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小余  宋学文  肖红 《重庆医学》2011,40(28):2845-284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114例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结果 114例病例中共累及终板234个,按Modic分型其中Ⅰ型82个(35%);Ⅱ型136个(58.1%);Ⅲ型16个(6.8%);单发累及72例(63.2%),多发累及42例(36.8%);病变好发于下腰段。结论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是造成临床上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MRI是该病的有效检查方法,能够反映该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诊断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磁共振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患者的MRI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患者中共累及终板86个,好发于下腰椎。按Modic分型:Ⅰ型33个(38.4%);Ⅱ型50个(58.1%);Ⅲ型3个(3.5%)。多发者30例(34.9%),单发者56例(65.1%)。伴Schmorl结节9例,伴腰椎不稳7例,伴腰椎压缩性骨折2例。结论: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是造成临床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磁共振是本病的理想检查方法,能反映本病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洪义 《中外医疗》2013,(33):185-186
目的 探讨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临床表现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0年6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358例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MRI表现.结果 358例患者中共累及终板862个,按照Modic类型进行划分,其中Ⅰ型累及488个,占56.6%;Ⅱ型累及84个,占9.7%;Ⅲ型累及290个,占33.7%;单个累及38例,占10.6%,多发累及320例,占89.4%,而且容易发生在下腰段.结论通过分析低场MRI,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各期的信号特点,能够清晰地看到病灶的所在位置,进行准确地类型划分,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间腰椎间盘病变的MRI资料。腰椎3210例,男性1310例,女性1810例,年龄14~88岁,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结果:3120例腰椎间盘退变中,947例有终板炎,占29.5%,女性608人,占64%,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退变。MRI变现分为四型。MRI表现为长T1长T2的约占60%,发生部位在腰4、5骶1椎体相对缘的占73%。结论:腰部终板骨软骨炎最易发生在腰4、5骶1椎体相对缘,其MRI的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该期提示病变为活动期,通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重。MRI的表现分为四型,支持《临床放射学杂志》第151期的分型观点。MRI是检查本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强MRI表现,为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腰椎间盘退变患者的MRI资料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并存有终板骨软骨炎16例,占26.67%,共累及29个终板,其中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6个终板;T1WI呈高信号,T2WI呈中等或较低信号18个;T1WI、T2W1上均呈低信号5个。结论 低场强MRI能较好地反映本病的病理改变,诊断价值可靠,是其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郝淑彬 《四川医学》2011,32(5):763-765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共累及终板136个,按Modic分型,Ⅰ型77个(56.6%);Ⅱ型45个(33.1%);Ⅲ型14个(10.3%)。多发累及49例(81.7%);单发11例(18.3%)。好发于下腰段,累及双侧终板多见。结论低场MRI能准确显示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部位、范围及各期信号特点,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研究》2008,(4):164-169
无症状志愿者腰椎间盘MR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腰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低场MRI表现及其分析;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椎结核临床影像学表现比较;胸、腰椎体应力变形与轻度压缩骨折的X线、CT、MRI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方法:采用0.35 T低场MRI对116例椎间盘病变患者行MRI扫描,分析终板骨软骨炎的MRI信号及形态特征。结果:116例病例中并存有终板软骨炎86例,有43例患者退变椎间盘相邻终板的骨髓在T1WI、T2WI上呈高信号;22例患者相邻椎板的骨髓在T1WI、T2WI上均呈高信号;21例患者相邻椎板的骨髓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信号的形态可分为斑片状、三角形、窄带样。结论:低场强条件下MRI对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骨软骨炎可做出诊断,且有较明确的信号及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9.