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游离保留表浅肌肉健膜系统(SMAS)术与非游离保留SMAS术对腮腺肿瘤患者术后Frey综合征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腮腺肿瘤患者9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非游离保留SMAS术,研究组给予游离保留SMAS术,记录与随访术后Frey综合征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研究组的面神经分级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主观与客观判定Frey综合征的比例为2.0%和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3%和22.4%(P<0.05)。研究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P<0.05)。结论相对于非游离保留SMAS术,游离保留SMAS术在腮腺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创伤,改善面神经功能,减少术后Frey综合征及术后复发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腮腺肿瘤术中置入细胞外基质补片对Frey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腮腺肿瘤术床覆盖同种异体细胞外基质补片(ECM)对术后出现Frey综合征的影响。方法:2006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接受腮腺浅叶或者全腮腺切除手术的32例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研究组在手术结束前于术床面神经各分支表面覆盖细胞外基质补片作为填充物,对照组常规处理创面,不填充任何材料。术后3个月以上两组病例均行面部碘-淀粉试验(Minor试验),并收集试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8.75%(3/16),而对照组其发生率为56.23%(9/16),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腮腺肿瘤术床覆盖细胞外基质补片对术后发生Frey综合征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腮腺混合瘤手术切除后并发耳领神经综合征较为少见。该综合征的特点是受味觉刺激后,手术侧耳颞神经感觉支所分布的颞部部份区域发生潮红、出汗等症状。停止进食,此症状逐渐消失。部份病人可表现为该区域隐痛及不适。一般发生最早约在术后三个月,长者达一年[1];也有少数患者早在术后几天发病或晚在术后三年才发病[2]。现将我院两例报道如下。例一,陈XX,女性,66岁。住院号276541。84年4月17日入院。临床诊断为右侧腮腺浅叶混合瘤。全麻下解剖面神经,切除腮腺浅叶及混合瘤,术后切口1期愈合。病理诊断为腮腺混合瘤。一月后自觉每次进…  相似文献   

4.
肿瘤溶解综合征——易被忽视的临床症候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是一组代谢异常症候群,常发生于高肿瘤负荷的恶性肿瘤治疗后。本文综述了TLS的临床特征、诊断及TLS中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腮腺肿瘤常为多中心性 ,具潜在恶性或恶性的生物学特性 ,术后局部复发率高[1 ] 。我院 1988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共收治复发性腮腺肿瘤 47例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47例腮腺肿瘤患者中男性 2 4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15~ 71岁 ,中位年龄 41.9岁。混合瘤恶变 11例 ,混合瘤 7例 ,黏液表皮样癌 7例 ,腺样囊性癌 6例 ,腺泡细胞癌 4例 ,乳头状腺癌 4例 ,恶性混合瘤 3例 ,鳞癌 2例 ,淋巴上皮病恶变 1例 ,恶性肿瘤分类不详 2例。 47例中 4例为我院首治后复发者 ;43例为外院手术后复发者 ,行 1次手术者 2 8例 ,行 2次手术者 14例 ,行 4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王浩然 《中国肿瘤》2001,10(10):574-574
简述了基因组工作的成果对肿瘤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的益处。  相似文献   

7.
腮腺恶性肿瘤为头颈部常见肿瘤。我院从 1974年 1月— 1994年 12月术后放疗 10 1例腮腺恶性肿瘤。现对其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全部病例男性 5 8例 ,女性 43例 ,年龄 15岁~ 6 8岁 ,中位年龄 45岁。主要病理类型为粘液表皮样癌 2 6例 ,恶性混合瘤 2 2例 ,腺样囊腺癌 16例 ,腺癌 15例 ,腺泡细胞癌 11例 ,鳞癌 7例 ,未分化癌 3例。本组 10 1例中 6 0例为肿瘤局部切除术后 ,41例为广泛切除术后 ,包括给予切除全腮腺及直接侵犯的肌肉组织及足够的周围正常组织 ,对于颈部转移瘤较高的鳞癌和未分化癌行选择性上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腮腺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探讨彻底切除腮腺区肿瘤组织最佳方式。方法 自1985年5月~1996年12月间,进行腮腺手术65例;其中浅叶切除及面神经解剖术42例,腮腺浅叶及深叶切除解剖面神经4例,全腮腺及面神经和该区皮肤整块切除,胸大肌肌皮瓣修复19例。结果 42例进行腮腺浅叶切除及面神经解剖,全腮腺切除解剖面神经4例,全腮腺及面神经和该区皮肤整块切除,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19例均成活取得较好外观。组织病理学检查,混合瘤34例,血管瘤1例,腺癌9例,粘液表皮癌6例,腺样囊腺癌8例,恶性淋巴瘤3例,混合瘤恶变4例。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采用浅叶切除或者深浅叶切除解剖面神经是外科治疗最佳术式。晚期恶性肿瘤侵出皮肤及面神经扩大整块切除,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该区皮肤缺损是外科治疗极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在肿瘤病因学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已公认,许多微量元素对机体正常的内环境稳定是必需的。在各种研究水平上已揭示其功能作用:包括分子的、亚细胞的、组织的、生物体的和种群水平的研究。例如三分之一的酶活性与微量元素有关:钴是维生素 B_(12)的成分,因而是造血过程的重要因素。有资料表明镍对羧化酶、胰蛋白酶等酶类具有活化作用,其对造血系的作用很像钴。铝参与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构造。在磷代谢中对血液某些酶有影响。碘是甲状腺激素的初始物质,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氧化过程,从而影响生长、全身生理和心理发育。锰既参与脂质代谢的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腮腺肿瘤的诊断、手术范围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10例腮腺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的性质不同,采取的手术方法也不同。结论:除腺淋巴瘤可以作单纯肿瘤切除外,良性肿瘤应作解剖面神经的肿瘤及浅叶切除,恶性肿瘤面神经未受累时可以作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腺体广泛切除,酌情考虑区域性颈淋巴清扫,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  相似文献   

