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从2005年及2009年广东省汉族人群NAFLD流行病学调查的人群中筛选出2次调查均为NAFLD的119例患者为NAFLD组,2次调查均正常的350例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脂联素7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2052、rs16861205、rs822396、rs7627128、rs1501299、rs2241767、rs3774261,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用SHEsis软件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 rs2241767的GG基因型是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OR=7.471,95%CI为2.836~19.684,P<0.001),rs1501299的TT基因型是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OR=5.040,95%CI为1.919~13.236,P=0.001),rs3774261的GG基因型是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OR=3.546,95%CI为1.402~8.972,P=0.008),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ATA单体型是NAFLD的保护因素(OR=0.144,95%CI为0.037~0.558,P=0.001),GGA单体型是NAFLD的危险因素(OR=12.086,95%CI为2.422~60.302,P<0.01),GTG单体型是NAFLD的危险因素(OR=15.355,95%CI为3.946~59.748,P<0.001)。结论 rs2241767、rs1501299、rs3774261基因多态性与NAFLD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脂联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NAFL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脂联素水平及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水平,采用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NAFLD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OMA-IR及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R与PCⅢ、PCⅣ、HA和LN呈显著正相关(P〈0.05),脂联素水平与腰臀围比(WHR)、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PCⅢ、PCⅣ、HA和LN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脂联素的表达在NAFLD患者肝纤维化与胰岛素抵抗进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模型,初步探讨脂联素在NAFL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其与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12周、模型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12周后处死全部大鼠,称体重和肝湿重,计算肝指数,行肝脏的病理检查,判断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计算肝脏炎症积分,生化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甘油三酯(1、G)、总胆固醇(TC)、肝匀浆TG、T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结果:高脂饮食12周后成功建立了NAFLD大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呈中一重度脂肪变性,肝脏炎症积分显著升高(P〈0.01);肝湿重及肝指数明显增高(P〈0.01);血清ALT(P〈0.05)、AST、TC值以及肝匀浆TG、TC值明显升高(P〈0.01);血清脂联素值明显降低(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积分无相关性,与肝匀浆TC呈负相关(r=-0.638,P=0.038)。结论:NAFLD存在低脂联素血症,脂联素在NAFLD的发病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与NAFLD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积分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脂联素的信号转导通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西琳  陈东风 《重庆医学》2007,36(15):1541-1543
近来研究表明,内脏脂肪组织是引起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脂源性因子参与胰岛素抵抗(IR)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而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之一,体内不正常的脂联素水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肝纤维化的发生,在促使单纯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硬化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1].但确切的关系及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脂联素的信号转导通路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陈海英 《河北医学》2013,19(4):510-513
目的:探讨脂联素、瘦素及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以了解NAFLD发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机理。方法:选择病例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另择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比较各组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脂联素、瘦素、内脂素、抵抗素指标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性脂肪肝亚组的脂联素水平与脂肪性肝炎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脂联素、瘦素、内脂素分别与抵抗素、HOMA-IR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脂联素、瘦素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敏  冯丽英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4):2277-2279
脂联素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研究表明脂联素具有改善糖脂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密切相关。本文就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联素受体-2(AdipoR2)在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反转录PCR(FIT—PCR)法检测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对照组大鼠肝脏中的AdipoR2 mRNA表达差异,同时检测大鼠脂联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糖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dipoR2 mRNA为0.3964±0.0988,而对照组为1.2254±0.1462,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血糖为(5.44±0.58)mmol/L,与对照组(5.25±0.14)m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模型组脂联素水平(3.56±0.78)mg/mL,低于对照组的(4.71±0.30)mg/mL,P〈0.05,而前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为2.39±0.16,较后者1.32±0.30明显增高(P〈0.01)。[结论]肝脏脂联素受体2表达下调可能是引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原因;与糖、脂肪代谢障碍,胰岛素抵抗程度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脂联素基因T45G多态性与广东省一般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组人群507例随访4年,基线和终点均进行问卷调查、体检、血生化和B超检查,终点时人群分为NAFLD组(185例)与正常对照纽(322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法(PCR—RFLP)检测基因多态性,分析2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发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NAFLD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TT:47.57%US50.93%,TG:45.40%vs42.24%,GG:7.03%US6.83%)和等位基因(T:70.27%掷72.05%,G;29.73%US27.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体重指数(BMI)正常与否分层后,2组间3种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基因T45G多态性与NAFLD的发病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血清铁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5例和健康体检者56例为研究对象,测定体重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值等生化指标,并行肝脏B超检查。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同时测定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1)非酒精性脂肪肝组BMI、TC、TG、FBG、HOMAIR、UAlb/Ucr、SF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2)相关性研究表明,血清脂联素与SF、FINS、HDL呈正相关,与FBG、HbA1C、HOMA IR、TC、LDL呈负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下降,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与铁蛋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PPARs及脂联素受体2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5)、高脂对照组(FC,n=15)、高脂+替米沙坦干预组(FT,n=10)。