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临床与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搜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间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终板骨软骨炎220例,男94例,女126例,年龄36~80岁。发生于颈椎者52例,腰椎者160例,胸椎者8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分析终板及邻近椎体骨质信号改变。结果按照不同的MRI表现,将终板骨软骨炎分为3型,Ⅰ型,退变椎间盘引起邻近松质骨水肿,表现为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Ⅱ型,邻近椎体脂肪浸润,表现为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中等稍高信号。Ⅲ型,邻近椎体的纤维化及钙化,表现为在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伴随改变:椎间盘退变,突出,许莫氏结节。结论终板骨软骨炎是造成临床局部疼痛的原因之一,MR是检查本病的最佳方法。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终板骨软骨炎的存在及其临床意义,将为颈、腰痛疾病的及时诊治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是一种发生于软骨的无菌性炎症,常继发于椎间盘退变,多见于胸腰段、腰椎以及骶尾移行段,是造成临床腰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工作中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常常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120例腰椎终板骨软骨炎的MRI特征和临床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终板骨软骨炎的组织病理基础,旨在提高对该病MRI表现和临床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湛先发  范小涛  许晓华 《重庆医学》2011,40(29):2981-2983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的生物力学特性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低场MRI对腰椎终板软骨炎的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腰椎间盘病变并腰椎终板软骨炎患者的MRI资料。结果 本组60例中,MRI表现为ModicI型I型38例,占63%;Ⅱ型8例,占13%;Ⅲ型4例,占6%;混合型10例,占16%。发生部位以L4/5和(或)L5/S1椎间隙多见,同一病例可以有不同类型。结论 提高临床医师对腰椎终板软骨炎的认识和重视,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临床表现以及磁共振成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了2012年2月至2014年5月就诊的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患者280例,对其临床资料做出回顾性的分析,并对其磁共振成像做出探讨。结果:所有的280例患者中,有I型终板数量为382个,其所占比重为56.7%;有II型终板数量为66个,其所占比重为9.8%;有III型终板数量为226个,其所占比重为33.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低场磁共振呈现分析,可以吧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的终板骨软骨炎在每一个时期所呈现出来的信号特点清楚明了的反映出来,我们能够清楚地把病灶的位置找到,从而进行类型的判断,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MR表现特征,评价对该病变的MRI诊断及探讨其分型、分期及与下腰痛的关系。方法:搜集85例经MRI检查确诊的腰椎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图像资料,对其MR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5例,发病率约65%;女30例,发病率约35%。结果:本组所有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病例,均可显示不同程度的椎间盘变性或膨(突)出表现,椎间盘及相邻椎体边缘出现斑片状、条片状异常信号灶,T1WI序列呈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序列呈高信号或低信号,TIRM序列呈低信号或等信号。63例可见Schmorl结节突入椎体内呈纽扣样缺损。按照Modic等对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有关软骨终板变性的分型标准,85例中,Ⅰ型病例6例,约占病变的7%;Ⅱ型病例70例,约占病变的83%;Ⅲ型病例9型,约占病变的11%。69%(59/85例)的终板软骨炎患者有下腰痛症状,其中骨髓型Modic1型、Schmorl结节伴周围Mod ic1型、椎间盘型患者下腰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型,Modic1型终板经保守治疗后完全或部分转换为Modic2型,腰痛症状减轻或消失,而Modic2型病例经随访MRI表现及临床症状保持稳定。结论:腰椎终板软骨炎是椎间盘退变的一种表现,是造成局部下腰痛的原因之一,MRI是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临床和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体终板骨软骨是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2006年11月-2008年1月间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终板骨软骨炎167例.男88例,女79例,年龄38-77岁。发生于颈椎者68例,腰椎者91例,胸椎者8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分析终板及邻近椎体骨质信号改变。结果 167例共累及312处终板,颈椎140处,腰椎163处,胸椎9处,其中3例病变区较广泛。伴随改变:椎间盘退变428处,突出237处,许莫氏结节162处。按照不同的MRI表现,将终板骨软骨炎分为4型。结论 终板骨软骨炎是造成临床局部疼痛的原因之一,MR是检查本病的最佳方法,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终板骨软骨炎的存在及其临床意义,将为颈.