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上腹部及胸科手术病人围术期心律失常变化的性质及临床处理。方法:对50例老年上腹部及胸科手术病人采用动态心电图围术期24小时监测其心律失常的性质。结果:麻醉后及手术期约75%的病人发生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其中以室上速较为严重。结论:老年上腹部及胸科手术麻醉期间由于手术牵拉刺激或麻醉较浅,易发生多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
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和小剂量氯胺酮镇静/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局部麻醉是整形外科短小手术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手术时的疼痛、恐惧和焦虑不仅对病人造成严重的伤害,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范围。近年来,随着新型短效镇静药物的发展,镇静技术日趋成熟。镇静技术用于局麻手术不仅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消除病人的恐惧、焦虑及对伤害性刺激的记忆,同时具有使用方便、可控性强以及麻醉成本低等优点,在整形外科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观察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和小剂量氯胺酮镇静/镇痛在整形外科局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嗜铬细胞瘤由于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一系列症状,因此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我院2000~2002年共收治10例嗜铬细胞瘤病人,术后病理切片均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全部康复。现将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麻后病人在麻醉恢复室发生危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全麻后病人在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呼吸循环危急情况的发生情况,提出全麻恢复早期病人监护和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全麻后在PACU发生危急情况的病例2445例,总结处理经过和处理结果。结果 发生呼吸循环等危急情况的病人共39例(发生率1.51%),其中发现严重低氧血症28例,严重低血压处理困难7例(其中伴有低氧血症2例)和严重高血压处理困难6例(其中伴有低氧血症1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由PACU再次转入手术室止血4例。均因发现及时抢救处理后转危为安。结论 全麻后的病人呼吸循环危急情况有一定的发生率,有必要在监测条件较好的PACU进行观察,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减少手术及麻醉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众多的围手术期病人由于精神紧张、外伤、疼痛、手术创伤及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的疼痛刺激,可使高血压病人血压进一步升高,有的甚至发生高血压急症(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急性左心衰竭),因此,围手术期高血压病人行急症手术时,麻醉风险较大。严重高血压有引起各种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术前及术中有效地控制血压和麻醉处理,能够避免许多并发症的产生。我们结合20例高血压病人的麻醉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脊柱内镜手术是近几年脊柱外科、疼痛科开展的一项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部分椎管狭窄症的新技术。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开放手术后并发症的治疗难度高,使得更多的临床医生和病人选择脊柱微创手术。目前国内外开展脊柱微创手术的麻醉方式以局麻为主,目的是术者在术中能充分的和病人沟通,避免出现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国内有文献报道选择局麻加静脉麻醉或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为了能让病人更好配合手术及减少镜下出血。  相似文献   

7.
嗜铬细胞瘤多数是功能性肿瘤,以严重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手术是该病唯一的治疗措施,但危险性极大,正确的围手术期麻醉处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我院自2003年5月-2004年6月共对6例嗜铬细胞瘤病人施行手术,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用于局麻效果欠佳手术的镇痛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局麻手术例数占全院手术例数的1/5。过去,局麻手术主要是手术医生负责手术部位局部麻醉封闭,麻醉医生不参与麻醉实施。手术过程中经常出现局麻药阻滞不完善,病人嚎陶大叫,全身乱动,影响手术的进行,甚至有的病人强烈要求停止或终止手术。外科医生有时给肌注杜非或氟芬合剂,效果不佳,往往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手术疼痛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及恐惧心理往往终身难忘。我院从2004年初开始应外科医生的要求,对于局麻效果欠佳的病人,麻醉医生参与手术麻醉止痛,在不行气管插管的情况下给以咪唑安定、瑞芬太尼进行镇痛处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严重心律失常的监护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向新 《新医学》2000,31(6):368-369
1 引 言严重心律失常是危重急症,处理稍有不当可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心律失常的诊治取得了很大进展[1],本文从急诊的角度谈谈严重心律失常监护与治疗上的一些措施和经验。2 监护措施2.1 心电的监护应选择P波比较清楚的导联作为心电监护导联。因为P波存在与否及其形态、出现规律、与QRS波群的关系等,在分析心律失常时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心电监护可达到以下目的:① 动态观察病人的心律变化,为心律失常的及时诊治提供临床资料,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猝死),可直接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抢救;② 随时掌握与评估抗心律…  相似文献   

10.
右美托咪啶预注对利多卡因心脏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酰胺类局麻药(如利多卡因等)是临床常用的局麻药,其引起的局麻药中毒一直是困扰麻醉医师的并发症。虽然随着区域麻醉技术的提高,严重局麻药中毒的报道已大大下降,但临床上仍有局麻药中毒出现严重心动过缓,房室或者室内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律失常,导致循环衰竭,甚至出现心脏骤停,  相似文献   

