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拟考查清代宗族尤其是江南文化望族的迁移方向,通过分析城市中宗族组织内部的巩固和分裂的二元性,来研究宗族组织与城市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及宗族组织所反映的城乡关系。本文认为,宗族的城居化是宗族城乡分化的表现,这既是宗族内部血缘和阶级分化的成果,也是城市商业发展的结果。但这种分化并不会毁坏宗族的凝聚力,反而还会加快宗族的发展。所以传统社会的城乡分化并不会导致现代意义上的城乡差别,相反却将城乡真正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成梦溪 《中国社区医学》2015,(2):140-149,218,221
中国社会中人际关系网络相当重要,慈善事业运作尤其重视关系网络。在奉化孤儿院的运作中,官、绅、民无一缺席,构成维系孤儿院的主要力量。绅(地方精英)为孤儿院运作的关键,是关系网之核心,民(普通民众)为孤儿院存在之基础,官(地方政府)则是孤儿院维持的杠杆。三者在战前与战时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战前孤儿院基本是民捐民办,战时绅与民自顾不暇,政府的援助就变得尤为关键。从整个战争时期来看,尽管地方精英及普通民众的捐助仍是孤儿院生存的重要来源,但在数个青黄不接的时期,孤儿院皆因获得政府及时援助的款项或粮食而得以度过危机。  相似文献   

3.
略论民国时期的区级政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的区级政权建设是近代中国乡村基层政权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地位经历了从自治到行政的变化,体现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国家力量向整个社会进行扩张的过程,并带来了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但在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下,其建设目标并未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研究城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行为发展的特点 ,促进小学新生心理行为适应教育。方法 应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调查城乡小学一年级学生。结果 语言发展、社会责任、个人取向、经济活动以及认知因子、社会 /自制因子城市学生占优势。生活自理、劳动技能、时空定向以及独立因子农村学生占优势 ;适应能力不良检出率城市为 2 3 8% ,农村为 2 7 6% ,农村高于城市 (P <0 0 5 )。结论 城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行为发展各有优势 ;城市和乡村学生心理适应困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研究城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行为发展的特点,促进小学新生心理行为适应教育。方法 应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调查城乡小学一年级学生。结果 语言发展、社会责任、个人取向、经济活动以及认知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城市学生占优势。生活自理、劳动技能、时空定向以及独立因子农村学生占优势;适应能力不良检出率城市为23.8%,农村为27.6%,农村高于城市(P<0.05)。结论 城乡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行为发展各有优势;城市和乡村学生心理适应困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1985~2010年25年间烟台市7~18岁城乡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状况,为防控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烟台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城乡视力不良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85~2010年烟台市7~18岁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7.51%,乡村学生视力不良率为61.08%,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36,P=0.000).视力不良检出率依次分别是乡女>城女>乡男>城男;初中和高中视力不良检出率乡村均高于城市;重度视力不良构成乡村亦高于城市.结论 烟台市乡村学生视力不良从发病率、性别,学段、以及程度诸多方面,都存在高于城市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农村卫生滞后于城市卫生这一普遍现象,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在县、乡、村农村卫生三级网的基础上,加上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市县一体化与乡村一体化,将一个地区卫生资源整合为城乡卫生四级网,内容涵盖市、县、乡、村四级政府机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人力,信息资源等。通过明确各机关部门与医疗卫生单位的功能、责任、权益,统筹城乡均等发展,提高组织协调层次和能力,实现城乡卫生一体化和城乡资源共享。通过发挥市级医疗卫生机构进网后对基层的辐射功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破解县区工作难点,做到城乡上下互动与功能互补,为医改五项重点任务的落实提供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代城乡关系的重要一环,城市与"环城圈"村镇关系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文章以近代天津为例,通过考察天津城市发展对周边村镇的农业商品化以及村镇工商副业发展的影响,揭示了大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特有的互动促进以及某种程度上的"虹吸效应",并与江南城乡关系做了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虞燕  许志勇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894-1896
了解沈阳市2014年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城乡性别间差异以及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形态健康发育研究提供相应资料.方法 以沈阳市16 761名6~18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录入与统计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沈阳市学生身体形态与营养状况城乡及性别间差异.结果 沈阳市学生形态水平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城乡差异,表现为城市学生优于乡村学生,男生好于女生,且15~18岁无论城乡男生体质量指数(BMI)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女生(P<0.01).营养不良检出率表现为乡村高于城市,男生高于女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4,4.67,P值均>0.05),中学生高于小学生(x2=59.37,P<0.01)的态势;而肥胖检出率表现为城市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x2值分别为15.29,109.95,15.32,P值均<0.01)的现象;超重表现为城男最多.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沈阳市城乡学生形态及派生指标等都有所增加,但城乡性别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乡村学生的营养不良和城市肥胖儿童的增多,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熊莉华  麦锦城 《中国校医》2007,21(4):371-374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和规律。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工作实施方案》,选取广州市城市和乡村共12所中小学作为监测点校,随机整群抽取7~18岁(12个年龄组)学生共5760名,测量身高、体质量、胸围三项形态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广州市7~18岁城乡男女学生身高、体质量和胸围随年龄增加不断增长。城乡比较:各年龄组城市学生的三项形态指标均高于同年龄同性别乡村学生。性别比较:总体上看,三项形态指标都是男生超过女生,在生长发育突增年龄,女生10岁时其身高高于男生0.76cm;乡村女生在10岁和11岁时身高分别比男生高0.53cm和2.06cm,体质量也在11岁时超过男生1.02kg。与2002年结果比较,两年间,城市男生平均身高增加了0.36cm,体质量增加了0.09kg;乡村学生平均身高增加了0.74kg,体质量增加了0.36kg。但城市女生身高、体质量与2002年相比出现下滑。结论 广州市7~18岁学生生长发育的增长趋势在持续;乡村学生发育潜能在释放,城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的差距在缩小;城乡男生生长发育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而城市女生生长发育则出现负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