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喜疗妥与地塞米松联合用药预防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对30例应用诺维本静脉输液的肺癌患者,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两种方法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组化疗前0.5 h沿静脉穿刺点及血管向心方向涂抹喜疗妥,范围约4 cm×15 cm,化疗前后各静注地塞米松5 mg,对照组化疗前静注地塞米松10 mg。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3%,对照组38.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脉炎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1月应用诺维苯的化疗患者25例,共化疗98例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例,采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对诺维苯化疗后出现的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0%,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8.8%。结论七叶皂苷钠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软膏外涂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经外周浅静脉行诺维苯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按首次入院时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2例,平均使用诺维苯4次.观察组化疗第1天开始采用地塞米松软膏外涂沿穿刺静脉走向皮肤10~12cm,连续3d,2~3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2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程度.所有数据均行X2检验.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也比对照组明显延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软膏外涂能有效预防诺维苯外周静脉化疗后外周浅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静脉系统的保护方法.方法 选择完成6个疗程的住院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在输入化疗药物开始时,即用冷藏后海带泥外敷前臂静脉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的皮肤.对照组常规化疗,不实施任何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和彩超探查血管内膜损伤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彩超探查血管内膜损伤发生几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时采取同步冷藏海带泥外敷,能有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减少血管内膜损伤,延长血管化疗时限,保护患者化疗静脉系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自制混合液外敷用于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制混合液预防诺维苯所致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18例各行2个周期含诺维苯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50%葡萄糖20ml、25%硫酸镁10ml和维生素B12 500ug配制成混合液外敷于输入诺维苯药物的皮肤上,对照组无特殊护理。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61.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的混合液能明显预防静脉炎的反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制混合液预防诺维苯所致的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18例各行2个周期含诺维苯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50%葡萄糖20 ml、25%硫酸镁10 ml和维生素B12 500 ug配制成混合液外敷于输入诺维苯药物的皮肤上,对照组无特殊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8.3%,显著低于对照组(61.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制的混合液能明显预防静脉炎的反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两种途径行诺维苯联合草酸铂化疗局部毒性反应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晓华  李虹  余秀君 《华西医学》2003,18(2):254-254
目的 :经外周静脉和IPCC (是经皮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两种途径输注诺维苯联合草酸铂化疗的局部毒性反应观察。方法 :将 6 2例接受诺维苯联合草酸铂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 ,接受PICC途径输注的30例为观察组 ,接受外周静脉输注的 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接受诺维苯联合草酸铂化疗的患者应用PICC途径输注 ,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雷璐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7):1323-1325
目的 探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拟定完成6个疗程的住院化疗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在输入化疗药物开始时,即用鲜芦荟汁涂抹前臂静脉穿刺点近心端沿血管走行的皮肤,30~ 60 min更换一次;对照组常规化疗,不涂抹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情况和彩超探查血管内膜损伤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机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彩超探查血管内膜损伤发生机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鲜芦荟汁局部涂抹能有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保护患者化疗静脉血管效果明显,延长血管化疗时限,减少血管内膜损伤.  相似文献   

