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输尿管浆肌层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1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 8年 9月~ 2 0 0 2年 4月我科采用输尿管浆肌层切开治疗输尿管狭窄 1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2 .5~14岁 ,平均 7.5岁。右输尿管狭窄 8例 ,左输尿管狭窄 5例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7例 ,输尿管损伤后遗症 3例 ,输尿管局部炎症造成狭窄、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狭窄、不明原因各 1例。术前均经静脉肾盂造影 (IVP)及B超检查 ,示肾积水和狭窄段以上输尿管扩张 ,2例严重肾积水 ,经CT检查仍有部分肾实质。二、手术方法 选择基础麻醉和 (或 )连续硬膜外麻醉。病变在输尿…  相似文献   

2.
小儿巨大肾积水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巨大肾积水保肾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行保肾治疗的37例巨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直接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20例(直接手术组);先行肾穿刺造瘘引流,造瘘后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17例(19侧,造瘘组)。术后随访6个月~4 a,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造瘘组患儿在造瘘期间,行B超检查并测定患肾肾盂尿清蛋白(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观察其患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直接手术组患儿中2例因术后肾萎缩切除患肾,腹胀5例,曾有尿路感染2例,伴结石2例,B超检查轻度肾积水6例、中度9例、重度5例(其中2例肾萎缩),肾皮质厚度(5.35±2.00)mm(1~8 mm)。造瘘组患儿均无腹胀、尿路感染,B超检查无肾积水4例(4侧)、轻度积水11例(13侧)、中度2例(2侧),无重度肾积水、结石和肾萎缩患儿。肾皮质厚度(8.30±1.85)mm(6~13 mm)。造瘘后肾缩小,肾皮质变厚,患肾皮质厚度逐渐增加,在1周内最明显,4周后趋于平稳。肾造瘘后,肾盂尿β2-MG水平在4周内恢复正常;肾盂尿Alb水平降低,但造瘘12周后仍未恢复正常。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肾双输尿管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性肾积水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86~2004年间收治重肾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肾积水8例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6例,年龄7个月~10岁,平均4.8岁。病变位于左侧3例,右侧5例;上肾积水2例,下肾积水5例,上下肾积水1例;3例为重肾完全型双输尿管,5例重肾Y型输尿管。结果 3例重肾完全型双输尿管中,上肾积水1例因肾实质薄无功能行上肾切除术,下肾积水伴上肾输尿管膨出症1例行上肾切除下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另1例下肾积水因临床症状轻微,IVP示积水半肾的肾盏变钝不明显,未行手术门诊随诊。5例重肾Y型输尿管中,上肾积水1例行上肾盂与下输尿管吻合,下肾积水3例行上肾输尿管下肾盂吻合 下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例上下肾均积水行上下肾盂吻合 下肾盂成形术。术后3~6个月复查IVP肾积水明显好转。结论 重肾肾盂输尿管交界部梗阻肾积水发病率很低,术前不容易明确诊断或被误诊。腹部B超、IVP或MRU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应根据息肾功能、形态而定,如息肾功能严重受损,行患肾切除,反之,根据积水的部位、输尿管的形态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重度闭合性肾挫裂伤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至2008年临床诊治小儿闭合性肾损伤33例,重点是其中的15例重度肾挫裂伤(3例系肾积水合并肾挫裂伤的特殊病例)的资料.结果 全组无死亡,无早期肾切除病例,18例轻度肾损伤经保守治疗愈合.15例重度闭合性肾挫裂伤患儿中,其中8例采用保守治疗成功,1例肾蒂血管损伤早期急诊行肾静脉修补术,3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3例肾积水外伤后肾破裂.3例肾积水肾破裂中,2例行早期肾盂成形肾周引流术,1例因合并肾功能不全,对侧肾萎缩,早期作肾造瘘,延期肾盂成形术,重度肾损伤病例随访5~28个月(平均18个月).4例继发尿性囊肿,1例早期行肾盂输尿管吻合,3例延期做尿性囊肿剥离切除;1例6个月后出现高血压、受损肾萎缩行肾切除.结论 轻度的肾损伤采用保守治疗易于治愈,重度的肾损伤因应病情选用相宜的方法 处理,绝大多数不需早期手术探查,以减少肾切除,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微创止血效果好,重度肾挫裂伤需要密切随访,以处理相续可能发生的尿性囊肿和高血压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所致肾积水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所致肾积水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小于3岁婴幼儿UPJO所致肾积水46例51只患肾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均行B超检查,提示UPJO诊断者共46例51只肾.46例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其中16例16只肾影像明确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迂曲狭窄;对未显影的16例和虽肾盂显影而输尿管未显影的14例再采用膀胱镜检,此30例中25例30只肾成功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而确诊;另5例根据IVU及B超检查疑诊而手术.