NC组给予普通饲料,FC和FT组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末时随机取NC组和FC组各5只做正葡萄糖高胰岛素嵌夹实验和肝组织HE染色,确定造模成功后,FT组给予替米沙坦5 mg/(kg·d)灌胃,NC和F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共4周。16周时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嵌夹实验技术稳态葡萄糖输注速率测定胰岛素敏感性,检测血清转氨酶、血脂及空腹血糖水平;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肝组织中过氧化物本酶体增殖活化受体(PPARs)、脂联素受体2(AdipoR2)和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的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FC组肝组织PPARα、PPARγ、AdipoR2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AT1R mRNA表达较NC组升高(P<0.01);FT组PPARα、PPARγ、AdipoR2 mRNA表达较FC组升高(P<0.01);FT组血清转氨酶、血脂及空腹血糖水平较FC组改善。结论 替米沙坦能降低NASH大鼠的体重和肝指数,调节糖脂代谢并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NASH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鲍丽静  向晓星 《医学综述》2009,15(16):2420-242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发病的关键环节。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脂肪因子,包括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内脏脂肪素等,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形成、炎症改变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脂肪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仍不甚明确,其相互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晓宇  成蓓  朱虹  何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575-1578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阐明其作为冠心病预测因素的价值,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疑诊"冠心病"住院的患者10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肝脏超声检查,确诊冠心病69例(冠心病组),其中合并NAFLD 44例(CHD-NAFLD组),单纯冠心病25例(单纯CHD组);非冠心病患者32例(非冠心病组),其中合并NAFLD 7例(单纯NAFLD组),未合并NAFLD者25例(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中NAFLD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63.77%和21.87%,P<0.01),合并NAFLD的冠心病患者以多支病变为主(P<0.05),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可以独立地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P=0.001,OR=6.014,95%CI(2.104,17.192)〕。结论 NAFLD与冠心病存在明显的独立相关性,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NAFLD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可用其初步评估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3.
李利阳  杨蕾 《医学综述》2011,17(18):2840-2842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238例和健康体检者64例为研究对象,测定血糖、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值(WH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胰岛素(FINS)、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值等、踝臂指数(ABI)、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并行肝脏B超或CT检查,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指数(HBCI)、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120AUC/G30~120AUC)。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ALT、UAI、MT、ABI、FIB、mAlb/Cr、CRP、BMI、WH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患者,其HOMA-IR、HBCI、ΔI30/ΔG30有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肝组患者HOMA-IR、HBCI、ΔI30/ΔG30的阳性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增加,且随着脂肪肝程度加重,胰岛素抵抗亦加重。  相似文献   

14.
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沛  李雅君 《医学综述》2008,14(5):750-752
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可以仅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进一步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终末期病变。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在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中有重大意义,大量实验表明,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抗氧化剂治疗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有效。此外,降脂药物、细胞保护剂等对肝脏病理及血清学指标也有改善,目前尚未发现治疗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的特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脂联素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NAFLD患者30例(NAFLD组)及非NAFLD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计算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脂联素在两组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NAFLD组患者BMI、ALT、GGT、TG、FINS水平及HOMA-I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血清AST、FB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患者肝活检标本中脂联素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其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4例,正常对照35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空腹血清RBP4,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水平,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BMI、wHR、FBG、TC、TG、LDL—C、FINS、HOMA—IR和RBP4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BP4与BMI、WHR、FBG、TC、TG、LDL—C、FINS、HOMA—IR呈正相关。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过程中,RBP4可能参与了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肝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鸣  沈薇 《医学综述》2006,12(21):1298-1300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及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生率与种族、民族和家族密切相关。脂肪性肝病是一组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的疾病,近年来NAFLD与遗传和基因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NAFLD的基因应从肥胖、脂肪酸代谢、胰岛素抵抗等与NAFLD有关的环节的相关基因着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瘦素、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制作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6周组、12周组、18周组。测量动物的体重、肝重,常规HE染色观察肝脏病变,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和肝组织瘦素和脂联素含量。结果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6周末呈现单纯性脂肪肝,12周末符合脂肪性肝炎表现,18周末呈现肝硬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瘦素含量从6周末开始显著升高,12周末达最高,18周末又回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组织炎症活动度(HAI)变化趋势与之相同,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模型组血清脂联素6周末开始呈显著梯度下降趋势(P<0.05),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瘦素升高可能加速单纯性脂肪肝向脂脂性肝炎的转化,而血清脂联素稳定可能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