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性膈疝较为少见,早期诊断也较困难,本文报告10例,5例因伴有相应的复合伤,在急诊手术探查时发现,另5例经早期胸部X线片、钡餐透视或钡剂灌肠后得以确诊。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均应及早手术。文中同时提出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原则。方法 :对 2 2例创伤性膈疝行X线检查确诊膈疝 ,必要时行B超、CT检查 ,有助于诊断。其中 9例经胸腔 ,12例经腹腔 ,1例经胸腹联合切口进行修补。结果 :17例早期确诊 ,5例延误诊断。 2 0例痊愈。死亡 2例。结论 :对下胸部或上腹外伤者应考虑外伤性膈疝的可能性 ,X线和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 ,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确诊手段:提高早期确诊率及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由笔者经治的15例创伤性膈疝病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其中1例左侧膈疝延迟3年后治愈,7例伤后5d-9d确诊。无死亡病例。结论①形成膈疝的原因主要有暴力致腹压骤升及直接锐器伤等;②早期胸腹部损伤,膈疝症状易被掩盖;③胸片、B超是主要诊断手段;④手术是治疗创伤性膈疝的惟一方法;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病人完善检查、严密观察、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50例创伤性膈疝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创伤性膈疝的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结果50例创伤性膈疝在入院时有44例确诊,3例未明确诊断,后经开胸探查术确诊;3例误诊,误诊率为6.0%;CT对创伤性膈疝确诊率(70.0%)较高;本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创伤性膈疝表现复杂,容易出现误诊,进而耽误患者的治疗,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尽早发现病变,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2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0例,治愈11例,死亡1例,病死率8.33%。结论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剖腹术是绝大多数创伤性膈疝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尽早手术修补膈肌裂口,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9年5月25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性损伤6例,闭合性损伤19例。结果治愈23例,死亡2例(8%),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多发伤首次手术中未探查而漏诊,1周后明确诊断再行剖胸手术后死亡。结论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胸部X线与CT检查是诊断创伤性膈疝的重要方法,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正确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金哲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3):42-42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中通过辅助检查诊断20例,开放性直视诊断1例,手术探查诊断5例。经胸手术14例,经腹手术10例,剖腹并剖胸2例。全组手术经过顺利,治愈率92.3%,死亡率为7.7%。结论:根据临床表现、胸部X线和CT等检查,能提高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率。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根据伤情选择合理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8.
21例创伤性膈疝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宝龙 《黑龙江医学》2009,33(5):380-381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治疗经验和方法。方法分析我院自2004-01~2008-01间,收治的21例创伤性膈疝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经急诊手术,18例治愈,3例死亡。结论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及时行手术治疗并积极处理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方便选取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2例创伤性膈疝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法,讨论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结果就诊后12 h内确定诊断膈疝的患者41例(78.85%),平均确诊时间(3.23±3.64)h;12 h以后确定诊断的为11例(21.15%),平均确诊时间为(210±86)h;手术治愈47例,术后死亡3例,2例未手术。结论创伤性膈疝如不能早期明确诊断,后期常诊断治疗困难;充分认识膈疝不同时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动态观察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变化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膈疝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共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827-2828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5例创伤性膈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膈疝的发生机制及延迟诊断的原因、诊断及手术方法。结果:术前确诊15例,治愈15例。结论:创伤性膈疝多同时伴有其他重要脏器损伤,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典型的临床征象,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谢家勇  冯刚等 《医学科技》2002,(1):28-28,21
目的:提高对创伤性膈疝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3例创伤性膈疝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及漏误诊原因。结果:本组前确诊46例,手术探 查确诊7例,治愈47例,死亡6例,结论:重视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是减少漏误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自1994年4月~2006年4月该院共收治急性创伤膈疝患者25例,对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经急诊手术治疗,治愈23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8%。结论急性创伤性膈疝的早期及时诊断是直接影响治愈率的关键,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早期确诊手段,提高早期确诊率及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由笔者经治的15例创伤性膈疝病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其中1例左侧膈疝延迟3年后治愈,7例伤后5d~9d确诊。无死亡病例。结论①形成膈疝的原因主要有暴力致腹压骤升及直接锐器伤等;②早期胸腹部损伤,膈疝症状易被掩盖;③胸片、B超是主要诊断手段;④手术是治疗创伤性膈疝的惟一方法;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病人完善检查、严密观察、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膈疝的外科诊治体会(附2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经验教训,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年29例创伤性膈疝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措施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前诊断19例,术中明确诊断8例,剖腹术后漏诊2例.经胸手术11例,经腹手术16例,经胸腹两切口2例.治愈28例.结论创伤性膈疝早期易误诊漏诊.对该病的高度警惕,动态观察病情、全面分析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是提高早期诊断的重要途径.一经确诊,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8月~2004年6月5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急诊手术治愈出院。结论创伤性膈疝一旦确诊,及时手术治疗,应积极处理并发伤,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率,探讨治疗创伤性膈疝的最有效方法。对24例创伤性膈疝病例的诊断治疗经过加以总结。结果本组手术前明确诊断22例,手术治疗23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动态特殊体位的X线表现有利于提高手术前诊断,早期手术有利于降低手术死亡率,手术最常用经胸途经,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2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0例,治愈11例,死亡1例,病死率8.33%。结论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剖腹术是绝大多数创伤性膈疝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尽早手术修补膈肌裂口,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所收治的18例创伤性膈疝和3例先天性膈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16例,术中探查确诊5例;经腹径路手术17例,经胸径路手术2例,胸腹联合径路手术2例;21例全部治愈.结论 膈疝延误诊断与膈疝形成过程、合并伤多,病情危重等因素有关,胸部X线检查、B超和CT检查是防止延误诊断的主要措施.膈疝不能自愈,确诊后应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创伤性膈疝的3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前诊断明确22例,误诊10例;治愈30例,死亡2例。结论: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尽早手术剖腹探查术是绝大多数创伤性膈疝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X线和CT检查最具诊断价值。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左侧膈肌破裂31例,右侧膈肌破裂5例,双侧膈肌破裂2例(因双侧膈肌破裂诊断及治疗不同步,共行手术40例次).经胸手术37例次,经腹手术3例次,均行膈肌破裂修补术.除3例严重多发伤死亡外,其余37例次手术均治愈.结论 创伤性膈疝的治疗应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