.结论: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受损组织修复作用机制将会逐步被明确,有望更好的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已广泛应用于干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和器官移植免疫治疗等方面,但MSC回输体内后的分布和分化直接影响其应用,本文就MSC体内“归巢”特点、“归巢”机制及”归巢“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曹星宇  肖践明 《临床医学》2013,33(3):111-114
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具有多分化能力且能自我更新复制的骨髓间质细胞,已被多个临床试验证实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可被应用于组织损伤修复,如心肌梗死、脊柱及脑损伤、软骨及骨损伤等.而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是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前提,因此进一步了解“归巢”机制可以为临床更有效的应用MSCs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构成造血微环境,支持造血,具有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成肌/心肌细胞,脂肪细胞,神经元等分化的潜能,表达多种表面标记物,但不具特异性。骨髓,外周血的MSCs是一循环的整体,具有其自身代谢,更新的循环,终末分化可能跨越胚层界限,MSCs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神经损伤已成为神经修复研究的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以其扩增快、多向分化潜能、再生能力强、排斥反应小、可诱导分化为类雪旺细胞等特点被用于治疗临床神经损伤的研究。本文就BM-MSCs的生物学特点、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方法及其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构成造血微环境,支持造血,具有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成肌/心肌细胞、脂肪细胞、神经元等分化的潜能,表达多种表面标记物,但不具特异性.骨髓、外周血的MSCs是一循环的整体,具有其自身代谢、更新的循环,终末分化可能跨越胚层界限.MSCs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与骨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与周围神经修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多种成体细胞。MSCs易于贴壁培养,具有相对特异的表型,在各种诱导因子的作用下可以呈现不同种系的分化。与周围神经的修复相结合,阐述了与周围神经相关的研究进展,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来源的问充质干细胞具有和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表型和多向分化能力,脂肪组织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在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增殖分化信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世纪70年代中期,Friedenstein等首次报道了在骨髓抽取物中可能存在非造血组织干细胞,且证实初步分离的贴壁细胞具有多能分化性,被称为间充质干细胞(MSCs)。1999年,Pittenger等〔1〕从人类的髂骨骨髓样本中分离得到了骨髓MSCs,并在体外证实其有多向分化能力。他们所分离的MSCs主要通过以下几点确认:1在贴壁培养中表现为具有良好外型的增生特性;2在细胞表面存在一系列标志性抗原分子,在传代1次和2次后,95 %和98%的细胞具有均一的表型,通过流式细胞分析,细胞表面SH2、SH3、CD2 9、CD4 4、CD71、CD90、CD10 6、CD12 0 a和CD12 4抗…  相似文献   

11.
骨髓基质干细胞应用于软骨组织工程已近20年,这方面的研究也成为干细胞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检索文献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软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情况、取得的最新进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一综述.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计算机及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复合生物材料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学术背景:近年来许多学者从分子、生化、物理等水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调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虽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潜力巨大,但在体外扩增和保持成骨分化能力方面仍存在许多困难。 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成骨特性、免疫学特性及在骨科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PML、OVID与万方数据库1994—01/2007—05期间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相关文献,检索词为“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pinal injure,bonede fects,disc degeneration,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骨缺损,椎间盘退变”。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成骨特性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重复研究选取年代最近的文献。排除不随机及综述文献。共收集到65篇文献,入选30篇。 文献评价:入选文献包含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鉴定、成骨特性、免疫学特性及在骨科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排除的文献为明显不随机的文献、综述文献和非组织工程研究。 资料综合: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如贴壁筛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特制培养板筛选法、免疫磁珠分离法等,现今应用较多的是数种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原代分离纯化的效率但更理想的分离纯化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摸索。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常用a-MEM,DMEM-HG,DMEM-LG培养基,葡萄糖浓度、种植密度、细胞因子等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有一定影响。③至今尚未发现特异性抗原表型来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但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及功能学的表现并通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分化表型基本可以来推断和区分它们。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成骨成软骨及其它多向分化的潜能并且移植后无免疫排斥反应,利用这些优点可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骨科许多疾病的治疗。本文主要探讨其在骨、软骨缺损,脊髓损伤、椎间盘退变等方面的应用。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虽已取得很大进步,但许多领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有关干细胞技术的临床试验多集中在心肌梗死方面,对原发性心肌病研究尚少,且尚未见到两者对比的相关报道。目的:比较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内移植修复缺血及非缺血所致无功能心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8例拟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A组与试验A组,3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B组与试验B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在介入治疗后分别通过大腔导管于相应冠状动脉内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个月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较移植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移植后3个月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较移植前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心肌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较移植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试验组间仅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A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较移植前、对照A组和试验B组均明显减小(P<0.05),而试验B组仅较移植前明显降低(P<0.05)。随访期间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经冠状动脉途径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无功能心肌的修复是安全有效的,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扩张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14.
