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江南一带,名医众多,药铺云集。本文依据《胡庆余堂丸散膏丹全集》古本,仅从胡雪岩与胡庆余堂、胡庆余堂丸散膏丹与清代中药制剂等方面做一粗略探析,藉以说明清代中药制剂和剂型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正> 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的前身胡庆余堂雪记国药号(以下简称胡庆余堂),创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座落在杭州著名风景区吴山北麓、大井巷西首,是我国创设较早、规模较大,药号、药行与门市三者兼营的国药号,素以选药讲究、制作精细、品质优良而驰名中外。胡庆余堂创始人胡雪岩,名光墉(公元1823—1885年),原籍安徽绩溪。他原来是杭州一家钱庄的学徒,为人精明干练,善于应酬,不久升为“跑街”。后来发迹,自开阜康银号,并与官场人往来。当时正值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胡雪岩因替清军筹办钱粮和军饷有功,博得浙江巡抚左宗棠的  相似文献   

3.
提起北京同仁堂与杭州胡庆余堂,这两大家闻名全国大江南北的老字号国药店,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他们生产加工炮炙的各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都是精心选用各地出产的道地药材为原料,严格遵照古方和正宗传统工艺,一丝不苟地认真加工炮制而成。因其生产销售的各类药品质量优良,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深得广大病患消费者的信任和欢迎。胡庆余堂国药号的创始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富商胡雪岩。  相似文献   

4.
今年六月,承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之邀,专程前往观访。胡庆余堂国药号为清同治末年富商胡雪岩创办,地处吴山脚下,高墙深院,回廊飞阁,在全国药业古建筑中属硕果仅存者。现于经营药业之外,专设中药博物馆,展示传统中医药文化史实,桂馥兰香,独具特色。近年通过小说和电视剧《胡雪岩》的传播,影响甚广,已成为当前杭州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参观后,填了"瑞鹤仙"一词。所以选这一词牌,是因其建筑布局模仿白鹤图形,使名称与主题有些联系。但起句之后,填写很不顺手。自周邦彦、辛弃疾作此词牌以来,词调句逗出入较大,似未有定…  相似文献   

5.
杭州胡庆余堂是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光绪四年(1878年)所创办的中药房。胡庆余堂创业时禀承南宋官方制定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药技艺和行业规范,精选道地药材,精制丸散膏丹,因药效显著,名震天下,曾被誉为江南药王,与北京同仁堂齐名。如今的胡庆余堂仍盛誉不衰,是中国著名的制药企业之一,也是个占地七亩多的古建筑群,座落于杭州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大井巷。  相似文献   

6.
杭州“胡庆余堂”,是清代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于光绪四年(1878年)所创办的中药房。  相似文献   

7.
杭州有家名牌药店胡庆余堂,它的一块匾,写的是两个字:"戒欺"。招牌、匾额,是给顾客看的,一般都是朝外挂的,就象是"顾客至上"、"消费者是上帝"一类标语一样,起招徕顾客作用。而胡庆余堂这块"戒欺"匾,却是向着坐堂经理高悬的,告诫的对象是本企业的领导和职工。据报载,1874年胡雪岩创办胡庆余堂,既不写倒过来的"福"字,也不写横过来的"财"字,以讨个好"口彩"。却亲笔题了"戒欺"二字,作为代代相传的店训。腰缠3000万两白银的胡雪岩百余年来给后人留下的不是金钱,而是"戒欺"这闪闪发光的店规,它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和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8.
台湾著名作家高阳著有《胡雪岩》一书,风靡海内外。人们不免好奇,胡雪岩何以得到新闻、影视、文化界的关注?这位身穿黄马褂、顶戴红翎的红顶商人于今有何借鉴之处?胡雪岩在发迹过程中,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生活腐化,决非今日经商之道,但他精于商战谋略,确实让商界...  相似文献   

9.
在杭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大井巷上,座落看一座气宇轩昂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乐府——胡庆余堂。 清末“红项商人”胡雪岩在其鼎盛时期,创办了胡庆余堂国药号,它秉承南宋太平惠民利剂药方,精选道地药材,耕制丸散膏丹。因疗效显著,名震天下,被誉为“江南药  相似文献   

10.
在杭城屋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大井巷上,座落着一座气宇轩昂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药府——胡庆余堂。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其鼎盛时期,创办了胡庆余堂国药号,它秉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剂药方,精选道地药材,耕制丸散膏丹。因疗效显著,名震天下,被誉为“江南药王”。  相似文献   

11.
胡雪岩在1874年创办杭州胡庆余堂,不久就独步江南,享有“南有庆余堂”的美誉。这固然与其资金雄厚、经营有方相关,但不可忽视的是,他还善于用人,能妥善处理人际矛盾,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以前,杭州的药号经理,俗称“阿大”...  相似文献   

12.
“窄巷青墙,漆门轩宏。朱灯高挑,楹联四壁。大厅曲柜,回廊通幽。阁楼盘悬,深院缩天。花木错落,轻尘不起。古朴中隐现着几分神秘色彩,优雅里蕴藏有文化的积淀。”这便是国内外颇负声誉的百年国药老字号杭州胡庆余堂。 富有特色的民族建筑风格 杭州胡庆余堂由名噪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于清同治13年(1874年)。与普通药铺不同,胡庆余堂的设计古朴雅致,布局别具  相似文献   

