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失败的机制,以期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70例视网膜脱离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手术失败原因,分别再给以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探讨其各自的机制。结果手术失败原因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46眼,原裂孔未闭34眼,出现新裂孔16眼,脉络膜脱离2眼,黄斑前膜2眼,玻璃体出血2眼。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失败的机制主要是:裂孔未能确切地封闭,PVR未能妥善地处理;为了减少手术失败应当尽可能封闭裂孔,而PVR严重者一定要行玻璃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出血的原因,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资料。方法:对2004-04/2007-06我科收治的126例(142眼)玻璃体积血的糖尿病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122眼(85.9%),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10眼(7.0%),视网膜裂孔(retinal hole,RH)6眼(4.2%),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4眼(2.8%);PDR组患者对侧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显著重于其余各组。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出血的主要原因,此外,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裂孔和玻璃体后脱离也占有一定比例;通过对侧眼情况的评估,有助于玻璃体出血原因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93例(139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例均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平均随访(16.72±8.53)mo,对视力及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眼(70.50%)视力得到提高,术后视力明显好于术前(P<0.001);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脱离和黄斑病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失败后再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的原因以及再手术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80例视网膜脱离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手术失败原因,分别再给以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术。结果:80例(80眼)再手术,巩膜扣带术69例,成功59例,成功率85.51%;11例再次手术直接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均复位。手术失败原因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80眼,原裂孔未闭34眼,出现新裂孔21眼,脉络膜脱离4眼,黄斑前膜4眼,玻璃体积血2眼。结论:视网膜脱离再手术成功的关键是:确切地封闭裂孔,处理PVR;巩膜扣带术仍然是再手术的首选,PVR严重行玻璃体切割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再手术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5例(25眼)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行巩膜外垫压、环扎术、玻璃体手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中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数目,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分析视网膜脱离复发原因。随访6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25眼中,新裂孔形成7眼(28.0%),原裂孔封闭不良8眼(32.0%),新裂孔形成和原裂孔封闭不良并存10眼(40.0%);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16眼(64.0%)。再次手术:行巩膜扣带术7眼(28.0%),行玻璃体切割术11眼(44·0%),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7眼(28.0%);眼内填充硅油9眼,填充体积分数14%C3F8气体10眼。随访期末,24眼(96.0%)视网膜复位,1眼(4.0%)视网膜复位后再脱离;21眼(84.0%)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裂孔封闭不良、产生新裂孔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是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再手术原因及术式选择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键  韩冰  樊宁  罗恒  秦磊  古洵清 《眼科》2002,11(6):357-360
目的:分析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再手术原因,以及再手术选择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手术的指征。方法:回顾65只再手术病例,分析原手术方法及眼底改变,重点观察玻璃体病变的动态变化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据此分别施行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手术。结果:再手术原因为原裂孔未封闭,新裂孔形成,玻璃体状态变化和增殖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与暨往文献报告相同,因手术操作不当者比例下降(15.4%),玻璃体牵引和后脱离动态变化比例上升(44.6%和73.8%),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加重者占46.2%,多次手术治愈58只眼(86.1%),结论: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再手术仍首选巩膜扣带术,多行巩膜环孔加压。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度病变但有明确的局部玻璃体状态变化及增殖性改变者行玻璃体手术,重视玻璃体-视网膜界面变化,玻璃体状态和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变化的局部特征,对症施行手术,可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进展改善了巨型视网膜裂孔的预后,但因术后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所以手术失败的发生率仍很高。作者采用眼内注入气体和巩膜扣带术治疗视网膜瓣翻卷的巨型裂孔并于冷凝后作玻瑞体切割术以清除进入玻璃体内的色素上皮细胞,减少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本文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导致儿童球内异物延迟取出的致伤原因及异物特点,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术式的选择。 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因球内异物伤住院的91例(91只眼)儿童眼外伤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性81例(81只眼),女性10例(10只眼),年龄1~14岁,平均年龄(10.7±2.7)岁。根据致伤原因、异物性质、异物滞留位置、异物最长径、异物伤后并发症及异物延迟取出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使用均数±标准差( ±s)描述年龄的分布情况;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不同分组的病例数量和分布情况。使用卡方检验分析爆炸伤与非爆炸伤导致眼内炎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儿童球内异物伤首位致伤原因为爆炸伤,共55例(55只眼),占60.4%;异物滞留位置中有74例(74只眼)异物滞留于玻璃体腔,占81.3%;异物性质中土质异物所占比例最大,共29例(29只眼),占31.9%;44例(44只眼)为多个异物,占48.4%;异物最长径≥10 mm的巨大异物共12例(12只眼),占13.2%。在伤后并发症中,视网膜裂孔者65例(65只眼),占71.4%,居首位;其次为外伤性白内障者61例(61只眼),占67.0%;再次为视网膜脱离者47例(47只眼,占51.6%)、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者27例(27只眼,占29.7%)及眼内炎者22例(22只眼,占24.2%)。异物延迟取出的手术术式选择中有83例(83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占91.2%。其中,20例(20只眼)使用眼内窥镜辅助手术,占24.1%;63例(63只眼)使用联合晶状体摘除术,占69.2%。 结论儿童球内异物患者以学龄男童高发,爆炸伤为致伤首要原因,泥沙、石块及烟花爆竹等土质异物占比最大。异物滞留于眼后段是异物延迟取出的主要原因。伤后可伴发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眼内炎等多种并发症。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摘除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儿童球内异物伤并发症多,治疗棘手,故应积极预防儿童眼外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二次玻璃体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第一次玻璃体手术失败原因,总结第二次玻璃体手术经验教训,以提高一次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53例玻璃体手术中65只眼行二次玻璃体手术的临床资料,侧重分析第一次手术失败的原因及第二次手术的治疗结果。 结果 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复发,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为第一次玻璃体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二次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复位46只眼,占70.1%。术后视力增加31只眼,占47.7%;视力不变16只眼,占24.6%;视力减退18只眼,占27.7%。视力≥0.05者15只眼,占23.1%,最好视力0.4。随访39只眼,时间3~18个月,视网膜复位35只眼,占89.7%,视力≥0.05者26只眼,占40.0%,低眼压7只眼,占10.7%。 结论 彻底清除PVR,恢复视网膜活动度,选择合适封孔方式及眼内填充物,避免术中并发症是二次玻璃体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24-26)  相似文献   