所有患肾均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术后恢复好,均I期成功.术后均获得B超随访,积水消失或不同程度改善,肾盂前后径缩小,肾实质增厚;26例28只肾术后获得IVU随访,均证实肾盂输尿管吻合口通畅,且术后肾盂显影时间明显较术前提前.结论 B超、IVU及必要的膀胱镜检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是诊断婴幼儿肾积水的有效可靠的方法;婴幼儿肾积水宜早诊治;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仍是治疗婴幼儿患者最好的术式;除脓肾外,都应保留患肾.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重度肾积水的手术治疗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度肾积水新生儿期手术干预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新生儿期接受手术治疗的18例重度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于新生儿期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Hynes术),2例Ⅰ期行肾造瘘术,Ⅱ期行肾盂成形术,所有病例术中麻醉及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满意.术后除1例有轻度切口疝外,无术后出血、感染、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年(3个月~4年),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尿路感染症状,患肾积水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肾实质厚度增加,肾脏形态接近正常.结论 新生儿期手术干预能早期解除肾内压力,不仅能尽快恢复患肾功能,而且患肾形态有望恢复正常.产前诊断重度胎儿肾积水的患儿于生后1~2周应常规行B超检查,同时结合CTU或MRU加SPECT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存在器质性梗阻的新生儿,若为重度肾积水,分肾功能<35%或伴发严重泌尿系感染者,建议尽早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PJO)致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UPJO致肾积水患儿63例的临床资料.患儿均经彩超筛查、静脉肾盂造影(IVP)、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或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尿路成像(CTU)确诊.单侧肾积水55例中47例行一期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切除无蠕动功能的肾盂输尿管狭窄段和大部分扩张的肾盂;5例因重度肾积水先行患肾穿刺造瘘引流3~6个月,其中3例二期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另2例因肾脏无功能行肾切除术;3例保守治疗.双侧肾积水8例中3例一期完成双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5例分次完成.结果 术后B超随访,肾积水均有改善,肾盂前后径缩小,肾实质增厚;IVP均证实肾盂输尿管吻合口通畅.肾脏积水导致肾功能受损者,术后肾动态显像榆查患肾功能均有恢复.结论 彩超为UPJO诊断最常用的筛查方法,IVU、MRU及CTU是确诊UPJO的可靠方法,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造成肾积水的首要原因、肾盂进行性扩张或肾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者需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重肾双输尿管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190例重肾双输尿管畸形病例中,6例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解剖结构及处理方法等.结果 重肾双输尿管畸形患儿190例,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6例,占3.16%.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10 d至3岁7个月,平均13.8个月.围产期行B超检查发现肾积水4例,泌尿系感染1例,腹部包块1例.病变位于左侧3例,右侧3例;3例为重肾完全型双输尿管,3例为重肾Y型输尿管,其中1例为右重肾Y型输尿管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及下肾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3例重肾完全型双输尿管病例中,1例行上组肾及输尿管切除+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例行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3例重肾Y型输尿管中,2例行上肾输尿管下肾盂端侧吻合+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例行上组肾及输尿管切除+下组肾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2个月,B超及IVP显示肾积水明显好转,无并发症.结论 重肾双输尿管合并下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发病率低,易误诊.术前B超、IVP及MRU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临床应根据患儿肾功能及解剖异常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小婴儿肾积水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婴儿肾积水手术指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总结40例小婴儿肾积水的手术治疗.全部病例术前均行彩超、IVP、静脉肾盂造影后三维CT重建及SPECT检查.所有患儿均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盂输尿管交接处梗阻所致肾积水.术后常规随访,行彩超和SPECT检查.