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蒿甲醚(Artemether)注射液在食蟹猴疟原虫———大劣按蚊动物模型中的试验结果显示:给感染猴一次性肌注64mg/kg蒿甲醚后,9h内原虫密度无明显变化,配子体数量仍在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吸血按蚊蚊胃内卵囊阳性率和蚊胃中卵囊数以及唾腺子孢子阳性率均明显降低。23h后,蚊胃未有卵囊形成;一次性给药达255mg/kg体重时,5h后吸血按蚊蚊胃内未有卵囊形成。结果提示:蒿甲醚不仅具有快速杀灭疟原虫无性体,毒性低、用量少、在体内滞留时间长等特点,而且还具有抑制蚊胃内卵囊形成的作用。在一定量的药物作用情况下,可阻断疟原虫孢子增殖期的发育,而且时间快  相似文献   

2.
<正> 间日疟原虫配子体对按蚊的感染力的变化规律,国内学者通过人工感染按蚊的实验研究证明,间日疟原虫不存在“HsWking 氏现象”,而其配子体的感染力与宿主的临床发作周期有关,即在宿主临床发作期,间日疟原虫对按蚊的感染率较低,甚至为零,而在发作间歇期感染率则明显增高。这种原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治疗食蟹猴疟原虫复燃后感染大劣按蚊的情况。方法 用血传方法感染实验猴成功后,原虫密度适宜时(1%左右),供大劣按蚊吸血,吸血结束后结实验猴一次性肌注60mg青蒿琥酯(17.14mg/kg)。给药后第30天复燃,连续4天每天供一批大劣按蚊吸血,于蚊吸血后第9天解剖蚊胃,观察卵囊发育,计算蚊胃阳性率(阳性蚊数/解剖蚊数)、卵囊密度(每只阳性蚊胃所含卵囊数);第13天解剖涎腺,计算涎腺阳性率(阳性蚊数/解剖蚊数)和子孢子感染度。结果 复燃后第1—3天感染的3批大劣按蚊,有卵囊形成,但不能发育为子孢子进腺,第4天感染的按蚊,卵囊能正常发育为子孢子进腺。结论 原虫受到药物攻击后,受损残留原虫需经过十几个周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活力(包括增殖能力、感染性等),其感染性的恢复有时也可能会滞后于增殖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色氨酸代谢产物对斯氏按蚊唾液腺抽提物中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的影响。方法 应用柏氏疟原虫体外雄配子体出丝分析方法检测果糖喂饲液中掺入色氨酸后斯氏按蚊唾液腺抽提物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的活性变化。结果 斯氏按蚊唾液腺中柏氏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与按蚊生长发育程度呈同步变化;喂饲液中掺入色氨酸可增强按蚊唾液腺的出丝诱导活性。结论 喂饲液中掺入色氨酸可提高斯氏按蚊唾液腺中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和春桐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670-4671
[目的]摸清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河谷地带主要传疟媒介,制订科学有效的防疟措施。[方法]于1994~1995年在不同场所以定时定点的方式对独龙江河谷地带按蚊相、人房成蚊密度及季节消长、按蚊幼虫密度及季节消长、人房按蚊栖息习性、按蚊幼虫孳生习性、传疟作用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按蚊2亚属5种,多斑按蚊为优势按蚊种,占按蚊捕(捞)获总数的91.5%;疟原虫自然感染率为0.05%;间日疟、恶性疟原虫人工感染率分别为53%和60%;密度与当地(独龙江河谷地带)疟疾流行程度呈正比。[结论]经过较全面系统的检查研究证实多斑按蚊是独龙江河谷地带的主要传疟媒介,并提示了有效控制当地多斑按蚊传疟机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PCR检测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间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Chclcx-100煮沸法制备DNA模板,采用PCR方法,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模板预期被扩增出17bp的DNA条带,并将该法与蚊虫解剖镜检检测子孢子方法相比较。结果:1只解剖镜检见有子孢子的大劣按蚊蚊体及1只解剖镜检阳性的大劣按蚊唾腺的模板,PCR均为阳性,被扩增出预期大小的DNA片段;以该技术检测经蚊体解剖镜未发现疟原虫子孢子的98只按蚊,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检测体系灵敏、特异,对于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感染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雌性斑须按蚊产卵对蚊体内不同器官中疟原虫雄配子体出丝诱导物质的影响。方法 应用体外雄配子体出丝分析方法,检测吸血后产卵的雌性斑须按蚊头、唾液腺和卵巢组织中出丝诱导物质对柏氏疟原虫雄配子体出丝诱导活性的变化。结果 斑须按蚊头匀浆上清中所含出丝诱导物质的活性与产卵是否完成没有显关系;按蚊产卵完成后,唾液腺抽提物的出丝诱导活性显升高,而卵巢匀浆上清的诱导活性显降低。结论 雌性斑须按蚊产卵影响唾液腺雄配子体出丝诱导物质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其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外源性NO对配子体感染力及红内期虫体血症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BLAB/c小鼠及斯氏按蚁为实验对象,观察NOC5处理前、后感染小鼠虫体血症水平和蚊血食后其胃部囊合子形成状况。结果 NOC5能够显抑制配子体对蚊的感染力,而且其抑制作用与其剂量呈正比,但未发现对疟原虫红内期虫体的明显影响。结论 外源性NO是介导约氏疟原虫配子体感染力下降的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9.