10.
伴有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玻璃体积血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有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玻璃体积血,由于早期屈光间质混浊,难以发现视网膜裂孔及脱离,往往发展到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严重影响预后.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18例伴有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玻璃体积血患者,采用眼B超和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早期确诊,并及时予以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显徽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7月至1996年3月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中发生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24眼(40个裂孔)的原因,位置和术中术后的处理情况。 结果:24只眼中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16只眼,外伤性PVR 5只眼,牵拉性视网膜脱离3只眼。对新裂孔的处理采用巩膜冷凝、硅胶填压、眼内电凝、眼内填充和术后激光光凝.下方和手术嵴后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分别占70%和92%.平均随访5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和黄斑复位17只眼,视力改善19只眼,均在0.02以上.结论: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应在术中、术后采取措施促使其封闭.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19-2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硅油填充术后带油情况下视网膜再脱离常见原因和再次手术的方法.方法54例54眼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视网膜脱离行硅油填充术后带油视网膜再脱离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研究.结果54眼后段检查:下方视网膜脱离37眼(68.5%),明确视网膜裂孔35眼中22眼见下方裂孔(62.9%),形成视网膜前增殖41眼中22眼位下方(53.7%).51眼再次手术治疗,其中38眼行硅油取出联合玻璃体术式,视网膜复位率92.1%(35/38).7眼行巩膜手术,视网膜复位5眼.结论带油眼视网膜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位于下方,大部分病例可通过再次手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巩膜穿刺孔玻璃体嵌顿是玻璃体手术失败的首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巩膜穿刺孔玻璃体嵌顿与玻璃体手术失败的关系。方法对连续49例(49只眼)玻璃体手术后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术中探查,将巩膜穿刺孔内口玻璃体嵌顿分为5级:0级:无任何玻璃体嵌顿;Ⅰ级:穿刺孔内口玻璃体嵌顿,但对视网膜无牵拉;Ⅱ级:玻璃体嵌顿,对视网膜产生牵拉,表现向前移位;Ⅲ级:视网膜嵌顿在穿刺孔内口处;Ⅳ级:玻璃体嵌顿牵拉形成视网膜裂孔。Ⅲ和Ⅳ级定为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Ⅱ级判为手术失败的次要原因,0和Ⅰ级为非巩膜穿刺孔并发症引起的手术失败。结果患者原发疾病为裂孔性视网膜脱离22例,眼外伤21例(包括取眼内异物8例);分支静脉阻塞和化脓性眼内炎各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各1例。做过1次玻璃体手术37例,2次以上12例。前段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分级:单纯视网膜环形收缩2例;视网膜前移位31例(合并环形收缩11例)。主要因巩膜穿刺孔并发症引起的手术失败占57.2%(28例),巩膜穿刺孔并发症为次要原因占20.4%(10例),二者占77.6%。非巩膜穿刺孔并发症引起的手术失败占22.4%(11例)。结论巩膜穿刺孔玻璃体嵌顿的并发症是玻璃体手术失败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上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11/2019-10在我院收治的,经历过一次或多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生的由上方裂孔(3∶00~9∶00水平线以上)引起且未合并严重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PVR-C级以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施行经平坦部入路玻璃体切除术,充分切除残留玻璃体后,行气液交换复位视网膜,确保裂孔周围视网膜下液充分排出后激光封闭视网膜裂孔,使用无菌空气行玻璃体腔填充。术后患者严格俯卧位24h。主要观察指标为视网膜初始及最终复位成功率,最佳矫正视力(BCVA),次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白内障及高眼压比率。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且术后随访时间≥6mo患者31例31眼,脱位范围6.7±3.8个钟点位,裂孔数1.2±0.7个,脱离累及黄斑23眼(74%),人工晶状体18眼(58%),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者6眼(19%)。入组患者Ⅰ期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7%(27/31),最终视网膜复位成功率100%(31/31),发生一过性眼压升高者5眼(16%)。术后6mo时BCVA(LogMAR)由术前2.17±1.27改善至0.53±0.25(P<0.001)。结论:对于具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史的不合并严重PVR的上方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空气填充,可取得较高的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且具有术后俯卧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1985年6~12月经我科一组治疗的视网膜脱离92例99只眼。手术后视网膜平复,裂孔封闭91眼(92.9%)。其中巨大裂孔、多发性大裂孔,分布于三个象限的多裂孔,白内障摘出术后或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玻璃体改变严重的漏斗状脱离,以及视乳头附近裂孔部分黄斑洞合并周围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纤维条束严重的病例,具有上述情况手术治疗比较困难的病例共32只眼占32.3%o手术方法根据各例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方式,如视乳头附近裂孔及黄斑洞用兜带术,其他部位裂孔选择巩膜缩短,电凝,异体巩膜填充、冷冻、硅胶填压,环扎术或玻璃体切割,玻璃体内注射消毒空气等多种方式联合使用,共治愈26眼,占疑难病例32只眼的81%。本文还对兜带术和各种联合手术作了简单介绍及谈了手术体会。  相似文献   

