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肾缺血预处理(IPC)对心脏电稳定性的影响和机理。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缺血再灌流(I/R)组和肾IPC+I/R组。观察肾再灌流24h时及用垂体后叶素(Pt)和肾上腺素(Adr)后的心电图动态变化以及血中一氧化氮(NO)和心肌中丙二醛(MDA)的浓度改变。结果:用Pt和Adr后,肾I/R组缺血性ST段抬高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同肾IPC+I/R组差异显著;肾IPC+I/R组NO代谢物升高和MDA降低同I/R组差异显著(P<0.05);除MDA外,上述指标在肾IPC+I/R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结论:肾IPC通过减轻心肌缺血性改变使心脏电稳定性增强;NO可能通过增加氧自由基的清除和扩血管效应而参与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残余肾组织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PDGF-α)的表达状况及其机理和意义。方法:采用斑点杂交和形态计量等方法,对假手术对照大鼠、5/6肾切除大鼠、以及5/6肾切除术后给予维生素E治疗的大鼠肾组织PDGF-αmRNA含量及其相关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5/6肾切除大鼠残存肾组织PDGF-αmRNA含量显著增高;②5/6肾切除大鼠周围血单个核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显著增高,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与PDGF-αmRNA含量成正相关;③5/6肾切除大鼠残肾组织有显著的固有细胞增殖、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高,PDGF-αmRNA含量与硬化肾小球比率、病变肾小管和肾间质体密度、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成正相关;④给予维生素E治疗的大鼠,随着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PDGF-αmRNA含量降低,残肾硬化肾小球比率、病变肾小管和肾间质体密度、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结论:PDGF-α高表达可能是残存肾组织进行性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维生素E治疗能降低PDGF-α表达,抑制残肾纤维化,减缓残肾毁损速度  相似文献   

3.
黄芪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十分复杂 ,氧自由基的产生并介导组织损伤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黄芪具有提高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药理作用。本文观察黄芪注射液在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肾组织SOD活性与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雄性SD大鼠 5 0只 ,体重 2 0 0~ 2 5 0g ,随机分正常组 (A组 ) 5只 ,假手术组 (B组 ) 15只 ,模型组 (缺血再灌注组 ,C组 ) 15只 ,黄芪组 (D组 ) 15只。其中黄芪组在实验前 ,每日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 2mL 0 1kg体…  相似文献   

4.
低胆碱食物对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5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组实验。A组,普通混合饲料加3'-甲基-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3'-MeDAB);B组,低胆碱饲料玉米粉加3'-Me-DAB;C组,单纯玉米粉;D组,单纯普通混合饲料饲养。测定诱癌过程中各组动物肝组织中总磷和磷脂酰胆碱含量。结果A、B组在第20周时均诱发出肝癌,诱癌率B组为81.8%,A组为20%,P<0.05.B组诱癌动物多发生广泛转移:网膜、腹腔淋巴结、膈肌、脾门、肺脏,部分动物出现血性腹水,而A组未出现转移和腹水。A、B组动物肝组织中总磷和磷脂酰胆碱含量在诱癌过程中持续降低,B组更为明显。表明低胆碱可促进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其机理可能是低胆碱影响磷脂酰胆碱合成以及DNA甲基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肾衰竭(ARF)对胎肝Sca-1+细胞向肾组织细胞分化频率的影响。 方法: 用磁性细胞分选(MACS)和PCR技术分离、鉴定小鼠雄性胎肝Sca-1+细胞;将2×104的雄性胎肝Sca-1+细胞输注给致死量射线照射([60Co],8 Gy)的同系雌性小鼠体内;8周后,将受体小鼠随机分为A、B和C 3组(A组:单纯辐射;B组:ARF和C组:ARF-Sca-1+),用50%(V/V)的甘油(11.6 mL/kg)诱导B组和C组小鼠产生ARF;72 h后,将新制备的2×104的雄性胎肝Sca-1+细胞输注给C组小鼠。8周后处死全部实验小鼠,取肾脏固定制片;用Y染色体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显微观察、摄像并用专业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 结果: 在单纯辐射、ARF和ARF-Sca-1+ 3种模型小鼠的肾小管上皮、间质、肾小球和肾小球边缘等部位,均发现含Y染色体的细胞;在ARF和ARF-Sca-1+小鼠的肾组织切片中,分别发现成对和成环状排列的含Y染色体的细胞,有组成部分肾小管的趋势;胎肝Sca-1+细胞在单纯辐射、ARF和ARF-Sca-1+ 3种模型小鼠的肾组织切片中的分化频率分别为(1.65±0.18)%、(8.58±1.34)%和(18.13±1.91)%,后者与前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显示分化频率伴随肾组织的损伤和再生而增加。 结论: 急性肾组织损伤和自然再生的生理微环境有助于促进胎肝Sca-1+细胞向肾组织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胎儿肾盂扩张的超声诊断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儿肾盂扩张的超声诊断标准和自然病程。方法应用超声方法对3000例胎儿双肾进行筛查,肾孟分离大于6mm作为入选标准。并分为4组:Ⅰ组,肾孟分离前后径≤10mm,且没有肾盏扩张;Ⅱ组,10mm〈肾孟分离前后径≤15mm,且没有肾盏扩张;Ⅲ组,肾孟扩张延续到肾盏,肾孟前后径分离≤15mm;Ⅳ组,肾孟和肾盏均有扩张,15mm〈肾孟前后径分离。定时超产随访。结果Ⅰ组48只肾孟扩张出生6个月内全部消失;Ⅱ组9只肾孟扩张,1例缓解。8例消失;Ⅲ组3只肾孟扩张出生1年内2例消失,1例无变化;Ⅳ组4只肾孟扩张出生1年内1例减轻,1例无变化,2例加重。结论Ⅰ、Ⅱ组胎儿肾盂扩张呈相对良性过程,大多可以自然消退;Ⅲ组胎儿肾孟扩张有可能积水程度逐渐加重或变化不大,应注意随访;Ⅳ组胎儿肾孟扩张可以考虑中止妊娠。  相似文献   

