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髌下(infrapatellar,IP)技术和髌上(suprapatellar,SP)技术治疗成人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这项符合PRISMA标准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中,从2012年1月至2022年11月,共检索了7个数据库,包含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了涉及IP和SP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使用预先设计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并通过Cochrane协作工具对所有合格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的严格评估。提取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Lyshol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膝关节伸屈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切口感染率及再手术率,通过R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研究,纳入患者的总数为874例,其中SP组440例,IP组434例。结...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两种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内固定方式失血量 (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方法对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因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入院手术治疗的 148 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 72 例,女76 例。年龄 35~56 岁,平均为 (44.6±10.3) 岁,78 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髓内钉组),70 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钢板组)。记录两组的总失血量、隐匿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钢板组和髓内钉组总失血量分别为 (272.61±56.36) ml 和 (508.63±109.6) ml,隐匿性失血量分别为 (153.26±46.97) ml 和 (478.36±101.25) ml,术中失血量分别为 (123.05±34.12) ml 和 (54.17±25.95) ml,血红蛋白浓度变化百分比为 (10.48±4.12) 和 (16.72±7.85),红细胞压积变化分别为 (0.02±0.01) 和 (0.05±0.0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钢板组中有 12 例并发伤口感染,而髓内钉组有 2 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两组术后均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髓内钉相对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围术期的隐匿性失血和总失血量明显较高,因此对于合并多发伤或术前血红蛋白低的患者,钢板内固定可能比髓内钉内固定更合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锁定型后足融合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tibiotalocalcaneal arthrodesis,TTCA)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应用锁定型后足融合髓内钉行TTCA治疗17例距骨周围病变患者.男5例,女12例.年龄27~65岁,平均43.5岁.踝关节骨性关节炎7例,距骨缺血坏死5...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锁定型后足融合髓内钉联合植骨行胫距跟关节融合在治疗重度踝关节炎合并距下关节炎临床应用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各类终末期重度踝关节炎合并距下关节炎患者13例,使用锁定型后足融合髓内钉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进行治疗,术后疗效评价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并观察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70岁以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83例,记录并比较围手术期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两种不同手术治疗的相关情况。采用MSExcel和SPSS17.0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计量资料以Y±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常规或校正卡方检验,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3例中置换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79.2±7.6)岁,平均手术时间(75.4±18.5)rain;平均出血量(320±75.6)ml,平均住院天数(8.9±2.1)天,卧床时间(7.8±2.7)天。内固定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78.6±7.3)岁,平均手术时间(71.5±25.6)rain;平均出血量(290±65.4)ml,平均住院天数(9.2±2.3)天,卧床时间(9.2±2.3)天。两组比较,尽管置换组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略高于内固定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两组比较,置换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内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早期下地,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但考虑到手术的复杂性和关节置换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作好置换前的综合评估和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nterTan和PFNA-Ⅱ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FNA-Ⅱ (45例)和InterTan (45例)治疗,其中PFNA-Ⅱ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5~81岁,平均71岁;InterTan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3~80岁,平均71岁。本组致伤原因:高处跌落伤32例,车祸伤26例,自行跌倒受伤32例。外侧壁危险型(对应AO分型中2.2、2.3型) 45例;外侧壁破裂型(对应AO分型中3.1~3.3型) 4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周、3个月和1年随访摄X线片,测量TAD,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InterTan组手术时间长于PFNA-Ⅱ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周和3个月TAD、术前、术后1周两组Harri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InterTan组TAD小于PFNA-Ⅱ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和1年InterTan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PFNA-Ⅱ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InterTan比PFNA-Ⅱ内固定更牢固,有利于维持合适的TAD,具有更好的防切割和沉降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介绍一种治疗肢体中段骨转移癌的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瘤段切除髓内针内固定骨水泥成型术治疗中段肢体骨转移癌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获得持续随访,中位生存期9.8个月,术后无肿瘤局部复发和髓内针弯曲和折断。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应用瘤段切除髓内针内固定骨水泥成型术可以明显改善肢体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简单便于操作,付损伤小。  相似文献   

9.
