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标本体外放置时间和温度对尿酸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昕  金幸  姜春善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1):2372-2372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体外放置时间和温度对尿酸测定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保存的血液标本的尿酸水平,观察与立即分离血清测定组比较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血液标本室温(25℃)下放置2 h以上尿酸结果有显著性变化(P<0.05),4℃冰箱放置的标本随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标本室温下体外放置随时间的延长,尿酸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为确保尿酸检测的准确性,采血后应及时分离血清或放4℃冰箱保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对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真空采血管,采取门诊患者空腹静脉血标本30例,无黄疸、脂血和溶血,即刻以3000r/分钟离心10分钟,分离乏血小板血浆,上机测得的结果分别与在室温(20~25℃)和4℃放置2小时、4小时、6小时的血浆标本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论在室温下还是4℃冰箱,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随血浆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延长,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不受放置时间和贮存温度的影响。结论:凝血四项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和分离血浆,及时检测,2小时不能及时检测的将分离的血浆密闭保存于4℃冰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留取酒精测定标本的适宜保存条件。方法:在同一时间收集血液标本后,分别在加入不同种类抗凝剂、不同保存时间、不同保存温度、不同放置位置条件下,检测即时和保存后的血液酒精水平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温度、时间、抗凝剂、放置位置4种因素对血ETOH结果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条件下血清和血浆空白血液ETOH结果无显著异常(P>0.05),水平放置血浆ETOH值与直立放置比较明显下降(P<0.05);三种抗凝剂对血液ETOH结果无明显影响,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室温敞开瓶盖情况下30minETOH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1h明显下降(P<0.05),密封情况下血浆ETOH含量24h无明显改变(P>0.05),3d和7d明显下降(P<0.05),血清均无明显变化;在2~8℃密封保存条件下3d内ETOH结果无明显改变(P>0.05),7d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标本或肝素锂、氟化钠、EDTA抗凝的血浆标本均可用于检测血液ETOH,标本最好即时或在30min内检测,若不能及时检测则应放2-8℃冰箱密封直立保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后的结果差异,以确定最佳的测定条件。方法采集29例血标本,即刻分离血浆,每例标本分成2份,分别置室温及4℃放置2,4,8,12,24 h测定PT和APTT,与即刻测定结果进行配对比较。结果室温及4℃放置2,4,8,12,24 h后测定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PT及APTT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PT与APTT的测定结果均延长。结论PT与APTT在4℃、20℃条件下适宜保存的时间分别为4 h和2 h。建议PT与APTT测定应在采血后2 h内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冷冻保存对生化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血清标本分别放置4℃和-20的℃环境中保存4h后,检测128例病人8项生化指标,并与放置前测定的值进行比较。结果血清样本放置在-20℃条件下4h后与放置前即刻测定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清样本放置在4℃条件下4h后与放置前比较,UA、AST、TP、Alb、TC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几项没有变化。结论我们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尽量在4h内对标本进行检测,若需要保留标本时,最适宜在-20℃条件下密闭储存,这样才能确保保存后的标本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体检的6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凝血真空采血管采集3管标本并进行低温离心分离血浆。观察比较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与即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在PT、APTT、FIB、TT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冰箱保存8 h后的APTT、TT、PT、APTT检测结果均高于即时检测结果(P0.05),FIB检测结果在冰箱、室温保存以及即时检测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凝血真空采血管质量不同,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依据检测要求选择适合的凝血真空采血管,凝血标本在采集2 h内进行检测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冷冻保存对生化检测结果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将血清标本分别放置4℃和-20的℃环境中保存4 h后,检测128例病人8项生化指标,并与放置前测定的值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样本放置在-20℃条件下4 h后与放置前即刻测定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清样本放置在4℃条件下4h后与放置前比较,UA、AST、TP、Alb、TC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几项没有变化.结论 我们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尽量在4h内对标本进行检测,若需要保留标本时,最适宜在-20℃条件下密闭储存,这样才能确保保存后的标本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部位、送检时间和标本量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采集的150份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部位、送检时间和标本量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150份血液标本中共有出现6份检测误差,占4.00%,其中包括血液标本量造成的检测误差1份,占0.67%,采集体位、部位造成的检测误差2份,占1.33%,标本采集的时间造成的检测误差2份,占1.33%,标本放置时间造成的检测误差1份,占0.67%。结论: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部位、送检时间和标本量均可以对血液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保证血液标本采集的质量,确保血液检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传统三色敷药在不同季节使用时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运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对经β射线照射消毒或未消毒的三色敷药在四季常温及低温放置不同时间的细菌污染情况进行检查。结果:经8射线照射消毒药粉在四季常温下配制的三色敷药在常温放置1、3、5、7天以及在5℃冰箱放置3、5、7天,细菌污染数量在10000个/g以内。未经消毒配制的三色敷药在5℃冰箱中放置5天后,细菌最高值在30000个/g以内;在第一、二、四季度,5℃冰箱中放置7天,细菌数量在50000个/g以内;在常温下放置3天,细菌数量在30000个/g以内(第三季度除外);放置5天后,细菌数量超过60000个/g。结论:用β射线照射消毒药粉配制三色敷药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可以明显延长敷药放置时间,方便临床使用。临床若使用未经消毒的三色药粉配制的敷药,建议在5℃冰箱中放置,时间不宜超过7天,其中第三季度不宜超过5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标本温度、溶血和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和各单位健康体检的人群8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1份标本常温保存后进行检测,1份标本5℃保存后进行检测;B组1份标本于溶血前进行检测,1份标本于溶血后进行检测;C组患者1份标本24h后进行检测,1份标本立即进行检测。