结果 所有患儿手术经过顺利,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个月彩超示所有患儿肾盏扩张明显减轻,肾盂前后径和肾实质厚度均较术前好转,术前肾实质平均厚度为(4.37±1.57)mm,术后为(5.89±1.66)mm;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术前.肾盂前后径为(4.20±1.66)cm,术后为(1.93±0.98)c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32例单侧肾积水术后25例肾脏功能稳定,7例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没有恶化者.8例双侧肾积水较重侧手术,术后对侧积水均明显减轻.结论 小婴儿肾积水肾盂前后径增大并出现肾盏扩张、肾实质变薄者,即使肾功能正常也以手术为佳.肾功能恶化、肾积水加重或出现临床症状者应积极手术.肾盂前后径小于2 cm,肾功能在40%以上,但肾图为梗阻曲线者应密切观察.小婴儿肾积水手术效果良好,术后肾脏形态恢复显著,肾脏功能可以保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致儿童急性症状型肾积水的临床特点,比较其中的进行性加重型肾积水和间歇性肾积水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由本院收治的UPJO致急性症状型肾积水患儿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病例并主要依据术前多次泌尿系B超检查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进行性肾积水组和间歇性肾积水两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2例UPJO致急性症状型肾积水患儿,其中男童83例,女童9例,左侧72例,右侧19例,双侧1例。随访时间为4个月至5年,平均3.6年。进行性肾积水组肾盂前后径变化波动范围大于间歇性肾积水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2)。肾核素检查中,进行性肾积水组患肾分肾功能要低于间歇性肾积水组患儿(36.1%±13.7%vs 43.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3)。89例患儿均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其中5例迷走血管移至肾盂输尿管后方,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行输尿管复位吻合术,1例巨大肾积水分肾功能低于10%行肾切除术。进行性肾积水组(84.0%)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间歇性肾积水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3)。而进行性肾积水组肾盂输尿管狭窄段的长度要明显短于间歇性肾积水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6±0.62)cm vs(2.03±0.69),t=2.24,P=0.03]。结论 UPJO致儿童急性症状型肾积水的临床特点主要为反复发作并可自行缓解的腹痛。进行性肾积水和更容易被忽视的间歇性肾积水需要多次复查B超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婴儿中重度肾积水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小婴儿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其中23例经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证实,肾盂扩张>2 cm,伴肾盏扩张,直接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直接手术组);5例巨大肾积水患儿(造瘘组)先行经皮肾微穿刺造瘘,观察4~12周,后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直接手术组中1例因双J管位置移动而出现尿外渗,急诊手术重新放置双J管,漏尿停止,1例吻合口狭窄被迫二次手术。造瘘组经观察患肾缩小,肾皮质增厚,尿量稳定在20 mL·kg-1·d-1以上,于4~12周行肾盂成形术。患儿术后均规律随访,复查B超,患儿肾积水均得到改善,无肾盂增大或分离。结论小婴儿肾积水一般不考虑切除肾脏,对肾盂扩张的患儿应考虑早期手术干预,根据积水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重度肾积水患儿应先行微造瘘,再行肾盂成形,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肾窦内肾结石的诊断与处理方法 .方法 同顾性分析2001~2007年间收治小儿肾窦内肾结石25例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7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3.5岁.左肾结石13例.右肾结石9例,双肾结石3例;多发结石左侧3例.右侧4例,双侧1例;规则状结石17例(20侧).鹿角犁结石5例,铸状结石3例;全部病例均合并轻至重度肾积水.结果 复杂肾窦内肾结石中5例鹿角型结石、3例铸状结石和5例6侧偏大(直径>1.0cm)的规则多发结石.均未阻断.肾蒂血管,肾实质最薄处或肾后下段切开取石,1例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Ⅱ期手术治愈;单纯肾窦内肾结石中9例11侧规则肾结石和3例3侧直径小于1.0cm的多发结石均采用类似Anderson-hynes术式行肾内肾盂切开取石.术中发现3例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同期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结石最大3.0 cm× 2.0 cm×1.0 cm,数目多达6枚.术中C臂检查无结石残留,术后3~6个月复查B超、KUB平片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小儿肾窦内肾结石发病率逐年增高.腹部B超、IVU或逆行造影检查是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治疗应根据结石类型、数目、大小以及合并肾积水的情况而定,如鹿角型、铸状结石以及多发结石采用肾实质切开取石;合并肾积水者尽量采用肾内肾盂切开取石,有助于术巾探查是否合并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以便同期施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合并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由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例UPJO合并肾结石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多发结石,5例肾盂结石合并肾盏多发结石,其余8例为肾盏多发结石。