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06年报告登革热输入性病例10例,本地感染病例765例,累计发病率为10.1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9个区82个行政街(镇);全年本地疫情流行期为6月中旬至12月上旬,明显存在8-9月和10-11月两次发病高峰;共发生60起暴发疫情,其中10起暴发疫情对流行曲线的走势有较大影响,累计病例456例,占全年全市总报告病例数的59.61%;实验室监测表明2006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Ⅰ型登革病毒,各1例输入性病例,毒株分别为Ⅲ、Ⅰ型登革病毒。结论2006年广州市发生登革热流行,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较广;疫情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较大,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登革热在广州市已形成地方性流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为今后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荔湾区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和可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点及周围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2006年7-11月荔湾区共发生310例登革热,发病率为43.9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36 d,病例主要集中在8、9月份,占总发病数的78.71%。疫情波及20条行政街,出现家庭型、乡村型、工地型暴发。结论该次疫情为登革热的暴发流行,属于本地感染。发现可疑病例、有效控制首发病例和早发疫情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荔湾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登革热流行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探讨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广州市荔湾区2002年登革热病例个案及疫点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相关环境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 疫情始于7月止于11月,流行期123d,共发生登革热280例。病例集中在逢源街及毗邻的昌华、多宝、金花街道;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占69.29%),男女性别比为1.12:1,离退休人员、家务(待业)、学生发病较高,医务人员、食品从业人员、教师发病较低。流行强度与气温、雨量、布雷图指数(BI)、成蚊密度相关。暴发点呈“工地型”。结论 登革热流行与蚊媒孳生环境密切相关,与人群的卫生保健意识相联;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的相关研究,加强城市管理,特别是闲置工地、空置平房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广西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西登革热疫情的动态变化和流行特征,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1980年-2009年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登革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用ELISA法对病例血清标本进行登革热IgM抗体检测。结果:1980年-2009年广西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647例,其中1980年和1986年广西局部地区发生了登革热暴发流行,共报告病例1619例,死亡2例,1987年后广西无登革热原发病例报告,2006年-2009年报告输入性病例26例。结论:广西近几年报告的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增多,应加强边境地区的监测和防控,避免出现因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感染或局部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东山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东山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发生。方法 对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山区2002年5~11月共发生登革热415例,平均发病率为0.68/10万,8、9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最多的街道是农林街(2.12/10万)、大东街(1.25/10万)、黄花岗街(1.22/10万);20~50岁年龄组的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61.44%;干部职员发病数占总病例数18.07%、离退休人员占17.80%、学生占14.94%;外来流动人员发病占总病例数的23.86%。新发病例数与降雨量、平均气温变化有关。结论 广州市东山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应继续采取以消灭蚊虫孳生地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防止登革热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铜陵市义安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方法对2016-2017年铜陵市义安区各医院报告的登革热疫情进行调查,划定疫点进行病例搜索,采集病例血液样本开展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结果2016-2017年铜陵市义安区报告登革热患者34例,其中本地患者31例,外省患者3例,发病率为9.29/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高峰主要在9~11月,全区各地均出现疫情,以天门镇居多,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等。结论本地区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较多,每年回乡人次较多,临床应对疫情展开宣传教育,重视外出人员发热等症状,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8—11月荔湾区东沙街道发生登革热疫情,共报告病例107例,累计发病率为2.82/10万。首发病例于8月24日发病,末例病例于11月29日发病,疫情持续98d,病例发病时间相对集中于9、10月,共报告95例,占发病总数的88.79%。病例分布于4个社区中,其中东望53例、沙洛25例、南激21例、金宇8例,不同社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0例,女性57例,男女性别比为1:1.14。发病年龄相对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共报告72例,占发病总数的67.29%。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占33.65%)、工人(占23.36%)为主。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病原为登革I型病毒。疫情流行期间布雷图指数最高达28.21。结论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历时较长,是该地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1次疫情;控制传播媒介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但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才能迅速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2年海珠区登革热流行特点,以期更好地做好登革热防制工作。方法收集临床医生报告的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采用ELISA和免疫层析法(ICT)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差异。分析登革热流行特征。结果2012年海珠区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头痛及肌肉骨关节痛为主,并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49.35%),白细胞减少(31.17%)及血小板降低(22.08%)。登革热病毒IgM抗体可在2~22d内检出,ELISA检测阳性率达42.54%,高于ICT检出率(34.81%);发病高峰为10月,中青年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2012年海珠区登革热疫情呈散发状态,大多数病例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时采集患者血清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对登革热疫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2002年与2006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全市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2002年和2006年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2年与2006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数分别为1423例和765例,发病率分别为20.14/10万和10.19/10万,2002年广州市除从化市外的12个区(县级市)均有病例报告,而2006年疫情仅涉及9个区(县级市).