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转基因技术修饰细胞,从而获得长期稳定表达的生物活性因子以治疗关节软骨损伤逐渐引起重视。目的:就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至2011年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有关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cartilage,genetherapy,mesenchymalstemcells,tissueengineering,bioactivefactor,vector”。共纳入15篇文献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被广泛应用于修复关节软骨损伤。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特定外源基因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背景:符合软组织生理结构的生物蛋白胶适合作为修复软组织缺损的载体材料。目的:观察生物蛋白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大腿处造成深达肌肉层,直径大于3cm的软组织缺损。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将同种异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生物蛋白胶注射到软组织缺损处,对照组将生物蛋白胶注射到软组织缺损处,模型组造模后不注射。结果与结论:术后14,21d创面收缩率,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P<0.01);愈合时间,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P<0.01)。结果显示以生物蛋白胶为载体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快速的修复多层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6.
背景:符合软组织生理结构的生物蛋白胶适合作为修复软组织缺损的载体材料。目的:观察生物蛋白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在新西兰大白兔大腿处造成深达肌肉层,直径大于3cm的软组织缺损。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将同种异体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生物蛋白胶注射到软组织缺损处,对照组将生物蛋白胶注射到软组织缺损处,模型组造模后不注射。结果与结论:术后14,21d创面收缩率,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P〈0.01);愈合时间,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P〈0.01)。结果显示以生物蛋白胶为载体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快速的修复多层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背景:近年来诸多研究已经报道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病理条件下能够分化为具部分功能的类肝细胞且可修复受损肝脏.目的:总结和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衰竭中的研究与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CNKI 和 PubMed 数据库中 1997-01/2009-12 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衰竭中的研究与应用的文章,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衰竭或肝干细胞,肝脏疾病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衰竭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中英文共 371 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 31 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成体干细胞的一种,其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用于肝衰竭治疗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转分化和细胞融合.随着研究不断得深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已逐渐开展应用至肝衰竭治疗中,但其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良好的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的:描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在骨、软骨、肝、肌腱及心脏组织工程应用的实验现状,阐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以检索词"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esenchymalstemcells,tissueengineering",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PubMed数据库2000-01/2010-10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方面文章,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排除重复性研究和缺乏原创性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3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跃、且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肝细胞、肌腱细胞及心肌细胞。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良好的种子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治疗临床相关疾病。结果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希望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上能应用组织工程解决存在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综述具有向多种细胞分化潜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向骨和软骨定向诱导分化技术、细胞载体支架及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实验研究。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mesenchymal stem cell,tissue enginee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分离培养技术和其应用于组织工程的文献,重复研究选取代表性的、年代相对较近的文献作为纳入标准;然后筛除非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和重复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8篇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方面的文章,纳入31篇;排除47篇,13篇为重复研究,34篇为非骨组织工程研究。 资料综合: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能向多种组织细胞分化,在体外可大量扩增。①间充质于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目前主要有3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贴壁筛选法。也有学者采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获得纯化的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株,但此种方法不便于大量获得种子细胞,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②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加入诱导剂可向骨、软骨细胞分化,其理想的载体支架应能均匀地搭载并保留细胞,支持血管快速内生,能透X射线利于观察新骨形成,新骨形成后能被吸收和替代以利骨改建,能容许或提高宿主骨的骨传导性桥接,表面与细胞相互作用以保留分化细胞的功能,组织相容性好。③间充质干细胞是理想的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它可以转入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基因,经多次分裂后体外仍表达外源蛋白。它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动物试验中已获得了成功。 结论:以干细胞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组织工程学近年来发展迅猛,但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易于取材、多组织分化潜能、遗传背景稳定、植入体内无排斥反应、高增殖的特性,决定了其将会成为细胞、基因治疗以及组织工程中十分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