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结果:常温保存组与5℃保存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溶血组与不溶血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立即检验组与24 h后检验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等临床肝功能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本温度和储存时间不会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产生影响,标本溶血会影响血清总胆红素、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因此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发生溶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不同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种不同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荧光分析(TRFIA)、微粒子酶免分析(MEIA)对390例血清标本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测,并以MEIA检测结果为标准进行比对。结果 TRFIA方法的相对灵敏度、相对特异性均优于ELISA方法;TRFIA方法的最低可检出限浓度与MEIA方法基本相同。结论 TRFIA方法在乙肝五项临床检测中具有灵敏度、特异性较高的优势,适合于临床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临床尿液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尿常规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患者76例并收集其尿液样本,分别在标本采集0h、2h、4h、6h、8h进行检测并分析尿检结果。结果:在室温下放置4h后尿Na检测值明显高于即刻检测值,放置6h后尿WBC-MFSC明显低于即刻检测值,CREA、UA明显高于即刻检测值;放置8h尿TP明显高于即刻检测值。结论:将尿液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可对尿常规检测中部分物质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因此需进一步规范尿检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手术和输血前病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四项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感染情况,做好手术过程中的防护,避免因输血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ELISA)检测4922份病人标本的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结果:4922份标本中HBsAg阳性198份,占4.2%;抗-HCV阳性93份,占1.9%;抗-HIV阳性2份,占0.04%;梅毒抗体阳性38份,占0.8%,总阳性率为6.94%。结论:手术和输血前进行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的检测,对防止交叉感染、术中医务人员防护以及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应进冰箱药品针剂:主要是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如果外出,胰岛素可保存在室温25℃以下,时间大约6周。外用药品: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洗剂和漱口液等。混悬剂:以粉末状盛装在容器内的药品,在未冲泡的状态下,室温下的保存期为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加水后,其保存期限己缩短,一般不超过15天,因此应该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不应进冰箱药品液体制剂:一般指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解热镇痛溶液或感冒糖浆。这些糖浆制剂开瓶后一般不需要放在冰箱内,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因为大部分液体制剂在过低的温度下,可能会降低药物的溶解度,导致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D大鼠血液样品于不同时间放置后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随机抽取的20只SD大鼠眶静脉采血获得的血液样品分别在即刻和放置3h、6h后用血液分析仪对各项血液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标本存放3h和6h后WBC、GRAN(%)降低,LYM(%)总数逐渐增高,与0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存放3h对RBC、PLT数无明显影响,存放6hRBC数明显降低与0h、3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LT数明显升高,与oh、3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b在标本存放3h和6h后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采血后立即检测结果较好,如果不能立即检测应将标本置于4℃冰箱内存放,可提高血细胞各项参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尿液不同保存方法对24h尿蛋白(M-TP)检测结果的影响,探讨留取24h尿测定M-TP的适宜保存条件.方法:在同一时间收集尿液后,分别在加入不同防腐剂,不同保存时间,不同保存温度的条件下,检测初始和保存后的尿M-TP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温度、时间、防腐剂3种因素对尿M-TP结果的影响.结果:在2-8℃保存条件下,M-TP可稳定保持24h,在24h内测定值没有明显改变(P〉0.05);在室温下2小时内测定值无明显改变(P〉0.05),24小时结果显著升高(P〈0.05);加入甲醛会降低M-TP测定值(P〈0.05),而二甲苯对M-TP测定值没有影响(P〉0.05).结论:留取24h尿测定M-TP,需将尿标本放于2-8℃冰箱保存或室温下加入1ml/L二甲苯防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输血安全性,评估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核酸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对医院患者和献血员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DNA含量检测。结果:经ELISA法检测,346例医院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62份,其中呈HBV—DNA阳性1例(1.5%);在300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标本中,6例呈HBV—DNA阳性(2%),其中78份HBsAg阴性三项抗体分别阳性的标本检出HBVDNA阳性4例(5.1%),222份ELISA法全阴性的标本检出HBVDNA阳性2例(0.9%)。结论:本地区人群存在HBsAg阴性的HB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提高输血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公司乏凝血因子血浆冻干粉溶解后贮存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下对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溶解好的乏凝血因子血浆分装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放置不同的时间,分别测定抗凝血浆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的活性,结果用百分活度表示。结果:在2~8℃保存的乏凝血因子血浆中,乏凝血因子Ⅶ血浆稳定性较好,乏凝血因子Ⅷ血浆的稳定性较差。-20℃保存的乏凝血因子血浆与2~8℃保存的,稳定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2~8℃和-20℃两种贮存温度对乏凝血因子血浆的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乏凝血因子Ⅶ血浆可稳定一周,乏凝血因子Ⅷ血浆的稳定性较差应在配制后2天内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和时间等因素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0名健康的志愿者,抽静脉血10管,每管2ml。分别进行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参数等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结果三项参数指标在6h与10h、24h平均变化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并在6h以内操作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干化学法测定血浆氨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干化学法测定血浆氨的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VITROSDT6 0Ⅱ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应用干化学法测定血浆氨 ,并进行应用研究。结果 血氨浓度在 13.5~ 4 6 0 μmol/L内线性良好 ,精密度批内CV为 9.17%和 5 .76 % ,回收率为 96 .2 %~ 10 4 .7% ,正常血氨参考值为 3.6~ 5 5 .7μmol/L。血标本采集后置 4℃ 30min及 1h ,放置室温 30min后测定结果同即刻测定值比较无显著差异 ;放置 4℃ 2h ,放置室温 1h和2h后测定结果同即刻测定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干化学法测定血浆氨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等优点 ,适合急诊使用。但血氨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测定 ,标本室温放置时间不能超过 30min ,4℃放置时间不得超过 1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