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手术患者的住院特征和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为规范诊疗流程和降低医疗费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患者人口学特征、住院信息等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总费用中材料费占比例最高,不同医师经治患者的平均术前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差异较大。住院天数、人工晶体价格是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通过推行临床路径,规范诊疗流程,选择合理的植入晶体,是控制医疗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合新疆地区卵巢癌患者住院费用的DRGs病例组合方案,制定卵巢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参考标准。方法收集新疆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10-2014年1379例卵巢癌病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数据挖掘决策树法对卵巢癌患者进行病例组合分析。结果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住院天数、出院转归、伴随疾病个数、治疗方式;通过对1379例卵巢癌患者分组共形成7个DRGs组合和相对应住院费用标准。结论基于卵巢癌患者住院费用DRGs病例组合方案,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付费方式,切实降低医疗费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胃癌病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控制医疗费用、节约医疗成本的方法和途径。方法对!##&年至!##’年符合条件的所有胃癌出院病人进行分析,通过多元逐步回归研究胃癌病人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住院天数、出院年份、患者年龄、入院情况、医疗保障、转归、胃癌类型、合并症有无等都对住院总费用或某项费用产生影响。结论胃癌病人住院费用增幅低于当地人均()*增幅,缩短住院天数、建立和完善双向转诊机制等方法可以起到控制医疗费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海红  陈文  何燕玲 《中国卫生资源》2011,14(3):165-168,195
目的:了解不同特征住院心境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差异情况及研究分析影响其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从而为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控制费用增长、制定减轻其经济负担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横断面研究),通过征得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的知情同意原则,对上海市某三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009年3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出院的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心境障碍患者226例及其主要照料者197例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及建立数学模型对费用进行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职业、门诊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是影响总费用的主要因素。住院天数长的患者其住院费用、间接费用、总费用均明显高于住院天数短的患者;多次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总费用均明显高于单次住院患者;多次门诊患者的门诊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总费用均高于单次门诊的患者;在岗就业患者的直接非医疗费用、总费用均高于无业患者;来自外省市患者的直接非医疗费用明显高于本市患者;家庭收入高的患者其直接非医疗费用也明显高于收入低的患者;采用药物、心理、无抽搐电痉挛(ECT)三种联合治疗患者的住院费用高于单用药物治疗患者。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努力降低心境障碍的复发率、减少门诊次数和住院次数、缩短住院天数等,均有利于减轻心境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非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基于DRGs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非手术)患者的费用标准,为探索DRGs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决策树卡方自动交叉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多发于儿童,且住院时间多在7天之内;(2)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以药物治疗为主;(3)药品费用占比、住院天数、年龄和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影响住院费用总额;(4)基于DRGs提出各分组费用区间,其中住院天数5天且付费方式为自付或新农合或贫困救助的患者费用标准是1207.35元。[建议](1)DRGs研究要求更加准确的疾病分类和完整的病案信息。(2)控制住院费用措施包括缩短住院天数、关注异常值病例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不同付费方式下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指出费用差异原因,提出合理控制住院费用的思路。方法以老年病人肺部感染为例,对7类病人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7类病例住院天数、总费用、床日费均见显著性差异。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药品比例、付费方式、出院方式4个因素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推进构建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医疗行为;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自律,在用药以及诊治的各个环节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额住院病例医疗费用构成及特征,为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某市一次住院费用5万元以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病例415例,对其总费用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额住院病例主要以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和肿瘤为主。不同住院天数的医疗费用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类疾病的治疗,提高床位使用率和控制药品比例等是控制高额住院病例医疗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剖宫产病例DRGs细分组效果及费用结构。方法 收集陕西某医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剖宫产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n=3038),依据CHS-DRG分组方案进行病例组合,分析分组效果和费用标准,以及费用结构情况。结果 按照CHS-DRG分组方案将剖宫产划分了4个DRGs组,OB23组病例最多(55.92%),OB21组病例最少(2.17%)。各DRGs组住院费用的CV值为0.2~0.7,RIV为87.92%~98.14%,分组效果较好;不同DRGs组住院费用有统计学差异(χ2=195.41,P<0.01),超标费用病例共177例(5.83%),各组超标费用比例均<10%;不同DRGs组住院费用各项构成比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耗材费、药品费、麻醉手术费用占比均是不同DRGs组费用构成的前三位。结论 剖宫产病例的DRGs细分组较合理,对陕西省建立符合本土情况的剖宫产DRGs细分组方案和标准费用可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剖宫产住院患者的费用结构仍需优化,强化药品和耗材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疾病诊断相关组法(DRGs)制定单病种住院患者的费用标准,为推行按病种付费改革提供定价参考。方法:筛选2009—2013年共42 217份肺癌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法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决策树模型进行DRGs分类,并计算标准费用和超线费用。结果:是否手术、是否首次住院、是否医保这3个变量被纳入分组规则,共形成7个DRGs组合,计算得出的标准总费用对实际付费总额的解释效果达到77.87%,10.76%的线外病例消耗掉了32.31%的医疗资源。结论:制定更合理的费用支付标准及逐步建立疾病诊断相关组法的结算方式是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大额病例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控制医疗总费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产生大额病例的影响因素,并揭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大额病例平均住院日较该院全部出院患者多19.38天,住院天数与平均费用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327,P<0.001);大额病例住院总费用中药品费占据各项费用之首,为40.26%;科室类别对大额病例住院费用影响最大。结论缩短住院天数,合理调整药品结构,降低药费比例和医院药品收入,协调多部门密切配合可降低大额病例住院总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安徽省新农合按病种付费下的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安徽省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信息系统,随机在皖北、皖中、皖南各抽取3县,共计9个县,获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全部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清单共计3 365例,采用描述性统计、结构变动度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按病种付费下的冠心病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总体呈下降趋势,皖北总体波动下降、皖南逐年递减、皖中波动上升;药品费和材料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就诊层次、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地区和年份等。结论:实施按病种付费可有效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增长;政策实施要关注地区差异,促进区域内均衡发展;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应着重控制药品费和材料费的占比;同时应努力促进医疗联合体的构建和分级诊疗的实施、合理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手术指征等,从而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谢祎    韩晶  于维莉  孙昕   《现代预防医学》2019,(10):1820-1824