11.
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发生低氧血症的护理7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简称PACU)的任务是在术后恢复早期,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给予必要的监护和治疗,这对于减少术后意外和并发症,保证手术和麻醉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全麻手术后病人在:PACU统一监护管理,可以及早发现手术和麻醉相关并发症如低氧血症等,提高抢救成功率。2002年5~12月,进我院PACU监护的全麻病人为4991例,及时发现低氧血症病人共71例(发生率1.42%),经迅速抢救,全部成功,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确定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在ICU监护治疗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心律失常可能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心律失常发生与该因素的关系。结果:高龄(≥70岁)、肺功能减退(FEV1/FVC<70%)、合并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术前心电图异常、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过长等因素与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是危险因素;充分供氧和镇痛亦与心律失常相关,为保护因素。结论:术前纠正患者高血压等合并症、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及麻醉时间以及术后充分镇痛、供氧可以降低术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麻醉及手术期间对24例快速心律失常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  刘建华 《临床荟萃》1999,14(15):694-695
自1992年3月至1997年8月,在临床各种麻醉和手术中,我们遇有24例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经过处理,较好地控制和减轻了患者的症状,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4例患者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5~76岁,平均51岁。施行的麻醉方法包括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臂丛麻醉和局麻加强化等。术前(Amerincan Society of Anesthesia,ASA)评价:Ⅰ级4例,Ⅱ级常规手术17例,Ⅱ级急诊手术2例,Ⅲ级急诊手术1例。麻醉前即患有各类心律失常者20例,占83%,麻醉期间由于麻醉用药等所致心律失常者4例,占17%。所出现的各类心律失常及所占比例(见表1)。  相似文献   

14.
在为口腔患者拔牙时,一般均采用常规手动局麻注射的方法。由于一些患者对局麻注射时的疼痛刺激以及恐惧心理可使血压激增,特别是对那些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患者会造成危险。因此,我院针对心血管患者采用The WAND的无痛局麻注射,该方法对预防术中血压升高及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和各种心律失常的发作有明显的效果,并且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再次就诊的患者常主动要求用此种方法麻醉手术。笔者就术中的护理配合及操作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咪唑安定应用于局麻手术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咪唑安定是目前临床上惟一的水溶性苯二氮艹卓类药 ,具有药效强、心血管副作用小等优点 ,已广泛用于各种情况的安定镇静。颌面外科手术由于血管神经丰富 ,美容要求高 ,故手术精细、时间相对较长 ,术中病人心理承受能力下降 ,应激反应增强 ,常引起较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因而加强围术期病人心理和生理保护是临床局部麻醉手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观察了咪唑安定作为术前药用于颌面外科局麻手术的效果 ,并推荐合适用药剂量和护理措施 ,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6 0例择期行颌面外科局麻手术病人 ,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无严重疾病 ,…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死亡率约为一般人群的2至3倍 ,而既往有心肌梗塞的病人 ,术后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为既往无心肌梗塞病人的50倍[1]。因此 ,缺血性心脏病人的手术麻醉是临床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笔者从1988年9月至1999年10月 ,对109例缺血性心脏病人骨科手术麻醉 ,术中、术后未发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58例 ,女51例。年龄44~82岁。术前心电图均提示V2 至V6、Ⅰ、Ⅱ等导联均有不同程度的T波倒置、双向或低平 ,S -T段降低。术前合并高血压32例 ,心律失常8例 ,心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目标导向护理在眼科手术病人全身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016年全身麻醉下行眼科手术病人34462例,通过应用目标导向护理,观察病人在复苏期间出现并发症情况,了解病人转出复苏室或离院后有无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果]所有的病人均顺利从PACU复苏,无一例病人回病房或离院后出现严重的缺氧或高血压等需要紧急处理的并发症。[结论]目标导向护理可安全指导眼科手术病人全身麻醉复苏。  相似文献   

18.
监测下的麻醉处理(monitored anesthesian care,MAC)技术,是指麻醉医师根据对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测,给与病人镇静、镇痛药物并与局麻或区域麻醉相结合的麻醉方法。我们把MAC技术应用于门诊病人的外科短小手术中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非心脏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手术、麻醉等因素对老年人非心脏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088例老年非心脏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术中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非以及手术病的平均年龄明显大未发生并发症的病人,且男性多于女性。泌尿系部位手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多于其它部位,其中以前列腺切除术术中心血管并发症最多见。脊柱麻醉病人的术中心血管并发症明显多于全麻和局麻病人,结论高龄、男性以及不同手术部位、手术  相似文献   

20.
麻醉性监护在隆乳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性监护(MAC)是指在一些局部麻醉或根本不需要麻醉情况下,需要专业麻醉医生提供特殊的麻醉服务,监护控制病人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适当给予麻醉药或其他治疗。作者将该技术使用于临床实施了60例门诊隆乳手术。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