腰痛疾病的及时诊治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蒯本刚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41-14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对腰椎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低场强MRI的98例腰椎终板骨软骨炎患者资料。结果本组98例共累及178处终板,I型占40.45%,II型占47.19%,Ⅲ型占12.36%。结论腰椎终板骨软骨炎是引起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MRI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应当了解腰椎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更好的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胡秀荣  彭勇 《新疆医学》2015,(3):356-358
椎体终板炎又称为椎体终板骨软骨炎常继发于椎间盘退变,且常见于腰椎、胸腰及骶尾移行段。是造成患者腰部疼痛的原因之一,临床明确诊断对患者治疗及预后极为重要。本文收集经磁共振诊断椎体终板软骨炎患者41例,回顾性分析其磁共振的影像表现,旨在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回顾性搜集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5月,41例经MRI检查确诊的腰椎椎体终板骨软骨炎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退变腰椎终板MRI表现与其TNF-α表达及临床治疗效果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选取因腰椎退变行椎体间融合术的19例患者,其中MRI检查无改变者7例,ModicⅠ型6例,ModicⅡ型6例.退变终板先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软骨形态学变化以确定实验标本,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TNF-α的含量,临床疗效依据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结果 在出现Modic改变的腰椎终板中,TNF-α表达比无Modic改变者明显升高(P<0.05),ModicⅠ型TNF-α表达明显高于ModicⅡ型(P<0.05).ModicⅠ型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善55.28%,ModicⅡ型改善34.27%,无Modic改变者改善48.13%.ModicⅠ型手术效果优于ModicⅡ型.结论 退变腰椎终板的MRI改变与TNF-α表达有关,终板中TNF-α的异常表达可能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临床疗效与Modic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李丹丹  张昌政  周泽旺 《西部医学》2018,30(12):1851-1855
【摘要】目的 研究许莫氏结节在腰椎MRI中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腰椎间盘退变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日~2016年12月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781例,记录其年龄、性别、结节发生部位、结节MRI信号类型及其邻近椎间盘退变类型等信息,并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781例(男376例,女405例)患者中发现许莫氏结节患者93例(男性54例,女性39例)。许莫氏结节在男性中的发生率为144%,女性96%(P<0.05);许莫氏结节多发生于上终板(33%),下终板的发生率为24%(P<0.05);93例许莫氏结节患者共计465个腰椎间盘节段,退变255个,许莫氏结节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发生率较高(47.8%),许莫氏结节MRI信号无异常改变组的相应椎间盘退变发生率低于脂肪沉积组及急性炎症水肿组(P<0.05);膨出127个,许莫氏结节在腰椎间盘膨出中的发生率较高(48%),双侧或单侧终板发生许莫氏结节在腰椎间盘膨出中的发生率之间无明显差异;许莫氏结节与腰椎间盘突出、脱出、HIZ无相关性(P>0.05);modic改变64个,许莫氏结节在腰椎modic改变中的发生率较高(73.4%)(P<0.05)。结论 腰椎许莫氏结节的发生与腰椎间盘退变、膨出有明显关系,并与modic改变密切相关;许莫氏结节的MRI信号类型不同,相邻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腰痛患者的腰椎终板矢状位形态重塑、Modic改变及腰椎间盘退变与腰椎节段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20例(男249例,女171例)下腰痛患者共2 100个腰椎节段,采用动态MRI技术在患者中立及过屈、过伸3个体位成像,统计各节段的椎间位移和椎间角度变化,分析腰椎终板矢状位形态(凹陷型、平坦型和不规则型),Modic改变(0~3型),椎间盘退变(Ⅰ~Ⅴ级)与腰椎节段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腰椎终板凹陷型(63.24%)、2型Modic改变(71.79%)和Ⅱ级椎间盘退变(40.33%)最常见;1~3型Modic改变在不规则型、平坦型和凹陷型腰椎终板中的发生率依次减少,而椎间盘退变程度在凹陷型、平坦型和不规则型腰椎终板中依次加重,同样椎间盘退变程度随着腰椎终板0~3型Modic改变亦逐渐加重;腰椎椎间位移在不规则型、平坦型和凹陷型腰椎终板节段中依次增加,而椎间角度变化相反,在不规则型腰椎终板节段中最大,在凹陷型腰椎终板节段中最小;腰椎终板2型Modic改变节段椎间位移最大,而椎间角度变化在Modic改变各型中依次增加.结论 腰椎终板重塑与Modic改变可能参与机体对抗节段过度活动的调节机制,与腰椎节段活动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腰椎Modic改变是指腰椎终板及终板下骨质在MRI上的异常信号改变.1987年Roos等[1]率先报道在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的MRI中发现邻近终板区域的椎体信号异常.1988年Modic等[2,3]系统描述了在退变的腰椎间盘终板及终板下骨质MRI信号改变的类型、分型标准及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