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假体置换在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0年1月,我院治疗的32例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其中骨肉瘤10例,尤文氏肉瘤6例,骨巨细胞瘤7例,转移癌5例,软骨肉瘤4例。肩关节功能重建的方法是采用定制的人工肩关节肿瘤假体,术后根据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肢体功能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1~5.3年(平均4.2年),32例中2例死亡,2例复发,1例发生假体周围慢性感染,2例发生肩关节半脱位;所有患者肘、腕关节和手的功能基本正常,肩关节外展60°~90°(平均75°),前屈35°~55°(平均45°),后伸40°~60°(平均50°),内收15°~20°(平均17.5°)。根据Enneking的骨骼肌肉肿瘤术后功能评分系统对32例进行评估,最低11分2例,最高28分2例;其中24~30分14例,18~23分9例,12~17分7例,12分以下2例,优良率为71.9%。结论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在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不仅能保留患肢完整的外观形态,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上肢的功能,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合和未结合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Cs)移植的打压植骨治疗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II B期、II C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34例(53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手术患者获得随访。男27例,女7例。手术时年龄28~42岁,平均38.1岁。手术方法: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骨打压植入。BMMCs移植组加入5 ml浓集后的BMMCs,单纯植骨组未加入BMMCs。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术后患髋功能改善情况,应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临床疼痛测定,影像学按股骨头是否塌陷及病灶修复情况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64.1±4.6)分vs(78.8±4.8)分,(P=0.0000)。与单纯植骨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幅度更明显(28.6±0.5)%vs(18.4±1.7)%,(P<0.0001)。两组患者整体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6.3±0.9)分vs 2.6±0.7)分,(P=0.0000)。与单纯植骨组相比,BMMCs移植组术后终末随访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幅度更明显(-66.3±1.4)%vs(-51.7±2.9)%,(P<0.0001)。BMMCs移植组临床成功率(21/26)高于单纯植骨组(1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MMCs移植组放射学成功率(23/26)高于单纯植骨组(1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微创扩大髓芯减压坏死灶清除、人工骨打压植入术在选择合适的中早期非创伤性ONFH(ARCO分期II B期、II C期)可获得优良的中期疗效。结合浓集BMMCs移植可提高保留关节手术疗效和骨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HME),又叫骨干续连症、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等,是一种以长骨干骺端出现多个良性软骨帽肿瘤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目前认为HME主要是由于ETX1和EXT2基因发生突变引起[2]。本病若不及时干预,会导致畸形的进一步加重[3]。受限于当前治疗的手段,本病部分患者需要且仅能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改良Weil截骨术治疗第二跖骨头坏死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在临近跖骨颈的关节软骨背侧与跖骨轴线呈25°~30°在冠状面截骨;根据术前设计,距第一截骨线3—5mm的近侧做第二截骨,两个截骨面顶点相同,位于跖侧,完成楔形截骨;去除楔形骨块,将截骨远端跖骨头轻轻抬起,闭合截骨面用小皮质骨螺钉做可靠内固定;合并垂状趾后行远侧趾间关节融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2个月,平均15个月。切口均I/甲愈合,骨愈合良好,畸形改善,疼痛消失。2例截骨过多,1例出现漂浮趾,1例出现转移性跖骨痛。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为88.6分,优良率93.1%。结论改良Weil截骨术治疗第二跖骨头坏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成功关键是术前必须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进行细致的手术设计,准备好配套的微型摆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的病例特点。方法通过汇报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2个家系病例特点,分析其家族遗传情况,并检索既往文献,总结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2例病例及其家族成员患者具有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的典型骨骼畸形、外耳畸形特点,符合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临床诊断标准。检索既往文献,共有33个CCA家系报道,其中中国家系报道有6个。结论先天性挛缩蜘蛛指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特征性外耳畸形、关节挛缩和蜘蛛样指畸形为表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一期人工肱骨头置换在高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2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病例19例,患者年龄63~85岁,平均71.3岁,其中Neer三部分骨折8例,Neer四部分骨折11例,合并肱骨头脱位7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同侧桡骨远端骨折2例、同侧股骨颈骨折1例;合并高血压病15例、II型糖尿病13例、陈旧性腔隙性脑梗塞6例。手术于伤后3~7天内进行,全部采用Zimmer公司Bigliani/Flatow水泥型人工肱骨头假体。术后根据Neer康复原则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平均随访16.3个月,记录疼痛等级、关节活动度,以及有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关节周围感染等术后并发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15例无痛,4例轻微疼痛;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关节周围感染等术后并发症。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平均70.1分;满意程度:主观满意率78.9%。