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其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范围很广,包括米饭和米面、肉类、菜汤、炒菜、牛奶、凉拌菜等。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食物在食用前若未加热或加热不彻底,在适宜生长温度(28~35)℃条件 相似文献
2.
3.
4.
1999年 10月 13日晚 ,驻长沙某部招待所发生一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证实为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1 资料与方法 ( 1)资料来源 :住院与门诊病人按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内容进行问卷调查 ,其他人员进行集体流行病学调查。对招待所食堂所留食物样、原料及病人呕吐物、大便标本进行采样 ;临床化验资料由收治医院提供。 ( 2 )方法 :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金葡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检测 ,对有机磷、砷等剧毒物质作定性分析 ;对可疑标本同时送当地防疫站化验。2 结果 … 相似文献
5.
1998年9月23日至9月25日,江苏某市一中心小学发生一起疑似食扬中毒事件,发病经治疗者164人。经调查分析认为是一起因蜡样芽孢杆菌介水传播所引起的暴发感染,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事件发生经过1998年9月23日下午2点左右,某中心小学陆续出现以恶心、呕吐、上腹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病人,到9月24日中午发病数达到高峰,9月25日上午以后无新病人发生。此期间先后有164名学生到医院就诊,经输液加抗菌药物治疗处理后均很快恢复,无住院重病人,无死亡。25日起全校恢复正常上课。2赢行病学调查2.卫基本情… 相似文献
6.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月25日,长治市潞安矿务局第二中学发生一起162名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分析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认为是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型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应用预防医学》2021,27(3)
目的查明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暴发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建议,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搜索病例并进行流行病学和食品卫生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样本、涂抹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次事件确诊病例17例,均为2所民办学校学生,罹患率为1.08%,以恶心、呕吐和腹痛为主要症状,无腹泻患者。14例病例至医院就诊,其中11例白细胞计数升高(78.57%)、13例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92.86%)。最短潜伏期30 min,最长潜伏期130 min,平均潜伏期85 min。病例均食用过罗某摊点的小吃,小吃制作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实验室检测样本10份,有4份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其中制作炒饭的蒸笼米饭检出结果为1.8×10~7cfu/g。结论本次事件是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米饭引起的食物中毒暴发事件,提示小吃摊食物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费飞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6):98-99
目的对零售的米饭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方法 GB/T4789.1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孢杆菌检验》。结果 30份零售米饭中检出19份蜡样芽孢杆菌阳性,其中有11份样品蜡样芽孢杆菌计数>106(CFU/g)。结论做好食品的冷藏和加热,搞好环境卫生,保持食品经营场所整洁卫生,做好个人卫生,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零售摊位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调查某院新生儿科新生儿败血症聚集事件发生的原因,评价相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9年4月23—25日该院新生儿科发生医院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早产三胞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母乳及医院环境标本进行卫生学监测,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结果 新生儿科除三胞胎新生儿外,无其他新生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三胞胎新生儿均在开始母乳喂养约48 h发病,其中2例新生儿血培养均为阴沟肠杆菌。采集37份标本,4份标本细菌菌落数超标,仅母乳培养出阴沟肠杆菌,且菌落数>1 000 CFU/mL。暂停三胞胎新生儿母乳喂养,采取抗菌药物治疗,加强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的管理,三胞胎新生儿均治愈出院,无新发病例出现。结论 母乳污染可能是此次聚集事件发生的原因。母乳采集过程中的污染不容忽视,新生儿科应实施母乳喂养规范化管理,将医院感染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快速分离病原菌,追溯其食源性疾病的来源。方法:采集食物中毒者剩余食物、呕吐物、粪便,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采集病人的双份血清进行相应的抗体检测。结果:在1份凉皮、1份呕吐物、2份大便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其中凉皮、呕吐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菌落总数>106cfu/g,病人双份血清中,蜡样芽孢杆菌抗体有四倍以上的增高。结论:按照WS/T.82-1996诊断标准,这是一起被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凉皮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3.
2009年6月9日,武汉市蔡甸区某村小学发生了一起因食用热干面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根据现场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和对吃剩的热干面及患者呕吐物进行实验室检验,证实此次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2009年6月9日上午6~7时,蔡甸区某村小学16名学生先后到学校附近100米处—村民的早餐点食用热干面。餐后约1小时,1名就餐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刘秋爽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6,(9):675-677
目的调查了解此次食物中毒的原因,为监督监管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中毒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可疑的剩余食物和腹泻物标本,参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结果经甘露醇卵黄多粘菌素琼脂平板(MYP)特征性生化反应鉴定,从剩余食物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该菌经菌落计数已达2×10~7,达到致病数量级。经初步生化反应及肠杆菌科生化试剂盒鉴定,从剩余食物和患者腹泻物中检出雷吉普罗威登斯菌,该菌经血清学试验,6名病人的血清凝集效价恢复期比急性期均有4倍以上增长;经融合性试验,从四份样品中检出的雷吉普罗威登斯菌是同一来源,没有拮抗现象。结论加强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安全教育,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MacLehose R Pitt G Will S Jones A Duane L Flaherty S Hannant D Stuttard B Silverwood A Snee K Murray V Syed Q House I Bellis MA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medicine》2001,23(1):18-22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an incident where elemental mercury led to widespread contamination and the exposure of 225 individuals and confirmed toxicity in 19 individuals.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incident and difficulties found in trying to assess the risk to individuals and to identify and decontaminate the residences involved. METHODS: All individuals exposed to elemental mercury in the incident were followed up for 15 months. RESULTS: Thirty-seven individuals were found to be 'at risk' and 13 were symptomatic of mercury poisoning. Five patients required chelation therapy. The incident was closed when the risk of poisoning and re-exposure was minimized. CONCLUSION: Incident management depends on early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all agencies involved. 相似文献
17.
Bacillus cereus cross-infection in a maternity-uni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 R Birch B S Perera W A Hyde V Ruehorn L A Ganguli J M Kramer P C Turnbull 《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1981,2(4):349-354
18.
19.
On October 29, 1998, The Garland Health Department in Texas investigated seven illnesses at a church day school. The six children and one adult had handled hydrated, orange-colored rice before consuming a meal. B. cereus organisms were found in the rice at an estimated concentration of 5.6 x 10(5) per gram. As far as the authors can determine, this outbreak is the first one documented to have occurred from indirect ingestion of B. cereus by way of contaminated hands, as opposed to ingestion of the toxin in the food product in which the organisms grew.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