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河南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自1991年12月以来,在保持较高水平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同时,又连续9年对0~47月龄儿童进行了强化免疫活动,至此已经连续6年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为了解我省健康人群脊灰的免疫水平,我们于1999年采用微量中和实验的方法对河南省3个地区2~39岁健康人群共617人进行了脊灰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韶关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韶关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 (脊灰 )抗体水平 ,为及时制定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2年分别对 1岁、2~ 4岁、6~ 8岁、1 3~ 1 5岁、2 0~ 4 0岁 5个年龄组共计 2 2 6人进行了脊灰中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表明 :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均达到 1 0 0 %,Ⅰ、Ⅱ、Ⅲ型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2 2 3 7、1∶2 1 3 6、1∶1 5 1 5。表明韶关市计划免疫冷链系统运转状况良好 ,脊灰疫苗免疫效果显著 ,健康人群对脊灰已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3.
自1988年WHO提出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目标以来,全球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江苏省为历史上脊灰的高发省,1992年~2000年连续多年在全省开展了强化免疫,2001年开始每年对部分地区开展强化免疫,并从1995年起每年在全省各抽两个点进行正常人群的免疫成功率和免疫水平监测,以达到对现有人群的监测,现对2006年免疫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现状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分析徐州市脊髓灰质炎 (脊灰 )现状 ,评价消灭脊灰的成果。 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监测理论分析徐州市脊灰疫情、急性弛缓性麻痹 (AEP)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及儿童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及“扫荡免疫”接种率 ,检测健康人群血清脊灰中和抗体水平。 结果 近 10年已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 ,1995年开始AFP监测指标达WHO及卫生部要求。免疫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检测人群抗体阳性率Ⅰ、Ⅱ、Ⅲ型分别为 95 .83%、93.79%和 88.5 4% ,比流行年份 ( 1989年 )有显著提高。 结论 通过开展AFP监测 ,提高人群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TOPV)接种率 ,开展强化免疫和“扫荡免疫” ,人群免疫水平已达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能力 ,综合分析认为我市已具备消灭脊灰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源市近年来实施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后人群中脊灰病毒抗体水平,评价免疫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随机抽取3个县,每个县随机抽取1家综合医院和2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监测点,在监测点的门诊患者中抽取0~49岁年龄组的患者作为监测对象,采集监测对象4 mL 血液样本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检测。结果共抽取0~49岁监测对象300人,其I、Ⅱ、Ⅲ型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00%、98.67%和96.00%,3个型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 型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06.64、1∶76.82和1∶38.14,各型抗体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人群的脊灰3个型别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各型中和抗体GMT均以0~1岁组最高,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均P<0.01)。结论河源市通过OPV常规免疫和补充免疫,人群脊灰中和抗体阳性率、GMT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免疫效果良好,人群对脊灰已经形成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6.
为及时掌握人群免疫状况和计划免疫效果 ,通州市在某镇开展了正常人群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白喉免疫水平监测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脊灰免疫水平监测对象共 2 6 1人 ,分为 0 a~、1 a~、2 a~、3 a~、4~ 9a五个年龄组。白喉监测对象共 2 3 0人 ,分为 2~ 4a、6~ 8a、1 3~1 5 a、2 5~ 3 9a四个年龄组。免疫成功率监测疫苗为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对无相关疾病史的初免儿童共 1 0 1人进行监测。1 .2 监测方法 白喉监测方法为监测对象前臂掌侧下 1 / 3处皮内注射 0 …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福田区2002年脊灰免疫水平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人群脊髓灰质炎的免疫状况,于2002年进行了0~2月龄婴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免疫成功率监测,对6月~1岁,2~4岁,6~8岁,13~15岁,20~29岁,30岁~共6个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进行监测。OPV免疫成功率监测结果是:中和抗体阳性率I、Ⅱ、Ⅲ型分别为100.0%、98.2%、85.5%。人群脊灰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是:中和抗体阳性率I、Ⅱ、Ⅲ型分别为99.0%、98.3%、94,9%;GMI、Ⅱ、Ⅲ型分别为1:171.0、1:98.3、1:28.1。说明通过OPV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深圳市福田区对脊灰已形成了牢固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扬州市人群脊髓灰质炎(脊灰)免疫状况,评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2008年对扬州市自然人群脊灰抗体水平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2004年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成功率及疫苗效价监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随着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开展,江苏省自1991年起已连续多年进行了全省范围内的强化服苗,1993年以后未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消灭脊灰工作进入无脊灰证实阶段。实现无脊灰目标后,还将面临许多问题,为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江苏省从1995年开始,每年在全省抽查两个点进行正常人群免疫成功率和免疫水平的监测,连续多年的监测指标显示江苏省已形成良好的免疫保护屏障,现将2004年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 198 9年全国提出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目标以来 ,内江市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 ,在常规免疫基础上展开了强化免疫 ,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 ,取得了连续 6年无脊灰病例的成果。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经验 ,巩固和发展已取得成果 ,现将内江市 1996-1998年AFP病例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内江市各县 (区 )上报的AFP监测旬、月报表、AFP个案调查表、随访表 ,四川省脊灰实验室病毒分离结果。1 2 方法 按照全国脊灰监测系统的要求 ,对 15岁以下AFP病例进行报告 ,由县以上脊灰监测人员…  相似文献   

11.
自 198 9年全国提出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目标以来 ,我市1991年起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 ,加强了对AFP的报告和监测 ,并采取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相结合等措施 ,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 ,连续 11年无脊灰病例。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经验 ,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 ,现将我市1997~ 1999年AFP监测系统监测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本市AFP疫情专报系统。病例资料来自各县 (市 )、区卫生防疫站调查填写的AFP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人口资料来自南通市 2 0 0 0年统计年鉴及南通…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湖北省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和免疫成功率情况,评价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预防接种的质量和效果,于2010年抽取湖北省A县开展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水平监测,并在湖北省B县开展了脊灰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  相似文献   

13.
