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刘欢祖教授于内科各类疾病的诊治颇有经验,临诊中对证候的辨识清晰,见解独特,常于纷繁诸症中掣其要领,辨证精当,临床效果非凡,备受病家和同道尊崇。本期选录刘欢祖教授临证内科医案六则,以帮助我们揣摩先生临床思维规律、辨证论治技能和处方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2.
李明富教授临证40余年,学验俱丰,对多种疾病的中医诊治都有独到的见解,尤擅长诊治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遣方用药往往结合现代研究,自成一格,独具枢机.笔者有幸侍诊,每见其临证处方应手而效,深为折服.现仅将李师临床运用苦参的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刘学华 《中医药导报》2009,15(12):92-93
就中医临证处方中的借鉴方略进行了论述,认为只有从临床效方中借鏊他人经验、从临床失误中汲取他人教训、从药剂调配中汇聚诸医经验、从处方配伍中探讨诊疗思路、从处方用量中探求量效奥秘,才可不断积累知识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4.
《兰室秘藏》作为李东垣学术思想之集大成者,反映了东垣临证辨治的主要思路与经验.研究该书发现,“五运六气”理论是李东垣临床诊治及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尤其在诊治冬季病证方面叙述甚详,故就东垣对冬季“复气”证治作一推析与浅探.  相似文献   

5.
何富乐 《新中医》2008,40(11):11-12
杨少山是浙江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60余载,学识渊博,临证处方用药颇具特色,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作者通过选择近代中医名家经典医案组方,依据对方解的分析,确定组方方法的定义,评述其组方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7种常用中医临证组方方法.探讨常用中医临证组方方法的定义与特点,学习和整理近代中医名家临证组方的经验、技巧和规律,对于提高临证处方的水平,在继承中发展中医临证组方技术,将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王正值 《江苏中医药》2002,23(12):45-45
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其临床实践运用的基本特点,历代医家对疾病表现、发展规律及诊治,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证经验.随着现代医学日益发展,中医临证必须辨病,更应准确辨证,分析"证"的成因、性质及其中的错综复杂关系,据"证"而治,才能获取佳效,兹举两案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8.
谢鸣教授在诊治小儿病中重视体质,谨守病机,强调治疗之主次进退,讲究处方之圆机活法,现从随诊儿科验案中例举数则,以探微其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9.
刘欢祖教授于妇科疾病的诊治颇有经验,临诊中对证候的辨识清晰得当,而独有见解,常于纷繁诸症中掣其要领,辨证精确,取效佳捷,此均因其理论的宽博精深,尤其是得益于对金元医学的深入研究和总结。本期选录刘欢祖教授临证妇科医案十则,以帮助我们揣摩先生临床思维规律、辨证论治技能和处方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10.
余听鸿是清末孟河派内外科名医,《诊余集》为其生平临证施治验案之记录,反映了余听鸿丰富的临证经验。书中记载妇产科病案19个,主要为胎前病、产后病及少量妇科杂病。文章对书中记载的妇产科医案加以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认为余听鸿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处方用药有以下5个特点:①谨守仲景法,活用仲景方;②多种疗法联合应用,用药剂型灵活搭配;③四诊合参,辨病辨证相结合;④方药贵乎中病,补泻根于病情;⑤产后多见虚和瘀,若有它证不拘泥。以切中病机、解除症状为根本思路,是余听鸿在诊治妇产科疾病时的临证大法及处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1.
绍兴当代名医陈祖皋先生擅长外感热病的诊治,处方用药常融会寒温两派,临证每收良效.笔者侍诊4年,收益颇多,现就陈祖皋先生在外感热病中运用温阳固表、调和营卫法的经验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名中医姚真敏,治学严谨,稔熟经典,长于仲景<金匮要略>.临证胆大心细,处方知常达变,从医近四十载,临床经验丰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但擅治内科杂证,且精于老年病的诊治,尤其对脑梗塞等引起的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有独到见解、自成特色,其辨证之精,立方遣药之巧,足资吾辈等师法.现就姚真敏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证经验探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筱颖  唐兴荣 《新中医》2021,53(14):193-196
目的:以唐兴荣教授于2018年(戊戌年)诊治胃痛的有效中医处方为研究对象构建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经验总结,结合五运六气学说探讨其在中医临证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形成辨治经验供进一步传承。方法:应用Microsoft Excel软件构建唐教授临证规律数据库,应用SPSS24.0数据统计软件,通过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数据统计方法,挖掘其中潜在的证型和用药规律,并将该规律结合运气学说进行分析。结果:构建了唐教授在胃痛患者中临证的诊治方证数据库,实现方证的实时采集与数据转录,结合当年的五运六气学说,挖掘归纳出唐教授治疗胃痛组方——肝脾(胃)同治,兼顾气血的特点。结论:通过建立方药证治数据库、利用统计技术进行中医方药和五运六气规律的研究,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可用于总结名中医的临床经验特色。  相似文献   

