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立峰 《山东医药》2008,48(42):91-92
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不但技术要求高、创伤大、患者经济负担重,且术后患者并发症较多,常发生脑积水、脑软化、癫痫甚至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2002年5月-2006年5月,我们采用微创穿刺技术治疗各种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9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岳涛  姜芬  张春泳 《山东医药》2011,51(18):112-112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或于颅内血肿清除一段时间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2004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发生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者5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分析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急诊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通过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32例为观察组,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的护理干预,选取同期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对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术后6个月根据U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4例,中残10例,重残1例,死亡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具备相对适应证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并给予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05~2014-05该院行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80.43%),护理满意度(91.30%)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颅内血肿对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颅内血肿对心电图的影响是明显的,但尚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ICU收治的2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例.对术前、术后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对心电图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处于手术临界值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救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52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0~40ml)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33例,治愈28例,轻残4例、中残1例;非手术治疗19例,治愈11例;轻残6例,中残2例,无死亡病例。两组治疗预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可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60例HCH患者为研究样本,均行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的水平差异,记录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胃肠功能恢复、切口持续疼痛和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CH患者而言更可以有效稳定其血压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1年,我们对15例住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后进行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并与15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手术室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48例高血压致脑淤血患者(对照组)行止血、控制血压和防止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护理,对50例疾病类型同上的患者(观察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并实施全程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术后对改善脑出血效果明显,但必须做好手术期护理,以减少再出血发生,进一步改善术后生存质量。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具有使用器械少,创面小,手术时间段,伤口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老年和体弱患者可明显提高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桑艳艳  苗韶华 《山东医药》2011,51(34):94-95
目的观察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对颅内再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麻醉方法相同。观察组术后清醒后静脉用舒芬太尼行自控镇痛(PCIA),对照组术后采用肌注哌替啶镇痛。观察记录颅内术后再出血、应用甘露醇、不良反应情况,分别于术后4、12、24、48、72h监测并记录VAS、Ramesay镇静评分、MAP、颅内压(ICP),术后24、48、72h检测血糖(Bs)、血清皮质醇(Cor)。结果观察组术后再出血3例,二次开颅2例,术后48h使用甘露醇8例;对照组分别为5、4、46例,两组比较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时点的VAS、Ramsay评分、ICP、MAP均明显降低(P〈0.05,P〈0.01),外周血BS、Cor水平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舒芬太尼自控镇痛可通过有效控制术后疼痛、抑制血压波动、降低ICP、减轻应激反应,从而降低了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头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检查始发现颅内血肿;或于清除颅内血肿后又在颅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者称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此血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与预后有直接关系,延误诊治可危及生命,故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现对临床30例颅内迟发性血肿病人的发生机制、临床及CT表现、预防、治疗等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对心电图影响鱼运寿,李仁君本文收集了急性颅脑外伤经手术确诊重度颅内血肿、又有颅内血肿前在本院作过心电图检查、当颅内血肿手术清除后,24小时内又随访过心电图,以上资料完整者20例作分析对象,观察颅内血肿期间心电图变化,探讨急性颅内血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sTBI患者120例,其中术后72 h内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35例(观察组),未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85例(对照组)。记录本组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情况及其预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sTBI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本组患者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为29.2%(35/120)。随访6个月,3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恢复良好18例(占51.4%),中度残疾8例(占22.9%),重度残疾5例(占14.3%),长期昏迷3例(占8.6%),死亡1例(占2.9%)。(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5 000元者所占比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颅骨骨折发生率、Babinski征阳性者所占比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舒张压、收缩压、手术时间、血小板计数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1.261,1.808)]、颅骨骨折[,95%CI(1.172,1.622)]、Babinski征阳性[,95%CI(1.263,1.721)]、,95%CI(1.005,1.654)]是sTBI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sTBI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而发病至手术时间、颅骨骨折、Babinski征阳性、TT是sTBI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独立影响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长轴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安康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长轴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8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33例和B组48例。A组患者行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B组患者行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血肿清除率、重症监护时间、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重症监护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血肿清除率高于B组,术后7 d GCS评分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患者ADL分级优于B组(P0.05)。结论与开颅手术相比,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术可有效缩短长轴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出血患者手术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行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6例,根据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情况分为A组(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n=21)与B组(未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n=6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颅脑CT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B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分级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瞳孔改变发生率、中线偏移发生率、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创伤至手术时间、颅骨骨折发生率、术前Rotterdam CT评分、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伤至手术时间[OR=0.964,95%CI(0.933,0.997)]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保护因素,颅骨骨折[OR=6.013,95%CI(2.052,17.637)]、术前Rotterdam CT评分[OR=9.375,95%CI(3.110,26.261)]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创伤至手术时间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保护因素,颅骨骨折、术前Rotterdam CT评分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单侧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比分析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患者(观察组)与血肿稳定的患者(对照组)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尿激酶使用情况及血压,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在微创术后继续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部位、原发出血量及尿激酶使用等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等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2)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机、穿刺部位、首次抽吸量、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均是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间和穿刺部位、术后加强血压控制、注意术中抽吸的速度、控制首次抽吸量,是减少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ICH)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脑出血,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患者98例,按术后有无继续出血分为两组,病例组为术后继续出血的患者20例,对照组为术后无继续出血的患者78例,利用SPSS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病例组ICH Score、GGT、收缩压(SBP)、血糖(GLU)、每日饮酒量、原发出血量较对照组增高,FIB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病例组ALT、AST、舒张压(DBP)、CH、TG、LDL较对照组增高,病例组HDL较对照组降低(P>0.05).②病例组发病到手术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③病例组血肿形态不规则者高于对照组(P<0.05).④病例组手术前后躁动不安者较对照组增高(P<0.05).⑤Spearman's秩相关分析显示,术后继续出血与ICHScore、GGT、SBP、每日饮酒量、原发出血量、手术前后躁动呈正相关,与发病到手术的时间、血肿形态、FIB呈负相关(P<0.05或<0.01),与GLU无相关性.结论 发病后6h内施行手术、手术前后躁动、术前血压增高、长期酗酒、肝功能异常、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肿形态不规则为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术术后继续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3例,采取保守治疗13例,手术治疗20例,随访3—6个月,按照GOS评价预后恢复良好21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可以降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10月~2001年12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底核或脑叶出血量为30—60ml)60例。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甲组)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组(乙组),每组各30例,均在CT定位下行血肿清除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前者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