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洋地黄引起中毒性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0年11月间35例应用洋地黄出现中毒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适应症掌握不当是基层医院发生洋地黄中毒较多的重要原因,在应用维持量疗法而发生洋地黄中毒的症状多平缓,关键是早发现,早停药,预后大多取决于原发病的轻重.结论 对洋地黄适应症的准确掌握是预防中毒性心律失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体会王子超(武城县人民医院253300)关键词洋地黄;中毒;心律失常;治疗洋地黄中毒多以心律失常为首发或主要表现形式,伴或不伴有消化道或神经精神症状。笔者统计本院1990年以来445例接受洋地黄治疗的住院患者,发生中毒性心律...  相似文献   

3.
洋地黄对治疗心力衰竭和大多数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洋地黄中毒反应可加重心力衰竭和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导致死亡。我们应用心电图监护洋地黄治疗病人128例出现洋地黄中毒32例,死亡1例。观察对象: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如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临床应用洋地黄治疗心衰过程中约有20%~37%出现中毒,约有3~21%因此致死。故如何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洋地黄中毒是非常重要的。一、最常见的洋地黄中毒反应 1.胃肠道反应:主要症状有厌食、流涎、恶心、呕吐、偶有腹泻。 2.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心脏方面的反应主要表现是心律失常,几乎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皆可出现。而且并不比胃肠道症状少见。心律失常可为  相似文献   

5.
洋地黄用于临床已有多年历史,迄今仍为治疗心衰首选药物,虽然洋地黄的强心作用肯定,但安全范围窄,洋地黄中毒病例屡见不鲜。本文选择我院应用洋地黄治疗的住院心衰病人157例,其中30例出现洋地黄中毒的心律失常,中毒发生率为19.1%,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心衰小婴儿洋地黄中毒相关因素。方法对12例高海拔地区心衰小婴儿用洋地黄后引发中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桁和总结。结果高海拔地区心衰小婴儿洋地黄中毒的主要相关因素是心肌缺氧、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洋地黄蓄积。结论高海拔地区洋地黄用量宜偏小,给药剂量和方法要个体化,及早预防和及时纠正促发因素,洋地黄中毒引发的心律失常要慎用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7.
<正> 硫酸镁为一老药,过去通过不同的途径用于利胆、导泻及降低血压。近年来,发现镁与心脏有密切的关系,对心血管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综合有关文献仅此作一介绍。一、治疗心律失常 1.治疗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 CHF病人应用洋地黄、利尿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均可增加镁的丢失。胃肠道瘀血致镁的摄入和吸收减少也是低血镁的原因。缺镁可促进心肌对洋地黄的摄取,从而增加了洋地黄引起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使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患,引起洋地黄中毒心律失常甚为常见。1962年我科曾对117例住院使用洋地黄患者作了一年临床观察,结果有27例发生各种洋地黄毒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高达23.08%。近年来虽然在治疗上有所进展以及血清狄戈辛测定的应用,但洋地黄毒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仍无明显降低,其死亡率仍在7%左右,因此重视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硫酸镁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律失常3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志生  于长义 《吉林医学》1994,15(3):175-176
硫酸镁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律失常36例疗效分析石志生,高绪照(镇赉县医院137300)于长义(洮南市医院137100)近年来我们用硫酸镁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心律失常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  相似文献   

10.
我科应用钾、镁治疗24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收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尤其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更明显.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钾镁显示了它特有的临床价值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科应用钾、钱治疗24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收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尤其是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更明显.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钾镁显示了它特有的临床价值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洋地黄应用于临床已200多年,是治疗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很有价值的药物,但洋地黄的安全范围狭窄,治疗剂最与中毒剂量很接近,如应用不当,可造成洋地黄中毒,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的种种症状,如不注意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我院1995~2004年共诊治洋地黄中毒患者36例,现就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最严重且十分常见的一型心肌病是由不慎重地应用地高辛和排钾尿利剂所引起的。正如以前所指出(Am.Heart J.83:543,1972),应用地高辛使患者恰当地洋地黄化是不可能的。而且此药也不能产生一种“平稳的”洋地黄化状态。按照内科医生常用参考书介绍的剂量投用时,很可能会造成洋地黄中毒。再者,应用洋地黄往往併用排钾利尿剂,因此形成钾的负平衡。且洋地黄用量也不规则,这样使患者对洋地黄更为敏感,甚至产生严重的致死性的心律失常。由于洋地黄及排钾利尿剂常用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所以发生洋地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临床上广泛采用洋地黄维持量给药法治疗心衰和/或控制空上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快速室率,使得洋地黄中毒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仍有部分病人发生中毒,即使是使用毒性低、排泄较快的地戈辛和西地兰时也是如此。本院1982~1986年共有347例病人应用维持量洋地黄,其中发生中毒5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心房颤动时,洋地黄用量怎样估计? 心房颤动发生时,在未用药物之前,一般室率多较快,约大于120次/分,经用洋地黄后,室率减慢。如休息情况下,室率维持60~80次/分,轻活动则室率不超过90~100次/分,可认为其时用量较适当。室性心律失常时是否可用洋地黄? 极少应用。但室性心律失常在使用其它药物都效情况下,且系非洋地黄所致,特别又伴有心力衰竭者,这时可考虑应用洋地黄,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 1 997年 1月~ 1 998年 3月应用氨力农治疗应用洋地黄无效的老年肺心病伴重度心衰病人 1 2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例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6 0~ 75岁 ,平均 6 8 2岁 ,病程 3~ 2 5年 ,均符合 1 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入院时心功能Ⅱ级 1 0例 ,Ⅲ级 2例 ,(NYHA分级 )。均经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利尿、扩血管、吸氧及洋地黄强心等治疗症状无好转或反而加重 ,部分病例出现洋地黄过量症状 :表现为消化道症状 3例 ,心律失常 3例 ,神经系统改变 2例 ,视力改变 1例。1 2 治…  相似文献   

17.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有良好的疗效。但洋地黄过量仍为心脏病治疗中常见并发症。现将我院1978年-1993年间,收治的546例心脏病人应用洋地黄过程中引起心律失常12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25例,男性66例,女性59例。年龄2-79岁,平均40岁。其中冠心病37例,心肌病15例,肺心病54例,心肌炎5例,甲亢性心病脏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2例。二、洋地黄过量所致心电图类型:1.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中室性早搏最早出现。共62例占本组发生率49.6%,心电图特征多为二联律.次之三联律、四联律、严重中毒引起定性心动过速,室颤…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多存在组织代谢障碍和脏器功能衰退,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由于洋地黄、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摄钾减少等因素,易引起机体缺钾而致CHF 加重、洋地黄中毒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记录比较完整的5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洋地黄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但治疗范围较窄[1]。胃肠道症状及心律失常是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表现,而以心律失常最为严重,在洋地黄中毒中约80%  相似文献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由于摄入不足或应用利尿剂,容易出现低钾血症。此时静脉注射K或西地兰。如果用高渗葡萄糖稀释,因其在体内变成肝糖原时需要有钾盐参与,钾进入细胞内,可使血清钾浓度更低,使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高,易诱发洋地黄中毒,从而加重心衰或出现心律失常。另外高渗糖渗透压高,吸水性强,短时间可增加循环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