9.
血液病化疗时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护理研究》2008,22(7):622-623
[目的]保护和延长血液病病人静脉血管化疗时限,减轻血管内膜损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将完成4个疗程化疗的126例住院白血病病人按住院号的尾号分为两组.干预组严格按化疗观察表内容进行护理,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取2%利多卡因5mL与25%硫酸镁20mL混合液湿敷至常规水化结束;对照组常规化疗,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及B超探查血管情况.[结果]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超探查干预组血管内膜比对照组光滑、血流状态较好.[结论]化疗时采用同步药物湿敷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护士在化疗过程中应制订静脉选择计划,重视静脉保护,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甘露醇加温静滴预防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20%甘露醇加温后静脉滴注对局部血管和组织的影响.方法 74例接受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安全留置针静脉滴注加温至(30±5)℃的20%甘露醇.对照组38例,在不作任何处理的室温下(<10℃)静脉滴注.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1.58%,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9.44%,明显低于对照组,套管针留置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P<0.01),明显延长.结论 20%甘露醇加温静脉滴注可减轻患者的痛苦,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   总被引:279,自引:2,他引:279  
目的 :探讨用 2 5 %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肿瘤科使用诺维苯化疗的病人分为 2组 ,每组 1 5例 ,平均使用诺维苯 4次。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 ,用 2 5 %硫酸镁静脉输入预防静脉炎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诺维苯化疗后出现的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与研究。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8.3 % ;静脉炎发生时间 ,平均为诺维苯注射后的 31± 1 1 .35h ,疼痛程度评分为 4 .5± 2 .0 6 ,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为 4 .1 2± 1 .9天 ;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 2 8.3 % ,静脉炎发生时间 ,平均为诺维苯注射后的 1 7± 6 .32h ,疼痛程度评分为 6 .36± 1 .89,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为 6 .63± 2 .34天。经 χ2 、t检验 ,两组在以上几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 2 5 %硫酸镁可使诺维苯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预防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预防诺维本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使用诺维本化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在使用诺维本药物前后给予静脉输入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对照组则在用药前后给予静脉输入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化疗后发生静脉炎的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3.33%、36.67%,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3.71±0.49、6.68±0.76,平均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4.4±0.42d、6.68±0.76d,经字2或t检验,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利多卡因可使诺维本化疗所致的静脉炎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冰片马铃薯泥外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曹素莲  邱彩花 《护理学报》2006,13(10):59-60
目的观察冰片马铃薯泥外敷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对使用盖诺化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以患者左前臂为观察组,右前臂为对照组,两组给药选择同名静脉,静脉弹性好无静脉炎,采用相同的化疗剂量及穿刺方法,治疗护士固定,设定判断标准。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静滴、每一钟化疗药物输入前后输入等渗液,最后用生理盐水冲管预防静脉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冰片马铃薯泥外敷。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局部静脉损伤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冰片马铃薯泥外敷有预防盖诺所致静脉炎的作用,故在临床使用盖诺化疗时,同时使用冰片马铃薯泥外敷,可减轻患者的心身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对化疗耐受力。  相似文献   

14.
预防诺维本非外渗性静脉炎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翠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87-6288
目的在诺维本化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对91例应用诺维本为主的病例,进行化疗前充分的评估、化疗期间采取血管保护、正确用药、加强观察,化疗后追踪观察、分析反馈等综合护理。结果 9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外周静脉炎反应与文献报道相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诺维本化疗期间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程丽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11-331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血管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静脉化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常规静脉穿刺和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穿刺成功率、药物渗漏、静脉炎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60例穿刺次数,药物渗漏、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保护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及护理人员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的两种使用方法在预防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首次化疗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静脉留置针非留置60例,对照组为静脉留置针60例,首次化疗结束后总结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在预防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中有显著效果。结论使用化疗药物应用静脉留置针非留置,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吴军  赵亮  周丽华 《当代护士》2003,(10):41-42
将使用诺维苯化疗的患者分 2组 ,实验组在使用诺维苯静滴前后静脉输入地塞米松 ,并于穿刺部位冷湿敷 5 0 %硫酸镁 ;对照组仅于使用诺维苯前静滴地塞米松。观察化疗后穿刺部位皮肤反应。结果示实验组皮肤反应发生率 2 5 % ;对照组皮肤反应发生率 2 0 83%。说明 5 0 %硫酸镁外敷 ,联用地塞米松可降低诺维苯致皮肤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经颈外静脉静注氟尿嘧啶化疗泵预防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颈外静脉留置针静注5-Fu化疗泵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应用静脉5-Fu化疗泵化疗的患者分为上肢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组(A组)30例和颈外静脉留置针组(B组)30例,观察两组用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6.7%、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可减轻5-Fu对静脉的损伤和刺激,是肿瘤患者又一理想的用药途径.  相似文献   

19.
血液病化疗时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护理研究》2008,22(3):622-623
[目的]保护和延长血液病病人静脉血管化疗时限,减轻血管内膜损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方法]将完成4个疗程化疗的126例住院白血病病人按住院号的尾号分为两组。干预组严格按化疗观察表内容进行护理,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取2%利多卡因5mL与25%硫酸镁20mL混合液湿敷至常规水化结束;对照组常规化疗,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及B超探查血管情况。[结果]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B超探查干预组血管内膜比对照组光滑、血流状态较好。[结论]化疗时采用同步药物湿敷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护士在化疗过程中应制订静脉选择计划,重视静脉保护,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六味醇预防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六味醇外用预防诺维本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肿瘤科使用诺维本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平均每例使用诺维本4次.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外用六味醇预防静脉炎;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8.2%,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8.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使用六味醇可使诺维本引起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