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多点成型技术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1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数字化多点成形技术对钛网进行个体化塑形后用于颅骨缺损修补成形术的效果。方法:对16例颅骨缺损患者,术前均利用数字化多点成型技术塑形钛网,制作出与颅骨缺损处吻合良好的钛网修补颅骨缺损。观察术中塑形工作量、麻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塑形效果,并调查患者对颅骨修补成形的满意度。结果:医生塑形工作量、麻醉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均明显缩短,无一例出现颅骨修补手术并发症。患者对塑形满意度达到93.7%。结论:数字化多点成型技术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中工作量明显减少,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患者颅骨缺损处几乎达到了生理解剖形态上的成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三维成像,结合数字化多点成型技术进行颅骨缺损的个体化修补方法。方法:患者术前以螺旋CT进行扫描,将获得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进行钛网修复体的设计和术前预塑形。手术中将钛网置入皮下预计位置并予少量钛钉固定。结果:10例术后均无感染,无皮下积液,钛网固定牢固,无浮动,头部正面观察对称适中,侧面观察曲度适合,无不规则凹陷等情况。结论:利用三维钛网数字化成形技术进行颅骨修补实现了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计算机数字化成型个体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外伤性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3例外伤性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采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型技术个体化塑形钛网修复体进行修补手术的临床资料和治疗预后。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短,切口愈合良好,无伤口开裂、切口感染,手术并发症少,修补术后头颅外形基本对称,能最大程度恢复患者容貌。结论计算机数字化成型个体化塑形钛网修补外伤性大面积额颞顶部颅骨缺损,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少,修补后头颅外形对称美观,患者满意度高,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性能优良且安全的颅骨修补材料,探讨数字化成型二维钛网修复体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数字化成型二维钛网修复体进行颅骨修补39例,三维易塑型钛网修复体行颅骨修补42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病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相关并发症。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钛网塑型安装时间、钛钉使用数量、患者对修复后容貌满意度及术后3个月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数字化成型二维钛网修补组优于三维易塑型钛网修补组;应用数字化成型二维钛网修复体进行颅骨修补简化了手术步骤,减轻了手术医师的劳动强度。结论:应用数字化成型二维钛网修复体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优于三维易塑型钛网修复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0例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分析数字化颅骨修补术的手术过程、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9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未出现头皮坏死、感染,无头皮下或钛网下积液。钛网无松动。病人头部正面及侧面均无不规则凹陷等情况,患者对术后外观满意度高。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复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快捷,塑形的钛修复体高精准度恢复生理曲度外形,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基层医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钛网修补术治疗的63例颅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疗效评价.其中手工塑形组22例;数字化成形组41例.结果 手工塑形组术中塑形时间、手术时间、钛钉/骨窗面积比、术后皮下积液及头皮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数字化成形组,而塑形满意度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应用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手工塑形钛网,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塑形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价值。方法:颅骨缺损患者80例,采用有机玻璃和硅橡胶10例,采用钛板网手工塑形20例,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50例,对比手术时间及塑形满意度。结果:数字化塑形钛网组手术时间90分钟,全部患者术后对外形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组手术时间短,塑形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浅析数字化三维钛网治疗各种原因造成颅骨缺损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颅骨缺损患者,在颅骨缺损3个月~4年内行颅骨缺损成形术,术前均对所有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计算机整合CT相关数据,对患者的颅骨缺损部位进行三维成像,将数据传至数字化颅骨修复体制造公司对钛网进行精确塑形。结果:18例患者均达到了外形和功能的理想康复。结论: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术以其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钛合金头骨与缺损部位的精确结合及手术医生劳动强度低等特点,逐渐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其明显的优越性,使颅骨修补手术取得革命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178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计算机塑形组97例,每例患者术前利用CT扫描获取整个颅骨及缺损部位的三维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重建颅骨三维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缺损面积,设计剪切出塑形钛网、消毒备用,术中将塑形钛网根据解剖结构使用钛钉固定于缺损部位;传统手工组81例采用术中手工塑形的方法修补颅骨缺损。分析两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钛钉使用量、患者对成形术后头部外形的满意度指标。结果计算机塑形组平均住院天数15.36±2.03d,平均手术操作时间102.24±18.33min,钛钉使用量6.8±0.6枚,对塑形后外观满意9.6±0.3分。传统手工组平均住院天数16.89±3.60d,平均手术操作时间148.73±36.07min,钛钉使用量12.45±3.23枚,对塑形后外观满意度6.5±1.3分。