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蝴蝶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MCI树脂等常规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中药木蝴蝶种子80%甲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以及核磁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为木蝴蝶苷 B(1)、白杨黄素(2)、黄苓苷元(3)、5,6-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4)、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5)、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6)、2α,3β-二羟基羽扇豆醇(7)、羽扇豆醇(8)、顺式-连翘环己醇(9)、β-谷甾醇(10)、豆甾醇(11)。其中,化合物 5 为首次从木蝴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对兰花根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对石油醚总提物及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活性研究,为兰花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法,对兰花根石油醚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NO测定法及MTT法对所得石油醚总提物及单体化合物进行抗炎及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 石油醚部位经柱色谱法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豆甾-4-烯-3β,6β-二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棕榈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胡萝卜苷。细胞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石油醚总提物及豆甾-4-烯-3β,6β-二醇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及小鼠乳腺癌细胞4T1均有显著增殖抑制作用,石油醚总提物具有明显抗炎作用。结论 兰花根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有一定的抗炎及抗肿瘤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从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β-甲氧基羊毛甾-9(11)-烯-27-醇(1),3β-羟基羊毛脂- 9(11)-烯(2),(24S)-3β-甲氧基羊毛甾-9(11),25-二烯-24-醇(3),8-羟基-新薄荷醇(4),(2E)-3,7-二甲基-2,7-辛二烯-1,6-二醇(5),(+)-香茅醇(6),7-羟基薄荷醇(7)和十九烷酸乙酯(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研究藏药多刺绿绒蒿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13C-NMR等理化数据及与文献相对照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从多刺绿绒蒿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马齿苋酰胺E(1),N-反式对羟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苯乙胺(2),金圣草黄素(3),芹菜素(4),大风子素(5),对羟基肉桂酸葡萄糖酯(6),stigmast-5-ene-3β-ylformate(7),3β-hydroxy-7α-ethoxy-24β-ethylcholest-5-ene(8),β-谷甾醇(9)。化合物6~8 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获得,1,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冯小路  辛海量  张磊  路金才  王玉亮 《中草药》2009,40(Z1):104-106
目的 进一步研究乌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手段,对乌韭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等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牡荆素鼠李糖苷(Ⅰ)、牡荆素吡喃葡萄糖苷(Ⅱ)、6,7-二羟基香豆素(Ⅲ)、十五烷醇(Ⅳ)、十六烷酸(Ⅴ)、β-谷甾醇(Ⅵ)和胡萝卜苷(Ⅶ)。结论 化合物Ⅰ~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中缅木莲Manglietia hookeri嫩枝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及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从中缅木莲中分离得到了6个桉叶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鉴定分别为柳杉醇(1),β-桉醇(2),(-)-10-epi-5β-hydroxy-β-eudesmol(3),epi-carrisone(4),6-羟基-桉烷-4(14)-烯(5)和gynurenol(6)。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化合物 3 的碳谱数据。  相似文献   

7.