14.
介绍韩氏儿科第十二代传人韩寅三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从小儿咳嗽的致病特点、分期论治以及临证要点等方面,阐述了韩寅三对该病的诊治经验和心得,并结合典型病例,具体分析其辨证思路和处方用药特点。文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韩寅三在诊治小儿咳嗽方面的经验,对儿科临床诊治该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09-1410
文章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天津市名中医曹式丽教授中医药诊治血尿的经验总结。其根据疾病的特点及演变规律,按照中医审证求因的原则,对本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辨证治疗,不断进行着探索,尤其对血尿、蛋白尿等核心病变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兹就跟师学习过程中,在拓展知识领域,建立中医肾病临床辨治思维,诊治血尿的临床经验及个人临证心得等方面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6.
《兰室秘藏》作为李东垣学术思想之集大成者,反映了东垣临证辨治的主要思路与经验。研究该书发现,"五运六气"理论是李东垣临床诊治及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尤其在诊治冬季病证方面叙述甚详,故就东垣对冬季"复气"证治作一推析与浅探。  相似文献   

17.
田玉美临证经验撷菁湖北中医学院(430061)祁守鑫田玉美先生系湖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田老出身中医世家,业医五十载,学验俱丰,临证辨证准确,处方严谨,疑难重证,屡挽沉疴。兹简介田老临证经验如下。1养胃理气治胃痛慢性胃痛,发病率高,田老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22-127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张珍玉治疗头痛的辨证和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张珍玉治疗头痛处方274首,将辨证和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肝气逆证是张珍玉辨证头痛的主证;处方涉及中药110味,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药物核心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8首。结论:张珍玉治疗头痛以疏肝理气、降逆止痛为主,体现了诸病皆可从肝治的诊疗思想,并为中医临床治疗头痛提供理论依据和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9.
“动-定序贯八法”治疗消渴病的辨证施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已成我国一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范冠杰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前辈经验,创造性的提出了“动-定序贯八法”综合防治消渴病的临床方案.“动-定序贯八法”理论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调对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核心病机进行动态把握,提出了“核心症状-核心病机-主证-治法-药串”的临床辨证规律,主张从整体把握消渴病发展规律进行辨证施治,是中医临证辨治消渴病的新思路及新方法.“动-定序贯八法”其“动-定结合”、“连贯有序”的临证辨治思维具有普遍适用性又有充分的发展空间,临床诊治任何疾病均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青松教授在数十年的临证中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针对咳嗽病的诊治具有独特的辨证思路和用药特色。在临证中重视闻诊的咳嗽声,四诊和参以辨外感内伤、寒热虚实以及所涉脏腑而确定相应治则,运用中医的经典理论以及近现代医家经验,擅长使用经典方药,方证对应,并结合自身经验及临床表现加减变通治疗咳嗽病,临床疗效显著。总结黄青松教授临证治疗咳嗽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希望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