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方法。方法采用水提、絮凝脱色、树脂吸附、重结晶工艺提取纯化。结果杜仲叶的水浸提液浓缩后用1%壳聚糖絮凝去杂、活性碳脱色得到进样液,进样液用NKA-9树脂吸附,50%乙醇解吸,洗脱液浓缩后的粗品经甲醇重结晶得到纯度≥97%的绿原酸,提取率≥65%。结论优化完善了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方法,为杜仲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杜仲叶绿原酸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杜仲叶绿原酸的微波提取工艺,优选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提取溶剂、溶剂倍量、辐照时间对微波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杜仲叶绿原酸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为∶水为提取溶剂,溶剂倍量9∶1,辐照时间120 s。结论在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2.98%。  相似文献   

3.
杜仲叶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的功效。绿原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本文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杜仲叶项下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其结果表明,本方法稳定,重复性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军海  裘爱泳 《中药材》2004,27(12):942-946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杜仲叶绿原酸,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条件,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1.7%,提取温度55.8℃,料液比1: 12.8,提取时间2 h.通过对6种树脂进行静态吸附实验,选出NKA-Ⅱ树脂为吸附分离杜仲叶绿原酸的最佳树脂,最佳吸附-解吸条件:吸附流速2 ml/min,原液过柱吸附2次,最佳吸附剂为40%乙醇.  相似文献   

5.
刘军海  裘爱泳 《中成药》2007,29(7):1090-1092,I0001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苯丙素类物质,具有利胆、抗菌、抗病毒、降压、增高白细胞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是保健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重要原料。目前我国提取绿原酸多以金银花为原料,其绿原酸提取成本高。近年的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6.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以丙酮为溶剂提取杜仲叶绿原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 丙酮提取杜仲叶绿原酸最佳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40%,提取温度65℃,料液比1:13,提取时间2 h,提取两次.结论 在最佳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和得率分别为2.25%,17.15%,纯度达到13.12%.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处理杜仲叶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瑞娟  张水寒  罗跃龙  蔡萍  肖娟  万丹 《中草药》2013,44(15):2085-2091
目的 对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处理杜仲叶进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阐明不同初加工方式对杜仲叶化学成分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杜仲叶的产地初加工方式.方法 对所采集的杜仲鲜叶以不同的产地初加工方式进行加工处理,并采用HPLC法,建立用以评价初加工方式优劣的指纹图谱体系.色谱条件:以Promosil C18 (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扫描波长200~400 nm,检测波长208 nm,柱温25℃,体积流量0.8 mL/min.结果 系统研究了杜仲叶的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并建立了评价其优劣的杜仲叶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22个主要共有峰,但是各共有峰峰面积相差较大,绿原酸、京尼平苷酸等主要有效成分的量有明显差异.结论 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同时用于有效成分的定量测定,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可较全面地反映不同产地初加工方式处理的杜仲叶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17个不同产地杜仲叶中5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儿茶素、芦丁的含量,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45 min,5%~15%A;45~85 min,15%~24%A),检测波长208 nm。考察不同产地杜仲叶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结果:不同产地杜仲叶中5种主要有效成分总量及各有效成分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采自陕西省黄陵县的杜仲叶中5种有效成分总质量分数高达14.15%,而采自四川省渠县的杜仲叶仅1.37%,两者相差10倍。结论:杜仲叶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其中陕西、河南等地样品中含量明显高于西南地区(如四川、重庆、贵州等)。杜仲叶应尽可能采取低温快速干燥。  相似文献   

9.
罐组动态逆流提取中药杜仲叶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有效成分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罐组动态逆流提取与传统单罐提取两种提取工艺提取杜仲叶中的总黄酮和绿原酸.所得滤液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干粉,对干粉进行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罐组动态逆流提取所得干粉量、干粉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总黄酮和绿原酸的提取率分别是传统单罐提取的1.70倍、1.11倍、1.35倍、1.56倍和2.30倍.结论:罐组动态逆流提取技术能更完全的提取出杜仲叶的有效成分,所得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炮制方式对中药材杜仲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杜仲Eucomm ia ulmoidesO liv.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皮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近代研究表明,杜仲叶中含有与皮相似的化学物质,有些含量比皮还高,故有学者提出以叶代皮的观点,并收录于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中。其性微辛,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微软等证[1]。杜仲叶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绿原酸,环烯醚萜类(如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和黄酮类等化物。这些成分对治疗疾病均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这些活性成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它作为中药材的品质。虽然对传统中药杜仲(皮)的…  相似文献   