目的 探讨2008 - 2017年天津市肺结核患者住院费用内部影响因素及结构变动趋势,为优化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及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天津市2008 - 2017年确诊的21 512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数据,采用新灰色关联法分析住院各项费用关联程度,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贡献率等评价指标,分析10年间肺结核住院各项费用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其对总费用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 10年间患者住院费用中,药费关联度最大(0.9778),其次是检查费(0.9297)、材料费(0.7339);药费的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47.66%)占住院总费用比例下降,其次是检查费(35.09%),占住院总费用比例上升,两者的累计贡献率为 82.75% ,是主要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因素。结论 药费控制政策初见成效,尚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检查费的控制,提高体现医护人员技术服务价值的费用项目,从而优化住院费用结构,实现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分析临床路径实施前后各项医疗费用变化情况,评价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为实施单病种付费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调查的方法,抽取我院临床路径实施前后大肠息肉、结节性甲状腺肿、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的住院病历,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比分析其各项住院费用.结果 Wilcoxon秩和检验显示大肠息肉及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的住院天数有统计学差异;大肠息肉临床路径实施前后人均住院总费用分别为5 758.60元、5 118.68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路径实施后床位费、检查费、药费也显著低于实施前;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实施后人均住院总费用10 509.91元,低于实施前的11 284.93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查费、药费及护理费在临床路径实施前后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实施后费用显著低于实施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实施前后人均住院总费用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为6 860.99元,较实施前有显著降低,临床路径实施后床位费、药费、手术费及其他费用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无效、低效住院日,控制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和降低住院费用提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措施.方法 收集某院2019年住院病案数据库中疾病主要诊断为脑卒中(诊断编码为I60-I64)的患者234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21532元.其中,药品费用及检查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减轻ICU并发VAP患者经济负担,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对黔南州人民医院入住ICU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并发VAP的216例患者进行通径分析,记录每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逐步回归法,以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为内生变量,拟合通径分析模型,探讨影响住院费用的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结果增加ICU并发VAP患者的住院费用主要影响因素为住院时间,其次分别为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年龄、并发症、APACHEⅡ评分、手术治疗联用抗菌药物、补充白蛋白.其中手术治疗、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还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增加ICU并发VAP患者住院费用,而年龄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减少ICU并发VAP患者住院费用(P<0.05),总效应为依次增加ICU并发VAP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为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年龄、APACHEⅡ评分、并发症、手术治疗、联用抗菌药物、补充白蛋白.结论应合理缩短不必要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总住院时间,早期拨管,严格白蛋白等贵重药品的规范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为主的综合措施,最大限度充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ICU并发VAP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南通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及费用构成情况,为相关部门的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南通市某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出院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B18.1的出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应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住院费用的构成差异。结果1)住院天数、临床特征、手术操作及合并症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45、0.414、0.133和0.125。2)住院费用构成中药费和检查费权重系数较高,分别为0.52和0.22。结论积极治疗以防止或延缓病情进一步恶化,缩短住院天数是降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费用的根本方法,合理用药和防止过度检查亦是控制住院费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不合理住院费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17年-2019年1 2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案首页信息,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7年-2019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人均住院费用14 250.35元,耗材费占比最高,其次为检查检验费,费用增长中耗材费、检查检验费增长较快。住院天数、年龄、支付方式、入院途径、是否手术均对住院费用有影响。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费用结构需持续优化。应加强医疗信息共享,合理控制住院天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也亟需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四川省结直肠病损切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四川省病案首页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多水平模型对结直肠病损切除手术住院费用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结直肠病损切除手术住院费用构成中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诊断费(33.44%)、治疗类费(19.32%)和西药类费(14.10%)。性别、年龄、民族、医院等级、离院方式、住院期间是否告病危或病重、入院病情、入院途径、实际住院天数、医疗付款方式是结直肠病损切除手术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民族、实际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是否告病危或病重、医院等级是四川省结直肠病损切除手术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密切关注,采取综合性措施,减轻患者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9.
要:目的 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出院的安徽省某三甲医院8 585例主要诊断为脑卒中患者的病案资料,采用通径分析研究影响其住院费用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结果 住院日是直接影响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首要因素;疾病类型、患者来源、手术情况、年龄以及出院转归在直接影响住院费用的同时,还通过住院日对住院费用存在间接影响,而住院日、性别、入院病情以及出院年份对住院费用仅存在直接作用。结论 控制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要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可控因素,有效缓解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通过降低患者药品费用来减少患者的医疗总费用。方法实施药品集中供应改革。结果实施药品集中供应改革后,门诊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药费、住院次均费用、住院次均药费、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床日费用较改革前大幅度减少。结论药品集中供应是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