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免疫抑制剂,它在血液科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大血液科医生的关注。日前,本报记者就CsA在血液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采访了天津中国医科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邵宗鸿教授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 CsA的特点 邵宗鸿:CsA有三大特点:①CsA具有特异性抑制T淋巴细胞作用,可用于治疗T细胞功能亢进性疾病。②CsA通过抑制T细胞,间接抑制B细胞,可治疗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③CsA与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岭、硫鸟嘌呤、环磷酰胺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术后早期环孢菌素A引起的肝损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3个月CsA免疫抑制剂的肝损害治疗措施.方法对19例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测定肝功能异常时CsA的谷值浓度.及时调节免疫抑制剂用量,配合保肝利胆治疗.结果17例于2~4周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无效,将CsA改为FK506后1个月后,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低剂量CsA、MMF、pred三联是目前理想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结合保肝治疗,对减少术后早期CsA肝毒性的发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 3个月内环孢菌素A(CsA)免疫抑制剂引起肝损害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9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 ,测定肝功能异常时CsA谷值浓度 ;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 ,配合保肝利胆治疗。结果 治疗 2~ 4周后 ,17例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2例无效者 ,将CsA改为他克莫司 (FK5 0 6 )治疗 1个月后 ,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低剂量CsA、霉酚酸酯 (MMF)、泼尼松 (Pred)三联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 ,结合保肝利胆治疗 ,对减少术后早期CsA肝毒性的发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环孢霉素A的血药浓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萍 《中国热带医学》2003,3(2):194-195
环孢霉素A(CsA)是一种高效的免疫抑制剂 ,广泛应用于肾脏、肝脏、心脏、骨髓移植患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它作为免疫抑制剂 ,虽然不会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 ,但它具有极大的肝肾毒性 ,毒性强度和它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有关 ,且其肝肾毒性反应与肝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难于区别。基于它的治疗作用和毒性都与血药浓度有密切关系 ,故探讨它的浓度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就肾移植病人的环孢霉素A的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和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略作分述。1 肾移植术后环孢霉素的治疗窗浓度肾移植术后大多采用CsA为主的三…  相似文献   

5.
肾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环孢菌素A(CsA)免疫抑制剂引起肝损害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9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测定肝功能异常时CsA谷值浓度;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配合保肝利胆治疗。结果 治疗2~4周后,17例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2例无效者,将CsA改为他克莫司(FK506)治疗1个月后,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低剂量CsA、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结合保肝利胆治疗,对减少术后早期CsA肝毒性的发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环孢素A(CsA)是器官移植中有效的免疫抑制剂.但CsA的肝、肾毒性限制了其安全应用,且毒性反应和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的临床表现难以鉴别.监测CsA的血药浓度有利于提高移植器官或组织的存活井能减少肾脏和肝脏中毒的机会.因此监测CsA血药质量浓度对临床治疗有较大的意义.我们从1998年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仪(TDX),对肾移植术后病人应用CsA治疗后血药质量浓度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最常见的病理机制为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目前,免疫抑制剂治疗已成为重型冉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主要治疗手段,新型免疫抑制口服剂环孢霉素A(CsA),安全有效,已被广泛用于SAA的治疗,CsA无论单用或与其它免疫抑制联合应用,其确切疗效已被公认。本院使用CsA治疗2例SAA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颜永清  詹斌如 《广西医学》2003,25(11):2181-2184
环孢素A(CsA)是一种选择性的强力免疫抑制剂 ,主要用于肾移植及其他器官移植 ,疗效确切。近几年来文献报告其对免疫损伤性肾小球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尤其适合激素抵抗或因长期大剂量服用激素而招致明显副作用的病例 ,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2〕。但CsA并不是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一线药物 ,临床上通常作为二线或三线药物应用。现把CsA对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作用综述如下。1 CsA对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理1 1 在细胞水平上 ,主要是同T淋巴细胞膜上的高亲和力受体蛋白结合 ,通过这些蛋白被动弥散通过细胞膜 ,抑制辅助性T细胞产生IL 2、IL 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32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观察肝功能指标以及CsA浓度,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配合保肝治疗。结果 CsA+MMF+Pred发生率22.9%,CsA+Aza+Pred发生率31.3%,FKS06+MMF+Pred无1例发生肝功能损害。结论 CsA+MMF+Pred、FK506+MMF+Pred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低剂量CsA可减少肝毒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在体内对肝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是肾移植术后肝功能损害的常见原因.近年来,由于肾移植患者不断增加,口服CsA后发生药物性肝损害亦相应增加.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殊治疗方法.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治疗CsA引发的肝损害,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给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皮下注射CsA 4周,建立慢性CsA肾毒性动物模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对照组及慢性CsA肾毒性组大鼠血清高敏CRP(hs-CRP)、CRP及肾内CRP的水平;采用三色染色方法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以直线相关分析法对CRP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慢性CsA肾毒性组与对照组血清CRP和hs-CRP的含量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无相关关系;慢性CsA毒性组大鼠肾内CRP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862).[结论]慢性CsA肾毒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肾内CRP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与血清CRP的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 及其受体在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中的表达。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皮下注射CsA(15 mg·kg-1·d-1) 4周, 建立慢性CsA肾毒性模型;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橄榄油。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收缩期血压、血CsA浓度、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三色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AngⅡ及其受体AT1和AT2的表达。结果慢性 CsA 肾毒性组表现为体重减少、血肌酐上升、肌酐清除率下降、肾小管间质带状纤维化 (P<0.01)。与对照组相比,毒性组大鼠AngⅡ的免疫活性明显增加(47±7 vs 13±4, P<0.01),主要分布于入球动脉的肾小球旁器,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紧密相关(r=0.769, P<0.001)。免疫印迹显示毒性组AngⅡ受体 AT1 的表达明显减少\[(114±14)% vs (42±6)%, P<0.01\],而 AT2 的表达增加\[(129±23)% vs (469±43)%, P<0.01\]。结论在慢性CsA肾毒性中,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被激活,表现为AngⅡ免疫活性增加,这种AngⅡ免疫活性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3.