结论在高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人工肱骨头置换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选择,它能够快速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但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把握、以及手术技巧和功能锻炼等是不可忽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支撑体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行前路减压、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46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男33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5岁。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三维CT等影像学资料以及使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临床资料;通过侧位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高度及融合节段后凸角,通过CT三维重建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随访平均50(42~64)个月,至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为97.8%。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平均伤椎上下椎间高度分别为94.3mm、108.0mm、106.9mm、106.2mm;平均后凸角分别为18.2°、5.7°、6.0°、6.3°。患者术后1周的融合节段高度及后凸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术后1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融合节段高度及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0.05),至末次随访时支撑体下沉平均为1.7mm。患者神经功能术前:A级3例、B级6例、C级16例、D级19例、E级2例;至末次随访:A级1例、B级2例、c级3例、D级14例、E级26例,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n—HA/PA66支撑植骨内固定能有效恢复及维持融合节段生理高度及弧度、促进植骨融合、方便术后手术节段的影像学观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胸腰段植骨材料。使用前路减压、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通过38例病例观察椎体内植骨的转归以及椎体内植骨术对胸腰椎骨折复位术后防止矫正度丢失的作用。方法通过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和后缘高度比的变化,分析椎体内植骨在伤椎形态恢复、防止矫正度丢失中的作用;通过术前、术后和随访时的螺旋cT资料,应用PhotoshopCS8.0软件中的“磁性套索”工具对不同时期的植入骨块相对面积和骨缺损相对面积进行测量、比较,观察植入骨块和骨缺损的转归。结果术后12个月时,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分别降低了0.28%(P=0.071)和0.17%(P=0.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植入骨块相对面积逐渐缩小,由34.12%降低到13.56%,无新生空腔;骨缺损相对面积逐渐缩小,由18.53%降低到9.29%。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以切实有效地消除伤椎内的空隙,恢复伤椎的结构完整性和初始稳定性;植入的骨粒通过诱导骨愈合,能够维持伤椎的结构完整性和力学稳定性;椎体内的空隙不能完全自愈。  相似文献   

9.
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治疗成人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成人先天性脊柱后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2月至2008年11月,对11例成人先天性脊柱后凸的患者进行了经顶椎全脊椎截骨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24~49岁,平均31.9岁.术前脊柱后凸Cobb's角62~102°,平均79.4°.伴神经压迫症状者9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一期经顶椎全脊椎截骨、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截骨平面T9~L2.结果 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无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2-4.8h,平均3.6h.术中出血量750~1500ml,平均990ml;围手术期总出血量1450~2200ml,平均1722ml.术后10d左右佩戴支具下地,6例术前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即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例1年随访有改善,1例无明显变化.术后后凸Cobb's角10~32°,平均21.8°;矫正率72.5%.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6.6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所有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矫正丢失率为2.7%.结论 后路一期全脊椎截骨术治疗成人先天性脊柱后凸手术相对安全,矫正效果良好.通过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配合支具外固定,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地活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桡骨Z形截骨延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桡骨Z形截骨延长加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合并桡骨短缩的患者18例,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评价,按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11.
Poland综合征又称胸大肌缺如短指并指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胸壁及上肢畸形。最早于1841年由Poland在尸体解剖中发现[1],1962年Clarkson遇到同样的病例并将此先天畸形命名为Poland综合征[2]。有关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的研究和报道不断增多,文献报道发病率为1∶7000到1∶100000,男女比例为2∶1到3∶1,右侧发病占60%~75%,累及左侧及双侧的患者少见[3-4],目前还未发现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但偶有家族性发病的病例报道[5-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术后胸大肌筋膜联合前锯肌脂肪筋膜瓣假体植入的乳房重建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拟行乳房重建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胸大肌筋膜覆盖包裹假体行乳房重建,观察组采用胸大肌筋膜联合前锯肌脂肪筋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人工关节置换钛假体材料表面原位合成负载抗菌剂聚六亚甲基胍(polyhexamethylene guanidine,PHMG)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通过体外、体内实验研究负载PHMG的TiO2纳米管的抗菌性能,为具有良好抗菌性能人工关节假体材料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并于其表面负载抗菌剂PHMG。