斑须按蚊头及唾液腺疟原虫出丝诱导物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斑须按蚊头与唾液腺中疟原虫雄配子体出丝诱导物质的相对含量。方法 应用体外雄配子体出丝分析方法,分别检测斑须按蚊头及唾液腺匀浆上清在单位器官和单位蛋白浓度条件下的出丝诱导活性。结果 斑须按蚊头和唾液腺含有疟原虫雄配子体出丝诱导物质;在相同单位器官浓度条件下,斑须按蚊头部匀浆上清的雄配子体出丝诱导活性高于唾液腺上清:在相同单位蛋白浓度条件下,斑须按蚊唾液腺匀浆上清的出丝诱导活性高于头部上清。结论 雌性斑须按蚊唾液腺含有较高浓度的疟原虫雄配子体出丝诱导物质,并在蚊胃腔内疟原虫雄配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青蒿琥酯对食触猴疟原虫孢子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剂药量加倍,随后24,48,72和96小时给实验猴各肌注一次,疗程5天,总剂量分别为15.0mg/kg、7.2mg/kg、3.6mg/kg、1.8mg/kg;在给药前及给药后6、12、24、30、36、48、54、60、72、84和108小时各用一批大劣按蚊叮咬实验猴,叮咬后第9天解剖蚊胃,第13天解剖涎腺。结果:在1.8-15mg/kg剂量范围内均能阻断食蟹猴疟原虫孢子增殖。结论:较低剂量青蒿琥酯亦能阻断孢子增殖,且随药物浓度增加,阻断速度会相应增快。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十年来抗氯喹恶性疟的调查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反应的体内7天法和4周法、体外微量法以及我们参照7天法改进的简化法,于1974~1983年对海南岛11个疟区县202个居民点内1,624例恶性疟现症患者和带虫者的调查结果。抗氯喹恶性疟在海南岛出现后,扩散较快,已遍及岛内恶性疟流行区,约51万人口受到威胁,山区尤为严重;抗性的比例和程度均高,且较稳定,抗性病例中R Ⅱ和R Ⅲ约占半数,配子体携带率高;大劣按蚊和微小按蚊均是传播媒介;抗性虫株同时对乙氨嘧啶有明显抗性。文中对几种调查方法的选用加以讨论,并提出加强防治和监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微卫星DNA分子标志阐明我国大劣按蚊(广义)群体的遗传差异水平。方法研究样本包括经分子鉴别的大劣按蚊(海南省实验室品系和海南省毛阳野生群体)和大劣按蚊D种(云南省江城和云南省勐腊野生群体),扩增10个多态的微卫星DNA位点,用Arlequin软件分析和计算相关指标。结果对89个大劣按蚊样本进行微卫星位点的扩增,等位基因数范围为1~32个,平均值为3.60~25.20,并非所有微卫星位点在所有群体中均呈现多态性。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的范围分别为0.49~0.72和0.36~0.58,两者在海南省群体中均为最低。成对群体间的FST值为负值或很小,提示群体间未出现遗传分化。分级AMOVA计算结果显示,大劣按蚊群体内的变异占总变异的103.29%,种内变异为负值(-3.97%),种间变异仅占总变异的0.67%。结论大劣按蚊与大劣按蚊D种内和种间遗传差异均非常小,微卫星DNA的变异主要在个体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出现在南京市中心城区的按蚊种群进行密度调查,并用PCR方法进行种群鉴定和疟原虫携带检测。方法采用人工计数法对南京市五台山、水西门、逸仙桥和火车站4个居民点的入室按蚊和蚊虫总数进行计数,并用电动吸蚊器抓捕冻存,用PCR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和2种疟原虫携带情况的检测。结果采集到按蚊111只,占总蚊虫数的6.12%,经PCR鉴定均为中华按蚊,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检测为阴性。结论出现在南京市中心城区的按蚊为中华按蚊,占总蚊虫数的比重较小,不是优势种群;疟原虫检测为阴性,难以引起疟疾原发病例的流行,但仍需持续监测中华按蚊的发生动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用人工感染的方法,对郑州、信阳、辉县三个有代表性疟疾流行区的中华按蚊感染间日疟原虫的结果:郑州中华按蚊子孢子阳性率41.2%。首次证明中华按蚊对间日疟长潜伏期虫株的子孢子阳性率61.0%,高于短潜伏期子孢子阳性率33.3%,感染率的高低与供血者的配子体密度及雌雄比例关系密切。用同一患者的血同时感染郑州、辉县中华按蚊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同一患者血同时感染郑州、信阳中华按蚊的感染率都在85%以上且相互有差别,对间日疟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在26±1℃和相对湿度60—80%的环境下,子孢子在中华按蚊唾腺中可以持续存在8—13天之久。  相似文献   

15.