结论个体化计算机三维塑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钛钉使用量和术后并发症,提高颅骨成形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数字化成形二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纳入研究的病例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行数字化成形二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对照组20例行传统手工塑形三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钛网塑型安装时间、钛钉使用数量、术后并发症和患者对修复后容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钛网塑型安装时间、钛钉使用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修复后容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成形二维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钛钉使用量及手术并发症少,较完美地恢复了患者颅骨外形,并且硬度高,起到较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技术在修补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操作体会。方法应用颅骨CT数据三维重建技术进行个性化钛网的制备,用个性化钛修复体对26例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 26例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术后手术效果好,头颅外形对称,无感染、修复体外露及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应用个性化钛修复体对大面积颅骨缺损进行修复,手术效果好,方便、快捷、塑形满意,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时间,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43例。术前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数字化个体塑形技术对钛网进行塑形。与常规手工塑形钛网进行颅骨修补术的51例在手术时间、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对外观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优于传统钛网的手工塑形,患者对数字化塑形的满意度达到100%,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外形,缩短手术时间,固定牢固,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经济负担轻,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工塑型钛网修补,观察组接受数字化成形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修补。观察两组患者的塑形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所用钛钉数量较对照组更少,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骨缺损临床修补方案中,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修补术具有满意的塑形效果,操作方便快捷,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脑塑性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颅骨CT数据三维重建技术进行电脑塑性钛网的制备,用电脑塑性钛网对26例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结果:26例颅骨缺损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钛网无需塑形,术后手术钛板固定稳固,抗压性能良好,头颅外观左右对称无畸形,效果满意.结论:电脑塑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是较理想的颅骨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方有利  刘万荣  魏忠  郭中国 《安徽医学》2011,32(8):1096-1097
目的总结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个体化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体会,探讨此技术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塑形技术将钛网制成个体化颅骨修复体,进行颅骨修补手术12例,观察颅骨修复后塑形效果,分析塑形工作量、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个体化修补颅骨缺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头颅外形对称,患者均对塑形满意。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个体化修补颅骨缺损方便,快捷,塑形满意,减轻了医师的工作强度,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修复效果,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钛网片行颅骨修补术203例(293处),根据其缺损的具体形态,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修补材料,施行颅骨缺损修补。结果 203例(293处)颅骨缺损经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后外形均较满意,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计算机三维钛网塑形技术颅骨成形治疗颅骨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该项技术治疗颅骨缺损183例。术前行薄层(3mm)头颅CT扫描,应用计算机三维成像(1mm)技术塑形钛网后,行颞肌下颅骨成形术。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成形效果,并与传统钛网术中手工塑形颅骨成形术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计算机三维钛网塑形颅骨成形术共修补196个颅骨缺损,塑形钛网和颅骨缺损正确对合,外形满意度达100%;手术时间较手术塑形缩短约40min,优于传统手术塑形。结论计算机术前三维钛网塑形颅骨成形术明显优于传统术中钛网手工塑形颅骨成形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6例患者采用数字化成形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并选用40例行传统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手术时间、塑形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钛钉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渐进成型技术塑形的钛网板在神经外科颅骨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首先基于患者头颅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基于重建模型设计修复体,然后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修复体的实物模型,比照实物模型采用渐进成型技术压制钛网板,剪边后得到最终的修复体,并实施常规手术修复.结果 行颅骨修复127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27.21±27.77)min,比传统手工塑形手术时间[(159.95±43.34)min]缩短约30min.术后皮下积液5例,硬膜下出血1例.塑形后的钛修复体表面光滑,曲度自然,边缘与缺损处贴合良好.术后患者头颅外形美观,双侧对称.术后随访110例,随访时间4~29个月,平均13个月.无伤口感染、钛板脱落移位及头皮慢性切割破损等远期并发症.结论 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渐进成型技术塑形的钛修复体与传统手工塑形相比,具有手术步骤简便、塑形的钛修复体曲度自然、非常接近原颅骨外形、术中无需再加工、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颅骨缺损修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颅骨缺损形态、钛网数字化计算机塑形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行CT三维重建颅骨缺损形态,钛网数字化计算机塑形修补颅骨缺损。结果:64例临床一期愈合,外形美观。术后出现皮下积液2例,反复抽吸后延期愈合;皮下感染经久不愈1例,去除钛网6个月后二次修补愈合;钛网外露1例,行临近头皮移植修复。结论:CT三维重建颅骨缺损形态,钛网数字化计算机塑形修补颅骨缺损外形美观,疗效可靠,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