无锡地区脊髓灰质炎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江苏省无锡市卫生防疫站214002杨永钦,邓于,秦宏我市自1963年全面服用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以来,脊灰发病率已显著下降,市区连续18年无病例,农村连续4年无病例,已基本控制了脊灰发病。为了评价我市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4.
梁家素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432-1434
目的对北海市辖区连续17年34轮进行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效果评价。方法利用该市1991—2008年1月的3岁以下儿童OPV强化免疫以及人群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脊灰发病监测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市17年OPV的强化免疫合计接种率97.9%;零剂次儿童占3岁以下总儿童的3.9%;1-59岁健康人群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9.0%、99.5%、97.5%,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15.7、1:97.2、1:32.6。病毒学监测已连续15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发生。结论该市辖区17年OPV的强化免疫效果显著,人群对脊灰已形成免疫屏障,维持了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韶关市脊髓灰质炎 (脊灰 )强化免疫效果。方法 对韶关市 1 989~ 1 999年消灭脊灰活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市 1 989年起十一次十九轮脊灰强化免疫共接种适龄儿童352 91 2 9人次 ,平均接种率为 96 86 % ,其中 1 991年起均达 96 0 0 %以上 ;同一出生队列的人群比较 ,各年份出生儿童后几轮实种人数均比第一轮增加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AFP)中零剂次免疫人数逐年减少 ;4岁以下人群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均由强化免疫前 ( 1 988年 )的 87 0 1 %、94 1 2 %、90 91 %升至强化免疫后期 ( 1 996年 )的 1 0 0 0 0 % ,GMRT由 6 0 71、72 57、4 3 50分别升至 1 94 0 1、1 37 1 9、1 0 3 97;脊灰发病率从 1 989年的 0 1 8/十万降至 1 991年的 0 0 7/十万 ,1 992年起无脊灰病例报告。 1 994~ 1 998年AFP监测中未发现脊灰野毒株感染病例。结论 韶关市多次脊灰强化免疫措施落实 ,有效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对消灭脊灰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脊灰野病毒输入成都市并传播的风险,为预防与控制脊髓灰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成都市人群免疫资料、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资料、人群流动情况.结果 2008-2011年上半年成都市脊灰疫苗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快速评估接种率都在94%以上,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前搜索到1岁以上“0剂次”儿童1211名;2008-2010年年平均报告发病率3.2/10万,系统监测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指标均明显超过卫生部要求.结论 成都市的脊灰疫苗接种率达到了较高指标,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存在免疫空白人群,及监测系统漏报现象,脊灰野病毒传入成都市的危险性随时存在,且具有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延安市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延安市实施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以来,健康人群脊灰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样确定安塞县0~39岁人群269名,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脊灰抗体。结果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05%、97.40%、86.25%,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172.59、1∶90.39、1∶36.49。结论延安市通过OPV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后,健康人群对脊灰已形成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8.
自1989年全国提出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以来,我市1991年起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加强了对AFP的报告和监测,并采取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相结合等措施,提高了人群免疫水平,连续11年无脊灰病例.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经验,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现将我市1997~1999年AFP监测系统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2003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 2 0 0 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灰 )工作 ,保持无脊灰状态。方法 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和口服脊灰疫苗 (OPV)免疫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0 0 3年共报告AFP病例 1 2 8例 ,<1 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1.94/1 0万 ,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AFP病例中格林 巴利综合征占 54 %。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脊灰病毒 (PV)疫苗株 6株 ,其它肠道病毒 1 1株 ,病毒分离率为 1 4.1 7% ,所有PV阳性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为疫苗株。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 >95% ,估算接种率 71 %。 2 0 0 3/2 0 0 4年部分地区强化免疫活动共免疫 0~ 3岁儿童 4944 98人次 ,两轮报告接种率均 >98% ,估算接种率均 >90 %。结论 自 1 993年至今已连续 1 1年未发生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但部分地区存在着监测和免疫薄弱区域 ,应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并有效落实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工作和预防策略及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市从 196 3年起使用口服脊髓灰质炎 (脊灰 )疫苗 (OPV) ,1987年报告最后 1例脊灰野病毒病例 ,1990年发现最后 1例外地来沪脊灰野病毒病例 ,1989年起检测健康儿童粪便标本未发现脊灰野病毒 ,可以认为 1987~1989年上海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 1972~ 1978年对 110名 2~ 12月龄婴儿做前瞻性调查 ,全程免疫后 4年的脊灰中和抗体Ⅰ型、Ⅱ型、Ⅲ型阳性率分别为 10 0 0 %、92 6 %、92 6 % ,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12 1 0、1∶33 0、1∶2 2 0 ,显示OPV 3次免疫后效果很好。 1983年起建立接种门诊进行常规免疫 ,使免疫程序得以及时实施。对 18月龄~ 2岁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后 ,脊灰中和抗体 3个型抗体阳性率均为 10 0 0 % ,GMT显著增长。从 1986年起 ,全市免疫程序为 2、3、4月龄 3次全程免疫 ;18月龄、4岁加强免疫 ;外来人口 (儿童和大学新生 )补服。 1984~2 0 0 1年全程免疫接种率为 97%~ 99% ,1986~ 2 0 0 1年加强免疫接种率为 95 %~ 99%。 1986~ 1997年 6月龄~ 2 9岁健康人群脊灰中和抗体Ⅰ、Ⅱ、Ⅲ型均阳性率为 92 5~ 96 0 %。全市消灭脊灰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为主导 ,辅以对疑似脊灰病例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