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联合化疗是白血病患者最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化疗阶段,患者对药物毒副作用的生理反应常引起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而后者又反过来影响前者,使不良生理反应加重.焦虑通过心理应激,可引起神经内分泌障碍,免疫力低下[1],导致化疗不能如期进行.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为其传授增进健康和自我保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以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2.
摘 要化疗是治疗各类癌症最基础的方法,常引起严重的躯体不良反应。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化疗可以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水平,但临床针对化疗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尚无明确的定义诊断和预防治疗措施。本文通过对研究文献进行调研,从化疗相关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生物分子标志物、评估检查和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的关注度,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更好地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赵丽丽  刘敏  徐玲妹 《安徽医药》2013,17(8):1441-1443
目的探讨个性化音乐疗法对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引起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淮南市北方医院普外科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伴焦虑抑郁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化疗药物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以及个性化音乐疗法(音乐治疗、渐进性肌肉放松及引导性意象);对照组只接受化疗药物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和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性化音乐疗法能有效地减轻普外科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门诊化疗的焦虑状态及焦虑相关因素,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方法对在门诊化疗的120例肿瘤患者进行焦虑量表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在门诊化疗的肿瘤患者焦虑患病率为74.2%,其中轻度焦虑占46.7%,中度焦虑的占19.2%,重度焦虑的占8.3%;其中疾病程度、疾病复发、经济状况、治疗效果、个人意志力、影响生活和食欲及治疗硬件条件等等为肿瘤患者的主要焦虑影响因素;大部分患者需要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的健康教育。结论在门诊化疗的肿瘤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状况并需要医护工作者的适当健康宣教支持。  相似文献   

5.
<正>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引起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增加患者对化疗治疗的焦虑、抑郁、反感及恐惧。尽管应用抗5-羟色胺类药物可使部分患者大部分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有严重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上腹痛、味觉改变等,尤其是伴有急、慢性胃肠炎患者,给治疗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心理干预组(37例)。一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另一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精神症状)。治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和中国癌症化疗生活质量(QLQ-CCC)进行检测。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①肺癌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干预前后比较,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降低(P<0.01)。心理干预组第8周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化疗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生理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日常活动影响、社会功能障碍等4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综合心理治疗可显著减低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韩希芬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1):127-127
睡眠障碍表现为:昼夜性节律去同步化,睡眠丧失、睡眠中断。睡眠障碍在骨转移癌化疗患者中较常见,而充足有效的睡眠是化疗患者的重要需求。一旦发生睡眠障碍常使患者感到疲惫不安,产生易怒、焦虑、精神紧张,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我们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人住我科的骨转移癌化疗患者65例进行问卷调查,从中分析了导致患者睡眠失调的因素,并采取促进睡眠的有效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焦虑状况及其原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在护理专家指导下设计的自编调查问卷,对80例非首次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平均得分(40.08±5.215),明显高于国内常模(29.28±0.46);不同诊断的患者焦虑状况有差异;绒癌患者焦虑状况明显高于侵蚀性葡萄胎患者(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焦虑状况也不同:高中及以上者明显高于初中及以下的患者(P〈0.05);焦虑的相关因素依次为:治疗效果(98.75%),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96.25%),自我形象紊乱(86.25%),住院费用(60%),家庭支持欠缺(21.25%),其他(18.75%)。结论妇科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焦虑程度与诊断结果及受教育程度有关;对治疗效果、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自我形象紊乱、住院费用、家庭支持欠缺等是患者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利于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焦虑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急性肌张力障碍患者2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8例。研究组肌内注射东莨菪碱(海俄辛)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仅肌内注射海俄辛。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焦虑,以自编治疗依从性表记录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2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时焦虑量表评分相当(P〉0.05),均较入组前明显增加(P〈0.05和P〈0.01);2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时和缓解2d后焦虑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2d后焦虑量表评分与入组前相当(P〉0.05),而对照组仍显著高于入组前(P〈0.05)。研究组在急性肌张力障碍缓解1h后和缓解2d后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急性肌张力障碍引起的焦虑和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护理降低化疗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癌症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由于紧张、焦虑、担心、感情脆弱等异常心理和化疗药物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对2 6例肺癌化疗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肺癌患者中 ,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4 0岁~ 6 9岁 ,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两组各为 13例。1.2 护理方法 在化疗开始 ,患者主要是焦虑和恐惧 ,焦虑是癌症患者在预期可能发生不良后果时出现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严重的焦虑可以发展成为恐惧[1] ,针对这种情况要给予患者耐心、细致的解释 :癌症并不等于死亡 ,严重的化疗反应并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此心理护理方法对减轻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收集癌症化疗患者(化疗次数进行第二次及以上者)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化疗期间除一般常规护理外接受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护理,持续时间为28d。第28天观察期结束时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之后,焦虑、抑郁评分为:焦虑(27.01±3.78);抑郁(29.32±6.01);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为:焦虑(33.56±7.35);抑郁(35.27±7.12)。统计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疲乏、失眠等得到改善。结论对癌症化疗患者实施的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结合,使患者焦虑、抑郁得到缓解,表明此护理方法是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焦虑和不良反应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乳腺癌的患者102例,调查其不良反应及焦虑情况,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10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和焦虑的心理症状,其中69例发生了口腔溃疡和口腔炎;39例发生了骨髓抑制;10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神经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经过全面细致的护理,10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耐心细致的护理,可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因药物毒性引起的身体不适和面对癌症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治疗期望。  相似文献   

13.
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情况,提高临床医生对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诊断能力。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该院住院患者(600例)进行调查,所有数据应用SSP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综合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阳性率为28.0%(168/600),除年龄、婚姻对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的影响较大外,其他因素对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各项目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相当高,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及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在综合性医院成立专门的心理科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情况无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率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化疗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林朝春 《海峡药学》2010,22(5):114-115
目的对大肠癌患者焦虑与化疗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并采取护理措施消除焦虑,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方法采用SAS焦虑调查表和WHO化疗不良反应的分度标准进行评定,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其相关性。结果大肠癌化疗患者焦虑发生率为73,8%,其中轻、中、重度焦虑分别为26.2%、40.5%和7.1%,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100%,其中轻度占40.5%,中度占38.1%,重度占21.4%。焦虑程度与化疗不良反应轻重经检验具有相关。(Vs=0.261,P=0.017)。结论通过心理疏导、社会支持、行为放松、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刺激源来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愈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和合理情绪疗法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引起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个性化护理+RET,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进行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DMA)调查,以及干预后两组的住院期间住院病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患者对住院期间临床护理总满意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情绪疗法可以同时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也能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该方法进一步研究后可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心理及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来我院复查化疗进行自拟问卷调查,对其焦虑抑郁心理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症状。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临床护理人员根据引起焦虑抑郁的相关因素不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癌症化疗病人焦虑抑郁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癌症化疗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以及心理护理对癌症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对80例癌症化疗病人的一般状况和化疗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疗次数、食欲、疼痛、婚姻、经济状况和家人态度等对癌症化疗病人SAS和SDS评分有影响.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病人的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结论癌症化疗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癌症化疗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失眠症是由多种多样潜在原因(包括疾病、情绪、环境、饮食、家庭、工作压力、呼吸障碍等)引起紧张、焦虑而发生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20.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大肠癌患者不良情绪及化疗依从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个体化模式心理干预对化疗期间大肠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接受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联合奥沙利铂(FOLFOX)方案化疗基础上,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模式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方式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观察2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变化;比较2组患者化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以5阶段患者心理理论为基础的个体化心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改善患者化疗依从性,其效果优于常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