其中左侧9例,右侧4例,均为单侧,结石直径为0.3~0.9 cm。术前均经泌尿系统B超和CT确诊。手术均采用三孔经腹腔途径入路,先按肾积水常规置入腹腔镜,显露扩张的肾盂后于肾盂近输尿管处做一小切口,通过腹腔镜Trocar置入输尿管软镜完成结石探查及碎石取石,最后腹腔镜下完成肾盂输尿管离断吻合术。观察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术后通过B超及CT检查进行随访。结果 13例均一期完全清除结石及完成肾盂输尿管离断吻合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118 min;术中出血量3~30 mL,无手术输血者。手术第2天进流食,术后住院时间5~7 d,平均6 d。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结石残留,肾积水均有明显恢复甚至消退。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治疗UPJO合并肾结石在不影响肾积水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明显增加了结石清除率。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难度小等优点,且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肾积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肾积水盂管交界处狭窄段的病理变化、手术及保守治疗的指征。方法 总结 10例新生儿肾积水的治疗。 10例均行B超、IVU或CTU、ECT检查。 7例 8个肾因肾盂及肾盏明显扩张、肾功能中至重度损害 ,行切除盂管狭窄段、肾盂成形及肾盂输尿管吻合手术治疗 ,切除的盂管狭窄段行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1例由输尿管末端囊肿引起的肾积水 ,经膀胱行输尿管囊肿开窗术 ;另 3例肾积水较轻 ,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 ,未手术只行长期观察随访。结果  7例手术患儿术后恢复顺利 ,术后随访 3个月~ 3年 ,肾积水减轻 ,肾功能明显改善。病理检查 ,见管腔内上皮细胞无明显变化 ,管壁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退化、变性 ,细胞间隙增大 ,管壁内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致管腔狭窄。 3例观察随访的患儿无明显变化。结论 ①对肾盂轻度扩张 (肾盂直径 <12mm) ,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相对肾功能大于 4 0 % )的患儿 ,可随访观察 ;②对肾盂扩张 ,积水程度严重 (中~重度 ) ,肾功能受损 ;或在观察治疗过程中 ,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患儿 ,应行手术治疗 ,这类患儿多已存在不可逆的病理组织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输尿管息肉所致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13例输尿管息肉所致梗阻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6~14岁,平均年龄8.4岁;左侧12例,右侧1例;10例表现为剧烈间歇件腹痛,伴血尿、呕吐,1例为单纯件血尿,2例于体检时发现;所有患儿均行B超、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IVP)、动态性同位素(DTPA)检查,结果均提示中至重度肾积水,梗阻位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或输尿管上段部位.均切除病变段输尿管、行输尿管肾盂吻合或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手术及术后病理检企均提示为输尿管息肉造成的梗阻性肾积水,术后随访12例恢复正常,1例因术前患肾功能较差,术后持续肾功能下降而行患肾切除.结论输尿管息肉致梗阻性肾积水为良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患肾区较剧烈的疼痛,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IVP)可见充盈缺损.积水严重者应手术治疗,以离断法肾盂成形术为主,包括息肉段输尿管切断加肾盂输尿管吻合术或息肉段输尿管切断加输尿管端端吻合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钳夹”式吻合口缝合法在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技巧、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对我院收治的81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小儿肾积水患儿行“非钳夹”式吻合口缝合法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其中男68例,女13例,左侧57例,右侧24例,平均年龄3.5岁(11d至15岁),所有患儿术前均行泌尿系B型超声、MRU及MAG3肾核素扫描等检查明确诊断.采用经脐单部位建立手术操作通道,吻合肾盂输尿管前后壁时,离肾盂输尿管吻合口最低点1.0~1.5 cm处于肾盂瓣及输尿管前后壁分别用4-0慕斯线牵引用于缝合吻合口时钳夹与牵拉用,其余方法基本同普通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结果 81例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有2例大龄右侧病变患儿术中在上腹部增加一5 mmTrocar后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4(8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10~50)ml、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5(3~10)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10)d.