两年疫情相同点在于在本地疫情发生前均先出现境外输入性病例;报告病例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无明显差异;发病高峰均在8-9月份;临床特征多以典型病例为主;两年疫情均由Ⅰ型登革病毒引起,但基因测序结果 表明两者并非同源.2002年BI指数明显高于2006同期,两年BI指数变化趋势均与病例发生趋势一致,但均与气温和降雨相关程度不明显;2006年疫情的显著特征在于首次在既往无疫情的从化市出现暴发疫情,首次在12月份仍发生1例本地感染病例,为历年最迟.结论 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疫情较2006年发病率更高,涉及范围更广,两年均以输入性疫情引发本地感染疫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5-2018年我国登革热暴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和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及病媒生物监测系统上报的登革热发病及媒介监测数据,描述登革热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应用Excel 2010和SPSS 20.0软件整理数据和分析,采用ArcGIS 10.5软件绘制地图。结果 2015-2018年全国累计报告登革热暴发111起,共涉及病例12 490例,占全国病例总数的73.7%。暴发集中在广东(77起)、云南(14起)、浙江(8起)和福建(8起)4省份,共累及85个县(区)。暴发集中在5-11月,病例≤ 10例的小规模暴发多于30 d内终止(28/34,82.4%),较大规模暴发多持续数月,于10-11月终止。登革病毒1型和2型为我国登革热暴发的主要流行株。疫情主要发生在人口密度大、卫生环境差的区域。主要暴发省份病例的年龄和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登革热暴发呈地域扩散、甚至向高纬度扩散态势,不同省份暴发特征各异,总体分为口岸型、乡村型和城市型,各省份应针对性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2002-2003年1032例登革热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登革热(DF)1型流行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02年5月至2003年11月间收治的1032例DF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细胞培养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登革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1032例DF患者的年龄在55天龄~91岁,平均(34.7±13.2)岁,男女性别比为1.03∶1。该病的潜伏期为2-12天,平均为(5.3±2.4)天。发病高峰期为7-11月份,其中9月份发病数最多,占45.0%。主要爆发点有26个,共有病例675例,占全部病例的65.4%。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90.9%)、全身肌痛(68.4%)、骨痛(48.8%)、疲乏(79.3%)、皮疹(60.1%)、束臂试验阳性(45.3%);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分别占63.3%和60.8%。从54份血清标本中19份分离出病毒,经RTPCR和基因测序证实为登革病毒1型感染。基因序列分析表明,2003年流行株与登革病毒1型柬埔寨流行株及我国1997、1999年登革病毒1型流行株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97%、98%。结论广州地区2002-2003年流行的DF为登革病毒1型所致,多数病例符合典型DF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近年广州市登革热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将广州市2002年与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1990~2000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明确广东省登革热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1990-2000年登革热病例的分布特征和流行因素,测定登革Ⅰ型病毒地方分离株E/NS1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结果 1990-2000年间,广东省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747例,死亡3例。年发病率在0/10万-9.75/10万之间,平均为1.27/10万。流行多呈爆发,疫情涉及13个市(占全省21个市的61.9%)。主要集中在广州,潮州,肇庆和佛山市,呈现高度集中而相对分散特点,敏月均有登革热病例报告,其中1-6月份为散发输入病例,7-12月份为流行期,男性:女性为1.04:1,所有年龄组均易感,四个型别的登革病毒均发生过流行,同一地区不同年份可流行不同型别病毒,同一年份不同地区也可流行不同型别病毒,广东省12株登革Ⅰ型病毒地方分离株E/NS1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显示广东省登革Ⅰ型代表毒株可分为两个基因亚型。临床表现以典型登革热为主,广东省存在有利于登革热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 广东省登革热疫情同国外登革热流行程度相关联。流行呈输入性流行的特征,至今仍无证据表明已成为地方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20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状况和病毒E基因进化特征,探讨广州市登革热的流行特征和病毒传播特点。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登革热病例信息,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标本并测定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运用MEGA 5.05软件构建最大相似度基因树,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分离毒株E基因分子进化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登革热疑似病例血清进行抗体检测,阳性病例的急性期血清标本以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RT-PCR扩增分离毒株的E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应用MEGA 5.05进行进化特征分析。结果 2013年广州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确诊病例1 270例,发病率为9.96/10万,以本地病例为主(占98.66%),输入病例以东南亚国家为主(占88.24%)。发病高峰为10-11月(占85.28%)。169份登革热病例急性期血清共分离48株登革病毒(Ⅰ型47株,Ⅱ型1株),与近年来广州、东南亚分离株高度同源。结论广州市登革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暴发风险较大,须加强监测力度,强化蚊媒的控制,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登革热社区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为登革热的防控积累经验。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疫情分布情况,即爆发时长、波及范围、人群分布以及蚊媒密度;采用ELISA法进行登革热IgM抗体检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2年9—11月,佛山市禅城区石湾发生了一起登革热爆发疫情,共报告确诊病例117例,发病率为49.4/10万,无死亡病例。男性发病率为46.3/10万,女性发病率为52.6/10万,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87,P>0.05)。主要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患者平均年龄为(39.96±1.49)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36.40±1.98)岁,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10±2.28)岁,女性患者的年龄比男性大6.70岁(t=2.876,P<0.05)。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工人和离退老人为主。病例有聚集性:以疫点200 m范围聚集的病例占91.5%。发病曲线呈多峰形,说明本次疫情属多次暴露。有家庭续发,续发率为4.85%。主要发病区为石湾镇街道的传统制陶区以及陶制品销售区。扩散范围较大,有65.7%(23/35)的村居委受波及。结论本次疫情爆发属本地感染的登革热,是一次疫情控制不佳的案例。主要原因是疫情监测不灵敏,传染源发现和控制不及时;早期重视程度不足,切断传播途径的综合措施不力,蚊密度高,造成疫情不断扩大和绵延,应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