环孢素A(CsA)是一种从真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环多肽,为临床常用的强效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肝、肾、胰、心、肺、角膜等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由于不同个体对CsA的生物利用度差别很大,而且治疗窗较窄,因此口服CsA的患者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此外,现有的资料表明,不仅仅诸多药物,而且许多食物均会影响CsA的疗效和毒性.  相似文献   

14.
环胞素A(Cyclosporine-A,CsA)是瑞士Sandoz实验室于1970年从一些低等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制备出的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物质,1974年被提纯。CsA是由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环状多肽,分子量1202.63道尔顿,可抑制核酸前体的掺入和RNA合成,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增殖,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已广泛用于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自70年代以来,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联合环孢素A(CsA)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科自1998年至今对11例SAA施行了ALG联合CsA、雄激素治疗,由于静脉注射ALG后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清反应、过敏反应及血小板减少,CsA可引起肝、肾毒性,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沈瑞雄  邵晨  王禾  王强 《医学争鸣》2003,24(14):1282-1284
目的 :研究环孢霉素A(CsA)对肾功能、肾小球内超氧化物、血栓素B2 (thromboxaneB2 ,TXB2 )形成的影响 ,探讨抗氧化药物别嘌呤醇对环孢素A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方法 :4组成熟雄性Wistar大鼠分别接受CsA (30mg·kg-1·d-1)、别嘌呤醇 (10mg·kg-1·d-1)、CsA (30mg·kg-1·d-1)加别嘌呤醇 (10mg·kg-1·d-1)、CsA溶剂橄榄油治疗 30d .结果 :CsA使肾功能减退、肾小球内超氧化物、TXB2 形成增加 .别嘌呤醇降低CsA的肾毒性副作用 ,并使肾小球内超氧化物、TXB2 量减少 .结论 :CsA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与肾小球内超氧化物、TXB2 形成增加有关 .同时应用别嘌呤醇使肾小球内超氧化物、TXB2 量减少 ,对CsA的肾毒性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黄素抑制体外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昌  刘原兴  吕毅 《医学争鸣》2006,27(24):2251-2252
目的:研究大黄素的体外免疫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通过PHA,IL-2及MLC活化淋巴细胞,给予大黄素和CsA干预,采用MTT法观察比较大黄素和CsA对淋巴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 结果:在3×10-6~3×10-5 mol/L的浓度范围内,大黄素对PHA,IL-2及MLC引起的淋巴细胞活化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并与CsA具有协同性. 结论:大黄素在体外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增殖来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环孢素A(CsA)能否导致贫血,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在慢性CsA肾毒性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SD大鼠给予CsA15mg/(kg·d)皮下注射4周建立慢性CsA肾毒性模型(CsA毒性组),对照组1mL/(kg·d)皮下注射橄榄油。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大鼠的肾功能,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三色(Masson Trichrome)染色确定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EPO及EPOR蛋白的表达;TUNEL染色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A毒性组大鼠肾功能低下,肾小管间质发生纤维化,凋亡细胞增多(P<0.01);同时CsA毒性组大鼠有贫血发生,表现为Hb和Hct水平的下降(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EPO在CsA毒性组肾组织中的表达减少,而EPOR的表达增加(P<0.01)。直线相关分析提示,EPO蛋白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r=-0.729,P<0.001)和TUNEL阳性细胞数(r=-0.841,P<0.001)呈负相关。结论慢性CsA肾毒性大鼠肾组织中EPO蛋白表达减少,从而导致贫血;CsA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EPO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Tac)与环孢素A(CsA)抑制肾移植术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为临床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进行文献初检,计算机检索数据库包括Medline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纳入涉及肾移植术后使用Tac与CsA作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数据由2名作者独立提取,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Jadad质量评分标准,使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初检文献226篇,最终纳入31篇RCTs涉及Tac与CsA抑制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效果的对照研究。Meta分析,分别有2篇及14篇研究报道肾移植术后半年内及1年内肾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Tac组肾脏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在半年和1年随访中均低于C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半年相对危险度(RR) 0.49,95%CI(0.37~0.67),P<0.01;1年RR 0.65,95%CI(0.56~0.75),P<0.01。分别有4篇及7篇研究报道肾移植术后半年内及1年内激素治疗抵抗的急性排斥反应,Tac组激素治疗抵抗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在半年和1年随访中均低于C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半年RR 0.41,95%CI(0.30~0.57),P<0.01;1年RR 0.54,95%CI(0.37~0.78),P<0.01。结论:Tac反应抑制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优于Cs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神农33注射液减轻环孢素A(CsA)肾毒性的作用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CsA肾毒性模型。观察神农33注射液治疗前后病理学改变和体重,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Cr)的动态变化;用硫代巴比妥法,放免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内丙二醛(MDA),前列腺素I2/血管紧张素A2(PGI2/TXA2)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含量。结果 神农33注射液治疗后的组织病理改变较轻,未见明显的体重减轻及血清BUN,Cr的进行性增高,局部组织MDA,PGI2/TXA2及HSP70的含量明显低于CsA肾中毒组。结论 神农33注射液能有效减轻CsA所致的肾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