多节孢属真菌代谢产物结构多样。该研究通过正相硅胶色谱、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从一株多节孢属真菌的固体发酵提取物中分离鉴定4个代谢产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2-羟基-1,1-二甲基-1,2,3,9-四氢-4H-咔唑-4-酮(1)、酪醇(2)、羟基酪醇(3)和羟基酪醇乙酸酯(4),其中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王加文  李洁  刘建群  彭财英  舒积成 《中草药》2024,55(11):3588-3592
目的 研究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醋酸乙酯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和波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化合物,通过抑制一氧化氮(NO)生成实验评价新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马鞭草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生物碱类成分,分别为马鞭草碱A(verboffidine A,1)、5-羟基-2-吡啶甲酯(2)、6-羟甲基-3-羟基吡啶(3)、烟酸(4)、尿嘧啶苷(5)、腺苷(6)、苯乙胺(7)和吲哚-3-乙醇(8)。体外抗炎实验显示,化合物1具有抑制NO分泌作用,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38.5 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马鞭草碱A(verboffidine A),并且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化合物2378为首次从马鞭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谭茂强  牛峥  张敏  郭远强  邱峰  丁丽琴 《中草药》2021,52(17):5203-5209
目的 研究酸浆属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var.franchetii的化学成分。方法 对酸浆全草醋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多种柱色谱,并结合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酸浆醋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鉴定10个化合物,分别为4β-methoxy-7β-hydroxyneophysalin B(1)、酸浆苦素P(2)、7-氧代-β-谷甾醇(3)、7β-羟基谷甾醇(4)、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5)、豆甾-5,22-二烯-3β,7β-二醇(6)、(24R)-5,28-stigmastadiene-3β,24-diol-7-one(7)、(24S)-5,28-stigmastadiene-3β,24-diol-7-one(8)、3β-羟基-胆甾-5-烯-7-酮(9)、sargassuol A(10)。结论 化合物1 为新化合物4β-methoxy-7β-hydroxyneophysalin B,中文俗名酸浆苦素XIII,化合物310 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我国南海丛柳珊瑚(Paraplexaura sp.)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反相半制备HPLC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南海丛柳珊瑚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鉴定为:胆甾-4-烯-3β,6β-二醇(1)、24-亚甲基胆甾-5-烯-3-羟基-7-酮(2)、神经酰胺(E)-N-2-(1,3-二羟基-4-十八烯基)-十六酰胺(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4)、尿嘧啶核苷(5)、咖啡因(6)、氨茶碱(7)、胸腺嘧啶(8)、鲨肝醇(9)。结论 化合物2~8均为首次从该种属珊瑚中分离得到,其中6、7在植物中较为常见,从丛珊瑚中分离得到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黄花獐牙菜Swertia kingi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MS、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黄花獐牙菜根部95%乙醇提取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1)、β-谷甾醇(2)、1,3,7-三羟基(口山)酮(3)、当药醇苷(4)、1,3,7-三羟基-8-甲氧基(口山)酮(5)、1,5,8-三羟基-3-甲氧基<(口山)酮(6)、1,3,7,8-四羟基(口山)酮-1-O-β-D-葡萄糖(7)、1,3,7,8-四羟基(口山)酮(8)、1-羟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9)和1,2,6,8-四羟基<(口山)酮(10)。结论 除化合物2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白花碎米荠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聪聪  苏艳芳  陈磊  毕研平  杨帆  徐婧  颜世伦 《中草药》2013,44(19):2657-2660
目的 研究白花碎米荠Cardamine leucanth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D-101大孔吸附树脂、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白花碎米荠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白花碎米荠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其中包括3个简单吲哚类化合物:吲哚-3-甲酸(1)、6-羟基吲哚-3-甲酸(2)、吲哚-3-甲酸-6-O-β-D-葡萄糖苷(3);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七叶内酯(4)、七叶苷(5);7个甾醇类化合物:3-O-(p-香豆酰基)-β-谷甾醇(6)、β-谷甾醇(7)、5α, 8α-过氧麦角甾-6, 22-二烯-3β-醇(8)、5α, 8α-过氧麦角甾-6, 9(11), 22-三烯-3β-醇(9)、7α-羟基-β-谷甾醇(10)、6′-O-棕榈酰-β-胡萝卜苷(11)、胡萝卜苷(12);2个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13)、香草酸(14)。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华北耧斗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华北耧斗菜(Aquilegia yabeana Kitag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 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3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4-二羟基苯乙酸(Ⅰ, 羟基酪醇(Ⅱ,邻苯二酚(Ⅲ,对羟基苯乙醇(Ⅳ, 3-甲氧基-4-羟基苯乙醇(Ⅴ, 原儿茶酸(Ⅵ, 没食子酸(Ⅶ, 5,7,4′-三羟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Ⅷ, 5,4′-二羟基-6,7-二甲氧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Ⅸ, 5,7,4′-三羟基-6-甲氧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Ⅹ, 5,7,8,4′-四羟基-6-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Ⅺ, 槲皮素-3-O-β-D-木糖-(1→2-β-D-半乳糖苷(Ⅻ, 芦丁(ⅩⅢ。 