11.
杜仲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仲Eucommia ulmoides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由于一直以来以皮入药,加上资源较为稀缺,因此人们开始以杜仲叶Eucommiae Folium代替杜仲皮入药.杜仲及杜仲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且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应用,是极具开发价值的道地中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杜仲叶具有降压、调节血脂、心血管保护、预防肥胖、抗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延缓衰老、抗疲劳等作用.临床上杜仲叶主要应用于降压、治疗妇产科疾病等.笔者对杜仲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为杜仲叶的新药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文娜  肖苑  陈阳 《中医药导报》2011,17(12):65-67
目的:优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工艺,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比较铅沉淀、石灰乳沉淀、溶剂萃取、壳聚糖絮凝除杂对粗提物的分离效率,并考察7种大孔树脂对绿原酸的吸附性能,还研究了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分离除杂方法为壳聚糖絮凝除杂法,最佳树脂为NKA-9型大孔树脂,上柱前粗提物绿原酸含量为2.54%,经大孔树脂纯化后产品中绿原酸含量达到42.43%,提高了16倍。结论:壳聚糖絮凝除杂法能很好分离除杂,NKA-9型大孔树脂对杜仲叶绿原酸有较好纯化效果。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强于绿原酸标准品。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络合显色反应建立杜仲叶中绿原酸测定方法。方法绿原酸和铝离子发生络合显色反应,通过分光光度计在530nm处测定显色溶液吸光度,计算绿原酸含量。结果线性相关方程Y=0.00392X-0.0067,r=0.9995。绿原酸浓度范围为1.7×10^-4~1.0×10^-2g·L^-1。结论络合显色法简单准确,满足了实验和生产常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杜仲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杜仲叶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牛蒡子苷(1),表松脂素(2),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3),3,4-二羟基-苯甲酸(4),D-核糖-1,4-内酯(5),L-核糖-1,4-内酯(6),尿苷(7),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呋喃果糖苷(8),杜仲醇(9),1-脱氧杜仲醇(10)。结论:化合物1,4~8为首次从杜仲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对脂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对脂代谢关键酶的影响,探讨其降血脂作用机理。方法测定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对离体胆固醇微胶粒形成,猪肝HMG-CoA还原酶活性以及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抑制离体胆固醇微胶粒形成作用(IC50=64.8μg.mL-)1强于绿原酸(IC50=82.2μg.mL-)1;抑制HMG-CoA还原酶效价强于辛伐他汀;抑制胰脂肪酶活性(IC50=2.6μg.mL-)1强于绿原酸(IC50=4.0μg.mL-1)但略低于奥利司他(IC50=1.7μg.mL-)1。结论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降血脂机理可能与抑制脂质的吸收转化、抑制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和减少肝脏胆固醇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杜仲叶生长发育过程中结构和绿原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杜仲叶结构发育与绿原酸积累的关系.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杜仲叶的结构发育.结果 在豫北地区,3月中旬杜仲叶萌动,4月上旬叶片分化完成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脉等成熟组织.7月叶片厚度达到最大,之后趋于稳定.4月叶片绿原酸的含量为0.654%,6月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达到最高,为1.153%.之后,随着叶片的衰老,绿原酸含量不断降低,至落叶前的11月,绿原酸含量为0.483%.结论 综合分析叶片生物量和绿原酸含量,7~8月份采集杜仲叶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万军  周霞  陈青竹  兰雁  吴纯洁 《中成药》2006,28(4):584-585
杜仲颗粒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册(编号:W S3-B-1938-95)。由杜仲、杜仲叶2味药组成,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之功效,临床上用于肾虚腰痛,腰膝无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高血压症。原质量标准中,未对成品进行含量控制。文献报道[1,2,3,4],杜仲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及杜仲胶等,杜仲叶含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化合物、黄酮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其中二者均含有绿原酸,绿原酸含量测定方法有薄层扫描法[5,6,7]、高效液相色谱法[8,9,10]等。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杜仲颗粒…  相似文献   

18.
杜仲愈伤组织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杜仲愈伤组织中绿原酸的含量王俊丽陈丕铃(河北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保定071002)李会肖(河北省辛集市林业局辛集052360)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是我国名贵的药用植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等功效。目前已有从杜仲叶片中提取绿原酸纯品的报道[1],本文对离体培养愈伤组织中绿原酸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以便为高纯度绿原酸的分离提取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所用材料为本研究室培养的杜种愈伤组织。1.2愈伤组织的培....  相似文献   

19.
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杜仲叶和果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为杜仲叶和果实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以及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分别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紫外分光光度法(506 nm)对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得出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月份。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分别用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用苯酚-硫酸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481 nm)对其总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得出总多糖含量最高的月份。结果:紫外分光度法测得不同季节的杜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以4月份为最高。叶和果实中总多糖含量均以3月份为最高,但是果实中总多糖的含量在6月份会达到最低,7月份又有显著回升;而叶的这个过程不明显,5月份后总多糖含量一直缓慢下降。结论:杜仲叶和果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均比较高,其最佳采收期均为4月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炮制、不同剂量的杜仲叶、杜仲皮对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壳肿胀法,以生理盐水组为空白对照,地塞米松组为阳性对照,测定小鼠耳廓肿胀率和肿胀抑制率。结果:生杜仲叶、炒杜仲叶、生杜仲皮和炒杜仲皮10.0g/kg剂量组,炒杜仲叶和炒杜仲皮5.0g/kg剂量组小鼠耳廓肿胀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各种处理的肿胀抑制率都以10.0g/kg剂量组最高。结论:杜仲皮、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