笔者应用溴氰菊酯乳剂浸泡大网孔门窗帘,防制大劣按蚊和侵入屋内蚊虫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药帘剂量为25mga·i/m2,取得较满意的效果。门窗帘浸药后4个月,实验村的大劣按蚊密度平均下降71.2%,白天入房蚊虫密度平均下降94.9%。现场门窗帘取样测试,仿Hossain&curtis方法,浸药后140天,大劣按蚊的死亡率为92.4%,并可明显降低吸血率  相似文献   

16.
1992年在海南山区和平镇贝湾管区设点,观察溴氰菊酯浸泡蚊帐防制大劣按蚊及控制疟疾传播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点居民疟疾年带虫发病率在抗疟药物压力下降低,居民带虫率浸帐后较浸帐前高,但对大劣按蚊密度和季节高峰的出现未见影响,疟疾的传播未能阻断,似乎与人群夜间就寝前在村内活动密切相关,大劣按蚊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的问题亦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日月潭按蚊对间日疟原虫易感性的实验观察结果。以8例间日疟患者血离体感染8批日月潭按蚊,其中4批腺感染率达100%,阳性腺指数平均为3.73。原虫在蚊体内发育良好,在感染后第8天卵囊分化,第9天涎腺阳性,其发育速度和分化卵囊体积均和在微小按蚊体内者一致。说明该蚊对间日疟原虫具高度易感性。其自然感染率低主要是偏嗜畜血的习性所致。显然,该蚊在一定条件下可起重要传疟作用,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8.
IFN—γ,TNF—α介导约氏疟原虫配子体感染力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的氏疟原虫感染早期配子体感染力与一些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直接蚊吸血实验。观察了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血液中配子体在蚊体内的发育情况,检测来自感染小鼠血清和蚊血食后其胃内血液中IFN-γ,TNF-α的含量,同时观察蚊血食8小时后胃内动合子的形成。结果:在感染后第3天,小鼠血清中IFN-γ显升高,而TNF-α未发现有意义的变化。蚊吸食这样的血液,其胃部囊合子形成数目却达到峰值。蚊胃内吸食的血液中两种细胞因子的含量和蚊体内动合子的形成与上述结果相一致。结论: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发生的自然传播阻断过程中,IFN-γ不是直接灭活配子体感染力的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四川省监测县传疟媒介种群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消除疟疾后疫点处置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5至9月随机选取了73个传疟媒介种群调查监测县和23个种群和密度调查监测县分别通过灯诱法和人帐诱法开展种群和密度监测,对捕获到的蚊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对捕获蚊虫、按蚊数量、密度利用WPS Office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2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2022年在5至9月期间有165个点开展种群监测,23个点开展了密度监测。共捕获180 402只蚊虫,其中按蚊有26 521只(14.70%)。中华按蚊26 274只(99.07%),嗜人按蚊19只(0.07%),未鉴定按蚊种70只(0.26%),未捕获到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通过灯诱法捕获到民房外3 712只中华按蚊(15.45%),牲畜房14 390只(59.88%),可孳生地5 927只(24.67%);仅青神县和洪雅县捕获到18只嗜人按蚊;未鉴定的按蚊位于资中县;不同场所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3,P<0.001)。有...  相似文献   

20.
青蒿琥酯治疗间日疟复燃后感染按蚊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蒿琥酯用于治疗疟疾现症病人有明显疗效,对红内期疟原虫有快速杀灭作用,且较氯喹快,特别是对抗氯喹株恶性疟原虫效果显著[1],但易复燃.至于青蒿琥酯对疟原虫配子体在按蚊体内的发育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进行了此项实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