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1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症状分别是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嗜睡、健忘、口干、怕冷、舌质偏暗、失眠、自汗、畏风。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该病的中医证候分为4类,分别为气血亏虚型、痰浊中阻型、肾阳不足型、肝阳上亢型。结论: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能够对以问诊为基础的症状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型特点。  相似文献   

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证候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01例SPID患者,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PID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症状分别是腰骶酸痛、带下量多、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恶寒、舌质偏暗、口干、月经色暗或有血块、头晕、急躁易怒。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该病的中医证候分别为脾虚湿瘀互结型、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结论: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SPID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本病的中医证候规律。  相似文献   

3.
鲁喦  李涛 《中医药研究》2011,(2):166-16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后中医证候的演变。方法采用前瞻、对照方法,分析40例超早期脑梗死动脉溶栓后中医证候的动态演变。结果治疗14 d后,34例风证全部消失,气虚证由治疗前的0例变为8例,火证由治疗前的22例变为9例。瘀证在治疗前后的出现频率均为100%。急性脑梗死在超早期以实证为主,随着病程的发展,风证逐渐消失,实证的比例下降。而虚证,特别是气虚证的比例开始增加,瘀证在整个过程中则一直存在。治疗组证候的变化与保守治疗组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溶栓治疗对脑梗死超早期的证候演变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治疗组的证候变化符合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总体证候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总结颞叶癫痫的中医临床症状,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颞叶癫痫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为颞叶癫痫中医证候分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临床调查的方法,收集102例颞叶癫痫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医四诊信息.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颞叶癫痫发作期的常见症状依次有:卒然昏仆、运动停止(愣神)、目晴直视、强直抽搐、喉中痰鸣、牙关紧闭、咂嘴、口吐涎沫、意识模糊、吞咽、息粗、双目上视或斜视、双手摸索、头昏、咀嚼、喃喃自语或口中有声、胸闷等。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颞叶癫痫的主要证候包括痰气郁滞证、痰火内闭证、心脾两虚证、瘀阻脑络证和肝肾阴虚证。结论:因子分析法能够对以问诊为基础的中医症状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颞叶癫痫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中医证候特点,探索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 收集260例PBC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取的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并结合证候要素判定标准确定PBC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再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条目进行聚类分析,探索PBC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结果 ①PBC患者多有神疲乏力、脘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元统计方法在研究中医证候分类中的实际意义,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中医临床四诊信息,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集116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中医四诊信息;应用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可为5个类别:肝气郁结、肝郁脾虚、湿热内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其中16例由于中医四诊信息量的限制(属无症可辨)而难以进行证型分类。结论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对中医四诊信息较好地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广东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证候分型特点,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广东地区1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在提取出的15个公因子中,其中11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因子分别对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湿热痹阻、肝肾不足三个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候。结论:因子分析能对中医四诊信息较好地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广东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型特点,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因子分析法初步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候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患者236例,结合其中医诊断、体格检查等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CSA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调查,归纳出CSA症状类变量29个,舌象变量6个,脉象变量5个。因子分析方法显示CSA的中医证候分类可分为5类,即气血亏虚型、痰湿中阻型、肝肾阳虚型、气滞血瘀型和肝阳上亢型。其中气血亏虚是CSA发病的核心病机,而其余四类是CSA的中医基本证型。结论因子分析法能够对以中医四诊为基础的症状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在中医证候的研究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探讨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基于内容分析法,对1989~2009年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文献进行初步研究,归纳分析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证型,并提取证型的主症及次症。结果:纳入符合要求文献共111篇,初步采集到按照不同术语表述的证型有74个。应用内容分析法,根据证候的命名和证候的分类原则,将证型本质相同而表述名称不同的证型合并后得到36个证型。对这36个证型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六个常见证型:肾阳虚、肾阴虚、肾阴阳两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以及常见的兼夹证:痰湿、瘀血、气郁,并分析归纳了各证型的主症和次症。结论:本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证候类型进行文献研究,为本病今后的中医证候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李鹏  胡杰  吕祥龙 《中国中医急症》2023,(4):628-630+638
目的 探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与颈动脉斑块风险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取复发性脑梗死110例患者,均行颈动脉B超,根据检查结果将颈动脉风险程度分为低度风险组、中度风险组、高度风险组,此外,还从中医证候的维度对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和颈动脉斑块风险分级加以对比,以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采用Logistic探讨证候特征、颈动脉斑块分级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以痰、瘀居多,复发性脑梗死复合证候要素以痰瘀为基本证候组合,患者还会表现出气虚证及风证,通过Pearson-χ2论证,发现在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斑块低度风险组与中度风险组风证的构成比高于高度风险组(P=0.016 <0.05、P=0.001 <0.05);颈动脉斑块高度风险组中医证候要素(痰、瘀)的构成比高于中度风险组(P=0.002 <0.05、P=0.012 <0.05)。Logistic分析,中医证候(痰证、瘀证)、高风险颈动脉斑块是引起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主要中医证候要素是痰、瘀,高度风险的颈动脉斑块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对于高度...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证候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研究,是现今继承发展中医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广泛应用,探索中医证候分类识别研究的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就多元统计学方法在中医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现状予以分析,总结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在证候分类识别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证候分类识别方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医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中医证候分类思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着重讨论疾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原理,对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不能真实反应中医疗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例阐述证候分类方法、证候分类与疗效的相关性,探索基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新思路与方法,提出通过对比有效与无效患者的证候特征,发现中医治疗方法的有效适应证候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心脑合病)的证候分类及其特征。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在中国11家三甲医院收集982例心脑合病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等中医四诊信息并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及主题模型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心脑合病的证候。结果:常见的四诊信息:肢体不遂、胸闷、乏力、头晕、身体困重、神疲、少气懒言、胸痛、肢体麻木、舌下脉络紫色等;挖掘出瘀热内蕴、阴虚内热、痰湿阻络、气血亏虚、痰瘀互结、脾肾阳虚、肝郁脾虚、气虚血瘀、瘀血阻滞、肝肾阴虚10类证候,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心脑合病中医证候可分10型,运用主题模型的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有一定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肾病证候分布调查及早期主证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玮 《浙江中医杂志》2006,41(8):437-439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早期主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调查,对早期主证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中医兼证以血瘀、湿邪致病发生率高;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出现率高的证型为气阴两虚证,终末期肾病时以阴阳两虚证发生率高,血瘀、湿邪致病则贯穿于病程始终。结论:通过证候分布调查,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进行针对性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有较好疗效的。  相似文献   