7.
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沙土鼠脑组织和血浆SOD、MDA含量的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复制沙土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测定了在缺血及再灌流不同阶段血清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最终产物(MDA)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单纯缺血组与再灌流各组脑组织MDA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再灌流1h、6h组的MDA含量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P<0.05),并有随再灌时间延长不断升高的趋势,但三个再灌流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单纯缺血组与再灌流各组比较脑组织SOD的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以再灌1h、6h最为明显,与单纯缺血组比较P<0.05。实验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SOD的活性无显著差异。表明单纯缺血和再灌流后均发生了脂质过氧化反应,并认为自由基引起的损伤,在缺血后再灌流中比单纯缺血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作者观察到大鼠失血性休克早期各脏器(小肠、肺、肝)MDA含量变化不显著,甚或有减少(心、肾);回输血后除肺外,其它脏器MDA含量均显著增加。心、肝、肾组织ATP及能荷回输血后仍低于对照组;SOD、CAT预处理后各脏器MDA含量均显著减少,心、肝、肾组织ATP、能荷显著升高。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回输血后多个器官组织氧自由基产生增加,能量代谢恢复亦发生障碍。SOD、CAT治疗可降低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BOMED NCCOM3-R7观察浅全麻控制呼吸下硬膜外一次用药对血流学的影响。方法:40例病人分为2组,一组为单纯全麻组,另一组为硬膜外复合N2O-O2麻醉,应用BOMED NCCOM3-R7与微机联机,连续,实时地记录并计算时相的心功能指标。结果;浅全麻控制呼吸下一次硬膜外用药可使MAP,SVRI显著下降,HR减慢,CI,SI,EDI显著升高。结论;在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时应高度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芪、当归注射液在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3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手术对照(control)组、单纯肾缺血再灌(IR)组、黄芪注射液处理IR组(黄芪+IR)和当归注射液处理IR(当归+IR)组。肾缺血1h再灌注48h,取肾作电镜检查;测血清肌酐(Cr)、肾组织中ATP酶活性。结果:IR组肾组织变性改变显,黄芪、当归组病变较IR组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IR组血清Cr的含量升高(P<0.05),肾中ATP酶活性降低(P<0.05);黄芪+IR组,当归+IR组较IR组血清Cr含量降低(P<0.05),肾中ATP酶活性升高(P<0.05),同对照组差异无显性(P>0.05)。黄芪+IR组与当归+IR组血清Cr含量及肾中ATP酶活性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黄芪和当归可能通过保护ATP酶而减轻IR肾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