髁上型内锁髓内钉在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重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一种新设计的髁上型内锁髓内钉,适用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同种异体关节移植或瘤段灭活再植术。方法应用髁上型内锁髓内钉于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6例。6例均为恶性骨肿瘤,其中股骨下端4例,胫骨上端2例。该钉为中空,闭合断面呈三叶草形,外径为10mm~12mm,远端前屈角为8°,近、远端设冠状方向直径5mm锁孔,逆行插钉法安装。结果6例骨关节移植均未出现近、晚期并发症,4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均在3个月左右骨接合端有初步愈合,术后功能好。结论髁上型内锁髓内钉使用方便,固定可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闭合或切开复位治疗学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学龄儿童1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天,平均4天。按照手术方法分为闭合复位内固定组(A组):共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6~10岁,平均7.2岁。致伤原因分为交通事故伤6例,高处坠落伤3例,其它伤1例。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分为ⅡA型3例,ⅡB型2例,ⅡC型2例,ⅢB型2例,Ⅳ型1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B组):共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7~12岁,平均7.8岁。交通事故伤5例,高处坠落伤3例,其它伤1例。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分为ⅡA型3例,ⅡB型2例,ⅡC型1例,ⅢB型2例,Ⅳ型1例。B组中归入4例先行闭合复位不满意后再切开复位患儿。本组术后均辅以髋人字石膏固定。所有患儿均获满意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9(12~3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受伤至手术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A组术中出血量(12.6±4.2)ml少于B组(55.4±10.5)ml,A组手术时间(98±12)min长于B组(75±10)min,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切口感染以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依据Flynn等提出的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A组优8例,良2例,B组优8例,良1例,所有患儿髋膝关节活动良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学龄儿童股骨粗隆下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股骨远段交锁髓内钉微创取出术比较常规切开手术的优势.方法 对我科1998年8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1例股骨远段交锁髓内钉固定的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交锁髓内钉微创取出术.平均手术时间、创伤大小、恢复时间,以及对膝关节功能影响方面与常规切开手术做了初步比较.结果 3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5min,10d拆线,2周进行日常工作及活动.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12年,平均18个月,与常规切开手术相比:膝关节伤口小、愈合早、疼痛轻、下地早、膝关节功能均恢复好.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股骨远段交锁髓内钉微创取出术较常规切开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更安全、功能恢复好,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结合深冻同种异体腓骨头髓腔内植入治疗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LPHP结合深冻同种异体腓骨头髓腔内植入治疗15例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62~85岁,平均73岁。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4例。所有患者均有骨质疏松,骨折均为粉碎性,内侧壁均缺少支撑,复位比较困难;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8例,其中骨折伴肩关节脱位4例。结果手术时间60—180ra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100~500ml,平均240ml。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免疫排斥反应,无感染、血管及神经损伤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15—30个月,平均19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未见明显复位丢失和骨折再移位,未见螺钉固定失效或切出,未见肱骨头坏死。术后12个月患肢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良13例,可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LPHP结合同种异体腓骨头髓腔植入治疗老年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Meta法分析比较关节镜下微创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关于关节镜下微创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经过特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临床评价指标包括术后Sander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解剖复位率。采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试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文献4篇,共计419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关节镜下经皮切开复位内固定组(arthroscopic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ARIF组)205例,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组(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ORIF组)2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ORIF组相比,ARIF组Sanders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增加[OR=1.78,95%CI(1.07,2.9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切口长度减小[WMD=-12.12,95%CI(-12.69,-11.54),P<0.05]、术中出血量减少[WMD=-61.99,95%CI (-64.21,-59.78),P<0.05]及解剖复位率增高[OR=3.00,95%CI(1.16,7.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80,95%CI(-0.64,2.24),P>0.05]。结论与ORI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相比较, ARIF治疗Schatzker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解剖复位率高及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等优点;但与ORIF组手术时间相比,ARIF组未见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空心钉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资料,男31例,女28例;年龄60~93岁,平均76.9岁;左侧22例,右侧3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单纯大结节骨折16例,同时合并肩关节脱位43例。术中采用空心钉固定联合锚钉固定骨折块,末次随访时按照 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其中疼痛35分,功能30分,活动度25分,解剖位置1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结果5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7~67 min,平均48.3 min;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3.4个月。无血管、腋神经损伤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5周,平均13.6周,无内固定松动、骨折块移位发生。末次随访时按照 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46例(78%),良9例(15%),可4例(7%),全组优良率93%。结论空心钉联合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大结节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良好、患肢功能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胫骨平台骨折是下肢负重关节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其主要由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所致,胫骨平台受到外力挤压或撞击时容易造成劈裂或塌陷,产生不同程度的膝内、外翻畸形,严重者还可合并半月板或韧带损伤等周围组织损伤[2],处理不当常导致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3]。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式严重破坏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环境并且不能对骨折伴随损伤妥善处理,由此导致的膝关节并发症经常被报道。近年来关节镜技术快速发展,且已广泛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诊疗,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