16.
吕林  高汝龙 《眼科学报》1992,8(2):92-95
本文分析了49例49眼常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失败后的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解剖成功率为75.51%,功能成功率为65.31%.作者认为这类病例常规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增殖性玻璃体视两膜病变(PVR).冷凝、电凝及多次手术均刺激PVR形成.这类病人应行玻璃体手术才能使视网膜复位.玻璃体手术的疗效与PVR级别呈线性关系.手术时间以常规手术3个月后进行为宜.但为了保护视功能可适当提前.最后,作者讨论了玻璃体手术失败的原因,指出前段PVR及固定不确实是玻璃体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外伤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的原因。

方法:对2009-07/2013-06在我科住院的46例46眼玻璃体积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病因分析。

结果:本组中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所致玻璃体积血最多,为16眼(34.8%),其次为视网膜裂孔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RD)8眼(17.4%),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AMD)8眼(17.4%),再次为玻璃体后脱离(PVD)4眼(8.7%),其它少见原因为视网膜大动脉瘤3眼(6.5%)、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各2眼(4.3%),特发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脉络膜上腔出血、葡萄膜炎各1眼(2.2%)。

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裂孔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非外伤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1例(11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采用玻璃体切割及视网膜前膜剥除,气液交换时通过缺损区的裂孔内引流放液,对缺损区边缘及裂孔部分采用巩膜外冷凝,或眼内冷凝和/或光凝,必要时用惰性气体(SF6,或C3F8)或硅油填充。平均随访7.7个月,解剖复位率9眼(81.8%),视力从光感到0.2,其中3眼视力在0.1以上.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严重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乳头位于缺损区内、视网膜巨大裂孔及脉络膜脱离有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5,11:190-192)  相似文献   

19.
玻璃体手术治疗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现代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和临床特点.方法 修复角、巩膜伤口,玻璃体手术,内路摘出异物,剥除异物床区玻璃体后皮质,眼内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临床随访评估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38例(38眼)均摘出异物.术中共查见55个视网膜裂孔,裂孔成因分别为:①异物直接刺伤,异物弹跳二次撞击刺伤;②贯通伤发生裂孔;③不合理选择外路反复磁吸异物且失败.结论 眼后段眼内异物及其创伤性视网膜裂孔应选择玻璃体联合手术,尽量去除诱发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收治的148例(148眼)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病例进行分析。观察再脱离原因及临床特点选择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148例(148眼)中再次玻璃体切除术者116眼, 行巩膜扣带术者32眼。再次手术后, 视网膜一次性复位118眼(79.73%)。未复位30眼(20.27%), 其中16眼(53.33%)放弃进一步治疗, 14眼再次手术(46.70%), 复位12眼(85.70%), 仍未复位2眼(14.29%)。复位者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总复位130眼(87.84%)。再脱离病例原因分为7类:原裂孔封闭不良30眼(20.27%), 遗漏裂孔28眼(18.92%), 出现新裂孔21眼(14.20%), 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35眼(23.65%), 穿刺口玻璃体处理不彻底19眼(12.83%), 手术方式选择不当6眼(4.05%), 术前、术中未发现确切裂孔、再脱离原因不明9眼(6.08%)。结论术前准确查找、术中完全封闭裂孔, 彻底切除玻璃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