11.
肿瘤恶病质是恶性肿瘤并发的多因素复杂综合征,50%~80%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会发生恶病质,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缩短其生存时间,影响疗效。作为一种与肿瘤相关的代谢紊乱综合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器官系统的改变,因而对其分期和严重程度的精确评估也十分困难。现阶段针对恶病质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对一些非药物的干预和抗恶病质药物的使用尚存争议,目前临床上提倡利用个体化、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治疗模式来延缓肿瘤恶病质的进程。本文将对其发病机制、分期评估以及干预治疗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96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区肿瘤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合良恶性腮腺肿瘤的发病特点及诊治要点,总结了混合瘤复发的一些基本原因和减少复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优势。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医院采用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的51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腮腺切除术治疗的48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当天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症发生率为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的康复,并且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总结腮腺肿瘤的诊断、手术范围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 110例腮腺肿瘤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的性质不同 ,采取的手术方法也不同。结论 除腺淋巴瘤可以作单纯肿瘤切除外 ,良性肿瘤应作解剖面神经的肿瘤及浅叶切除 ,恶性肿瘤面神经未受累时可以作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腺体广泛切除 ,酌情考虑区域性颈淋巴清扫 ,术后配合放疗或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术和浅叶切除术的适用病例、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6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附属长治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38例,区域性切除术46例。术后随访2~5年,记录术后复发、面神经损伤、涎瘘和Frey综合征的发生病例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未见肿瘤复发病例。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8例(17.39%),浅叶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15例(39.47%)。结论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于边界清楚、活动度好、直径≤2 cm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对于直径>2 cm、边界不清楚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仍需采用传统的浅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姚望  罗斌  田建辉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3):686-689
免疫衰老是机体免疫系统从器官、细胞、免疫因子和调控网路等方面的结构与功能衰退。免疫衰老所导致的机体免疫监视能力与清除力均下降为肿瘤发生的关键。本文从免疫衰老的角度分析,整体阐述免疫衰老对免疫系统各部分的影响及肿瘤发病的关系,旨在为干预免疫衰老防治肿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改良腮腺切除术与传统腮腺切除术对腮腺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取腮腺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3例,行改良腮腺切除术;对照组37例,行传统腮腺切除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围手术期指标两组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95%)明显低于对照组(4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瘤复发率为2.33%,对照组为5.41%,两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为83.7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60.47%,远高于对照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腮腺切除术对于腮腺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肿瘤溶解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大量的肿瘤细胞溶解破坏,使大量的代谢产物释放到血液中,导致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酸及低钙血症,甚至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统称为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Iysis syndrome,TLS).1 病因肿瘤溶解综合征偶可自发于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患者,但多见于对抗癌药物比较敏感的肿瘤患者,在进行强烈化疗期间出现,如Burkitt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加速期.还偶见于小细胞性肺癌、晚期乳腺癌及成神经管细胞瘤.此外,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三苯氧胺及干扰素的应用也可诱发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发生.目前认为,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包括:①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增殖比率大;②肿瘤负荷较大的病人;③伴有高乳酸脱氢酶血症及有潜在肾功能不全者.  相似文献   

20.
谢容兰 《肿瘤》2003,23(3):246-247
腮腺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是腮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有浸润包膜及容易复发的倾向,临床上把混合瘤归人临界性肿瘤。诊断不困难,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但手术方式尚未规范化。为减少术后肿瘤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探讨最佳手术方式,现将近10年间手术治疗的腮腺混合瘤60例的临床随访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