15.
杨东宁 《河南中医》2011,31(4):363-364
目的:探讨脑梗死分期与中医证候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辨证提供参考.方法:将脑梗死分为五期:超早期、早期、高峰期、恢复早期、恢复中期.每一位患者按照不同分期,辨证分为心、肝、脾、肺、肾、经络、神、大肠、胃九个病位证素,并就各证素出现率作一比较.结果:在不同分期病住证素出现率的比较中,肝的出现率与其他病位证素比较差异显著(P<...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要素的提取,探索以证候要素为核心的中医辨证方法新体系。方法: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缺血性中风病的证候要素进行提取。结果: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5个证候要素及所包含的症状。结论:证候要素及所包含的症状的提取对缺血性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311例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中医临床表现特点和证候要素,并探讨证候的特点.方法 多中心、前瞻性收集311例确诊为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中医证候的规律和特点.结果 常见的中医临床表现有:疲乏(229例,73.63%)、肠鸣(229例,68.81%)、便溏(194例,62.3...  相似文献   

18.
高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3,(15):109-110
目的:通过对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的统计分析,探索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对收集的1086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归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学规律,分析其中医证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期等方面的分布情况。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性方面有差异。结论: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呈现风寒湿热夹杂、气血阴阳亏虚、痰瘀互结的特点,寒湿痹阻证、风湿痹阻证为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探讨原发性肺癌的中医证候要素分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前瞻性观察方法,分析原发性肺癌患者428例,结合其中西医临床诊断及基本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频数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探究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候要素。结果:通过对原发性肺癌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出原发性肺癌症状类变量28个,舌象变量6个,脉象变量7个,其对总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9.135%。因子分析方法显示原发性肺癌的中医证候分类可分为5类,即阴虚热毒型、气阴两虚型、肺脾气虚型、气滞血瘀型和痰湿蕴结型。结论:本探究结合因子分析法能够对以中医四诊为基础的原发性肺癌症状进行证型分类,在客观程度上揭示原发性肺癌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证候分类特点,为肝炎肝硬化的证候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PSS 20.0数据统计软件,根据通过《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到的80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资料,对其中的97个中医症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并对这些公因子进行中医证候的诠释。结果:对80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97个中医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32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根据中医理论对32个公因子下的中医症状进行诠释。提示的中医证候有血瘀证、湿证、热证、肝气郁结证、脾虚证、气阴两虚证、水停证、脾虚湿盛证、血虚证。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证候分析是可行的,分析结果与现有的肝硬化辨证分型基本一致,此次研究既为现有的肝炎肝硬化辨证分型提供依据,也是首次应用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数据来研究肝炎肝硬化的证候分类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