体外实验时分别将纯金属钛箔、TiO2纳米管钛箔和负载PHMG的TiO2纳米管钛箔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悬液共培养研究其抑菌性能。体内实验时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股骨扩髓并注入0.1 ml 108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制备感染模型后,分别将纯金属钛棒、TiO2纳米管钛棒和负载PHMG的TiO2纳米管钛棒植入新西兰大白兔右侧股骨髓腔,研究体内的抑菌性能。结果通过阳极氧化制备的TiO2纳米管孔径为(46.4±5.9)nm,钛箔TiO2纳米管长度为300~500 nm,钛棒TiO2纳米管长度为500~1000 nm,于其表面分别负载(3.46±0.40)mg与(1.27±0.28)mg PHMG。体外PHMG释放实验表明,该药物的释放分为两个阶段:初始突释释放阶段和相对缓慢释放阶段,为早期抑制细菌入侵和后期持续抑菌提供保障。体外和体内抑菌实验表明,载有PHMG的TiO2纳米管能够抑制细菌黏附与定植,减少感染。结合临床病理分析表明PHMG-TiO2纳米管植入组无明显病理变化,骨髓腔内可见大量有核细胞和网状结缔组织,并且在髓腔内可见正常的骨髓组织。结论负载PHMG的TiO2纳米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作为一种人工关节假体材料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移植在骨巨细胞瘤刮除植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30例用同种异体辐照骨与自体骨(3例加骨水泥)充填修复骨巨细胞瘤刮除后遗留的局限性缺损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随访时间2.5~9年,植骨全部愈合,功能恢复正常,复发3例。结论术前准确评估,术中彻底清除对降低肿瘤复发率有重要作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成骨活性,与自体骨移植疗效相当,是骨巨细胞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的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沙利度胺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观察抗血管生成剂沙利度胺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取单纯TACE治疗,B组采取口服沙利度胺与TACE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VEGF的变化情况。结果示A组(TACE治疗)与B组(联合治疗)VEGF值分别为(362.18±226.16)和(148.56±122.32)n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TACE治疗可诱导肝癌组织VEGF表达上调,这也是复发和转移的原因之一。而抗血管生成剂沙利度胺可有效控制VEGF的生成,为肝癌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有利武器。  相似文献   

16.
手术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复发性恶性胶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u JX  Li ZM  Geng FY  Fu Q  Guo CJ  Xiao YL  Zhang ZT  Li G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9):709-712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rAd-p53)治疗复发性恶性胶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8例复发性恶性胶质瘤患者再次行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的18例患者术中埋放Ommaya储液囊,将1×1012VP rAd-p53经Ommaya储液囊注入瘤腔,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2~4个疗程.手术组20例患者单纯行手术切除.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结果 联合治疗组6个月生存率为66.7%,1年生存率为44.4%,中位生存期为9.7个月,较手术组(7.1个月)明显提高.联合治疗组术后6个月Karnofsky评分为(81.8±15.7)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1年Karnofsky评分为(66.1±17.4)分,明显高于手术组[(53.5±18.2)分,P<0.05].结论 rAd-p53对于复发性恶性胶质瘤安全有效,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和血清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同时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B-ALP 水平,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骨转移33例,转移率56.90 %。其中肺腺癌的骨转移率为70.97 %(22/33),肺鳞状细胞癌为42.86 %(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9,P=0.0427)。血清B-ALP水平≥150 U/L者骨转移发生率为95.46 %(21/22),血清B-ALP水平<150 U/L者骨转移发生率为33.33 %(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87,P=0.0000)。骨转移灶≤3处组与>3处组B-ALP分别为(125.00±25.00)U/L和(176.14±49.09)U/L,两组间B-AL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确概率法,P=0.0013)。在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中,骨显像诊断的敏感度最高,达到93.94 %,但其特异度最低,为92.00 %;而骨显像+ B-ALP敏感度降低至57.58 %,但特异度可达到100.00 %。结论 诊断肺癌骨转移应首选骨显像。同时检测血清B-ALP有助于明确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异常表现的病变性质,联合检测B-ALP+骨显像可以提高诊断特异度。血清B-ALP对肺癌骨转移诊断及病情判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与紫杉醇治疗对顺铂耐药的转移性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15例顺铂方案化疗失败的转移性鼻咽癌患者。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奈达铂70 mg/m2,第1天;紫杉醇135 mg/m2,第1天;21 d为1个疗程,疗效评价采用RECIST 3.0标准。结果 全组15例患者CR 1例 ,PR 5例 ,SD 6例 ,PD 3例 ,总有效(CR+PR)率40.0 %。中位TTP为4.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Ⅲ+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白细胞减少40.0 %、贫血6.7 %、血小板减少20.0 %。其他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与紫杉醇的化疗方案可作为顺铂耐药转移性鼻咽癌的二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