13.
金铲银锅     
一个多世纪前,创业不久即因药品所用药材道地、质量上乘而在杭城内外声誉鹊起的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在按古方试制用于镇惊通窍的名贵急救药“局方紫雪丹”时,与其他老药号所出售的紫雪丹一样,颜色不够紫,药效不理想。药号创始人胡雪岩召集诸多名医、药师共同探讨改进方法,众名医也面面相觑,无一良策。一位已做了60余年药的叶姓老药工说,他曾听祖父说过一个绝秘的法子:紫雪丹中有几味药药性太活,遇到铜和铁就会变质变色,要想制出真正紫色的紫雪丹,非用金铲银锅不可!金铲银锅?那得花多少钱啊!众人的目光都盯住了老板胡雪岩。胡雪岩毅然拍板:“为了药效,不惜工本,立即打制。制成的紫雪丹仍按原价卖!”金铲银锅打造好了,紫雪丹的功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台湾著名作家高阳著有《胡雪岩》一书,风靡海内外。人们不免好奇,胡雪岩何以得到新闻、影视、文化界的关注?这位身穿黄马褂、顶戴红翎的红顶商人于今有何借鉴之处?胡雪岩在发迹过程中,营私舞弊、行贿受贿、生活腐化,决非今日经商之道,但他精于商战谋略,确实让商界赞叹;他为了资助左宗棠收复新疆伊犁地区,首开洋务,是中国历史上成功进行大规模借外资的第一人;他为了抵制洋商盘剥中国蚕农,包桑园、因蚕丝,与洋商决一死战,尽管深知孤军作战难免一败,但他不甘屈服于洋人的民族气节,让人敬仰;他虽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在清帐理…  相似文献   

15.
唐青华 《中成药》2000,22(9):664-665
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是 1870年由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建的国药老字号 ,其深厚的药业功底尤其是“戒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 ,顾客乃养命之源”等经营之道深深地根植于民众之中 ;百余年来为民众的疾病治疗、保健、康复作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伴随着改革开放 ,百年老号胡庆余堂也焕发了青春 ,尤其近年来 ,在企业管理、企业营销、生产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进入国家国企中药五十强 ,通过了国家GMP认证 ,被列入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 ;销售、利润从 1997年来 ,分别以 2 2 % ,92 %速度递增 ,为中药界人士所瞩目。1 企业合并 ,开启变革…  相似文献   

16.
特殊的机遇,使我接触到一本 26×15. 2×2立方厘米大小的珍本。木版本的《胡庆余堂丸散膏丹全集》本无稀罕之处,因为它虽然成书于光绪三年(1877),却仅仅是胡庆余堂中成药的商业广告性介绍而已。珍贵的是在每一中成药介绍上面,如眉批样抄录有这种中成药的秘方。  胡庆余堂精选药材、精心加工,其中成药配方也独特。民国初年,有某地某药店店主深明此情,胸怀异志,以为获得胡氏秘方,即为事业成功之半。工于心计的他,在胡庆余堂内活动近 3年之久,终于以32根金条通过一机要人员,几乎抄全胡氏丸散膏丹秘方,其中部分秘方加工要领于《胡庆余堂丸…  相似文献   

17.
曹颖,著名节目主持人,演员。曾经主持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因主演《北京夏天》而被观众熟知。近年来,除担当湖南卫视主持人之外。出演了多部电视剧,如《铁将军阿贵》、《胡雪岩》、《律政佳人》等。2001年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女演员奖。2001年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受欢迎女演员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继去年8月上海东方电视台播放23集电视连续剧猢雪岩》后,应广大观众要求,今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又友情重播该剧。胡雪岩从一钱庄跑街到拥有3000多万两白银的红顶商人,再转至破产摘“顶”的传奇一生,给观众留下了许多回味。诚如胡雪岩说:我本来什么都没有,我吃过、用过、玩过  相似文献   

19.
杭州胡庆余堂系列介绍之四──从“真不二价”谈杭州胡庆余堂的经营之道走过庭院式,挂满中药牌匾的走廊,进入富丽堂皇、宛如故宫偏殿的杭州胡庆余堂营业大厅,居中高悬的“真不二价”匾特别引人注目。“真不二价”作为成语,来源韩康卖药的故事。相传我国古代有个叫韩康...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1月4日《健康报》第1版刊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庆祝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110周年之际,为中医中药工作的题词,指出“中医中药是门科学,门门科学都无止境。”为这家制药厂题词的,还有姚依林、张劲夫、张爱萍、胡厥文、周谷城、胡子昂、康克清、蔡啸、崔月犁、钱信忠等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志。胡庆余堂制药厂创建于清朝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素有与北京同仁堂之并称,曰“南有庆余堂,北有同仁堂”的美誉。党中央领导同志,在日理万机之时为这家药厂提词,这不仅是对胡庆余堂制药厂的关心,更是对全国广大中医中药工作者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我们一定要遵照党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四化建设中,为开创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