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嗜铬细胞瘤比较少见,我组于1973年10月经治1例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报告于后: 江×,男,10岁,1973年10月31日因双眼视力模糊1月余入院。患儿3月前因高热、昏迷,诊断为“金葡败血症”,在县医院治疗40余日痊愈出院,当时发现血压维持140~130/110~90毫米汞柱。月余前因穿线不见针孔而发现视力模糊。门诊眼底检查示高血压乳突视网膜病变,尿常规蛋白(±),入院诊断:肾性高血压。检查:体温37.5℃,脉搏108次/分,血压:右上肢150/120、右下肢170/130、左上肢148/112、左下肢166/130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2.
我院曾收治一例高血压患者,临床怀疑为嗜铬细胞瘤,经手术证实为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兹报告于下: 病例简介肖××,住院号507719,女性,40岁,1979年6月8日住院。患者于二年前出现头部隐痛,阵发性加剧。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高血压,血压波动在150/90~170/130毫米汞柱之间,按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效果不佳。近一年来血压持续在170/100毫米汞柱左  相似文献   

3.
李恩明 《医学文选》2000,19(5):826-826
我院于 1998年 10月收治 1例嗜铬细胞瘤并高血压危象的患儿。经适当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  患儿 ,男 ,14岁 ,因夜间反复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心悸、头痛、呕吐 3月余加重 1月入院。经 CT及手术后病检确诊为嗜铬细胞瘤。住院后 ,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头痛数次发作 ,发作时血压均有明显增高。曾 5次于凌晨 3~5时之间在睡眠中发生 ,血压 30~ 34/ 19~ 2 4k Pa,伴有烦躁不安、胸闷、气急、心悸、头痛、呕吐、视野模糊、手足颤动等症状。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危象。2 护 理2 .1 血压…  相似文献   

4.
<正> 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约占嗜铬细胞瘤总数的10%,位于胱膀部位则不足1%;国外报道本病约60余例,国内约10余例。我科30年中共收治嗜铬细胞瘤10例,其中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患者男性,45岁,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半年。经胱膀镜检查诊断为膀胱肿瘤。既往无高血压病史。1979年4月因劳累出现短暂肉眼血尿,未介意而自行消失。同年9月血尿再度出现,尿末伴前额部绞窄样痛及心慌,1—2分钟消失,血压180/120毫米汞柱,经服用降压药及抗菌素后血压复常,血尿消失。入院前10天劳累后又发生肉眼血尿,无明显头痛、心悸等症状。平时吸烟。查体:一般状况良好,血压140—180/100—120毫米汞柱,脉率80次/分,心肺无特殊,肝脾未及。膀胱不充盈,双手扪诊于下腹正中偏右侧触及一4.5×3厘米球形肿物,可推动,无压痛。前列腺不大。眼底检查:视网膜动脉硬化Ⅱ级。血色素11.2克,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诱发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救及护理体会,说明正确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救嗜铬细胞瘤诱发高血压危象患者时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急诊11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10例,1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快速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在急救嗜铬细胞瘤诱发高血压危象患者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嗜铬细胞瘤系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外嗜铬组织的肿瘤。肿瘤组织阵发性或持续性分泌过多儿茶酚胺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除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外,还可有其它多系统(如心血管系、神经系、消化系等)以及代谢紊乱的症状。就危象而言,嗜铬细胞瘤可发生高血压危象、低血压危象、或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发生,即有学者称之为儿茶酚胺危象或嗜铬细胞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嗜铬细胞瘤好发于青壮年 ,儿童嗜铬细胞瘤极为少见 ,我院 1985~ 2 0 0 2年间共收治 14岁以下儿童嗜铬细胞瘤11例 ,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和临床特点 全组 11(男性 7,女性 4 )例 ,年龄4~ 14 (平均 10 2 8)岁 .10例以阵发性头痛、心悸为首发症状 ,1例无明确症状 .入院后均连续监测血压 ,9例表现为持续性高血压 ,伴阵发性加重 ,1例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 ,2例患儿发作期血压最高达 3 1 9/2 3 9kPa .实验室检查及化验检查发现 :7例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 ,3例ST T段改变 ,1例窦性心律不齐 ,4…  相似文献   

8.
我院收治膀胱复发性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女性,38岁,4a前出现排尿后心慌、头晕,到我院就诊,以膀胱肿瘤收入院,患者述最高血压25/17kPa,给予膀胱肿瘤切除术,病理回报“膀胱嗜铬细胞瘤”。术后排尿无心慌气短症状,血压正常。4个月前再次出现排尿后心慌、头晕、收入我院。入院体检:血压24/16kPa,心率90/min。B超:膀胱左侧输尿管口入口处可见4.9cm×4.5cm大小,偏低回声团,其中央回声强,不均质,边缘光滑,其基底宽并向腔内突起。印象:“复发性膀胱嗜铬细胞瘤”。CT检查:膀胱内左后壁可见约4cm×5cm软组织肿物影,边缘不规则,局部…  相似文献   

9.
嗜铬细胞瘤手术和麻醉中的血压管理曹灵敏吕小红景卫何方(泰山医学院第一教学医院271000)嗜铬细胞瘤是因体内儿茶酚胺水平高,而引起的以高血压为主的循环改变。手术操作和麻醉引起的应激反应,会加剧血压的剧烈波动,随时可导致高血压危象、心衰、心律失常、心源...  相似文献   