结论 以上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华中枸骨Ilex centroch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等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 从华中枸骨根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羰基-α-香树醇-3β-棕榈酸酯(1)、3β-乙酰氧基-28-羟基-12-烯-乌苏烷(2)、儿茶酚(3)、4-乙基儿茶酚(4)、2,4,6-三甲氧基苯酚(5)、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2-丙二醇(6)、3-(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丙二醇(7)、3,4-二甲氧基苯酚(8)、3,4-二羟基苯丙酸甲酯(9)、3β,19α,23-三羟基-20α(H)-乌苏-12-烯-28-酸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10)、(+)-1-羟基松脂醇-1-O-β-D-葡萄糖苷(11)、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坡模酸(12)、rotundioic acid(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华中枸骨中分离得到,其中4~9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兔儿风Ainsliaea 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现代波谱鉴定其结构。从云南兔儿风乙醇提取物中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冬青醇乙酸酯(1),降香萜烯醇(2),α-香树脂醇(3),伪蒲公英甾醇(4),β-香树脂醇(5),刺囊酸(6),multiflorenol (7),3β-羟基-18-烯-齐墩果烷 (8),12-齐墩果烯-11-酮-3β-棕榈酸酯(9),羊齿烯醇(10),fern-7-en-3β-ol(11)和羽扇豆醇(12)。除化合物 1,3,5,和10 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云南兔儿风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杨国勋  臧毅  胡长玲  熊娟  胡金锋 《中草药》2014,45(24):3524-3527
目的 对产于湖北随州的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多种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解析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石松全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1-表千层塔烯二醇(1)、千层塔烯二醇(2)、α-芒柄花醇(3)、serrat-14-en-3β, 21β, 24-triol(4)、3β, 21α-dihydroxyserrat-14-en-16-one(5)、石松三醇(6)、石松四醇(7)、3α, 21β, 24-trihydroxyserrat-14-en-16-one(8).结论 化合物18均为千层塔烯(serratene)三萜,为石松属植物中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化合物5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7.
木蹄层孔菌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薇  杨峻山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0):1528-1529
 目的 研究木蹄层孔菌 [ Fomes fomentarius ( L.Ex.Fr.) ] 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 柱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木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中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泡桐素 (1);2个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原儿茶醛 (2),4-( 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 (3); 3个甾类化合物: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 (4),麦角甾-7,22-二烯-3β醇 (5),β-谷甾醇 (6) 。结论 化合物1~4, 6均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南海海绵Hyrtios erectus的高级性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对该种海绵的甲醇提取物按极性大小进行萃取,取正丁醇部分进行柱色谱,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吲哚类衍生物,分别为5-羟基色氨酸(Ⅰ),5-羟基吲哚-3-醛(Ⅱ),5-羟基吲哚-3-(2-羟基)乙基(Ⅲ),5-乙氧基吲哚-3-醛(Ⅳ),1-甲基-1,2,3,4-四氢-6-羟基-β-卡波啉-3-羧酸(Ⅴ)。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从该属海绵中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9.
莲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莲须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和聚酰胺柱色谱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6 个化合物,分别为1-癸醇(Ⅰ)、二十四烷酸(Ⅱ)、棕榈酸(Ⅲ)、环阿尔廷醇(Ⅳ)、环阿尔屯烷-23-烯-3β, 25-二醇(Ⅴ)、金色酰胺醇酯(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苷(Ⅷ)、棕榈酸-α, α′-甘油二酯(Ⅸ)、二十六烷酸-α-甘油酯(Ⅹ)、对苯二酚(Ⅺ)、对羟基苯甲酸(Ⅻ)、丁二酸()、山柰酚( )、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ⅩⅤ)、异鼠李素(ⅩⅥ)。结论 化合物Ⅰ、 Ⅳ~ Ⅵ、Ⅸ~Ⅻ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Ⅲ、Ⅶ、Ⅷ为首次从莲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方法对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 benthamii全草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质谱、核磁等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从小鱼眼草中分离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甲酸酯(1),β-香树脂醇乙酸酯(2),β-香树脂醇(3),β-香树脂酮(4),3β-羟基, Δ11,13(18)-齐墩果二烯(5),Δ12-齐墩果烯(6),木栓酮(7),达玛烷二烯醇乙酸酯(8)和表木栓醇(9)。化合物 1~8 为首次从鱼眼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9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1 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