术后行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随访3~6个月,术侧肾实质不同程度增厚,肾盂前后径明显减小或消失,62例形态接近正常,患肾分肾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腹腔镜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积水时采用“非钳夹”式吻合口缝合法安全可行,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处理儿童肾积水并肾外伤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肾积水并肾外伤患儿6例临床资料,年龄5~11岁,平均年龄7岁,外伤时间为1~4 d,均表现为患侧肾区疼痛,其中血尿4例,肾盂前后径均在25 mm以上,均予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并肾破裂修补术,术中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腹腔引流管和导尿管。结果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输血,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5~3.5 h,术中发现肾下极前方损伤2例,肾下极外后方受损4例,5例出现肾皮质肾盂破裂,1例为肾皮质破裂合并包膜下积血,术后肾周引流管3~5 d拔除,导尿管7~10 d拔除,输尿管内支架6~8周拔除,患儿均恢复顺利,积水均减轻,肾小球滤过率和分肾功能提高。结论腹腔镜一期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积水并肾外伤安全有效,儿童肾外伤多发于肾脏下极,外伤后如积水加重、症状持续不缓解等需尽早手术,术中可同时修补肾实质破裂区域。对于三级肾损伤术中出血需要贯穿缝合肾实质,清除坏死组织,方可达到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8.
幼小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32例幼小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平均年龄51.5d的幼小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结果32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但其中出现尿外渗2例;吻合口狭窄1例,因周围粘连和瘢痕压迫吻合口而被迫重新二次手术。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分别行B超检查,均未再出现肾盂增大,未出现肾盂肾盏分离加大趋势,证实吻合口通畅。结论产前和产后的B超检查是比较可靠的辅助手段,对产前肾积水胎儿,建议产后7~10d首次常规B超检查,并于生后6周继续复查;如果B超观察肾盂未再继续扩张,可继续观察;反之,则应积极手术治疗,以防止影响肾功能;小儿肾积水一般均应考虑保留肾脏,肾皮质在2mm以上,肾脏无明显发育异常,应争取保存患肾;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效果最好;同时应该积极进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9.
小婴儿重度先天性肾积水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小婴儿重度。肾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例年龄在3个月内的重度。肾积水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MRI、ECT等检查,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术式)。结果 8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随访5个月以上,无血尿、腹块、腹胀,尿常规正常,均获临床治愈。7例复查IVU手术侧肾功能明显改善,其中2例患侧输尿管显示良好。1例复查SPECT,患。肾GFR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小婴儿(包括新生儿)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所致重度肾积水应及时手术。以避免患。肾。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小婴儿肾脏功能恢复能力较强,对肾盂积水一般均应考虑保留。肾脏。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技术已成熟,手术打击较小,小婴儿多可以耐受。虽然小婴儿组织脆弱、输尿管较细,但只要注意手术操作精细,对合准确,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泌尿道感染合并肾积水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并发尿路畸形的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收治的843例泌尿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经B超检查肾盂分离4~9mm患儿为轻度肾积水,肾盂分离≥10mm患儿为中重度肾积水,分析患儿并发膀胱输尿管反流和其他尿路畸形及细菌培养阳性率、耐药菌发病率。结果53例轻度肾积水患儿,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7例,髓质海绵肾1例;32例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3例,肾盂输尿管扩张8例,重复肾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例,输尿管囊肿2例,后尿道瓣膜1例。轻度肾积水患儿尿培养阳性共34例,革兰阴性菌31例(91.2%),革兰阳性菌3例(8.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21/34,61.8%);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尿培养阳性共18例,17例细菌感染,1例真菌感染,革兰阴性菌17例(94.4%),其中大肠埃希菌13例(72.2%)。轻度肾积水尿培养阳性患儿耐药菌13例(13/34,38.2%),中重度肾积水尿培养阳性患儿耐药菌17例(17/18,94.4%)(x2=15.234,P﹤0.001)。结论轻度肾积水患儿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多见,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合并其他泌尿道畸形多见;中重度肾积水患儿耐药菌比例较轻度肾积水患儿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