10.
[例1] 江姓,男,11岁。因夜间多汗,皮肤瘙痒一月,不规则发热2周,于1974年7月28日入院。患病期间曾有头痛、呕吐及一过性视觉模糊;平素体健,家属无高血压史。入院体检:血压180/160毫米汞柱,心尖区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腹部未触及肿块,未闻血管杂音,外生殖器无异常,神经系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钾、钠、氯、磷、钙、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尿17羟、17酮类固醇等皆在正常范围。作尿常规2次:蛋白(+),红、白细胞(一),24小时尿香草基杏仁酸(VMA)定量19.8毫克/1250毫升。静脉肾盂造影及腹膜后充气造影,见左肾上缘一球形肿块。诊断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前血压持续于160~230/130~190毫米汞柱,苄胺唑啉(Regitine)10  相似文献   

11.
嗜铬细胞瘤危象 (pheochromocytomacrisis)是指嗜铬细胞瘤病人高血压和低血压反复交替发作 ,甚至出现休克的一种危急状态[1] 。发生嗜铬细胞瘤危象时 ,内科药物治疗常常难以控制 ,而外科手术治疗常因未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 ,手术及麻醉风险极大 ,死亡率高[2 ] 。回顾我院 2 4 9例手术治疗的嗜铬细胞瘤病人中 ,在发生嗜铬细胞瘤危象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 4例病人均死于术中或术后顽固性低血压。本文报道1例嗜铬细胞瘤危象病人因肿瘤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急诊抢救经过及麻醉体会。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病人女 ,4 2岁 ,因阵…  相似文献   

12.
非嗜铬性付神经节瘤(Nonchromaffin Paraganglioma)或称化学感受器瘤(Chemodectoma),多为良性,恶性罕见。全身多处均可发生,而发生于大网膜的尚无报告。我们见到一例,报告如下。王××,男,40岁,农民。因右中腹部包块10年,于1978年3月18日入院。患者10年前,发现右中腹部有一活动性鸡蛋大硬性包块,不疼。近年包块长大,伴胀痛。查体:脉搏70次/分,血压100/70毫米汞柱,右中腹有18×16×16厘米~3大小之硬性包块,扪  相似文献   

13.
本文6例嗜铬细胞瘤死亡原因分别为:嗜铬细胞瘤危象,心律紊乱;脑血管意外;合并感染及肿瘤破裂,腹腔出血。为降低死亡率,应吸取如下教训:1 凡有诊断线索者应紧追不放,争取早日明确趁断,手术根治。2 嗜铬细胞瘤患者死于心脏问题占首位,为避免心衰,心律紊乱,应积极预防并治疗嗜铬细胞瘤危象。3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因诊断难度较大,往往在确趁时肿瘤较大,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嗜铬细胞瘤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变化及监测,预防高血压危象或低血压休克的发生。方法动态观察血压变化,合理调整降压药或升压药物。结果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护士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为有效控制血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1998年10月收治1例嗜铬细胞瘤并高血压危象的患儿.经适当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嗜铬细胞瘤患者血浆肾素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之间有无差异性.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4年间在我科住院手术病理证实嗜铬细胞瘤患者(嗜铬细胞瘤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住院患者以性别、年龄、民族为匹配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组)为对照,比较2组人群血浆肾素水平.结果:(1)嗜铬细胞瘤组与原发性高血压组在性别、族别、血压、年龄构成无差异.(2)嗜铬细胞瘤组患者肾素水平为(2.52±2.77)ng·ml-1·h-1,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肾素水平为(1.99±3.08)ng·ml-1·h-1,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铬细胞瘤患者与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水平可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嗜铬细胞瘤约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其他部位为异位嗜铬细胞瘤,多见于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静脉、膀胱等部位.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过多使临床出现陈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头晕、出汗、心悸等症状.肿瘤切除后儿茶酚胺含量骤减等可使血压显著降低,甚至可引起死亡.麻醉管理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的发生[1].现将1例异位嗜铬细胞瘤围术期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医生》2008,24(7):43-44
病情评估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情况. 高血压急症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180/120mm Hg),伴有急性或进展性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包括高血压腑病、恶性高血压、主动脉夹层、脑卒中、急性肺水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危象、子痫等.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3岁,入院前半月始出现阵发性头痛、头胀、面部潮红、心慌、出汗和视物模糊,最初在用力解便时发生。发作时血压升高达200/120mmHg,门诊以“高血压待查,嗜铬细胞瘤?”于2005年5月收入院治疗。查体:神清,125/83mm Hg,P81次/min。心、肺(-),腹平软,未扪及肿块。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不同年龄段之间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围术期临床特征,为临床嗜铬细胞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至2022年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且接受手术治疗的213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围术期资料,根据年龄差异分成青年、中年、老年3组。并对3组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及围术期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灶大小、术中出血量、体质指数、术前合并症、入院症状、术中血压波动及病理特征的分布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患者病灶直径最大,术后活检病理特征为NSE阳性的比例最高,且术后更易出现营养相关性并发症;青年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Ki-67)阳性率最高,在入院时伴发嗜铬细胞瘤相关症状的比例最高,且易发生高血压危象和术中出血;中年组更易出现术中血压波动,但总住院时间相对较短。结论:不同年龄段嗜铬细胞瘤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入院症状、术中血压波动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应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